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的世外、世内之辨

    摘 要:一直以来,《桃花源记》有着既定的阅读观:桃花源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是作者虚幻的乌托邦。经过多方考证,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桃花源真实存在于世界,是小众生活环境与生活形态的再现,也是陶渊明钟爱的南山菊式的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更精准的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放大版,一个无法在东晋现实社会广布的生活范式。

    关键词: 陶渊明;桃花源;现世性

    陶渊明以饱蘸田园色彩的生花妙笔构写了《桃花源记》,成就了一段诗文传奇,成就了自然美学的绝唱,也营造了无数读者心向往之的梦境。桃花源一如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山水相依,落英缤纷,桑竹萦绕,男耕女织,远离战祸和剥削的桃源人平等自由、安宁祥和、幸福美满,过着躬耕自给、安居乐业的生活。

    我们约定俗成地称这一美好的胜境为“世外桃源”,解读《桃花源记》也始终遵从前人的定论:陶潜有感于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表达他对如同上古时代那种自食其力、友好和睦、没有现实纷扰与贫困、“怡然有余乐”的社会的憧憬,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寻。桃花源是他精神的寄托,是存在于想象中的虚无。诚然,桃花源亦真亦幻,若现若隐,虚实难定,堪称“千古之谜”。倘若只是为了要沿袭旧法就盲目判定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是完全不存在的,这一观点显然缺乏科学的论证,是片面的阅读观。我读《桃花源记》近百遍,每一遍阅读,都能够感受到桃花源强烈的“现世性” 特质。桃花源无处不吐纳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律动着属于当时社会的脉搏,这表明桃花源其实不在世外,而在世内。“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认为桃花源就是真实存在的桃花源。

    一、桃花源是陶渊明隐栖田园的真实写照

    桃花源的入口初极狭,才通人,不易被发现,适宜隐居或避战乱,这与陶渊明隐逸的志趣契合;桃花源环境优美,符合陶渊明诗意浪漫的田园品质追求。陶渊明对桃花源周遭环境、村中生活的描写在他反映自己真实田园生活的其他诗文中随处可见。

    对隐居躬耕、快乐农事的田园,陶渊明真诚袒露炽烈的热爱。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痛快淋漓描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与《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对桃源人在土地上耕种劳作的场景的描写何其相似!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不带丝毫仙气,充满了世俗生活的地气,就是寻常村落,普通田园。他在另外一首《归园田居(其一)》中亦有这般写实性描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作者用质朴的白描手法刻画了自己置身其中的田园风物,展现了一处生机蓬勃的农舍村居。这与《桃花源记》前两小节对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平和自在的桃源中生活的状写何其相似,这是作者返本归原,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他欣赏、享受着这种状态,体现了本我即自然。

    据此不难看出:他的“南山”“南野新田”,他的“方宅”“五柳”就是他的桃花源。这正是桃花源式的真实田园生活体验在他作品中的必然体现和反映。陶潜的一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41岁之前为“入世阶段”,41岁后为“出世阶段”。后期,因时局极其动荡,战乱更加纷繁,他对充满险恶的仕途倍感绝望,毅然辞官归隐。但当时的出世往往不是绝对的斩断尘根,而是“在世出世”,常常“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作者亦如是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由此可见他的“世外”也还是在世俗社会之内的,桃花源是使他可以远离他所厌弃的案牍与纷争的世内所在。从这一层面上看,《桃花源记》是陶潜归隐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桃花源在文本中呈现“现世性”特征

    《桃花源记》第一小节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写的是桃花源优美的外围自然环境。这是一片人工种植的桃花林,有人打理的桃花林。如果没有人们的有心栽桃,哪里会有树成阴、花如海的美好景色?什么人在做?桃花源人。这里是他们家园的外围环境,桃花林这一绿色的自然屏障,既美化了他们的村落,也隐化了他们的家园。在他们精心的管理养护下,桃花林才有如此盛大的花开花落。在古代,农业是第一大产业,人们栽种桃树之类果木也是一项收入,农村到处可见绵延的桃花林,很多诗人的笔下都描绘过。加之作者文风朴素、自然、真实,他笔下极少有虚夸曲笔,由此得出:这片桃花林是世内的桃花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段文字对桃花源的地理环境、地势特点作了具体描述。水的源头在高山上,密林连接河流,河流萦纡高山。地势荒僻幽深,山重水复,曲折险阻。为了躲避战乱藏身于此,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古代是很少有人能发现的。《晋书·刘毅传》有这样的记载“政权转移不息,政公翻复,人民常逃亡去就,不避幽深”。东晋末年,兵连祸接,民不聊生,老百姓在战乱中受到的蹂躏伤害最为惨烈。在苛政、战乱猛于虎的悲惨现实里,在走投无路的境况下,为求活路,一小部分逃难者就会选择“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寻求生命的避难所。桃花源具有险要而隐秘的特点,是逃难者的理想家园。在这隐秘的地方生活,虽然恍若隔世,但还在世内。

