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解码》中数据新闻的探索与实践
黄晓婷
播出于2014年3月3日至3月12日的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两会解码》,通过“电视杂志”的传播模式,在每一期栏目中以一个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为主线,通过“两会说吧”“大数据看两会”“代表现场作答”等环节,对当前热点、“两会”中讨论的重点话题进行讨论,来帮助民众进一步了解“两会”。大量数据新闻的运用,成为这一特别节目中的一大亮点,以新媒体和战略合作大数据机构为平台,从海量的数据中“提纯”出有用的信息,更增加了节目的可读性和前瞻性。
栏目中的数据呈现模式
数据呈现。在“两会”召开之际,紧跟“两会”及受众所关注的热点,从多角度用数据展现不同视角下的“两会”。3月3日,在“‘两会大数据”板块首播之日,主持人欧阳夏丹带领观众透过数据了解全球是如何关注“两会”。在数据板块的分析中,亚洲以78%的高关注度位居榜首,美洲15%、欧洲4%、非洲0.5%以及大洋洲0.3%的一系列数据,都被一一呈现。节目中的数据,不仅是从地理上进行了分析,还从时间轴上对比出了近两年以来各个国家因为不同原因而对“两会”关注的不同趋势的变化。其中,节目分析了南美洲国家秘鲁对于“两会”的关注,就以2011年的15.68%攀升至2013年的21.89%。通过数据分析,因为经济因素向中国出口当地特产牛油果,使得“两会”受到了秘鲁人民的广泛关注。在数据新闻的呈现过程中,也对2014年网络关注舆情热词进行了分析,空气环境的治理(雾霾)以37.74%的比重成为今年网民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趋势对比。每一期都会有不同关注的话题,如收入分配、养老、单独两孩、畅通出行、医患纠纷、三公经费、留守儿童等。在对数据的分析中,不仅只关注2014年的数据信息,同样也从横向、纵向的角度用对比的方法做出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如3月4日的节目中,在对于百姓所关注的民生话题进行梳理时,就用数据展现了2013年到2014年民生变冷的两个热点话题,其中医疗改革难解决的话题就从2013年的10%的关注度下降至2014年的2%,而就业难的话题也从前一年的18%下降至5%。而在趋势对比中,也展现了一个事件的发生对相关行业产生的各种影响。2014年百姓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就是对于雾霾天气的治理,3月9日的节目中,就在大数据分析板块分析了雾霾天气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影响,口罩销量较往年上升3.6倍、空气净化器销售量上升160%。因为雾霾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纠纷也同比上升了18%,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上升15%。雾霾天气不光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就连2014年北京入境旅游的人数也因雾霾天气的影响同期下降了21.7%。
梳理框架。在节目解读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以“变与不变”为主题,用坐标轴的方式展现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成就、问题和前景。3月11日的节目中,就司法公开公正方面深入浅出地从如何司法公开、如何防范冤假错案等问题,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解读的同时,通过“可视化”的数据新闻所特有的逻辑框架叙述,展现出国家对于司法所作出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要点解读。《两会解码》的定位不仅是对于“两会”中的热点话题进行展示和解读,更多地是为了让百姓能够用更简便、易懂的方法了解“两会”,同时感受党和政府一年来所做出的成绩,代表委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议。用数据新闻反映更加亲民的“两会”是本期节目打造的重点,因此在栏目的设计中,就会根据每期栏目所讨论的相关话题找到在这一领域较为突出的代表或委员,对于数据或是民生所关注的政策进行实时解读。
在为期十天的《两会解码》中,节目不仅仅是图表数据新闻的展示,它更多的是在引导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表达更加独立的新闻观点。它同主持人的解读、百姓的关注、代表的解答,共同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新格局。
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两会解码》中,对于数据信息进行了准确清晰的运用,但是对于新闻“可视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内容和框架有一些提升的空间。
