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途径探索

    李勇胜 李元忠

    【摘 要】 职业教育改革要求,职业院校要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课程改革。本文通过对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问题进分析,对改革导向进行梳理,结合作者近年来参与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经验,总结出一套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的有效途径,对规范和指导同类院校财务会计类专业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职;课程改革;职业资格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02

    职业教育改革要求,职业院校要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课程改革。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改革不深入,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对接不紧密等问题。如何修订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科学安排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何深入落实教考分离,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对接职业资格考试等要求,目前显得尤为紧迫。

    一、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根据对省内外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调研,发现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上有如下缺陷:一是课程结构不合理,二是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严重,三是课程对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如缺少企业筹资等实务案例及训练,与目前毕业生就业需求现状不适应等。

    2.课程标准不科学

    随着专业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各校课程名称不统一、标准不统一、课程标准的产生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检测评价,甚至出现同一学校、相同的平行班级、相同的课程,由于授课老师不同而使用不同课程标准的情况。

    3.课程评价方式不科学

    各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以单一由任课教师出题,期末一张试卷笔试的课程评价方式非常普遍。这种课程评价方式最严重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学生职业资格考试需求,无法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与社会人才需求缺少对接,无法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导向分析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进一步明晰,就是为中小企业培养初中级财务管理人才,相关的课程改革必然以此为出发点。根据笔者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和对同类职业院校的相关调研显示,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应充分考虑将以下两种需求作为课程改革导向。

    1.对接职业证书的需求

    因为行业特点,本专业学生就业时社会对其基本要求是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有强烈的考证需求,希望能在在校期间考取相应证书,一是基本的从业资格证书,二是相应的初级职业证书。

    2.培养职业能力的需求

    财务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不仅需要懂会计,更需要在中小企业融资、投资、资金运营管理等方面具备真才实干,否则企业根本无法使用。归纳起来,主要需要培养以下财务管理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筹资与信用管理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政策分析运用能力等。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实践

    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在财务管理专业中开展的“课证融通、教考分离”实践为例,将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涉及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改革等一系列工作。

    (一)课程体系改革

    对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重新定位三门课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第一学期开设的这三门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与考证大纲完全一致。在第二、三、四学期开设“考证辅导”单列课程,专门服务于考证学生。

    对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重新定位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两门课程,这两门课也以考试大纲作为课程教学标准,并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助会辅导”单列课程,专门服务于助会考生。

    (二)会计证三科教考分离

    从15级开始,会计证三科执行新的考核方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考分离。三科考试以会计从业资格仿真考证平台考试成绩为准,三科联考、完全机考、高度仿真。如果有补考,以实际参加考证的成绩为准。从15级和16级两个年级8个班次的执行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

    1.教考分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考分离对学生产生了强大压力,按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开发题库,随机组合产生试卷,客观公正性更加明显。人情分没有了,考场作弊更加行不通了,授课教师想放宽点也不现实了。教考分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合格;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完全掌握了课程知识及技能,才能获得优秀。不喜欢、不下功夫对待课程,结果就会不合格,“机考”就是这样,它是客观公正的第三方。

    从实施教考分离的考证三科8个班次来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热情普遍提高:主动关心课程标准的学生多了,主动请同学寻求帮助的多了,主动与教师沟通解决疑难问题的多了,探讨标准答案的多了。实践证明,教考分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项科学举措和成功改革。

    2.教考分离增强教师改革动力

    教考分离对教师产生了强大压力,同样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同样的授课学时、同样的教学资源、同样的题库试卷,如果你授课班级的合格率和平均成绩不达标,你能说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称职吗?如果其他教师授课班级的合格率和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你,你是否对所教学生有所亏欠?

    在实施教考分離的三门考证课程教学实践中,“比对”上课的教师们都憋足了劲,象参加战斗一样:大家更加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更加认真对待授课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融合度,更加注重如何把知识点及技能讲得更清楚、更简单、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更加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成绩,更加关心帮助学习基础差的那个“小群体”,更加积极向同行获取先进的教法和有效的教学资源。

    教考分离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正能量。传统教考合一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学生立场上看:几乎无关,甚至敌对。经常听学生埋怨:我的某科没及格,我是正常的呀,是某老师有问题!教考分离模式下,授课教师已成为学生参加考试的同盟军和得力助手,师生关系明显和谐升华。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就有了良好保证。

    (三)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情况统计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统计

    2.学生参加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情况统计

    四、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途径

    为适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需要以正确的改革导向,切实解决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对接职业资格考试和岗位能力提升需求。笔者认为,最关键是做好以下两个方面教学改革。

    1.对接职业资格,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招聘条件,具有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职称证是必备条件。加之一岗多责,以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提高学生财务管理综合职业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势在必行。

    (1)构建“四对接”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实际工作过程,实现以下四个对接。一是将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对接。二是将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对接。三是将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资格考试时间对接。四是将课程考核与职业认证对接。

    (2)构建“五步递进”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根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特点,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按照财务管理岗位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构成,构建“五步递进”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即“财务岗位认知-专项技能实训-分岗模拟与综合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实岗实训-顶岗实习”五大教學环节,纵向由单项到综合,横向由理论到实践,体现了财务管理岗位工作的特点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一般规律。

    (3)调整专业核心课程,重构课程内容。一是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重新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财务管理岗位特点,经过反复研讨,重新确定本专业核心课程为《财务管理》、《成本计算与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纳税实务》和《筹资与信用管理》等五门课程。这五门课程,突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加符合企业人才需求。二是重构课程内容。如《成本计算与分析》,整合了《成本会计》内容,加入了费用管理知识,强调了报表分析等技能培养。是针对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和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设《企业筹资与信用管理》等课程,培养提升学生筹资、投资和信用管理能力,更加满足中小微企业人才需求。三是针对中小企业普遍采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管理的实际,把《会计信息化》细分为《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应用》两门课程,其一满足考证需求,其二对接未来岗位需要。

    2.对接职业考试,改革评价方式

    (1)对应职业考试,课程评价实施教考分离。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和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教考分离考试系统。如《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三门课程,均用考证模拟系统进行期末考核,将课程教学、结果评价与职业资格要求相衔接。与校企合作单位等共同合作开发《财务管理》、《成本计算与分析》、《初级会计实务》、《纳税实务》等主要专业课程考试资源库,建立教考分离考试系统。

    (2)课程考核与“双证”成绩对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加强对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和辅导,同时制定并实施《关于职业证书考证课程的考核办法规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成绩可替换相关课程成绩,实现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对接。

    (3)引入外部资源评价教学质量。建立系部、企业、行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了教师互听互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查了解企业对实习、实训、就业学生的评价情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制订改进措施和方法;学院引入独立第三方,对专业教学质量开展评价。

    五、结语

    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其必然规律,要求职业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职业需求对接,具体到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就是按照职业资格要求和岗位能力目标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这是必然的要求,也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路径。根据我校实践来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是可行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蒋勇.高职财务管理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探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2]罗赴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3]贝洪俊.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4]刘胜章.高职教育“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6)

相关文章!
  • 一种新的教学成绩考评方案

    李正胜多数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在教学班的编排上,入学时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诸如重点班、普通班、艺体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妙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邵文志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课堂提问是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合理提问,能够实现小学生语文思维合理引导,并调动起小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因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