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探究

    唐欣+康健

    [提 要]提高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水平以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是与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相符的重要举措。目前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特点不突出、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需要从从创新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建设、改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为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唐 欣(1980—),女,湖南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卓越人才培养;康 健(1975—),男,湖南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南衡阳 421002)

    一、研究意义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

    地方高校一般是指由地方财政供养,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普通高等院校。相对教育部直属大学来说,地方高校一般比较容易贴近企业的需要,且能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来培养人才,开展教育和科研服务。在技术创新日益重要的当前形势下,企业都将技术创新作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来对待,那么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则更应该承担起为地方企业的技术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产品、工艺、能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需要多种创新人才参与其中。根据知识分工原则,会计卓越人才是具备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级人才,属于管理创新人才,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管理制度创新,把握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成本节约、资金周转、风险控制等环节;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以会计卓越人才为基点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会计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企业日常工作高度相似,有利于培养会计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会计卓越教育是借助“卓越计划”的理念,基于实践育人,突出实践教学的会计本科教育创新;那么,在会计卓越人才的培养中,会计实践教学的地位更是无需置疑的。

    二、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技术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的实践教学应该体现为地方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主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背景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会计技能。但现实中,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实践教学特点不突出

    1.未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项目管理的过程,非常需要经济决策,地方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如果能以地方企业的技术创新作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实验,完全可以成为会计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在目前地方高校开展的会计实践教学中基本看不到这一主题,基本都是列出诸多的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方法的实验、实习,忽视了对学生管理思维的培训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

    2.未突出地方院校的服务宗旨

    地方高校一般是专业性、地域性比较强,应该植根于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适应的人才,在实践教学中也应该突出这一服务宗旨。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却热衷于与中央直属、部属的大学比拼资源、规模和综合性,反映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就是完全照搬中央直属、部属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从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模式等方面看毫无特色,看不到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地方高校的服务宗旨不相符。

    (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1.实验内容仿真性不强

    很多会计实践教学中都配备了实踐教材和实践软件,在教材和软件中都介绍了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列举了模拟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等要求学生进行会计处理;但问题在于对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介绍比较简单,只是说明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数据,却没有阐述企业的经营形势、战略思想以及遇到的财务问题等,这就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误区,似乎会计人员只要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也不能够利用会计技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建议。

    2.实验内容未能体现学科之间的融合性

    会计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工具,学生要做好会计工作,离不开对企业管理实践的理解,但许多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仍然只局限于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按照会计岗位来开设纳税会计实验、基础会计实验、审计实验等各类实践教学课程,但所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没有对企业管理知识、经济学知识方面的培训,致使学生学习视野狭窄,不能较好的适应企业的工作,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1.实践教学模式过于被动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高校一直采取教师主导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即教师制定会计实践教学大纲,然后依此安排会计实践教学进度计划,在现场进行会计实验知识讲解,并亲手示范会计实验过程,再由学生模仿操作,教师负责检查监督。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模仿者,基本是被动的接受实践教学知识,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没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比较低。

    2.校外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目前地方高校开设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仅实习一项就包含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但由于会计数据涉及企业机密,而且会计处理事务也比较繁杂,很多实习单位通常只同意以简单的参观、宣传片介绍等方式配合地方高校的会计实习,并不接受大量学生深入企业长期实习,导致校外的会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走马观花的现象比较普遍,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

    三、契合企业技术创新的地方高校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一)创新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案

    1.构建“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指通过会计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形成层层递进,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通过“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逐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首先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技术创新状况,然后通过基础会计实验、审计实验、纳税会计实验等课程实验和综合会计实验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技术,再则通过会计仿真实训、专题实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最终通过深入企业的生产实习,最后阶段的毕业实习使学生能够利用会计技能开展、组织企业的经济核算,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会计问题、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能力。

    2.突出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会计实验

    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完全只是技术攻关的问题,也需要从会计的角度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和财务风险分析才能成功,那么在会计卓越人才实践教学创新中就应该突出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会计实验,比如增加成本会计实验、财务分析实验的课时比例或是在这两项实验中专门增加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的模拟资料,增加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方面的实验,以使学生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特点,掌握在技术创新的构思阶段、研究开发阶段、产品试制阶段、批量生产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3.开展学科竞赛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环节

    学科竞赛活动是鼓励学生以参加学科和专业竞赛活动的方式进行专业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团队合作,由于现场比赛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在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

