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螺旋模型的人才培养研究
张楠+陈新+王延臣
摘 要:目前在我国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产业、政府密切合作,生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的创新模式,即三螺旋理论模型。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利于发挥各主体的资源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路径,结合中国创业教育的实际,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进行了一点研究。
关键词:三螺旋;创业型大学;产业;政府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变革,我国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不断受到威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推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众多教育工作者在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1]。
1 三螺旋理论模型
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 model,TH模型)的概念由埃茨科瓦茨在 l997 年首次提出 , 并用以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关系。三螺旋理论利用一个螺旋型的创新模型,描述了在知识商品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创新机构之间的多重互反关系[2]。
三螺旋模型认为支持区域创新系统必须形成一个螺旋状的联系模式 , 这种缠绕在一起的螺旋由三股构成:行政链:由地方或区域政府及下属机构组成;生产链,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公司构成;科学链:由研究和学术制度组成。
2 国外大学创业研究
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利用校园内大片闲置的土地开辟了工业园,向企业出租厂房,鼓励斯坦福的教授和毕业生在园区内创办高新产业。不久工业园区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向外扩张,逐渐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硅谷”。硅谷的成功也使斯坦福大学跃升为世界著名大学,更重要的是,斯坦福与硅谷的生成互动产生了一种大学与新企业的孵化密切结合,使科技能够迅速进入经济的崭新模式[3]。通过对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历史的深入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经验:
1. 具有创业精神的办学理念
知识与人才只是生产力的潜在要素,要把“潜在”转化为现实“存在”,就必须把“创新”转变为“创业”。1947年,斯坦福大学在校内成立了由学生管理的很多小公司,学校为他们提供房屋、水电、通讯等设施,开设《技术的企业化》等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浓厚兴趣。高校制定诸多支持性的制度和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2. 建立高校科技園区
技术创新是高校科技创业的先决条件。由于技术创新是一项难度大、成本高的智力劳动,需要众多的人才和充足的资金一起联合攻关,因此要建立大学科技园区。1951年组建了斯坦福科技研究园,很快就吸引了惠普、柯达、通用等一批电子企业入园创业,形成了一个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业生态系统。建立科技园区使得公司企业、高新技术和科技人员进行优化组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
3. 政府对创业型大学的支持
美国政府为了支持部分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条例,推动大学科研成果商业化运行,并制定奖励机制,鼓励高校教师提高科研能力,1980年颁布的《拜杜法案》最为典型。
3 对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启示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分析,结合“三螺旋”理论中的大学因子、产业因子、政府因子的作用,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具有启示意义。
1.大学因子
高校是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关键,高校拥有众多的专利、技术、人才和知识 , 是丰富的知识来源,也是高校衍生企业发起的源头。依据三螺旋理论推进大学生创业,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应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水平,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基地和条件,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5]。
2. 产业因子
产业是市场的代表,产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是高校衍生企业发生的动力。在创办衍生企业过程中,来自于大学的教授和学生的资金非常有限,缺乏资金是高校研究成果难以进入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衍生企业发展较好的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都采取了借壳成长的高校衍生企业发展模式,即当企业开始孵化有一定成长潜力后直接推向市场去寻找更专业的孵化器和更有发展潜力的合作者,这充分体现了市场专业服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和高校合作科研将比企业自主研发更为经济有效,于是企业开始介入高校技术项目的研发过程,形成了诸如合作建立研究实验室、共同设立人才培训计划、在企业中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等合作模式。
3.政府因子
政府在三螺旋体系中起着宏观指导与调控的作用,是创业型大学创业能力提升的拉动者。据《2014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整体排名为第96名,但开办企业的难易程度位列第158名,降低企业创办门槛、简化企业注册流程是当务之急。政府也应为创业型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并对创业型企业的融资、税收、知识产权、辅导等方面提供优惠与保障措施[6]。
综上所述,大学、产业和政府是三螺旋系统的主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学螺旋因子在建设创业型大学中起关键作用,产业螺旋因子起桥梁纽带作用,政府螺旋因子起宏观指导与调控的作用。大学、产业和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学习和总结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长处,结合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契机,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从实质上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定会将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关玉,刘力荣,李哲.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5(3):232-236
[2](美) 亨利·埃兹科维茨著,周春彦译. 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 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3]涂秀珍. 美国创业型大学的文化生态系统及其有益启示——MIT和斯坦福大学案例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2011,4:99-102
[4]肖玲,孙道进,祝青山.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27:432-434
[5]刘美玉,刘力荣,李哲.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2,5(3):232-236
[6]赵树璠.为什么美国大学生创业率高[N]光明日报,2014,8
作者简介
张楠,女,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讲师。
陈新,男,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师。
王延臣,男,沈阳建筑大学,讲师。
