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教授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意蕴和结构

    郭春生

    〔摘要〕

    高放教授的毕生研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理论的发展演变,更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在苏联、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别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言立策,是高放教授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深刻意蕴。

    〔关键词〕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8)06-0055-09

    在当代政治理论学科中,科学社会主义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在1950年建立的第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在这座高等学府里,诞生了多位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师,同时也产生了新中国多个社会科学的新学科,高放教授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高放教授(1927年2月24日—2018年5月30日)自中国人民大学建立起就一直在此任教,他是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创建者和奠基者之一。高放教授一生写作了大量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还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专门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基本问题研究》①。笔者认为,高放先生的研究已经构筑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本文尝试对这一庞大体系进行初步概括。

    一

    现代科学划分越来越细密,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科学社会主义是新中国出现的新学科,要使它成为公认的新学科,就必须明确它的概念,廓清它的内容,特别是要区分清楚它与临近学科的界限。在这些基本问题上,高放教授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学术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新学科,对新学科基本内涵的理解自然是最为根本和紧要的问题。毫无疑问,“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学科的出现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息息相关。高放教授早早地开始探讨这个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当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步入繁荣昌盛的大好时光的时刻,亟需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问题,高放教授是这样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我认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科学包含十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一门首要科学。”〔1〕这是高放教授早在20世纪90年代深思熟虑的重要成果。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哲学是研究世界的一般发展规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所以,科学社会主义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有密切联系,但又有重大的、严格的区别。到了晚年,高放教授又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他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弄清概念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也不例外。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和“社会主义”两词的组合,“科学”一词属常用和通用词汇,无需政治学科对其进行特别的界定,倒是“社会主义”一词特别需要正本清源。当然,在回答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时,核心是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高放教授早在1978年12月4日就在《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发表了《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后来,他又在1982年出版了《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书,专门写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名词的由来及其含义”一节,他在书中考察“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在1753年由德国学者、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使用,意指人的社会性。除此之外,至少还有11种关于社会主义一词来源及其内涵的说法,概括起来,主要指人的社会性和集体性,反对个人主义。到19世纪30代社会主义成为流行词汇后,又有多种对社会主义内涵的不同解释。许多思想家如欧文、伯恩施坦等还曾以“什么是社会主义”为题撰写过专门的著作。“什么是社会主义”也是高放教授学术生涯中长期深刻思考的话题,他在2013年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撰写的序言中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简而言之,我认为社会主义是能减免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争取劳动人民福利权益、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根据大略的统计,社会主义的概念至今不下四百种。概念越多,说明人们对它的关注度越高,讨论得自然非常热烈。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有那么多的不同解释,实际上是人们从不同视角出发,或出于不同目的而进行的不同概括。例如,高放教授还从社会形态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过定义:“资本主义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由资本家阶级统治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由劳动人民掌权的社会形态。”〔2〕不过,多种多样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地妨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和不求甚解者来说,这些对社会主义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实际上,从这一概念的最初使用者的初衷来看,“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意即以“社会”为中心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同时它又与现实密切结合而形成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可见,“社会主义,顾名思义,理应以社会为主义,为社会而主义,由社会出主义,靠社会显主义。”〔3〕经历了一生的思考,晚年的高放教授如是说。既如此,我们可不可以简要概括为“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及其實践活动”呢?从逻辑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社会主义的含义清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也就迎刃而解了。高放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所以他们才把这门科学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既如此,就应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此外,现代科学的各门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的“学”都放在后面,为了与各门学科一致起来,科学社会主义也可以称“社会主义学”。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直接、全面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指导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门头等重要的科学。〔4〕

    除了对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界定外,高放教授对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界定,包括“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资本主义”等等。

