幸福企业打造的瓶颈及改进措施
嵇舒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打造幸福企业成为了现今企业发展的新潮流。建设幸福企业,不是福利,不是慈善,它是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但是就目前中国企业来看,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加入到建设幸福企业的行列,本文将深入分析幸福企业改造的瓶颈,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幸福企业;瓶颈;改进措施
何为幸福企业?从精神层面讲,员工人格得到充分尊重,愿望得到充分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这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从物质层面讲,员工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个人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利益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幸福的核心和本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打造幸福企业成为了现今企业发展的新潮流,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并不重视员工的实际需求,没有加入幸福企业的行列。那么幸福企业打造的瓶颈何在呢?如何进行改进呢?
一、幸福企业打造的瓶颈
获利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指企业运用资产后获得的经济利益超过其投资资本,使企业的产出大于其投入。它既是企业生存的条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总体而言,现代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获利,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熊彼得也指出,推动经济不断创新的主要动力是企业家对高额利润的追求。而就当代中国企业而言,重利轻义,成为了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利益观。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受到压抑。改革开放以来,一旦从旧体制中挣脱出来,人们的欲望便一下子爆发出来,产生了“唯利是图”等极端想法。中国目前大多数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将当前利益看成是最为重要的,于是,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建设,不关心员工的福利和工作满意度,不在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这也成为了幸福企业打造的一大障碍。
苏州固锝董事长吴念博提出“应将追求单一功利的企业组织改造成追求幸福的企业组织,使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靠拢”的观念,根据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分析可知,这一愿望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获利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利益最大化观念根深蒂固。获利既是企业生存的条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对利益目标的追求必然会制约企业在员工关怀、福利制度方面的投入。
2.建设“幸福企业”成本高。幸福企业的理念认为企业应当为社会和谐以及员工的幸福而存在,而不只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而存在。因此为了增加员工的幸福感,企业一方面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制定方案并实施,甚至可能要新增一些部门去专门管理它,人力资本便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支持建造计划,同时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追求利益过程中的损失,比如说,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有大块空地不盖厂房和高楼,留给员工建菜园子,这样一来无形中便失去了企业可以赖以发展扩大的土地资源;它鼓励员工参加志愿活动,走进养老院,走进社区,开展大量社会公益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意无意间可能会使员工转移工作注意力,在真正的工作中变得闲散,劳动效率降低。因此,建设“幸福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巨大成本。
3.存在风险。这个风险主要体现在员工的离职率。当一家企业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打造“幸福”,努力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幸福,最后,某些员工因为各种因素而离职,那么如此的前期投入和最后的回报很难成正比。
4.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压力巨大。15年前,亚洲金融风暴曾经给中小企业以惨痛的打击,从2008年开始,更为猛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凶猛袭来,我国中小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直至现在,许多中小企业都还没有走出经融危机的阴影。
二、打造幸福企业的改进措施
1.中小企业的员工中低学历者较多,也许他们并不深入理解幸福企业的概念和意义,他们往往更加关注物质层面的奖励。因此,企业可以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和现实实践并重,让员工在工作和学习中体会到建设幸福企业的重大意义和对他们的切实帮助。一旦员工真是地感受到了企业带给他们的温暖,那么之前对企业的不信任就不复存在,员工就能很好地参与到企业幸福建设中去,并且全身心地投入,不会轻易离职,降低了幸福企业建设的投资风险。
2.中小企业在实行幸福建设的同时要寻求自己新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复制别人的政策,应该着眼于自己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员工的利益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出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的幸福经营模式,根据企业自身力量来制定政策,量力而行,适当降低建设成本。
3.可以组织员工实地参观建设幸福企业道路上领航的企业,让员工亲身感受这些引领者们的幸福关怀,并且跟领航企业的员工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员工与员工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交流的效果也更加明显。本企业建立幸福政策是可以在借鉴它们的基础上集合员工的智慧提出改进措施。在正式实行幸福政策前可以进行试调查,了解所有员工的意向和需求,确保政策的成功实施。
4.打造幸福企业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味地提高精神文化建设可能并不够,即使员工在思想上有所提升,但是同样需要物质的鼓励,企业不能只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而在物质层面上停滞不前,一个企业要在物质基础足够牢固的情况下再发展企业幸福文化建设。因此工资和福利还是有硬性的要求的,企业不能将侧重点放偏,企业还是要抓好生产运作。在企业利润指标上涨的情况下,员工的工资增加,福利完善,同时人文关怀又温暖人心,那么员工将会最大程度上地感受到幸福。
参考文献:
[1]卢俊卿.《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中国社会出版社.
[2]汪祚军,奚恺元. 幸福学:当代经济学与心理学的新方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