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分析
杨金花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生活。因此,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注重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当前,全国各地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希望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彻底落实,需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建设问题,从而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与进一步发展。文化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整体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它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切实落实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在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下,需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力度,全面推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并且依靠党和国家的正确引导,加强对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在智力及精神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大力支持,从而推动文化建设的更快更好发展。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农村的和谐与发展
文化暨可以促进人们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又可以为人们搭建沟通的桥梁,通过不断协调、梳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营造一个更加和谐与美好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全民落实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整合农民的价值观,增进农民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使他们和谐共处;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道德水平,不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切实发扬尊老爱幼、和睦共处、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优秀传统,全力创建一个更加和谐、自由、积极的新农村面貌;此外,加强对农村的文化建设,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更加安定有序、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公平正义、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友好相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一个和谐农村的全面建成。
1.2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养
农民作为农村的重要主体,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所具有的创造性,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问题。因此,为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需不断激发农民的参与激情,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积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及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全面建成一个“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落成,不断提升农村的经济水平及生活质量,全面改善农村的生存环境,需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根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家正通过实施一切措施,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力度,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知识储备、科技水平、管理能力、创新意识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导致农村文化无法深入发展
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在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文化历史较久远,各部门领导充分重视发展的地区,其文化设施相对较完善,各种电视、网络、电话等全面普及。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健全的文化设施以及有效的文化接受途径,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于农村文化的投入无法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
2.2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的不协调
在东南部地区,农村的发展较快,经济比较发达,从而推动了当地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农民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精神面貌也具有较大改善,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其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水平不高,从而导致该地的农村文化教育无法切实有效的推行,加重了该地的社会经济落后的程度。就合我市来说,经济相对较好的镇(街道)的部分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和载体较为完善,活动内容较为丰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的就不那么完善了。
2.3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不利于农村文化的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由于缺乏健全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并且缺少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导致人才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同时,教育的花费较高以及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从而导致农民畏惧接受教育,造成科学文化水平极其落后,从而又加剧了当地文化落后的局面。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发展不均衡,那些较偏远的贫困地区,仍然未能摆脱文化、教育落后的局面,从而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1加大对农民文化教育的技能培训力度
为了确保农民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教育文化水平,需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农民建设多种渠道并存的教育体系;不断优化农民的教育结构,促进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其他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及成人教育为辅的教育机制;在落实农村教育时,需重视教材与农村科技相结合,不断发展以农村教育为的教育形式;加大对农民教育的软硬件投入力度,让他们了解有关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的知识,并且通过远程教育及科技培训形式,为农民建设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教育网络;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技能,促进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有所改善,从而促使他们掌握大量的技能知识,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在教育的协助下,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最终实现脱贫致富;此外,还需向农民传输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促使他们充分发扬我国劳动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大力弘揚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从而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落实提供智力支(下转第246页)(上接第243页)撑。
3.2加强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
当前,农村贫困局面的主导因素是精神匮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力量,因此,为了有效改变当代农民的发展问题,需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投入,不断健全信息网络结构,提高农民对信息的接收量。而为了增强农民对信息的接收水平,需加大对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健全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从而为农民的文化教育提供公共服务。例如,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村为主”活动,不断健全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落实国家提出的“干部三下乡”活动,不断完善各项公共文化设备,为农村文化生活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比较优秀的文化作品及生动的电视节目,来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在农村市场中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
3.3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推动文化生活的丰富化有其专属性内涵,即能够帮助、引导广大农村群众,使其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权利。对此,要想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始终秉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种相关文化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推广,与此同时,还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并不断完善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构建能够覆盖农村全境,并且更具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大众传媒网络;此外,还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各种文化艺术的创作与演出工作,积极组织广大农村群众,使其以主动姿态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以此达到加速文化生活的全面繁荣的目的。现阶段,我国各个地方均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其中的送文化下乡,便为一种比较典型且实用的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形式,通过此类活动的高质量开展,能够使农村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持续丰富,还能加深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目的。
3.4注重示范引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重示范引领,以特色村创建推动文化建设。通过深入挖掘各村的建筑风貌特色、地理风景特色、历史文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和工作方法特色,打造了文化特色村。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就重点打造了龙甫镇龙头大寨“廉洁美村”、地豆镇水车村“绿富新村”、罗源镇铁坑“新风古村”等29条省乡风文明示范村,其中,地豆镇水车片区打造成为弘扬乡贤文化涵养文明乡风以及产业带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威整镇大洲片区打造成为充分利用山区的资源禀赋建设美丽乡村的示范点,罗源镇将打造成为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点。从而示范带动全市其他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4结语
综上,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落实与实现。现阶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并且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与培训,不断培养出一批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优秀团队,从而全面落实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问题,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民主、富强的社会注主义国家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郭燕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探析[J]. 魅力中国,2014(24):20.
[2] 姚烨.浅论文化自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丝路视野,2017(30):104.
[3] 吴志潮.美丽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17(01):191-192.
[4] 赵玉兰.新农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檬子乡黎明村为例[J].四川农业科技,2016(0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