    一门学科的出现,必然有其学科的独特性。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也不例外。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社会主义的相邻学科是社会学和政治学,高放教授专门撰文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学、社会学的联系和区别。他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学的对象和性质都不相同,特别是从研究对象来看,科学社会主义要对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整个发展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对外关系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的公共权威和发展大局。两者在研究对象的时代和范围上是不同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学则是同源不同向、同步不同宗的关系。不过,作为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学、社会学都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在改革开放初期,高放教授认为,政治学的研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一样,主要的任务是肃清“左”的影响。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要紧密配合、互相促进,为匡正时弊,为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与社会学的关系上,社会学的某些方法和成果值得借鉴,比如社会统计的方法等;高放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对资产阶级社会学时犯了一个历史性的大错误,即长期否定建立无产阶级社会学的必要性。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声疾呼建立无产阶级社会学。〔5〕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會学的大发展了却了高放教授的心愿。

    二

    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由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构成。科学社会主义自然也不例外。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应该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呢?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笼统来说,科学社会主义的体系就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构成的。细致分来,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错综复杂的学科体系。综合高放教授的毕生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独特性,即科学社会主义何以成为独立的新学科;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派别的划分;不发达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原因、过程和特殊规律;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即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弄清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梳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高放教授就在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专著。该书前两章专门研究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一章中,高放教授综述了从古代、近代直至现代的社会主义思潮。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存在,早就促使劳动人民产生了要求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在古代,就有不少仁人志士开始探索如何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实现财产公有制和人类解放的理想社会。这种古代的理想社会观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代代相传,经久不息。它不仅推动了劳动人民开展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而且成为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渊源。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是要使人们从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近代社会主义理想起源于16世纪资本盛行的时代,由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充分,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和主观条件都不具备,一些思想家只限于愤怒地谴责资本主义并虚构未来理想社会的方案,所以这种社会主义还不免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开头只是个别人提出,后来社会上信仰者逐渐增多,乃至形成社会思潮。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经过大约300多年时间的发展。它在近代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洪峰叠起。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因素,批判了其中空想的错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继承、批判和创新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比空想社会主义更进了一大步,它是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概括地说,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它孕育于古代的理想社会观之中,以近代的空想社会主义形态诞生于世,进而发展成为近代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它才给人类指出了一条争取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从此社会主义运动才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已经成为西欧社会相当时髦的一种思潮,形形色色不满资本主义、指责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人,无不自命为社会主义者。除了上述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还有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流派。高放教授认为,可以分为真假社会主义,其中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社会主义,就是真社会主义;封建贵族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都是假社会主义。真假社会主义的区别不一定表现在口头上,任何假社会主义都不会承认自己是赝品,而且越是假社会主义者往往越是自封为真正社会主义者。

    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19世纪中后期至今,形成了不少的社会主义流派,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国际时期无政府主义派的信奉者;第二国际时期社会民主党的后裔;第三国际时期托洛茨基派的继承者;作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流砥柱的各国共产党;民族独立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派别。这些社会主义流派的内部各有许多不同派别的划分,共同构成世界社会主义的滚滚洪流。

    ①四篇文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的观察与思考》,载《观察与思考》2016年第9期;《〈乌托邦〉五百年来的三次形态转变和八个观念创新——纪念〈乌托邦〉出版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大视野小思考》,载《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世界社会主义风云激荡500年——正确把握四大历史进程处理四个主义间的关系》,载《党政研究》,2016年第6期。

    2016年,在世界社会主义走过五百年历程之际,年近九旬的高放教授连续发表四篇纪念论文①,揭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来风云激荡、波浪起伏、新潮迭涌的发展态势。他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五个运行规律:第一,世界社会主义是严格遵循、紧密跟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发展,而社会生产力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提高。因此世界社会主义取代世界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而不可能违背社会生产力水平人为地缩短和改变这个历史进程。第二,世界社会主义的自然历史进程,绝不是坐待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之后,社会主义从天而降,天然赐予,而是要依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斗争去努力争取。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实现有赖社会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第四,世界社会主义兴起以来,众多先哲、先贤在19世纪都预计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西欧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法、德、美诸国几乎同时取胜,然而到20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东欧和东亚较为落后的国家,由于社会矛盾众多而且尖锐,加上拥有先进工人阶级社会主义政党领导,奉行革命路线,却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落后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20世纪的特殊历史条件的、合乎规律的现象。早产儿是事实,这表明先天不足,但是如果后天不失调,仍然不会夭折,也能健康茁壮成长。第五,世界社会主义必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阶级、人民大众与社会主义政党通力合作,并肩战斗,才能壮大实力,夺取更大成就。

