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必要性
苏素红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发布,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类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愈加显现。文章结合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如何运用内部控制机制贯穿于日常事务的执行过程,有利于纠正执行过程中的不足,预防腐败、舞弊的滋生,使财政拨款经费使用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职学校;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建立与完善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较普遍的现状
(一)缺少内部控制意识,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足
从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现状来看,不少学校领导及校内人员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对内部控制机制了解有限,对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内部控制机制可有可无,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纸上谈兵,无所作为。
(二)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各关键部门
许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财务人员馈乏,审计人员几乎缺失,因此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日常的校内经济业务,缺乏相应的监管部门,没有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对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制定、执行和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对于预算,许多学校的预算上报并不具备有可执行性,许多预算指标都在实际执行中失去意义,这样财政拨款的资金没有全用到刀刃上,也导致财政拨款资金缺乏使用依据,造成了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漏洞,资金的使用混乱,有可能造成浪费,甚至可能催生出腐败现象。制定的轻忽,造成了执行的混乱,没有统一认可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对资金进行评审,使使用者不用承担使用资金产生的后果。因此对资金的使用,下至普通使用者,上至单位的领导层,都无法判断,到底这些资金的使用,是及时有效促进学校发展还是混乱浪费没有意义。
(四)缺乏全面专业的外部监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属于教育局或是教育厅监管,对于日常的收入支出行为,年度的预算执行等情况,上级主管部门每年给予控制,学校单位在控制数内进行收支的日常经济行为,年终决算按上级主管部门布置完成任务并上报报表,上级主管部门经与财政部门核对成功后,便做了年终总结,而后由各单位对资料进行封存。学校对于日常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符合相关制度、是否有相关部门监管都没有相应的制度都没有由外部会计师事务所之类的专业部门进行审计审核,对年度发生业务存在的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建立單位内部控制机制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及其不断地完善对中职学校具有长远的良性效果,可以使学校资金使用得到合理保证,学校日常的经济活动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国有资产保存安全和使用有效,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财政拨款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一)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需区分各部门关键风险点,制定不同的风险监控级别
针对学校日常经济事务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根据各部门、各岗位的性质不同,对各自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不同,应制定不同风险等级。据报道,学校的职务犯罪大部分集中在基建、采购、财务、招生及后勤服务等部门运行的环节。比如一所学校财务部门的关键风险点应包括预算管理、财务审批、财务分析、收费管理、票据管理、资金出纳及支出审批等十几个岗位,共计几十个关键环节,这些环节的风险等级都较高,在制定内部控制机制时,应作为最高级的风险监控进行制定,各环节应有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人员负责;而相对的,对于离退休等工作的关键点不多,监控风险也可以相对降低。
(二)内部控制机制应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关键点风险分析,根据关键点的风险等级不同制定监督制度
1. 学校内部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判断决定。
2. 学校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学校应采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轮换制度,明确两年或是三年作为一个轮换周期。
3. 学校需建立并完善校内年度预算编制、资金项目审批、财政资金执行情况、年终的决算与评价等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这些岗位应当合理设置,相关岗位应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三、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防止日常事务中出现问题
内部控制机制包括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合同控制以及评价与监督控制等组成。这些部分的控制,贯穿了学校的整年的日常事务、覆盖整个经济业务范围,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形成一个互牵互动的管理制度,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预算业务控制
针对普遍学校领导对资金使用重视不足,建立完整的预算业务控制机制,可以使资金在收入支出中得到充分利用。
1.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的预算也属于一年之中的“春”,量入为出,定好年度目标,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贯穿学校整个年度的预算控制机制。
2. 建立学校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根据教育厅下达的预算批复及学校自身事业收入等情况在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分拆收入至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项上,量入为出,设置规范内部预算需增减的调整程序的机制,充分发挥预算在学校的经济活动中的管控作用。
(二)收支业务控制
学校的收支审核权限主要集中在作为财、物、权利较集中的部门,比如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由于收支审核权限主要是在财务部门,其风险等级也就相对较高,因此需制定各环节人员职责权限分离制度。
1. 财务部门应严格按照收费文件规定项目和标准进行收款,开具财政规定票据,及时归垫现金收款,做到“收支两条线”、票款一致。学费收入后应在两周内足额上缴至财政专户,对收纳现金及记账的职责权限进行分工,会计与出纳岗位明确分离,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2. 学校的日常支出需制定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比如日常的零星购置支出、政府采购专项支出、差旅费报账支出、培训费支出等,各不一致,对这些不同支出应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审核审批制度。
3. 利用现代化财务软件对学校的预算进行控制。年初制定预算后,可根据各部门预算录入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超支项目,需及时中止支出,由项目或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整或申请,根据制定的内部预算调整程序办理相应的手续。
(三)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对于金额超过50万元,需在政府采购网站中采购的支出项目,学校必须经过校领导班子研究同意,遵照省财政厅、省政府采购办的相关文件,通过政府采购网站进行申请、立项、招标、签订合同等工作。严禁对项目进行分包或拆包,年度结算同一家公司的同类项目如超过50万元,属于分包行为,一经查实,将处置相关责任人。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应由内审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核监督,如申报事项金额超过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需经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如项目审计时金额触及临界,内部审计部门应把已申报批准项目资料及金额进行汇总,上报给校领导班子,由班子会研究决定,对项目不予立项并对相关责任人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奖惩处理。
(四)资产控制
1.对符合规定应列入固定资产的资产或设备,如普通设备金额超过1000元(含1000元)/台套、专用设备超过1500元(含1500元)/台套的,必须在验收入库后,在资产系统及财务系统及时报增。
2.如因损坏或是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需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文件通过资产报废手续的审核审批后才予以报废。
3.对学校的资产流转,资产部门应建立一个资产使用流程的轨迹档案进行监督,随时可以查找具体的资产放置或是使用人,有效的保护和了解国有资产的安全及使用效果。
(五)合同控制
合同是每个单位需重要监控的事项,应制定控制机制对其进行管理:
1.学校应设置专门岗位,对合同的授权审批和签署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合同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使用时应有相应的批准签章,对于未有授权便以单位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的应追责相关当事人,学校严格禁止违规与外部签订对外担保、资产投资或借贷合同。
2.学校对合同应实施归口管理,财务部门应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实时的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合同管理、预算管理与收支管理相互促进、协调一致。
(六)评价与监督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与监督机制,覆盖各部门、贯穿各经济业务,内部审计部门可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在各业务监控中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有针对性的检查意见和建议,并督促相关部进行整改。如涉及重大事项,可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或是事务所,对学校的相关事项或是财务报表等事项进行审核,从而得出需整改或执行不充分的缺陷,可逐步修补改善,使内部控制机制能成为学校把脉经济业务事项、执行预算是否充分有效的准绳。
内部控制机制是一个没有实际效益体现的机制,但它对于中职学校、事业单位甚至于社会各个行业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制定一个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加强学校的管理水平,减少各项经济风险,预防腐败、防范舞弊的產生,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各项事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也大大提高公共财政经费支出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各单位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褚志伟.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探讨——新会计准则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3(23).
[2]陈敏.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管理观察,2013(26).
[3]傅晓玲.浅谈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建议[J].甘肃金融,2013(10).
[4]魏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03).
[5]武子雨.改革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对策分析[J].商情,2013(40).
[6]徐潇潇.内部控制审计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J].教育财会研究,2016(04).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