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目标成本法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杨海鹰
摘要:成本管控是每个企业都重视的管理课题,施工企业原来粗放式的成本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竞争形势,而目标成本法在其他行业的成功运用,给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实践中。文章根据目标成本法的特点分析探讨施工企业应用目标成本法过程中的对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刻,以及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分析列举影响施工企业成功应用目标成本法的主要因素,包括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提出了施工企业恰当使用目标成本法的建议和对策。就目标成本法如何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简要描述了目标成本法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微观和宏观的市场变动对企业成本的事前控制,通过目标成本的分解与落实描述,阐述事中控制的过程,如何执行目标成本、考核目标执行情况的事后控制。目标成本法可以跨部门、跨团队、全过程的对成本进行监控,将成本控制提前到了设计阶段,这种前瞻性的成本管理办法有效的提高了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切实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抓住机遇,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目标成本法;影响因素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更加激烈,目前国内的建筑施工业已经高速发展了十多年,之前粗放式的经营已经不再适合目前的经济形势,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控制好成本,切实实现施工项目的利润。目标成本法在其他行业的成功运用,给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实际管理中。但大部门企业都是简单的应用目标成本法,设定一个目标后下达,要求生产部门执行完成,并没有通过目标成本法中的实施而达到对成本的切实管控,没能将目标成本法的管理应用到细节处,也没能使得这种管理效益最大化。本文打算从施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的环节方面对目标成本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注意问题,希望能对施工企业运用目标成本法进行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从而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一、目标成本法的特点
目标成本法作为现代的成本管理模式,它起源于日本,可以说日本80年代的工业企业崛起,在全球企业竞争中取得的优势,目标成本法起了很大的作用。目标成本法简单的说就是用市场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倒推出产品的目标成本,控制住了成本也就保障了利润的实现。这里的关键是市场价格的确定,决定了目标成本制定的科学性。目标成本法的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定,包含了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的设计方案、客户的需求、使用的材料等各个方面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经过科学的调查和论证,同时兼顾市场同业的竞争情况。这样生产决策的依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目标成本法具有以下几项特色:第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求取竞争优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和施工;第二,以市场价格作为上限,以求取成本降低;市场价格的限制决定了施工成本在项目的招、投标环节几乎已经确定,是应用目标成本法控制成本的起点;第三,注重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设计阶段开始压缩施工各个环节的成本;在设计阶段需要反复的测试评审,以求取施工阶段精准施工,减少浪费;第四,跨部门团队合作的全过程、和全员参与。这不同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偏重于施工部门负责控制成本,且成本数据事后归纳总结,缺乏对成本的跨部门合作和全过程监控。
二、施工企业应用目标成本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 领导层对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理解不够深刻
在施工企业中,由于传统成本管理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导致应用目标成本管理的时候就会存在推行的阻碍。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概念认为一个产品成本的80%已经在设计阶段决定了,所以不熟悉目标成本法的施工企业就认为目标成本法的管理,是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该采用的,而不适用于施工企业。这种思想忽略了项目的施工过程也是需要计划和规划的,而且施工企业的项目目标已经很明确,其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市场现状预测目标利润,根据施工地点和施工技术预测目标成本。另外,施工企业的报价和成本预算都采用的的是工程清单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更注重于关注量而忽视了价格。如果企业对建筑材料的单价不能准确把握,则估算的成本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给施工成本管理带来风险。
2. 施工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责权利界定不清晰
目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并不完善,项目负责人对自己的成本管理职责和权力并不明确,对于影响项目成本利润的因素也不敏感。在施工企业中建筑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大,因此原材料的成本控制是重点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完善健全的制度管理,使得材料的采购和使用都存在着浪费的现象。例如施工项目中标后,没有依据管理要求根据工程的规模、工程量、工期等进行详细的测算就开始材料的采购,缺少对材料采购进行审核,导致材料的价格、质量以及存储的成本浪费。建筑材料记录不完整,相关手续不齐全等给材料控制带来难度,导致材料不能被有效利用,增加了企业的施工成本。
有些单位虽然有配套的成本管理文件,但往往都变成一纸空文。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所以企业员工也会对成本管理敷衍了事。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成本核算混乱。另外,工程进度和成本结算情况不能及时控制,工程结算收入与成本不匹配经常发生,项目结算延期严重,有些项目不及时核算盈亏,直到竣工结算后才反映有关信息。
3. 目标成本法实施过程中的管控水平参差不齐
建筑施工行业对于成本的管控一直比较粗放,目标成本法应用于建筑施工业时间也不长,相应的管理体制也都在完善中,很多管控的细节还需要通过实践继续完善。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也会影响成本管控的效果。所有这些因素,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个责任部门对目标成本的管控水平参差不齐。
三、影响目标成本法在施工企业成功应用的因素分析
1.组织环境因素
组织环境因素主要指两方面。一是企业管理者的支持,企业的管理层虽然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但成本管控部门要积极争取管理层的理解与支持。在知识和管理手段不断更新的市场环境下,管理层用其战略的眼光看成本管理,他们不仅想看到有关成本的数据,还需要看到成本信息流在事务的过程。二是公司员工的素质,企业员工素质是实施成本管控方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必要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的意识,在企业内部需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训,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并培养团队合作方式。具有良好的组织环境因素,才能推动目标成本管理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有利于目标成本管理的全面开展。
2.管理技术水平的因素
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成本是随时发生、随时变化的,预测计划的成本与实际发生的成本差异也是随时产生的,对于关键成本数据的实施追踪是必要的。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和成本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快捷、准确地处理越来越复杂的成本核算信息,并且能够获得有用的生产信息,帮助分析企业成本,从而能更好的、动态的调整和控制目标成本。
3.施工项目的特性因素