图表展示应与时俱进。在为期十天的特别报道中,虽然每一期栏目都会以数据新闻的方式展现热点话题,但是栏目中所出现的数据新闻都是原先早已设定好的栏目议程。3月12日,栏目的最后一期,也只是对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并没有对“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议案进行总结。在栏目中的“‘两会说吧”板块中,对于有多少民众接受了采访,采访的民众关注的是什么话题,6个城市的民众所关注的话题有何不同都没有做出分析。因此,加强数据图表新闻的及时性、互动性是今后更应注意的关键。
制图标准应规范。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总是各图各样,每当接触到一个新的数据新闻时还得重新整理思路,理解里面数据信息所展示的内容。因此,让数据新闻更加简单易懂,在不断鼓励出新的基础上应有统一的制作标准,不断增强创新的同时遵循一定的标准制图原则。
不断加强策划。在栏目的板块中虽然每一期都会针对一些话题进行有效的解读,但是《两会解码》栏目的整体设计缺乏统一的构思,整体节目的流程随意性较大。采取跟着动态新闻走、在原有既定议程设置的基础上临时加工的做法,显然缺乏专门的事前策划。虽然已用图表数据新闻解读变化,但在专题策划、文本提炼、图表制作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制作完善的数据新闻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与数据相关,而媒体的责任是如何向公众解读复杂难懂的数据,做到数据新闻的进一步精确化。因此,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的技能除了对于传统文字的处理、音频视频软件制作之外,更要涉及到计算机数据的抓取、处理、可视化、计算机编程等各个领域。
用数据深化报道。在快餐式生活日益普及的今天,给受众以简明、直观、可读性强的信息,已经成为数据时代吸引受众的关键。而碎片化、快餐式的数据新闻并不意味着肤浅,反而能够在不断的数据分析和源头追踪中寻求其深度和广度,为受众提供经过定量分析而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合理挖掘新闻中的人性化元素。数据新闻团队在设计可视化呈现方式的过程中,需从人性的角度阐明数据新闻价值,帮助受众通过互动方式快速、有效地定位所需信息,弄清隐藏在数据信息中的现象和规律。
架构面向未来的数据新闻系统。在西方的数据新闻中,更多的是一套用于搜索、理解和可视化数字信源的全能技能组合。在这种技术组合过程中,内容生产要嵌入当前的数据中实现新闻的互动性,实现受众与制作者、受众与受众之间互动性表达。
数据新闻的制作系统和原有的数据平台是融合的关系,数据新闻需要计算机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编辑和记者的密切配合。在制作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文字与图表的静态化图像生产,应更多地运用网络链接、音视频链接以及交互性强的地图技术。
运用更多的社交媒体创造新型的商业模式。数据新闻背后的利益值得人们关注,而社会化媒体在推广数据新闻时,也可以实现数据新闻利益规模的扩展化,这种数据采集、分析及可视化能达到的利润规模远远大于其他传统新闻。数据新闻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和理解能力,可提供更为个性的信息服务,能够拓展更多行业结构,创造出更多社会岗位以及经济价值。
推动新闻生产的外部化。当传统新闻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发生改变之时,社会化媒体对于数据新闻生产的影响更加深远,它也是数据搜索的重要来源。在数据库与数据的基础上,融合各媒体之间、媒体各部门之间、研究机构与业务单位之间的合作以提高数据创新能力,是数据新闻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用数据库构建媒介品牌。媒体机构根据自己的标准和管理建立其具有特色的数据库,并且发展出更新的管理机制帮助新闻生产使用,是大数据时代提升媒介品牌、确立市场区分度的当务之急,也是媒介机构展开数据新闻探索的基础。
结语
数据新闻是传统新闻业在面临时代变化时应对挑战所做出的积极转化,它既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呈现形式,也让受众在报道中感受到了理性与深度。而现在对媒体数据新闻的推广和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数据信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走向成熟。以数据公开为基础,服务公众为目的,用形象互动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都有助于其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
