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课堂观察,话语转录,案例分析等形式对不同级别的英语课堂教师提问话语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揭示中国不同级别的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促进教师提问意识提问水平的提高以实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需要。

    关键词:英语课堂 课堂提问 课堂话语 提问类型

    一.引言

    教师话语是课堂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是教师话语的主要形式,对教学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课堂提问一直以来都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盛行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课堂提问更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郑树棠(1997)等所说,“课堂提问仍然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因为“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参与交流,还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其更具有可理解性”(Richards & Lockhart, 1996:185)。所以,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手段,是教师话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是语言教学所关注的焦点”(Nunan, 1991:192)。笔者检索了国内2000-2019的主要期刊发现对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研究较为匮乏。并且对课堂话语研究多针对一个阶段的英语课堂,特别是对不同级别的英语课堂的提问话语还很少做过比较研究。并且大多数的研究都聚焦于大学英语课堂,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堂很少做过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研究的空缺影响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堂的全面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不同课堂级别英语教师提问话语调查分析,总结不同级别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二.背景理论

    对于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的类型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Long和Sato。对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的分类,即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

    展示性问题是指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前已经明确了问题答案的提问,即对已知信息的提问。答案具有封闭性和确定性。展示性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指学生能够展示他们已有的语言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最直观,最明确的一种检查手段。通常展示性问题在词法和句法上都相对简单。教师在提问前设计好答案,并通过暗示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答案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与教师预期效果不符合,就会得到教师负面的评价,或者有时教师会继续进行引导式追问,从而使学生答案符合教师预期。正如Pica和Long在1986年提出的:“教师是一种‘认识者,他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信息,并通过要求学生展示他们的语言知识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该信息”。下面以8名教师的一些展示性问题为例:以下问题即属于展示性问题:

    Can you tell me how many paragraphs are there?

    提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已经有提前设置的答案。一篇文章的段落数量是固定的,所以答案具有封闭性和固定性。老师设置此问题希望学生能够纵观全文,对文章大意和篇幅有多了解,并且活跃学生,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利用展示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和特定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掌握一些表达方式的用法,对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点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性问题是指教师不能提前设计好问题的答案。答案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学生下思考过程中需要做出解释和判断。教师对学生提出参考性问题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学生对课堂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输出的最佳方式。以下抽取8名教师中的一些参考性问题为例:

    Why does the author say virtual reality is an ongoing issue?

    为什么虚拟现实是一项持续进行的项目?在文章中作者并未给出明确答案,只有几处隐含的依据。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从对各角度来回答,例如当今的技术条件,未来的社会需求等等。此问题的提出不仅检查了学生对课文信息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三.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论文探讨了8名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话语。通过优秀英语观摩课的实录研究,根据研究目的,下面提出两个研究问题:

    (1)不同级别的英语课堂提问话语在提问类型上呈现何种特征?

    (2)对不同级别的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设置有何启示?

    2.数据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自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观摩课教学视频。共涉及八位教师,教龄均超过三年,教学经验丰富。总计教学视频时长约270分钟。

    3.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論文的研究数据来自8名英语教学课堂。首先,研究者观看课堂视频录像并记录所有的课堂话语。之后笔者花费八周时间收集数据并做深入分析。笔者所记录下的这些英语课例的所有师生互动和教师反馈都是真实有效的,数据确保真实可靠。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

    通过对转录文字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每个级别各种类型问题的频数和比例统计如下(见表二):

    由于每堂观摩课课堂时间不尽相同,分别为:教师1(40min),教师2(40min),教师3(40min),教师4(35min),教师5(40min),教师6(35min),教师7(20min),教师8(20min),因此通过单位时间即10分钟内提问数进行对比。

    8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次数和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基础阶段教育的英语课堂提问总数相差无几,教师7和教师8两名大学英语教师的提问总数相对较少,教师7在单位时间内提问11次,教师8在单位时间内提问9次。可见大学英语教师话语量较多,课堂交际性较弱,偏向于教育模式的语言特征。

    从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的次数和所占比例来看不同阶段的英语课堂呈现各自的特征。总的来看大学英语课堂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的比例比较均衡,小学课堂展示性问题相对较多占比为65%,然而初中英语课堂和高中英语课堂两个阶段展示性问题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参考性问题的数量,初中英语课堂参考性问题的数量仅仅占提问总数的15%。

    Long & Sato (1983), Richards & Lockhart (1996);Brock(1986); Nunan (1983) 都提出了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分类。他们建议课堂上应引进更加真实自然的话语模式,即多使用参考性问题。因为,参考性问题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信息差(information gap )的存在—提问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他的目的是了解答案内容,而非答案的语言形式正确与否。Brock 的研究说明,参考性问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提高:1)增加语言输出量;2)提高语言输出的复杂性;3)加强意义协商的能力。国内学者(周星等,2002;胡青球,2007)也对这两类问题产生倾向性,即推崇参考性问题,用参考性问题的使用多少来衡量外语课是否具有交际性。对于展示性问题的过多使用,许多研究者是持否定态度的(Brock 1986; Nunan 1991; 赵晓红1998; 胡青球2004),他们认为展示性问题大多只用于机械的信息再现,无法使师生之间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事实上,通过对具体课堂的具体分析发现,尤其是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上,“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前者是教与学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交际,尤其是在教授英语的初级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成功地组织初级英语学习教学课堂的重要交际模式。如果课堂教学交际不成功,教学就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展示性问题对于初级英语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以下为教师2的课堂转录资料节选:

    T1: what animals do we see in the video?

