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堂细节把握,实现化学有效教学

华蕾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细节的把握寄寓着教师的个人魅力,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积累及持续进步。该文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从过程细节促有效、板书细节增魅力、演绎细节助效率、实验细节育素养、学习细节提效益五个方面就重视课堂细节把握,实现化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细节 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为此,笔者遵循“以教研促反思,以反思求优化,以优化保有效”的教学反思策略,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札记”,不但关心课堂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进度能否跟上、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策略是否合理、评价方式是否有效等大的方面,而且特别关注一些细节问题,如过程细节、语言细节、板书细节、实验细节、学习细节等。“细节决定成效”。对于一堂课来说,虽然一两个细节的得失并不能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但细节的完美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过程细节促有效
实现化学有效教学,需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体现新课标“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的理念。而营造这样的课堂环境,也要从细节做起。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少说“怎么这样的题都不会做”“这样的题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为什么你还不会”之类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多说“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动脑筋了”“再想一想,你肯定能解决”之类激励学生积极性的话。课上要分层提问,尽量多给基础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偏向尖子生,拔高短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有效教学。
二、板书细节增魅力
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和个人魅力展现。通过板书能让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和记好笔记。但板书不等于涂鸦,不是说将知识提纲呈现在黑板上就行了,其中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板书要尽量做到字体工整简洁、内容重难点突出等。此外,还要考虑板书的颜色。在昏暗的灯光下,宜用色彩较鲜艳的粉笔,以使座位靠后的同学亦能看见。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不但要写出一手形体清秀漂亮、内容准确无误的板书,而且要画出一手仪器比例恰当、反应程序正确的实验装置。因为这能增加自己的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和自信,提高实验设计、实验报告的有效性。
三、演绎细节助效率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要使学生完全领悟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教学中的许多细节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例如,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这一反应中,反应步骤的演绎和呈现就很重要。实验开始前应先通气体,后加热;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等生成物冷却后才能停止通气体。步骤一旦颠倒,实验就会失败。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充分注意酒精灯在该实验中出现的时间,学生发现酒精灯“到的比较晚,撤的比较早”,从而形象生动地总结出酒精灯在该实验中出现的规律是“迟到早退”,学生不但牢固建构了这一概念,而且对实验步骤的记忆更深刻。
四、实验细节育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验证化学假说,证明化学理论最有力的依据。所以在化学实验课上,实验成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因素,而有些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之所以不顺利,关键恰恰在于我们容易忽视的实验操作细节。因此在实验课上切不可只关注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及实验结论等,而要“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浓硫酸稀释配制稀硫酸的实验,正确操作应是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使热量散去。反之则因产生的大量溶解热积聚而使溶液暴沸,容易发生危险。又如,有次上课酒精灯怎么都点不燃,正好利用该机会让学生讨论其原因,以强调酒精灯使用的操作规范。学生很活跃,有说“可能使用的酒精不好,水分太多”,有说“灯帽没盖,灯芯吸水了”等,最后总结出酒精灯使用后一定要及时盖上灯帽。
五、学习细节提效益
1.培养记笔记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记笔记,不仅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听课 ——思考——笔记”的学习习惯,及时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便于课后或日后复习,还有助于加强思维和记忆,及时建构知识体系,增强学习效果。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课上要有笔记本和草稿本,边听、边记笔记,并用草稿本进行课堂练习,把这作为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之一。这也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决不能随便涂划,令学生无法记笔记,否则,热热闹闹一节课过去了,学生却什么也没留下来,更不能“课讲完了,板书也擦干净了”,学生连下课补做笔记的机会也没有。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适时、适当和适量,注意控制播放速度和容量,避免学生为记笔记而埋头写,反而错过了听、讲、讨论等参与教学同步思维的好机会。因此,要教会学生养成边听、边记、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会推测和提炼教师教学语言的能力,进而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实现化学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
2.养成实验记录的习惯
能全面、准确地进行实验记录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实验记录的过程,是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理解、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实验记录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尤为重要。
新教材不像旧教材把化学反应的现象、原理分析、结论推导等都一一呈现出来,而是以填空或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完成。因此初中学生要养成实验记录的好习惯,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用规范的化学学科语言表达出来,并推导、归纳出相关的规律或结论,这也是提高学生实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听讲,及时点评,改正不足之处,用精确的表述给学生做范例,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避免学生随便应付。
3.用规范的化学学科语言来描述化学反应
初中是学生开始化学学习的起跑线,从一开始就应严格要求学生用规范的化学学科语言来描述化学反应。例如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又如反应条件的表达,是“点燃”还是“燃烧”,是“高温”还是“加热”?再如化学反应现象的描述,如在“镁条和盐酸的反应”中,很多同学会描述为“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其实,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此反应中是无法“看”出来的,因此这样描述是不确切的,教师要给予及时更正而绝不能默认;还如不少教师喜欢教学生用英文字母来读化学方程式,把“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读成“HCl+NaOH=NaCl+H2O”,这很不科学,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反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其反应的实质和规律,而是盲目地死记硬背那些没有具体含义的符号。
总之,在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完全可以从重视教学细节入手,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成果,以此来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体现出对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充分重视,体现出对化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自觉遵循,体现出教师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和教师素质与新课改的同步发展,体现出教师教育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化学有效教学,要从细节做起。化学课堂总是充满遗憾的,教师应自觉地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等及时进行剖析和总结。教师要在捕捉和积累更多的教学细节,机智地利用课堂新生成的细节资源,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技能提高、过程体验、方法启迪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三维目标达成中,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大均. 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3] 胡久华、王磊 等.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初步探究——基于我们的实践研究[J]. 化学教育,2002 (11).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分校)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

    温凤萍摘 要:基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酶的特性”為例,就三点进行分析: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创设实验情

  • 小学读写一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李霞【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方面的教学是基础,关系到其他很多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阅读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