    桃源人远离了战乱和赋税,比照外面的兵荒马乱,桃源里的生活和平安定,内外天壤之别,让人不想再踏入战火纷繁的现实。但果真如他们对不期而入的渔人所说“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吗?那么,从秦朝到晋朝,沧海桑田,白驹过隙,六百年的光阴过去了,为什么桃花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按理说他们应该着秦服才对。他们的穿衣打扮竟然和六百年后的晋朝人一样!如果说桃花源在世外,是虚构的,着装问题岂不是陶渊明开的一个大玩笑?但陶渊明那样的大家应该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原因是什么?桃花源就在世内。虽有山水隔绝,桃林遮蔽,但桃花源与世内是隔而未隔的状态。

    由此可知,桃源人仍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因为生活需要,他们也要外出。但他们会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想被外人发现,以免搅乱来之不易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他们不会露出“蛛丝马迹”,即使如渔人偶然误入桃花源,古代信息、交通等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得知讯息。即使知道,如渔人者“处处志之”,想在无数的险山、恶水与密林之中再次找到小众费尽心思隔绝外界的避难所,真是难于上青天。

    三、桃花源不断有人探寻,隐秘而真实

    生逢乱世,不得安宁,布衣百姓渴望一个可以和平度日的地方,很多相对隐秘的地方成为求生首选。求而不得者,就会闻讯找寻。文本中提到的桃花源的追寻者南阳刘子骥,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听说了桃花源的事情后,兴冲冲地计划着前往探寻,但没有找到就去世了。据《晋代史轶》记载,自他以后,知道桃花源信息的人还是有的,但已经不多了,少数探访者也知难而退,桃花源渐渐无人问津。这一情节绝非陶渊明为增添文章的神秘色彩而刻意安排的,那是片面的,是不懂作者的读者对文章的一种主观臆测。桃花源就是真实存于现世之中的一处美好的、隐秘的避难处所。

    唐代诗人张旭在《桃花溪》中也曾发出“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样的问询。其实想要找寻桃花源的何止张旭一人?王维、王安石各作《桃花源行》诗一首表达追寻之志。证明“桃花源”在很多朝代都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美好的境地,许多人都想一探究竟。但桃花源真的很难找,于是就有了“春来到处桃花水,不辨仙踪何处寻”的叹息,桃花源渐渐的成为了一处被世人神化了的地方。

    桃花源直到今天也仍然存在着。很多省市都有桃花源的踪迹可寻,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那是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其别有洞天,地方辽阔,土地平旷。当地的百姓说他们的祖辈就住在这桃花源里,这样说来,他们可谓桃花源后人了。传人的说法有可信度,也有力地证明了桃花源是真实的存在。

    综上所述,结论自然而然——在战乱不断的晋代,于高山密林之处、地理僻远的地方,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着的。在世出世的陶渊明有所听闻,辅以他个人真实的桃花源式田园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写就了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可是桃花源“小小的安定与幸福”一比对东晋“大大的不安和战乱”,在战乱时代落后的社会条件下,“桃花源”生活范式注定不能够推广。所以每一次阅读《桃花源记》,我都能听到陶源明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幽幽喟叹。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诗主题的创新[J].中国文化研究,1997,(1).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冷永(1976—),男,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庆安中学高级教师,徐州市学科带头人、徐州市青年名师、省级优质课大赛二等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初中阅读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

    张世新摘 要:田径运动作为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其与体育学科教学质量有着直接联系。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田径训练活动的过程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教学做合一农村初中口语课更精

    杨健有人说:“一个教师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他的教育才能,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陶行知正是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