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刺参人工采苗技术试验
刘晓亮
刺参自古以来一直是营养保健和滋补强身的珍品,尤其是最近几年,海参市场日益壮大,海参需求量日渐增多,消费人群更加大众化。海参养殖面积快速增加,产量飞速增长,海参价格也随之波动较大。为解决工厂化育苗苗种质量下降、抗病能力低下、药物残留超标以及成参品质较差的问题,于2015和2016年在东方海洋莱州海底牧场海区进行了刺参海区人工采苗技术试验并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采苗试验场地,东方海洋莱州分公司海底牧场,位于山东省莱州市莱州湾海域,占地1 333 hm2,自2008年以来,投放人工鱼礁,目前牧场生态环境已经建立,条件成熟,牧场波浪平稳,为半封闭海区,是具有回旋水流的内湾,水质清澈无污染,年水温1.2~24.3 ℃,盐度28.9‰~31.4‰,pH 7.6~8.4,适合刺参产卵繁殖。
1.2 试验材料
1.2.1 浮游生物网
浮游生物网采用200目网袋,网口面积0.1 m2。
1.2.2 采苗设施
为了取材方便,我们选择扇贝笼作为附着基的载体。依据以往海参采苗以及扇贝采苗的经验,附着基应该选用稳定性好、有凹面、表面积大、缝隙多的材料,因此我们选用牡蛎壳、栉孔扇贝壳以及聚乙烯薄膜条作为附着基材料。
牡蛎壳附着基:挂养水深2~8 m,共100笼每层扇贝笼约装50片左右,使用前消毒洗净,摆放整齐。
栉孔扇贝壳附着基:挂养水深2~8 m,共100笼每层扇贝笼约装30片,使用前消毒干净,摆放整齐。
聚乙烯薄膜条附着基:挂养水深2~8 m,共100笼,聚乙烯薄膜条规格长50 cm,宽5 cm,厚3 mm,每层装100g左右,使用前清洗干净,摆放整齐,空隙均匀。
1.3 试验方法
1.3.1 采苗时间确定
当自然水温升至15~18 ℃时,野生刺参开始排放精卵,此時,通过生殖腺指数测定法以及采用浮游生物网拖网采样海参幼体并计数,来精确判定稚参变态高峰期,以便决定投放采苗附着基的时间。
首先每日下午14时测定莱州湾海域的气温以及水温,计算每个月的平均数值。当自然水温达到12 ℃以上时,大潮汛以及海况和天气状况的突变都有可能造成海参的提前排精产卵,此时则开始每隔5 d抽样采集海底牧场的成参,解剖观察,记录其生殖腺指数。当生殖腺指数开始下降时,使用浮游生物网垂直拖取2~10 m水层的样本,每个水层水平拖取10 m的距离,浮游生物网中所采的海参幼体总数可以计为1 m2水体的幼体总数(网口面积0.1 m2),对每个水层拖取的幼体计数,判断繁殖高峰期。
1.3.2 采苗水深的确定
根据以往采苗经验,采苗水深如果过浅(2 m以内),贻贝、石灰虫、牡蛎、海绵类、水螅类、海鞘等附着量大,影响稚参的附着。采苗水深过深(一般超过8 m)则很少有海参苗附着。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苗时间
莱州湾全年水温测定结果如表1,进入2016年5月后,莱州湾水温上升到12 ℃以上。
5月15日开始测定海参生殖腺指数(结果见表2),发现莱州湾东方海洋海底牧场海区2016年6月5日-10日该指数从16.3下降到11.7;并且经浮游生物网拖网采样结果初步认定,海底牧场海参产卵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6月底。从而推断该湾稚参变态附着高峰期为7月上旬。附着基需要提前投放半月左右,以便附着一定数量的底栖硅藻,所以附着基投放时间确定为2016年6月15日。
2.2 采苗水深
采苗水深确定为2~8 m。
2.3 采苗结果
附着基投放五个月后,即2016年11月下旬,逐次捞取三种附着基的扇贝笼,统计每笼附着的稚参个数后,将稚参放入车间继续养殖,具体结果如表3。
三种附着基采苗总数分别为:牡蛎壳附着基730尾,栉孔扇贝壳附着基800尾,聚乙烯薄膜条附着基1 170尾。由此可见聚乙烯薄膜条附着基的采苗效率要更高,牡蛎壳附着基和栉孔扇贝壳附着基的采苗效率相差不大。
由表3可以看出,水深在4~6 m时海参的附着数量最多。水深过浅(4 m以下)时海参的竞争生物(如海鞘类)附着情况严重,不利于海参的附着,水深过深时(6 m以上)不是海参的最适生长环境,因此也不会有太多海参附着。因此4~6 m为海参的最适采苗水深。
3 讨论
由以上试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聚乙烯薄膜条附着基采苗效率更高,分析原因为:牡蛎壳和栉孔扇贝壳表面粗糙,虽然有利于底栖硅藻的附着,但不是海参喜欢的附着环境,对海参吸取式的摄食不利;聚乙烯薄膜条虽然表面光滑,但是底栖硅藻以及海泥的附着较均匀,海参爬行以及摄食方便,有利于海参的附着。
投挂海区我们选择的是东方海洋莱州海底牧场海区,位于莱州湾的东侧,水质条件良好,内湾型水质条件决定了这里水流平缓,可以有较多的底栖硅藻附着,并且海底牧场投放许多人工鱼礁,有利于野生海参栖息,这也是采苗成功的关键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