播出于2014年3月3日至3月12日的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两会解码》,通过“电视杂志”的传播模式,在每一期栏目中以一个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为主线,通过“两会说吧”“大数据看两会”“代表现场作答”等环节,对当前热点、“两会”中讨论的重点话题进行讨论,来帮助民众进一步了解“两会”。大量数据新闻的运用,成为这一特别节目中的一大亮点,以新媒体和战略合作大数据机构为平台,从海量的数据中“提纯”出有用的信息,更增加了节目的可读性和前瞻性。
栏目中的数据呈现模式
数据呈现。在“两会”召开之际,紧跟“两会”及受众所关注的热点,从多角度用数据展现不同视角下的“两会”。3月3日,在“‘两会大数据”板块首播之日,主持人欧阳夏丹带领观众透过数据了解全球是如何关注“两会”。在数据板块的分析中,亚洲以78%的高关注度位居榜首,美洲15%、欧洲4%、非洲0.5%以及大洋洲0.3%的一系列数据,都被一一呈现。节目中的数据,不仅是从地理上进行了分析,还从时间轴上对比出了近两年以来各个国家因为不同原因而对“两会”关注的不同趋势的变化。其中,节目分析了南美洲国家秘鲁对于“两会”的关注,就以2011年的15.68%攀升至2013年的21.89%。通过数据分析,因为经济因素向中国出口当地特产牛油果,使得“两会”受到了秘鲁人民的广泛关注。在数据新闻的呈现过程中,也对2014年网络关注舆情热词进行了分析,空气环境的治理(雾霾)以37.74%的比重成为今年网民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趋势对比。每一期都会有不同关注的话题,如收入分配、养老、单独两孩、畅通出行、医患纠纷、三公经费、留守儿童等。在对数据的分析中,不仅只关注2014年的数据信息,同样也从横向、纵向的角度用对比的方法做出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如3月4日的节目中,在对于百姓所关注的民生话题进行梳理时,就用数据展现了2013年到2014年民生变冷的两个热点话题,其中医疗改革难解决的话题就从2013年的10%的关注度下降至2014年的2%,而就业难的话题也从前一年的18%下降至5%。而在趋势对比中,也展现了一个事件的发生对相关行业产生的各种影响。2014年百姓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就是对于雾霾天气的治理,3月9日的节目中,就在大数据分析板块分析了雾霾天气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影响,口罩销量较往年上升3.6倍、空气净化器销售量上升160%。因为雾霾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纠纷也同比上升了18%,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上升15%。雾霾天气不光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就连2014年北京入境旅游的人数也因雾霾天气的影响同期下降了21.7%。
梳理框架。在节目解读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以“变与不变”为主题,用坐标轴的方式展现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成就、问题和前景。3月11日的节目中,就司法公开公正方面深入浅出地从如何司法公开、如何防范冤假错案等问题,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解读的同时,通过“可视化”的数据新闻所特有的逻辑框架叙述,展现出国家对于司法所作出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要点解读。《两会解码》的定位不仅是对于“两会”中的热点话题进行展示和解读,更多地是为了让百姓能够用更简便、易懂的方法了解“两会”,同时感受党和政府一年来所做出的成绩,代表委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议。用数据新闻反映更加亲民的“两会”是本期节目打造的重点,因此在栏目的设计中,就会根据每期栏目所讨论的相关话题找到在这一领域较为突出的代表或委员,对于数据或是民生所关注的政策进行实时解读。
在为期十天的《两会解码》中,节目不仅仅是图表数据新闻的展示,它更多的是在引导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表达更加独立的新闻观点。它同主持人的解读、百姓的关注、代表的解答,共同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新格局。
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两会解码》中,对于数据信息进行了准确清晰的运用,但是对于新闻“可视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内容和框架有一些提升的空间。
