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教学中空间构成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摘 要:目的:为实现适合本土院校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设计造型基础课程体系。方法:课程实践内容分为3个实验课题进行阶段训练。结论:通过专项训练,打破传统立体构成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更加系统连贯的空间训练课堂中,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立体形态;空间构成;环境设计;教学实践

    1 课程背景及培养目标

    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源于德国包豪斯的“三大构成”,我国引进该课程体系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各高校的设计专业被普遍推广。空间构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国各类院校都有自己专业特色的教材,如清华大学田学哲教授的《形态构成解析》、中央美院周至禹教授的《形式基础》、中央美院崔鹏飞教授的《直接发生——空间训练基础》。此外,在我国开设设计专业的院校,几乎都将构成课作为基础教学不断改进,以建立适合本土院校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设计造型基础2”课程即“立体形态及空间构成设计”课程,是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从基础、理论、技术和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始终保持选题与内容的开放性、实验性和研究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空间构成规律,并且灵活运用具象、抽象语言,掌握空间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以此推进地方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的特色教学体系建立。

    2 课程设计

    本课程是设计造型基础课程训练的第二部分,课程名称为“设计造型基础2”,安排在环境设计专业第二学期,有40学时。课程实践内容分为3个实验课题进行阶段训练,分别是“思维建构——立体形态与空间构成”“空间生成的两种方式——加法与减法”“主题空间形态——小组合作项目实践”。

    2.1 课程第一阶段:思维建构——立体形态与空间构成

    “思维建构——立体形态与空间构成”是课程导入阶段,从培养环境设计专业空间设计思维出发,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以形态构成逻辑、立体空间等环境设计的核心价值观来思考问题,探求“空间”和“建构”。“抽象空间的光影”是該阶段第一个实践环节课题,该课题通过摄影对无尺度抽象空间虚实的自然美感进行认知,要求以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或城市空间形态为拍摄对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所记录空间加以分析。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帮助学生有效建立初步系统的空间认知思维,树立正确的立体空间构成认知论,为后续设计奠定基础。

    2.2 课程第二阶段:空间生成的两种方式——加法与减法

    “空间生成的两种方式——加法与减法”课题是对空间造型方法的学习,通过理论讲授,以及“孕育”“萌芽”“破土”“生长”“盒子”5个实践课题的训练,达到对立体形态与空间基本构成语言、方法和规律的掌握,体会形态美学原理。这一部分也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

    减法空间:是人类历史上自身创造空间的最原始方法,因为人类庇护和生存场所的产生就是来自远古时期人类对山洞与窑洞空间的开凿。课题1:“孕育”是用想象构思将一个长宽高比例为1︰2︰3的立方体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形态单元,用尺规的方式绘制出两个独立空间形态的三视图及轴测透视图。课题2:“萌芽”是针对“孕育”所设计的空间形态图纸,来制作空间形态的实体空间模型。要求两个独立空间形态单元可以拼合为一个完整的长宽高分别为12cm、8cm、6cm的立方体,手工推敲进行切割制作。分别对每一个空间形态进行布光静态摄影,并进一步对这两个空间形态进行4种空间组合摆放及布光拍摄记录。课题3:“破土”是在减法空间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空间“虚实”的变化内涵,作品要求将边长为8cm的正方体,用3个方体依次切削这个正方体,将余留的空间制作出来,材质为白色泡沫塑料。课题4:“生长”是一个减法形成正负空间的创作,在一个确定的内向空间(积木盒子尺寸要求:10cm*20cm*30cm)内逐步放入若干自行切割制作的积木体块,通过在该空间中摆放这些体块,这个盒子获得一种明确的内部空间形态。然后多次进行对空间形态的组织摆放,作品完成后需要拍摄记录创作过程并记录6重空间组合。

    加法空间:加法形成的空间由虚到实,空间的本身已经存在,只是由于实体的介入而将其明确,运用的手段有围合、封护等,从而形成使用空间。加法空间专项课题:盒子要求设计在一个尺寸为10cm*20cm*30cm,壁厚为2厘米的积木盒子内,逐步放入10~20块白色泡沫塑料的积木体块,在该空间中对这些体块进行摆放,使这个盒子获得一种明确的内部空间形态。将这种空间形态确定后记录其空间状态,然后再次对空间进行处理,从而多次获得若干新的空间组合形态。通过“积木”块在盒子中的摆放来推敲感受建筑的“虚”“实”语言,用影像进行记录,从而理解虚实对空间的意义及整体空间秩序中对细部的把握。

    通过加减空间构成专项训练,打破了传统立体构成教学以点、线、面单元训练的模式,将学生带入更加系统连贯的空间训练课堂中,训练内容从空间认知到空间理解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通过动手来熟练掌握“切割—重组—转换”的空间生成方式。

    2.3 课程第三阶段:主题空间形态——小组合作项目实践

    主题空间形态——小组合作项目实践是通过一个项目命题来组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书解读—资料分析—概念构思—模型制作—展示汇报”的所有设计流程及内容。实现“项目介入—收集资料—设计流程和方法”的递进式安排,培养设计习惯,搭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本次小组课题为“造城”,小组以主题城市空间形态为创作项目,创作一个城市街区的形态。首先阅读城市文学的相关作品后展开讨论,在给定的空间进行主题城市的设计;小组城市设计需要通过空间体量的组合,来塑造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的建筑房屋、广场、道路和城市肌理的表达,并通过建构来表达城市的尺度关系。城市形态不需要具象细节表达,整体城市设计状态应注重抽象概括性,注重空间的虚实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力将文学与空间设计相融合。材料应用均是通过白色的材料体块来进行塑造,小组设计尺寸要求1200cm*800cm。通过训练,学会抽象与具象的相互转化,同时学会城市尺度下的空间比例把握。

    3 结语

    以上通过以环境设计造型基础系列课程“立体空间形态构成”及实践性课题为核心,对课程实践性改革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考,其中凝聚了环境设计基础教学课题组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教学体系,环境设计课程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且进行深入的探索、思考和检验。

    参考文献:

    [1] 田学哲.形态构成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10.

    [2] 周至禹.形式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5.

    [3] 崔鹏飞.直接发生——空间训练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13.

    [4] 杨扬.形态与空间构成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装饰,2018(9):138-139.

    作者简介:刘娜(1980—),女,内蒙古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