    S1: we see foxes.

    S2: we see butterflies.

    S3: we see wild geese.

    S4: we see squirrels.

    教师通过上述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于新词的学习情况,并且加深印象,有利于词汇的掌握,顺利推动了教学也活跃了课堂氛围。

    以下为教师4的课堂转写资料节选:

    T4: how about paragraph one? Whats the main idea?

    S1: paragraph one is about what does the bus driver do.

    T4: thank you. How about paragraph two?

    S2: how people saved the old man.

    T: yes.

    教师4通过提问段落大意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全文,梳理文章脉络,为将来文章的精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能力都能得到训练。

    展示性问题主要检测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知识的掌握应该是能力提高的前提和保证。文秋芳曾在接受记者田文(2004)采访时谈到,中国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语言形式为中心。不首先掌握语言知识就谈语言输出、语言交际是本末倒置。

    但是,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真实情境交际的能力是整个外语教学的最根本任务之一。Nunan 的研究证明,当老师使用参考性问题时,学生使用的语言更为复杂,更加接近自然环境中的交流。

    以下为教师8的课堂转写资料节选:

    T8: So here we have a handsome gentleman. So nice to meet you.

    S1: nice to meet you , too.

    T8: Okay, how are you today?

    S1: Fine.

    T8: Okay. Have you told any lies today?

    S1: No

    T8: Not yet. Okay, great. What did you partner say to you?

    S1: Pardon?

    T8: What did your partner tell you?

    S1: Uh, she told me that she have skipped classes in university, but she hasn't cheated on exams.

    T8: Okay, she hasn't cheated on exams, but she confessed she has skipped classes for honesty. So how about her pulse? How many?

    S1: I didn't count.

    T8: Okay, thank you very much.

    這是教师8的课堂中的一段师生对话,讨论说谎时人的脉搏变动。教师先展开对话,划线部分是教师在这段对话中所问的四个参考性问题。首先,对前两个参考性问题,学生分别用两个完整的句子回答了教师的问题。这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交际的目的。而对第三个参考性问题,学生回答的语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更是都有突破。语言的输出量多达 17个单词,语言的复杂性也明显提升。

    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不能停留在课堂教学交际,为教学而教学,而是要有意识地对两种模式的提问进行调节使用,这是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行为。在低年级进行展示性问题的提问是因为学生的真实交际能力低。一旦学生在某个话题上有了一定的真实交际能力,教师就要抓住时机,使用参考性问题开展真实情景交际模式,与学生进行真实交流。这一点,在目前的初中和高中英语课堂上尤其要引起重视。因为在初中和高中,学生在很多话题上已经具有了比较强的真实交际能力,教师要在使用课堂教学交际教授某些语言知识的同时,尽量抓住机会使用真实情景交际,锻炼和提高学生进行真实交际的能力。而在大学阶段,虽然在很多情况下鼓励教师使用真实情境交际,但是在涉及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参考性问题,确保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正确理解。

    五.结语

    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各自具有重要的功能。由于不同级别的英语课堂学生语言基础,认知水平,教学目标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精心设计好问题类型以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Richard, J. & C. Lockhart. Reflecting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85.

    [2]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1: 192.

    [3]Long, M. H. & C. J. Sato. Classroom Foreigner Talk Discours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eachers, questions[J]. Seliger and Long: 268- 286.

    [4]胡青球. 中外教師英语课堂话语对比分析[J]. 国外外语教学, 2007(1): 32-36.

    [5]屈社明.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主体转换的实验研究[J]. 外语教学, 2006(5): 64-65.

    [6]王笃勤, 尹青, 王振河.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调研[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1(03): 57-59.

    [7]王萍, 孔青霞. 高中学生课堂提问的体验研究[J]. 课程与教学, 2018(4): 77-80.

    [8]姚宏辉. 提问策略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北京理工大学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18-120.

    [9]周星, 周韵.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1): 59-68.

    [10]郑树棠.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法的研究[J]. 外语界, 1997(3): 1-7.

    (作者介绍:顾珏怡,江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策略

    张建伟 严红梅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群文阅读教学与“语文学习任务群”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同题材选文、同议题选

  • 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衔接问

    陆婷雅【摘? 要】在中小学阶段,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的改变,会有很多学生在升学阶段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状况,在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