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书写情感
苏俊
“我的镜头会说话”,就是通常所说的镜头语言,也是每一个摄像师所追求的意境。人们可以通过摄像机拍摄出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从其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思想。从专业角度看,镜头语言大致可以从景别、角度、运动方式、长度等方面区分和归类,不同形式的镜头会有不同的语言定义。在实际操作中,新闻摄像可以用理论去尝试解释每一个镜头背后的含义,可往往很难用这套分类去拍摄每一个镜头,因为过于的依葫芦画瓢、简单的照搬,镜头都会呈现一种机械化和程式化的语言,使得镜头缺乏生命力,缺少色彩。
用镜头说话,除了说以外,有时候还承载着拍摄者的情感。因为会说话不难,难得是你说的话能让人听懂,能让人感同身受。新闻摄像有别于其他,更多的体现在新闻事件和人物情绪的稍纵即逝,没有导演,无法还原,毫不夸张地说,新闻摄像更多靠的是一种直觉反应。怎样才能在短暂的时空情况下,准确地抓住事件主体的关键画面,并用镜头记录?
2011年10月,全国第八届残运会首金获得者江建在表彰大会上,突然提出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寻亲、冠军、残疾人,无数的新闻点顿时引来众多媒体。仅仅几天,江建的亲生父母就出现在了媒体前面,笔迹比对,DNA验证,很快这个被遗弃二十年的孩子要回家了。对遗弃这一事件,记者最初的定义是,可怜的孩子、残忍的父亲。驱车六小时,和江建同时抵达温州父亲的家,最初除了职业的新闻要素拍摄外,笔者所要考虑的是怎样把身边众多同行挤开。对于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拍摄,记者一直用一种极其职业的方式,试图接近事实却始终保持着距离。
触动笔者的场景在到达温州三小时后出现:在应付无数媒体狂轰乱炸后,父亲决定带着儿子先用餐,就在儿子一瘸一拐下楼时,父亲却一把背起了儿子,然后大步向前。当时笔者离这对父子不过两米的距离,直觉让笔者举起手中的机器记录下这一刻。可就在笔者把镜头慢慢推近父亲和儿子时,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父亲,也许迫于社会的压力,举动变得很是紧张,但嘴角依然露出了一丝笑意;儿子,表情平静,趴在父亲背上,似乎又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一镜头被记录下来,可毕竟笔者不是他们,又怎能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假如记者一直站在远处,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看着他们,那永远不能明白这耐人寻味的不同反应。也就是那一刻,笔者开始觉得,只要寻像器后的那个人愿意融入,电视镜头其实更有力量、更富有情感。在接下来的几天采访中,笔者尝试走近这对父子,和他们聊天,回忆这二十年的生活。随后三天,镜头里有了更多的故事、更丰富的情感。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每一个画面语言之所以流露出情感,必然是记录者带着感情在拍摄。
其次,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抛开事件本身,仅仅从镜头景别分类看,这个细节对应的应该是镜头特写。在随后的几天采访中,记者开始更有目的地去捕捉人物的细腻情感,也特别多地运用到了特写这一方式。父亲独自走进祠堂,跪在祖宗牌位前声泪俱下,笔者将镜头推向父亲的双膝,慢慢摇到双眼。看着父亲老泪纵横的双眼,笔者第一次在此次采访中落下了眼泪。一家人吃完饭看电视,镜头特写,父亲的手始终没有放开儿子的手,两双手一直紧紧的握着,这一镜头让人温暖。几天后,父亲愿意为记者讲述二十年前发生的故事,采访中父亲多次落泪,镜头也几次定格在父亲的双眼。