    高放教授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划分为四个历史进程,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想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演进,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的拓展。依据这一划分,高放教授动员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学术力量,倾力写作和出版了四卷本的《世界社会主义史》。〔6〕

    对社会主义思潮演变和社会主义运动历程的研究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高放教授以身作则,一生当中贡献了大量的研究著述,核心部分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等文集中。

    三

    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形态进入到制度现实阶段。

    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不同,现实中社会主义是在不发达国家首先实现的。由此,研究不发达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原因、过程和特殊规律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重大任务,对苏联、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结更是科学社会主义不能绕开的重要课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构成了高放教授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重要部分,论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之路的三篇论文形成了探讨问题的理论基础;〔7〕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讨形成了他的《苏联兴亡通鉴》;对中国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探讨则散见在高放教授的大量论述中,比较集中收集的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高放自选集》两部文集。

    研究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问题,首先要回答当代社会主义在一些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是否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获得胜利,那么,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的东方国家获得胜利,起码在形式上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如何解释这一问题?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而无产阶级则十分集中,而且形成了强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的特殊背景下,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于1915—1916年间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勝利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那么,落后国家是否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呢?经过艰苦的研究工作,高放教授总结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认为不发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阶段而过渡到社会主义。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这些国家可以避免因发展资本主义而带来的社会两极分化、广大劳动人民受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之苦,可以避免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各种祸害。但是,他们认为不发达国家要跳过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具备内部和外部条件:外部条件是在先进国家帮助之下,这种帮助是多方面的(从科学技术到文化、宣传),又不是强加于人的;内部条件是要有共产党的领导,要建立工农政权,要经过更复杂的过渡阶段,不能急于求成。具备了内部和外部条件,就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就能兴旺发达。

    此外,高放教授以他高度的理论修养,研究总结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规律。第一,在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看来必须注意“三破”“三力”和“三用”的问题。“三破”就是:破封建残余,破小生产影响,破资本主义;“三力”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三用”就是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经济中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的文化遗产。第二,因为是在全面落后的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不发达国家基于自己的社会历史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然具有一些特点,主要是渐进性、反复性和多样性。第三,要从四个方面掌握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一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这一条规律运用于不发达国家,表现出它的特殊性。二是社会的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这一条规律运用于不发达国家,也表现出它的特殊性。三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在社会主义阶段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这在不发达国家也有其特殊性。四是现代化使世界更加形成为统一的互相依存的整体,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范围的互相联系,这是一般的规律。在存在战争威胁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社会主义。在和平环境中,由于不发达国家经济文化较为落后,更需要正确地对待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问题。这是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

    以此来观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首先是缺少了先进国家帮助这个重要的外部条件,那么苏联社会主义的内部建设又是怎样的呢?这是高放教授《苏联兴亡通鉴》一书回答的核心问题。在2011年苏联社会主义消亡2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高放教授的这部专著。诚如书名所体现的,苏联社会主义的兴亡为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在高放教授看来,苏联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但是苏联共产党始终未能掌握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长期推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左”的路线,在政治上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竟出现了“新沙皇”。苏联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社会存在着三大矛盾。第一,过“左”的路线和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自由民主法治的矛盾。第二,党政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三,大俄罗斯主义同各民族人民的矛盾。而苏共讳疾忌医,长期粉饰太平,并没有深刻认识苏联病根病源所在,改革只是局部的、枝节的,致使三大矛盾长期未能得到解决,最终导致苏共亡党、苏联亡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灭亡。