摘 要:目前在我国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产业、政府密切合作,生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的创新模式,即三螺旋理论模型。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利于发挥各主体的资源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路径,结合中国创业教育的实际,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进行了一点研究。
关键词:三螺旋;创业型大学;产业;政府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变革,我国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不断受到威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推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众多教育工作者在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1]。
1 三螺旋理论模型
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 model,TH模型)的概念由埃茨科瓦茨在 l997 年首次提出 , 并用以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关系。三螺旋理论利用一个螺旋型的创新模型,描述了在知识商品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创新机构之间的多重互反关系[2]。
三螺旋模型认为支持区域创新系统必须形成一个螺旋状的联系模式 , 这种缠绕在一起的螺旋由三股构成:行政链:由地方或区域政府及下属机构组成;生产链,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公司构成;科学链:由研究和学术制度组成。
2 国外大学创业研究
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利用校园内大片闲置的土地开辟了工业园,向企业出租厂房,鼓励斯坦福的教授和毕业生在园区内创办高新产业。不久工业园区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向外扩张,逐渐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硅谷”。硅谷的成功也使斯坦福大学跃升为世界著名大学,更重要的是,斯坦福与硅谷的生成互动产生了一种大学与新企业的孵化密切结合,使科技能够迅速进入经济的崭新模式[3]。通过对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历史的深入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经验:
1. 具有创业精神的办学理念
知识与人才只是生产力的潜在要素,要把“潜在”转化为现实“存在”,就必须把“创新”转变为“创业”。1947年,斯坦福大学在校内成立了由学生管理的很多小公司,学校为他们提供房屋、水电、通讯等设施,开设《技术的企业化》等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浓厚兴趣。高校制定诸多支持性的制度和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2. 建立高校科技園区
技术创新是高校科技创业的先决条件。由于技术创新是一项难度大、成本高的智力劳动,需要众多的人才和充足的资金一起联合攻关,因此要建立大学科技园区。1951年组建了斯坦福科技研究园,很快就吸引了惠普、柯达、通用等一批电子企业入园创业,形成了一个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业生态系统。建立科技园区使得公司企业、高新技术和科技人员进行优化组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
3. 政府对创业型大学的支持
美国政府为了支持部分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条例,推动大学科研成果商业化运行,并制定奖励机制,鼓励高校教师提高科研能力,1980年颁布的《拜杜法案》最为典型。
3 对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启示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分析,结合“三螺旋”理论中的大学因子、产业因子、政府因子的作用,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具有启示意义。
1.大学因子
高校是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关键,高校拥有众多的专利、技术、人才和知识 , 是丰富的知识来源,也是高校衍生企业发起的源头。依据三螺旋理论推进大学生创业,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应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水平,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基地和条件,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5]。
2. 产业因子
产业是市场的代表,产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是高校衍生企业发生的动力。在创办衍生企业过程中,来自于大学的教授和学生的资金非常有限,缺乏资金是高校研究成果难以进入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衍生企业发展较好的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都采取了借壳成长的高校衍生企业发展模式,即当企业开始孵化有一定成长潜力后直接推向市场去寻找更专业的孵化器和更有发展潜力的合作者,这充分体现了市场专业服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和高校合作科研将比企业自主研发更为经济有效,于是企业开始介入高校技术项目的研发过程,形成了诸如合作建立研究实验室、共同设立人才培训计划、在企业中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等合作模式。
3.政府因子
政府在三螺旋体系中起着宏观指导与调控的作用,是创业型大学创业能力提升的拉动者。据《2014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整体排名为第96名,但开办企业的难易程度位列第158名,降低企业创办门槛、简化企业注册流程是当务之急。政府也应为创业型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并对创业型企业的融资、税收、知识产权、辅导等方面提供优惠与保障措施[6]。
综上所述,大学、产业和政府是三螺旋系统的主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学螺旋因子在建设创业型大学中起关键作用,产业螺旋因子起桥梁纽带作用,政府螺旋因子起宏观指导与调控的作用。大学、产业和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学习和总结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长处,结合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契机,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从实质上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定会将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关玉,刘力荣,李哲.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5(3):232-236
[2](美) 亨利·埃兹科维茨著,周春彦译. 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 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3]涂秀珍. 美国创业型大学的文化生态系统及其有益启示——MIT和斯坦福大学案例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2011,4:99-102
[4]肖玲,孙道进,祝青山.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案例分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27:432-434
[5]刘美玉,刘力荣,李哲.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2,5(3):232-236
[6]赵树璠.为什么美国大学生创业率高[N]光明日报,2014,8
作者简介
张楠,女,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讲师。
陈新,男,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师。
王延臣,男,沈阳建筑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