特写是有杀伤力的,如果拍摄者能为之动情,观众也会。可见,特写镜头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对刻画细腻情感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此,业界也有着“特写不可滥用”的观点。他们认为电视新闻摄像没有刻画人物的任务,一般不用特写,特写用多了会导致观众的视觉错乱,严重的甚至会倒观众的胃口。对这一观点,笔者不反对。在这次采访中比较多地用到特写镜头,目的是为了更深地描绘人物的内心,通过画面将这一内心情感传递给观众,这只是在特定题材下特殊的语言方式,从整个专题片的角度看仍是点睛之笔。但无论哪种观点,特写这一镜头语言对书写情感的作用都是不可否认的。
第三,电视摄像之所以有别于报纸摄影,除了构图、色彩等基本要素外,最大的差别在于声音。这里的声音是指同期声,是未经加工的声音记录。
同期声的大量运用,可以让新闻现场感更强,同时也可以抵消被摄者面对话筒的拘谨,让整个作品的情感更加真实自然。通常的采访,采访对象都会正襟危坐。面对镜头以及话筒,哪怕是再老练的人物都难免会紧张,这时就很难保证他所说的话是真实的,哪怕不假至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为了捕捉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摄像记者都会尽量抓拍被访者在不经意下的语言和行为,尽可能还原被摄者真实的情感。
在后期剪辑时,对于声音的处理也可参考绘画中的留白手法,这种手法有时更能体现被访者丰富真实的情感。在《寻》的拍摄现场,记者对事件的关键人物父亲进行了采访,父亲本身不善言辞,亦可能因为背负着极大的压力,说每一句话都异常艰难,导致采访中大量出现空隙。在通常情况下,需要采访对象语言精炼,言简意赅,甚至有时会严格限定采访时间。但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对父亲的采访几乎不做任何剪辑,中间运用了大量的空白,正是这一类似留白的无声效果,让父亲的真情实感得以连贯,也让这一情感变得更为真实。
当然,构成一则电视新闻的要素很多,除了以上几点还包括文字、解说、画外音等,这些因素对情感的刻画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画面是电视的基本语言,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视觉形象传递有效信息。有学者曾经说,如果一则电视新闻在制作完成后,将所有的解说词去掉还能看懂的才是真正的电视新闻。新闻摄像是电视新闻的第一个作者,他们不缺乏理性,他们善于记录、善于观察,他们对于整个电视新闻最后的基调定位有着决定权。不可否认,电视是一门艺术,镜头是那支画笔,为这件艺术品打下最初的画稿。新闻摄像就是画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给艺术品添上更多的色彩,让它变得有血有肉。
(作者单位:杭州电视台)
本文责编:陈道生
“我的镜头会说话”,就是通常所说的镜头语言,也是每一个摄像师所追求的意境。人们可以通过摄像机拍摄出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从其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思想。从专业角度看,镜头语言大致可以从景别、角度、运动方式、长度等方面区分和归类,不同形式的镜头会有不同的语言定义。在实际操作中,新闻摄像可以用理论去尝试解释每一个镜头背后的含义,可往往很难用这套分类去拍摄每一个镜头,因为过于的依葫芦画瓢、简单的照搬,镜头都会呈现一种机械化和程式化的语言,使得镜头缺乏生命力,缺少色彩。
用镜头说话,除了说以外,有时候还承载着拍摄者的情感。因为会说话不难,难得是你说的话能让人听懂,能让人感同身受。新闻摄像有别于其他,更多的体现在新闻事件和人物情绪的稍纵即逝,没有导演,无法还原,毫不夸张地说,新闻摄像更多靠的是一种直觉反应。怎样才能在短暂的时空情况下,准确地抓住事件主体的关键画面,并用镜头记录?