    相关的学科竞赛可以考虑在竞赛前设立知识学习周,通过发行海报、内部刊物的方式介绍企业技术创新涉及的技术创新管理、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以及会计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会计实践技能知识的宣传、普及。在竞赛过程中以开展知识竞赛、设计大赛等方式,建立会计学科竞赛实践基地,以企业技术创新、会计实践能力作为主要比赛内容进行现场知识抢答和操作技能比武或展出相关作品,同时邀请当地的合作企業参与现场指导和事后评价,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作业考核环节。

    (二)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建设

    1.建立会计实践教学组织体系

    为了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水平,要加快建立会计实践教学组织体系,由会计学院(系)成立实践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应由学院(系)领导、校外知名人士,企业人员参加,主要任务是制定、修定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在会计实践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下设会计专业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系骨干教师、校外实践基地领导、企业相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人员配置方面,要配置主管会计实践教学的副主任,与实训管理中心、教务管理员、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组织架构。实训管理中心负责会计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共享资源实训室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检查与考核;各系部负责实践课程标准、实践指导书的编写,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2.加强会计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建设上,首先建立“双导师制”。为了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水平,应该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以进入地方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攻关等方式帮助提升高校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指导学生实验和实习,担任企业导师,以优化师资结构。

    其次完善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和相关的技术专家到高校进行讲学、座谈或者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其他院校参与社会实践、进修学习的方式了解会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等,使教师能掌握最新的会计技术。

    另外积极推进教师的晋升、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和稳定“双师型”教师长期从事会计实践教学;实行“一师一企”制度,将教师参与1项技术服务作为职称聘任、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采取教学师资梯队建设方式,由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形成教学团队,组建高素质的会计学科专业教师队伍。

    3.加强会计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一些地方高校至今未能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或是对校外实习基地缺乏投入,导致许多会计实验、实习都是在校内的实验室完成,学生缺乏实际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一要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加大经费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会计实验、实习基地,二要加强校外实验、实习基地的管理,对校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实验物资、运行方式、评价考核等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三是校内的实验、实习基地要考虑实现自主式开放、注重仿真性效果,如允许学生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建立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实验时间和内容;支持地方企业到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开展短时间的技术创新培训;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也要尽可能仿真或模拟职业环境,使教学环境和条件接近生产一线等。

    4.加强会计实践教材开发建设

    会计实践教材的开发应该按照技术创新的需求和卓越人才的培养理念,以产学研联盟为导向,组织地方院校的会计教师、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会计人员、技术人才共同编写,教材内容应该以代表性的地方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为背景,达到高度仿真的效果,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开发中,要将成本会计实验教材和财务分析实验教材作为特色教材开发,同时加快编写创新思维类教材作为辅修教材以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在教材建设上,应该定期评选会计实验精品教材,对会计实验教材的开发和建设予以政策和经费支持。

    (三)改革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关注实践教学过程评价

    传统的实践教学通过“日常考勤+实验作业+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是针对实验成果进行最终评定,缺乏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关注。应该改革这种方式,由学生、教师定期登记实验日志,同行、教学督导定期或随机听课的方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纪律、组织、管理等进行综合记录和评价;教师更应注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实验进度适时开展阶段式测验,以口试、笔试、当场操作测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会计技术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实践教学计划调整。

    2.完善综合评价方式

    实践教学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等次记入成绩,但在评定成绩时应该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不仅评价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也要考量学生的实践教学表现。在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上应该坚持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学校教师外,要积极引进学生、企业、用人单位以及其他学校等进行评价。校外实验、实训、实习的成绩评定由校外的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按事先规定的比例共同评定,评价的方式包括自评和互评,不仅有自己总结的实践教学自评报告,也有对外的问卷调查、口头调查,评价指标中不仅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最后集中会计专业的各类实验、实习评价结果形成最终的会计实践教学评估报告,总结经验和成绩,反思其中的问题,规划未来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殷惠光,宋思运,朱炯,等.地方高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和保障措施[J].江苏高教,2011,(4).

    [2]郭枚香.应用型本科教育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0,(12).

    [3]白燕茹,王旭,王小宁.卓越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

    [4]勒利军,李伟利.“卓越会计师计划”实践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3,(8).

    [5]刘翼旸.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

    [责任编辑:朱晨光]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云霄中绽放的格桑梅朵

    牌杰新兵龚德富初上东嘎拉哨所时,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小小哨所,走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有看到尽头,从半山腰的巡逻车上整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