    必须吸取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面临着处理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四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消灭封建主义这本来是资本主义阶段的任务,而不发达国家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所以要在社会主义阶段附带来完成这个任务。现在看来,在苏联时期,以往封建主义铲除得不彻底,却在生产力发展不高的情况下,教条式地急于消灭资本主义,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这些做法都不符合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如果不彻底铲除封建主义,让封建主义与教条主义相结合,就会导致我们在具体体制上有弊病,在方针政策上有失误,因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对苏联来说封建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在上层建筑中比较多。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有中央集权。但苏联过去的弊病是权力过度集中,甚至在中央出现个人集权制、领导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人、干部特权、任人唯亲等等,这些都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这些政治体制中的弊端长期改不掉,社会主义民主势必受到限制,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压抑。

    东欧国家、中国以及越南、老挝、古巴、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不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果把握不好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就很难避免苏联共产党的老路。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首先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国家建设,也出现过极其严重的“左”的错误。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不断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正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不断突破,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高放教授以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时刻关心关注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研究,集中体现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两本文集之中。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实现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全民共有的精神动力,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引领全民团结一致、和衷共济、携手奋进的精神旗帜。在当前社会结构大变动、利益格局大调整、文化形态大交融、思想意识大变化、价值观念大迷失的态势下,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确立全民统一的精神支柱,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极强的实践运作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准确理解、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

    人类文明的洪流浩浩荡荡,无论经历多少曲折,最终都会实现“大同”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当然,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对社会主义的对应面即资本主义进行充分地研究,否则,也无法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是高放教授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笔者认为,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研究可以代表高放教授资本主义研究的最高水平。

    早在1988年,高放教授就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發展到社会资本主义阶段的新见解。2001年,高放教授发表了《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8〕该文讨论了三个重要问题,即: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高放教授认为,在经历了封建资本主义之后,近现代三次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世纪末开始的以蒸汽化为标志的第一次新科技革命,促使欧美诸国摆脱了封建主义的羁绊,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19世纪末开始的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新科技革命,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20世纪末开始的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又使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阶段。社会资本主义具有六大基本特征。第一,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了,范围更广了,层次更多了。第二,适应社会生产力新革命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的程度也更高了,范围也更广了,层次也更多了。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不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很明显的表现。第四,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大为增强。第五,全球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大为增强,国际关系更加社会化。第六,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这六大特征证明,当代资本主义已经超越了列宁所讲的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社会资本主义才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

    从理论上认清当代资本主义已进入社会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在实践中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提供了客观时代依据和理论依据,为我国推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提供了客观时代依据和理论依据。第三,为我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提供了客观时代依据和理论依据。第四,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既然难以指望由战争引起革命,就不能急于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人民民主革命,现时也不能由于难以形成革命形势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各国通往社会主义之路要由各国人民大众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独立自主地长期探索。我们要在道义上支持各国人民开展的反对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第五,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善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加速各方面社会化的发展,加快各方面体制的改革,消除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余毒,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根深蒂固的“左”,尽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越大、越全面,就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增长。第六,既然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新阶段,既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那么我们在国内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就可以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放心大胆地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企业取得更大程度的发展。