2011年10月,全国第八届残运会首金获得者江建在表彰大会上,突然提出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寻亲、冠军、残疾人,无数的新闻点顿时引来众多媒体。仅仅几天,江建的亲生父母就出现在了媒体前面,笔迹比对,DNA验证,很快这个被遗弃二十年的孩子要回家了。对遗弃这一事件,记者最初的定义是,可怜的孩子、残忍的父亲。驱车六小时,和江建同时抵达温州父亲的家,最初除了职业的新闻要素拍摄外,笔者所要考虑的是怎样把身边众多同行挤开。对于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拍摄,记者一直用一种极其职业的方式,试图接近事实却始终保持着距离。
触动笔者的场景在到达温州三小时后出现:在应付无数媒体狂轰乱炸后,父亲决定带着儿子先用餐,就在儿子一瘸一拐下楼时,父亲却一把背起了儿子,然后大步向前。当时笔者离这对父子不过两米的距离,直觉让笔者举起手中的机器记录下这一刻。可就在笔者把镜头慢慢推近父亲和儿子时,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父亲,也许迫于社会的压力,举动变得很是紧张,但嘴角依然露出了一丝笑意;儿子,表情平静,趴在父亲背上,似乎又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一镜头被记录下来,可毕竟笔者不是他们,又怎能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假如记者一直站在远处,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看着他们,那永远不能明白这耐人寻味的不同反应。也就是那一刻,笔者开始觉得,只要寻像器后的那个人愿意融入,电视镜头其实更有力量、更富有情感。在接下来的几天采访中,笔者尝试走近这对父子,和他们聊天,回忆这二十年的生活。随后三天,镜头里有了更多的故事、更丰富的情感。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每一个画面语言之所以流露出情感,必然是记录者带着感情在拍摄。
其次,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抛开事件本身,仅仅从镜头景别分类看,这个细节对应的应该是镜头特写。在随后的几天采访中,记者开始更有目的地去捕捉人物的细腻情感,也特别多地运用到了特写这一方式。父亲独自走进祠堂,跪在祖宗牌位前声泪俱下,笔者将镜头推向父亲的双膝,慢慢摇到双眼。看着父亲老泪纵横的双眼,笔者第一次在此次采访中落下了眼泪。一家人吃完饭看电视,镜头特写,父亲的手始终没有放开儿子的手,两双手一直紧紧的握着,这一镜头让人温暖。几天后,父亲愿意为记者讲述二十年前发生的故事,采访中父亲多次落泪,镜头也几次定格在父亲的双眼。
特写是有杀伤力的,如果拍摄者能为之动情,观众也会。可见,特写镜头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对刻画细腻情感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此,业界也有着“特写不可滥用”的观点。他们认为电视新闻摄像没有刻画人物的任务,一般不用特写,特写用多了会导致观众的视觉错乱,严重的甚至会倒观众的胃口。对这一观点,笔者不反对。在这次采访中比较多地用到特写镜头,目的是为了更深地描绘人物的内心,通过画面将这一内心情感传递给观众,这只是在特定题材下特殊的语言方式,从整个专题片的角度看仍是点睛之笔。但无论哪种观点,特写这一镜头语言对书写情感的作用都是不可否认的。
第三,电视摄像之所以有别于报纸摄影,除了构图、色彩等基本要素外,最大的差别在于声音。这里的声音是指同期声,是未经加工的声音记录。
同期声的大量运用,可以让新闻现场感更强,同时也可以抵消被摄者面对话筒的拘谨,让整个作品的情感更加真实自然。通常的采访,采访对象都会正襟危坐。面对镜头以及话筒,哪怕是再老练的人物都难免会紧张,这时就很难保证他所说的话是真实的,哪怕不假至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为了捕捉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摄像记者都会尽量抓拍被访者在不经意下的语言和行为,尽可能还原被摄者真实的情感。
在后期剪辑时,对于声音的处理也可参考绘画中的留白手法,这种手法有时更能体现被访者丰富真实的情感。在《寻》的拍摄现场,记者对事件的关键人物父亲进行了采访,父亲本身不善言辞,亦可能因为背负着极大的压力,说每一句话都异常艰难,导致采访中大量出现空隙。在通常情况下,需要采访对象语言精炼,言简意赅,甚至有时会严格限定采访时间。但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对父亲的采访几乎不做任何剪辑,中间运用了大量的空白,正是这一类似留白的无声效果,让父亲的真情实感得以连贯,也让这一情感变得更为真实。
当然,构成一则电视新闻的要素很多,除了以上几点还包括文字、解说、画外音等,这些因素对情感的刻画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画面是电视的基本语言,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视觉形象传递有效信息。有学者曾经说,如果一则电视新闻在制作完成后,将所有的解说词去掉还能看懂的才是真正的电视新闻。新闻摄像是电视新闻的第一个作者,他们不缺乏理性,他们善于记录、善于观察,他们对于整个电视新闻最后的基调定位有着决定权。不可否认,电视是一门艺术,镜头是那支画笔,为这件艺术品打下最初的画稿。新闻摄像就是画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给艺术品添上更多的色彩,让它变得有血有肉。
(作者单位:杭州电视台)
本文责编:陈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