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专业日记提升心理教师的反思实效
刘淑华
〔关键词〕心理咨询;专业日记;教学反思
从20世纪80年代起,“反思”一词越来越多地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大陆的人们所引用,并很快地影响到其他各国的教育,现已成为了国际教师教育领域广泛流行的时代性语言,成为凝聚教育改革力量的标识或口号。可以说,“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已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要有反思的意识、反思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
对于相对新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学会有效、高效反思,更是专业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该怎样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专业日记实现优化教育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熟知专业日记的内涵
专业日记是专业工作者对教学实践活动各个方面的反思。它所记载及反思的题材与内容比较灵活、广泛,凡与教师专业发展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纳入专业日记写作的范畴。它可以跳出教师个人视野,从专业工作者视角审视教学实践。它可能来自于教师某一时刻的教学感悟和想象,或得益于对他人教育实践的观摩,比如从同事的经历中反映出自我行为的影像。专业日记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它并不局限于教学之后,而是一个内涵更为广泛的教学观察与实录。从教学反思的角度来说,它包括期待性反思、情境性反思和追溯性反思。
第一,进行教学前的期待性反思。
教学前的期待性反思主要根据经验。在该环节中,教师根据不同班学生前一阶段的具体课堂表现、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在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案,并且在授课前,做好相关的自我心理准备,以最佳的课程及心理状态开展心理活动课。
第二,进行教学中的情境性反思。
教学中情境性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反馈。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三,进行教学后的追溯性反思。
教学后的追溯性反思,主要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反思总结。这一环节要求教师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的整体结果进行归因和评价,收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深入细致地探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以上三个环节的反思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当进行了恰当的期待性反思后,才有助于教师摆正心态,调节情绪,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减少情境性反思中的负面事件反思概率;当进行了及时的情境性反思后,才更有利于课堂内容的调整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更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课堂的生成性问题;进行有效的追溯性反思,并设法解决问题,有助于下阶段的课堂教学更有序、高效开展。
然而,这三类反思并不是缺一不可,而是相对彼此独立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其中一种或几种进行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例如,对于目标性较强的教师或新教师,可以适当通过加强期待性反思来调整教学目标,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对于课堂展现能力较强或经验稍丰富的教师,可适当加强情境性反思,及时调整,提高效率;对于两节课时之间有时间空档的教师或集中思维较强的教师,可以加强追溯性反思。
总体而言,反思,也需要因人而异,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反思,既方便又高效。
二、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日记
(一)课堂生成性的专业日记
专业日记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反思和叙事,意在通过反思,让教师探究他们在教育方面所经历事件的不同方面,让教师记录他们身上发生的事件、发生事件对他们的重要意义,及其如何影响他们的专业意图和行为的。从而调整教育教研实践,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水平。
1.专业日记的内容
教学反思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如果一下子想在方方面面都做好,恐怕只会导致“泛泛而谈、缺乏深度”,甚至会因为反思内容过多而导致“难以坚持、缺乏持久度”;同时专职心理教师面临的一个教学现实是:任教班级多、课时相对较少(两周一节或一周一节)、各班学生特点复杂多样、经常不同班连堂等,因此,更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分阶段培养自身的反思能力,选取侧重点去记录和反思。如笔者根据以往经验、学生特点、自身需求等方面,参考《中小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反思录》,设计了一份专业日记模版(见表1),以便记录。
2.专业日记的使用说明及初步成效
反思不只是对自己行为的思考,还包括反思别人的行为和借助别人的思考和判断来反思自己的行为。以下专业日记模板既包括教师对自身言行和体验的反思,也包括对学生表现的反思;既有自我观察的直觉反思,又有理性反思;既有文字记录,也有图形或图标记录。其中,第2、5、9点的评分范围为0~10;第7点,采取的是画简图的形式记录(如图1),反思该项的直接目的是最大化地让班里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亲近,以有形的师生物理距离感拉近无形的师生心理距离;间接目的是审视教师行为对学生课堂互动的影响,为以后的研究积累素材。
实施该专业日记几周后,在“怎样走动”这栏发现,在有些班,与后面的学生互动较少,而另外一些班则走动较多或幅度较大,相应互动(尤其是与后座学生)较好。
关于第10点,可以分两个层面去记录,包括积极关注方面的“谁有异类观点或闪光点”及防范于未然方面的“课后应找他谈话问及原因”。因此,这栏既可以记录学生的积极变化或闪光点,以及课堂上较少出现的一些好的表现,对教师本人认识学生或教学行为有积极的启示;也可以记录教学中的失误之处,所引发的一些学生行为或思想问题,进一步经过面谈或思考,促使教师的自我成长。
