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耕地保护问题的博弈分析
何荷舟
【摘 要】 如今耕地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2014年提出了“三权分置”政策,该政策能否有效起到耕地保护的作用,与地方政府是否严格执行该政策有关。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了静态博弈模型,探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如何影响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最后结合分析,对该政策的实施提供建议。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耕地保护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耕地荒废现象严重,耕地总量呈持续减少趋势,耕地质量下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1]。在此背景下,为了保护耕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4年11月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提出了三权分置的思想。但由于我国“三权分置”政策的流转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三权分置”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很有可能脱离耕地保护的初衷[2]。因此,本文拟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三权分置”政策的实施。
一、博弈模型的建立
(一)基本假设。假设该博弈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地方政府清楚中央政府的耕地保护行为,中央政府也对地方政府的决策有一定的了解。中央政府的目标是通过“三权分置”政策的实施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地方政府有两个目标,一是作为中央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履行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职责,二是绩效目标。
(二)参与者。博弈双方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三)策略空间。中央政府的策略为I1={监管耕地保护情况,不监管耕地保护情况},假设中央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概率为α,不监管耕地保护情况的概率为1-α。地方政府的策略为I2={实施耕地保护政策,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假设地方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概率为β,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概率为1-β。
(四)支付矩阵。设U1为耕地未违规使用时中央政府的收益,U2为耕地违规使用时中央政府的收益,不包括地方政府未履行好耕地保护职责的罚款D,U3为地方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获得的绩效,U4为地方政府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获得的收益,C1为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C2为地方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成本,S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履行保护耕地职责的奖励。由此得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静态博弈支付矩阵。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静态博弈支付矩阵
参与主体及策略 地方政府
实施耕地保护政策(β) 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1-β)
中央政府 监管(α) U1-C1-S1,U3+S1-C2 U2+D1-C1,U4-D1
不监管(1-α) U1,U3-C2 U2,U4
二、博弈模型求解
中央政府的期望收益为:
E(α)=α[β*(U1-C1-S)+(1-β)*(U2+D-C1)]+(1-α)*[β*U1+(1-β)*U2]
地方政府的期望收益为:
E(β)=β*[α*(U3+S-C2)+(1-α)*(U3-C2)]+(1-β)*[α*(U4-D)+(1-α)*U4]
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根据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分别对E(α)和E(β)求偏导得:
=D-C1-β*(S+D)
=α*(S+D)+U3-C2-U4
令两式均等于零得:
α=
β=
中央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概率为,地方政府监管的概率为。
三、博弈模型的分析与建议
(一)考虑α跟S和D的关系。一般来说U4>U3,所以C2+U4-U3>0,从而<0,<0,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履行保护耕地职责的奖励力度与未履行好耕地保护职责的罚款越大,中央政府进行监管的概率就越小。当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奖励越大时,地方政府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机会成本就越大,当中央政府的处罚力度越大时,地方政府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越大。
(二)考虑α跟U3、C2与U4的关系。易得<0,>0,>0,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收益与中央政府的监管概率成反向变动关系,而地方政府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与地方政府的保护成本与中央政府监管的概率成正向变动关系。当地方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收益越低,地方政府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收益越高,实施耕地保护的成本越高时,地方政府实施保护政策的收益越低而总成本就越高。
(三)考虑β跟S的关系。当D>C1时,<0,S越大,β越小;当D
(四)考虑β与C1和D的关系。易得<0,C1越大,β越小。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越大,地方政府预期中央政府监管的可能性越小,则地方政府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可能性越大。=>0,D越大,β越小。中央政府的处罚力度越大,地方政府不实施耕地保护政策所付出的代价的就越大。
(五)考虑E(α)与β的关系。对E(α)求β的偏导,并将均衡带入其中并简化得:=U1-U2-α(S+D)=U1-U2+U3-U4-C2。由于一般情况下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