    从高放教授的以上总结中可以看出,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和认识是密切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的,是在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服务的。诚然,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高放教授焕发学术青春的40年。在学术界,流行着“高放、高放,思想高度解放”的褒扬之语。高放教授也是科学社会主义领域思想解放的先锋。如高放教授所言,科学社会主义本来就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头等重要的科学,它必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文革”时期,高放教授长期受到压制,甚至一度失去了上台讲课的权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迎来由思想解放引领的改革开放新时代,高放教授也迎来了他学术创新的春天,在多年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他在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等多个学术领域都屡出新建。高放教授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更是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而服务的。在他的晚年,恰逢迎来世界社会主义诞生五百周年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周年,高放教授以他一生的精力回顾和研究社会主义的过去和现在,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晚年的高放教授更多的是满怀激情地展望和憧憬社会主义的未来。他倡导,要以宽广的目光由此及彼,通览世界社会主义。五个世纪以来新兴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大的推进作用,可概括为实现了现代化和全球化这样纵横交错的“两化”。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开展,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应运而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几乎是同时同地起步,形影相随,亦步亦趋,逐步取代。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相呼应,世界社会主义也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当代各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当代世界大、中、小九家社会主义不能唯我独“社”,自我孤立,必须加强联合,互相学习和借鉴。这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和创新,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取代。他倡导,要以深邃的眼力由表及里,透视世界社会主义。在当代新科技革命时代,首先应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还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消灭资本主义、实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其次还要看到,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各方面社会化的程度都大为提高,社会主义新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逐步增长。因此,世界社会主义大体上将是较为和平的渐进进程,难以骤然突发,短促突进。再次,新科技革命已经使整个世界向社会主义推进具有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高新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大发展,正在使人类社会朝着知识和智能共有共享的方向前进。共产主义将首先表现为共知主义、共智主义(图书馆、数据库、光盘、网络的发展即是明证)。知识和智慧这些精神产品的共有共享,显然会促进物质产品的共有共享。可見,共知主义、共智主义的发展定会更加促进共产主义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在当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时代主题的新历史条件下,完全可能通过长期的和平共处、协作与竞争,达到共荣双赢,当然还会有一定的斗争才能磨合,但最终各自通过不同的道路,殊途同归,实现全球一体化、世界大同。

    五百年的世界社会主义历程开始于1516年英国的莫尔著《乌托邦》,该书最早提出未来美好的社会主义理想。但世界社会主义历程到20世纪却发生三次形态转变,即转变为“恶托邦”“异托邦”“实托邦”。当今要消除“恶托邦”“异托邦”“实托邦”等不良影响,要实现“科托邦”的科学预言,必须加快改革、开放、创新。依据当今时代条件善于向前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病,结合各国实际,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新社会主义。高放教授坚信,一定会实现从“科托邦”到“真托邦”“善托邦”“美托邦”的发展,即真、善、美统一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实现。〔9〕

    学术创新既需要深厚的知识积淀,更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尤其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领域。高放教授的学术创新也引来了诸多争议,对此,他从不以学术权威自居,而是鼓励探讨和争鸣。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通过严肃认真的研究和严谨的论证,得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观点和结论。他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就是他一生探索创新的智慧结晶。

    正如高放教授所言:“百年沧桑的历史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改变我国社会面貌最大的一门首要科学,现代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也验证了这一点。搞对了、搞好了,它就是一门首福首利的科学,搞错了(既有“左”又有右),搞糟了,它就会变为造成灾难的准科学,甚至变成首祸首害的伪科学。”〔10〕正是出于这种伟大的使命感,高放教授用尽一生精力收集整理资料,进而论从史出,依据史实和事实得出科学的结论,竭力构建“首福首利”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他勤奋耕耘,到晚年时仍然老骥伏枥,“不用扬鞭自奋蹄”,笔耕不辍,努力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事业、为“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10〕高放.百年来改变中国面貌最大的一门首要科学——科学社会主义〔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学术百年·学界专家论百年〔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9,43.

    〔2〕 高放.当今时代怎样认识世界社会主义〔A〕.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

    〔3〕 高放.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的观察与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6,(9).

    〔4〕〔7〕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337-338,510-561.

    〔5〕 高放.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3-52.

    〔6〕 高放.世界社会主义史(四卷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8〕 高放.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J〕.江汉论坛,2001,(8).

    〔9〕 高放.《乌托邦》五百年来的三次形态转变和八个观念创新——纪念《乌托邦》出版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6,(6).

    【责任编辑:刘彦武】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应激视角下的正义起源新探

    厉广雷 李长宝<br />
    〔摘要〕 由西方思想家提出并发展的关于正义起源问题的研究具有“自证效应”,其论证方式充满主观想象,缺乏客观性。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农村初中

    姚克俭 张利<br />
    关键词 乡村地区 义务教育 问题学生 管理工作<br />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马克思主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