该专业日记,既可以用于自身课堂的记录,也可以作为听课记录。大多数心理教师一方面自身承担着年级多个班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有机会参与科组活动,以一名听课教师的身份去观察学生,或借助同事的课堂表现反思自我。通过这个专业记录就可以观察和思考:不同教师行为如何对同一个班产生不同影响。
(二)阶段总结性的专业日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教师,才能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有所进步,促进自我成长。因此,除了在各周进行与课堂相关的教学反思外,教师还可以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总结性的专业日记记录。笔者运用XMind软件,构建思维导图,设计初步框架如下:
运用XMind软件记录专业日记,不但形象清晰、延展性强,而且可随时修改、完善,甚至可以通过“下钻”功能,无限细致地扩充反思项目且不影响整体框架。
三、定期进行整理和交流
记录、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进步。因此,教师必须对专业日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整理和交流。
(一)自我整理和扩充
一定时间后,如一天内可以对资料进行填充或归类,一个月或半个学期时可以整理成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或者教育叙事。填充是指一有空就把一些当初简单记录的重要、核心内容扩充一下,整理素材以备日后的参考、借鉴、交流或论文撰写。归类是指把多次出现的教师言行问题、课堂问题或学生问题进行归类,并通过查书、网络搜索、同行交流或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寻找应对、解决的方法。为此,可以把课堂生成性专业日记与学期总结性专业日记结合起来整理,做到有的放矢。
(二)网络教研与交流
由于每所学校基本只有1到2名专职心理教师,因此心理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教研,针对专业日记的记录开展反思工作。网络教研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或网络技术)的跨时空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目前,在网络上已形成了几种形式的教研形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组织的论坛讨论、成果展示、课例交流等;专家或教师自己组织的专题网站,针对特定学科领域进行的网络教研,进行教学心得、教学难题方面的讨论;还有最近比较流行的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例如,心海扬帆论坛、钟志农教师的博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网站、心理学之家网站、果壳网等。
网络上经常能遇到一些优秀思想与案例,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参加网络教研教师的集体智慧,二是网络教研组织者进行梳理、思考、整合的结果。通过网络教研,群策群力,各自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共享,凝聚更多人的教学智慧,达到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了普通教师和各地优秀教师与国家级专家的广泛交流。
四、收获及展望
(一)实践收获
通过这个表格开展反思工作短短一个学年,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一,提升了自我觉察能力。如通过反思表第4栏的记录,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班出现了语速过快的现象,在另外一些班却出现了言语过于啰嗦、不够简明扼要、拖拉的现象。为此,在下阶段的课程里,我有意识地进行了调整,发现学生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例如:在之前我出现言语过于啰嗦的班里,我的口语经过调整后,学生讲话、开小差的情形改善了。
第二,提高了课堂管理技巧。每个班都有它的班级特点,通过专业日记我发现,有些班整体课堂积极性很高,基本不需要任何调动技巧,提高上课质量即可;有些班自控能力较弱但总有人会主动协助教师提醒学生安静,为此要多肯定正面行为,弱化对课堂捣乱学生的关注;有些班班级凝聚力较弱,需多开展关于信任度、团结合作的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反思,不但能较好地调整自己的课堂期待,实现“有效备课、备学生”的目的,而且能较好地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第三,提高了课堂互动的质量。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调动一切力量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以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深,但通过专业日记中第8栏——尊重学生的例子及从学生身上学到什么——的记录,我不断思考:“在即将要进行的课堂中,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两点”,从而激发我不断改善课堂互动的质量。例如,讲情绪时,在“辨别情绪”这环节,就要尊重不同班不同学生的个性来设计:有些班有个别学生特别爱演,可以请他在课堂中表演情绪,其他人辨别;有些班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表演欲,可以采取小组内部表演的形式进行;有些班的学生比较内敛,可以通过他人图片的展示来辨别情绪。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实现情绪辨别的教学效果,而且课堂互动质量较高,避免学生参与度过高而导致课堂失控,也避免了学生参与度较低而冷场。
(二)实践展望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多种类型,埃劳特将其概括为四种,即:补短取向、成长取向、变革取向和解决问题取向。不管是哪一种专业取向,都离不开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都离不开专业日记的写作。专业日记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记录方式,本文只是建立在专业日记内涵上的一个反思实践,它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学反思的复杂性及持续性也决定了专业日记并不一定能带来不断的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带来更多的迷茫、犹豫、无助,因为它有可能否定教师过去的实践或某些理念。当你被否认后又未寻求到解决方法时,这种感受尤为强烈。因此,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坚持撰写专业日记,定期整理、交流才能引导教师看到教育事业更光明的未来,步入更灿烂的专业发展殿堂!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水初级中学,佛山,528244)
编辑/张帆 终校/于 洪 曹朦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