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门户”去采写同一个新闻人物

钱爱民
在一次新闻活动中,我碰到“广播迷”老周,他是离休干部,整日收音机不离手,对江苏扬州广电总台广播节目主任播音员石翔主持的《绿杨城郭》更是情有独钟。石翔以出色的主持曾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银奖及“全国百优节目主持人”称号,《绿杨城郭》连续多次获得江苏广电“十大名牌栏目”称号。老周将所有报道石翔的文章都做了剪辑,还曾对照过我采写她的多篇通讯,发现竟没有雷同之处。于是他称赞道:“石翔主持节目全身心投入。你采写她的新闻也舍得花气力,每篇稿件都是另辟门户。”诚如老周所言,对同一个新闻人物的再次及N次采写,我常常都会采用“另辟门户”的做法。这里就以多次采访石翔为例,谈谈采写此类新闻稿件的心得。
首次采写:从一句格言切入,挖掘美丽心灵
2000年夏,石翔由扬州市妇联推荐参加由上海东方电视台举办“江浙沪贤内助电视大赛”,并一举夺得大赛头奖。她载誉而归接受采访时,我提了多个有关家庭的问题让她解答。石翔反应灵敏,张口就来,显得洒脱和干练。她说:“我认为,工作上取得任何成就,都不能代替家庭的幸福。在家庭生活中不成功的女人,不能算完整的女人。”“家是遮风挡雨的一把伞,丈夫是伞柄,妻子该是伞骨,夫妻共同撑起一方晴天,就能看见伞下孩子那张灿烂的笑脸。”……石翔一气说了很多,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她自创的一句参赛格言:“家是破浪前行的船,先生是坚实的舵,我愿做不辞辛劳的桨。”也就是受这句格言的启迪,我确定通讯的标题为《不辞辛劳作划桨》。文中写了石翔的丈夫也在广电中心从事电视新闻工作,两人是同行,作息时间都很不固定,但两人非常注意日常生活的沟通,平时尽量挤出时间给家庭。实在挤不出时间就打个电话问个好,为的是让对方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特别是参加“贤内助电视大赛”期间,石翔一家三口相互支持,共同闯关,终于从上万个参赛家庭中脱颖而出。《不辞辛劳作划桨》见诸《扬州广电报》后,又被《上海家庭报》摘登,还获得了全国城市广电报优稿评选通讯类二等奖。
再次采写:从一个群体观察,展示和谐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后,石翔主持的《绿杨城郭玉人箫》荣获中国广播文艺节目“专家奖”一等奖,这使我感到诧异。平时收集了她的许多资料,我知道她擅长主持文史类节目,她荣获的全国、省级奖项也都是文史类节目。我带着疑惑深入采访,还真发现有“不寻常”之处。原来,这档节目最初确实是“文史类”,石翔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说开去,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让人们从中了解了许多有关箫的知识,节目在扬州电台月度好稿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当时电台的文艺部主任很有慧眼,建议石翔把“文史版”改成“音乐版”,并指出:“用吹箫声贯穿节目的始终,这样既可以挖掘传统的淮扬文化宝藏,又能丰富电台音乐节目的内容,还能展现当代人对民乐和箫的钟爱与追求。”后来,有多人参与了“音乐版”《绿杨城郭玉人箫》的创作。我在报道石翔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她所置身的节目创作群体。“集中大家的智慧,终于登上了全国广播文艺节目最高的领奖台”这一主题串起了我采写的《玉人箫音 今最动听》。这篇新闻见报后受到好评,并获得了全国城市广电报优稿评选通讯类一等奖。
N次采写:从一件新事着笔,凸显与时俱进
从2001年到2005年,石翔主持的《绿杨城郭》连续三次荣获江苏广电“十大名牌栏目”称号,我也先后采写了《扬州,有座“空中博物馆”》《给〈绿杨城郭〉添新“绿”》和《琼花吐艳》等通讯发表在《扬州广电报》上。经常收听石翔主持的节目,又不断写她的新闻稿件,可以说我已比较了解她了。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因为“比较了解”某人,往往对某人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再写某人新闻时常常就懒得花气力深入实际,采访只是“蜻蜓点水”。如斯,写出的新闻必然是,后一篇与前一篇仿佛秃子与和尚——大致一个样。我这样提醒自己:《绿杨城郭》能连续几届获得殊荣,是节目常播常新、与时俱进的结果。我报道相关内容,也要有创新意识,努力写出与名牌栏目相匹配的报道来。提高了写稿要求,我继续注重采访环节,尽量多获取新的素材,并在新闻标题、结构上仔细琢磨力求出新,还对新闻内容反复遴选,以前报道中已采用过的事例坚决舍弃。这样做无疑会增加新闻写作的难度,但它却能保证新闻稿件的质量,《扬州,有座“空中博物馆”》曾获得市优秀报刊新闻、专稿评选通讯类一等奖,省优秀报刊新闻、专稿评选通讯类三等奖;《琼花吐艳》通讯还被收入广陵书社出版的《绿杨城郭》一书。
最近读到石翔写的《笔录前行步,显影心历程》一文,文中记述了她与《扬州广电报》所结下的情缘:“我几乎无法找准某个词汇来涵盖自己对这份报纸特殊的感情,15年来,她见证了我在这个行业中行走的深深浅浅的脚步。当我主持的音乐节目第一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是她的《玉人箫音 今最动听》回望我们辛苦创作的全过程;当我歪打正着地获得了‘江浙沪贤内助电视大赛的冠军,是她的《不辞辛劳作划桨》展露那些充满快乐与温情的幕后故事;当我主持的文史专栏《绿杨城郭》两度获得省‘十大名牌,是她的《扬州,有座‘空中博物馆》《给〈绿杨城郭〉添新‘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节目的风格特色与创新……”读了上述文字,我真切地感到,给同一个新闻人物续写新闻时采用“另辟门户”的做法,还是蛮有意义和价值的。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报社)
相关文章!
  • 红狼

    《红狼》作者:[德]弗里德里希·卡尔·维西特 著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定价:49.00元提要:一个寒冷的冬日,一只被遗失的幼小红狗,在呼吸越

  • 从《军情观察室》看军事新闻传播

    周绍彬<br />
    【摘要】军事节目是众多电视节目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类型。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因而不可能像娱乐访谈类节目那样“自由”。

  •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理念、实践与思考》作者:贾康 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定价:98.00元提要:中国的“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提出了从供给侧发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