根据施工项目的特性,包括施工项目的规模、项目的性质和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权衡成本效益,立足行业特点,选择恰当的成本管理方法和管理行为。一般来说项目的规模越大,其所支配的资源多,也就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成本管理问题,必须要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有效控制成本。项目规模小则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选择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方法。另外施工项目是公共设施还是民用住宅等的性质也影响了成本管控办法,公用设施一般设计复杂、建设周期长、监管严格,民用建筑多用外包形式,所以公用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压力更大,管理者也更加重视。
四、如何在施工企业中恰当应用目标成本法的对策建议
1.施工企业应用目标成本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对策
施工企业在应用目标成本法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产品的特性,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不仅要考虑当下的市场,还要根据未来市场的情况和技术情况合理地调整目标成本,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领导层对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理解不够深刻问题,公司要加强与目标成本管理相关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公司领导层对目标成本法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要使全体员工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认同目标成本法对提高成本管控的优势,通过下发文件、开展活动、以及举办经验交流等让目标成本法的相关知识在企业内部得到普及,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负责人,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针对施工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责权利界定不清晰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明晰各个部门、责任人的责、权、利,以达到目标成本逐层下达,层层管控,确保每一项目标成本都有相应的负责人。
2.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微观和宏观的市场变动对目标成本进行预测制定(事前控制)
对于建筑业的目标成本法,设计阶段是建设成本控制的重点,是成本控制的源头。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项目成本的源头就是投标阶段和准备阶段。这一环节也是企业获得利益的关键环节,不能为中标而一味的降低报价。项目的目标成本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市场价格波动、考虑企业的税费以及必要的利润来预测。此外,还应关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目标成本的估计,从而降低施工项目的的市场风险。这些都要求企业对所处市场的经济环境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预测。具体等式如下:
项目目标成本=合同价-上交企业税费-税金-项目盈利指标
建筑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阶段已经决定了将来的施工成本的绝大部分,在项目投标前进行可行性研究,在设计中通过相应的方法来实现目标成本。控制成本发生的来源,在产品生产前的设计阶段以进行综合详细计划,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事前演练,抓住将来施工中的重点细节,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全程监控做好协调工作,才能保障企业的预期利润。目标成本法因为在产品开工前已经经过了很多细节上的讨论和演练,所以能够做到尽量避免在施工阶段的方案变更,减少由于变更而产生出的额外支出,目标成本法不只考虑最初的成本,而是涵盖了整个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交接后的质保期发生的维护费。以市场为导向,预测制定目标成本是施工企业成本事前控制的首要环节。
3.目标成本的分解与责任落实(事中控制)
将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落实到各个施工部门和施工工序,是属于事中控制。把施工过程中的每个成本事先约定好,在施工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不允许超过这一指标,对总项目中的每一个分项的成本对象进行充分的分析,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目标成本的分解与责任落实大致分三步。第一步,各个部门按照相关工序标准制定好各自的目标成本实现方案。在建筑施工企业,按照直接成本目标和间接成本目标进行分解比较合适,直接成本目标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目标和直接人工成本目标;间接成本目标包括分摊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成本目标。目标成本的分解除了本文列举的方法外,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目的是将目标成本下达到与工程施工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身上进行控制。第二步,跨部门团队合作。即营销、采购、设计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全员、全过程参与,要求整个团队打破部门限制,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三步,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施工组合。首先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包括人工及材料价格等)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其次在工程施工的规划中必须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把关,充分考虑技术和施工进度上的紧密配合,不但要配合使用先进的技术降低成本,还要充分考虑现场的施工环境组织安排好施工进度,确保人员、材料等的进出场时间既能保证施工需要又能减少不必要的等候时间。像建筑材料的进场后保管成本是能够通过施工进度的精确安排而减少的,类似这种容易被很多企业忽视的问题都可以在安排施工进度的环节避免。保证施工过程的科学合理,才能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4.执行目标成本,并考核执行情况(事后控制)
目标成本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通过目标成本的设定来促进企业寻求成本的改善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为了降低成本,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成本,为成本水平的长期持续改善开辟了天地。执行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将目标成本管理的控制指标与绩效考核关联起来,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成本管理与控制人员的积极性。其次,目标成本管理必须要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统计的数据能够为目标成本的控制提供依据,根据市场情况的预测数据与实际发生的数据相结合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从而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良好的事后考核反馈,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结论
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使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由过去的事中和事后控制,提前到了事前就开始对成本进行成本控制,把成本控制提前到了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提前到设计阶段,是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新思路,是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未来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目标成本法具有的前瞻性特点注定了它在这样时代的大力发展,目标成本法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也是企业信息不断收集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庸洲.目标成本法在我国施工企业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0).
[2]潘艳茹.施工企业单项工程核算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5(36).
[3]閆坤,杨文芳,黄金.黑龙江科技信息[J].工程管理,2009(10).
[4]张全斌.施工企业应用目标成本法研究[J].企业会计,2016(05).
(作者单位: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