图表展示应与时俱进。在为期十天的特别报道中,虽然每一期栏目都会以数据新闻的方式展现热点话题,但是栏目中所出现的数据新闻都是原先早已设定好的栏目议程。3月12日,栏目的最后一期,也只是对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并没有对“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议案进行总结。在栏目中的“‘两会说吧”板块中,对于有多少民众接受了采访,采访的民众关注的是什么话题,6个城市的民众所关注的话题有何不同都没有做出分析。因此,加强数据图表新闻的及时性、互动性是今后更应注意的关键。
制图标准应规范。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总是各图各样,每当接触到一个新的数据新闻时还得重新整理思路,理解里面数据信息所展示的内容。因此,让数据新闻更加简单易懂,在不断鼓励出新的基础上应有统一的制作标准,不断增强创新的同时遵循一定的标准制图原则。
不断加强策划。在栏目的板块中虽然每一期都会针对一些话题进行有效的解读,但是《两会解码》栏目的整体设计缺乏统一的构思,整体节目的流程随意性较大。采取跟着动态新闻走、在原有既定议程设置的基础上临时加工的做法,显然缺乏专门的事前策划。虽然已用图表数据新闻解读变化,但在专题策划、文本提炼、图表制作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制作完善的数据新闻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与数据相关,而媒体的责任是如何向公众解读复杂难懂的数据,做到数据新闻的进一步精确化。因此,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的技能除了对于传统文字的处理、音频视频软件制作之外,更要涉及到计算机数据的抓取、处理、可视化、计算机编程等各个领域。
用数据深化报道。在快餐式生活日益普及的今天,给受众以简明、直观、可读性强的信息,已经成为数据时代吸引受众的关键。而碎片化、快餐式的数据新闻并不意味着肤浅,反而能够在不断的数据分析和源头追踪中寻求其深度和广度,为受众提供经过定量分析而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合理挖掘新闻中的人性化元素。数据新闻团队在设计可视化呈现方式的过程中,需从人性的角度阐明数据新闻价值,帮助受众通过互动方式快速、有效地定位所需信息,弄清隐藏在数据信息中的现象和规律。
架构面向未来的数据新闻系统。在西方的数据新闻中,更多的是一套用于搜索、理解和可视化数字信源的全能技能组合。在这种技术组合过程中,内容生产要嵌入当前的数据中实现新闻的互动性,实现受众与制作者、受众与受众之间互动性表达。
数据新闻的制作系统和原有的数据平台是融合的关系,数据新闻需要计算机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编辑和记者的密切配合。在制作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文字与图表的静态化图像生产,应更多地运用网络链接、音视频链接以及交互性强的地图技术。
运用更多的社交媒体创造新型的商业模式。数据新闻背后的利益值得人们关注,而社会化媒体在推广数据新闻时,也可以实现数据新闻利益规模的扩展化,这种数据采集、分析及可视化能达到的利润规模远远大于其他传统新闻。数据新闻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和理解能力,可提供更为个性的信息服务,能够拓展更多行业结构,创造出更多社会岗位以及经济价值。
推动新闻生产的外部化。当传统新闻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发生改变之时,社会化媒体对于数据新闻生产的影响更加深远,它也是数据搜索的重要来源。在数据库与数据的基础上,融合各媒体之间、媒体各部门之间、研究机构与业务单位之间的合作以提高数据创新能力,是数据新闻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用数据库构建媒介品牌。媒体机构根据自己的标准和管理建立其具有特色的数据库,并且发展出更新的管理机制帮助新闻生产使用,是大数据时代提升媒介品牌、确立市场区分度的当务之急,也是媒介机构展开数据新闻探索的基础。
结语
数据新闻是传统新闻业在面临时代变化时应对挑战所做出的积极转化,它既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呈现形式,也让受众在报道中感受到了理性与深度。而现在对媒体数据新闻的推广和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数据信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走向成熟。以数据公开为基础,服务公众为目的,用形象互动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都有助于其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