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管理探析

    罗文 吴华川

    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提升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培育效果,是有效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力量保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做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和任务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基础教育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心环节,是中华民族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强有力保障。

    一、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育人观,为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奠基。

    二、学校是立德树人培育的主阵地

    践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能促使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文明行为、责任担当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德素养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传授的不仅是自身渊博的知识,其心理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同样是巨大且深刻的。甚至可以说,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比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号)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2.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制度。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开设专场讲座、示范辅导教学课,积极参加“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培训,充分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引领的辐射作用,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目标,努力向书本学习、主动向他人请教,在反思中完善自我,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思想认知水平,全力为培养担当中華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广大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连接学校与班级、家庭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沟通最多,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生活影响最广的一位教师。可以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为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有效提升班主任自身的思想政治认识和业务素养,是全面开展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强有力保障。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互育能力

    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只靠教师来完成,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能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朝着规范加特色的方向持续发展,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选出思想品质优秀、有组织才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促使学生形成学习榜样、相互促进的班级氛围,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无死角。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意识

    拥有一套科学、完整、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是一所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精神要求,实现知、情、意、行有效统一的强有力保障。完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考评管理办法》《践行核心价值观考评方案》《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文明班级评选办法》《文明宿舍评选办法》《文明餐桌评选办法》《“小手拉大手”辐射你我他实施方案》《一生一卡成长记录手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达标手册》《孝德教育考评手册》等制度、方案,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了管理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四)与时俱进,构建“大德育”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多年来,小学的德育课程历经多次的改变,其内容既有变的一面,也有其不变的一面。变的是从之前单一的政治教育变为今天的德法兼修;不变的是其德育的初心——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全面融合的“大德育”,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开设《朱子文化通识》《三字经》《弟子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手册》等校本课程,坚持以德施教,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孩子们自觉地爱党爱国爱人民,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真正肩负起职责使命。

    (五)加强常规教育引领,注重德育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为此,学校所有的师生员工都要自觉把立德与育人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去,促进学校这一教育主体作用的最大化。

    1.狠抓行为规范管理,自觉落实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监督与教育,促进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

    2.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在重阳节期间开展“孝德文化艺术节汇报”展演活动,弘扬孝德文化,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3.上好晨会、思政、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充分发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德育橱窗、墙报、手抄报、微视频、国旗下讲话、德育讲座等阵地的育人功能,营造一个有利学生道德成长的校园环境。

    5.强化德育科研,促进德育向深度发展。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增强教职员工落实“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进而促进德育工作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

    三、家庭是立德树人培育的软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德育的起点与核心阵地。人们常说:孩子就是家长的“复印件”。可在现实中,大部分家长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开办家长讲堂,交流家庭教育经验、方法,切实使孩子从小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四、社会是立德树人践行的大舞台

    以学校为龙头,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共育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实践基地敬老院、革命烈士墓、禁毒教育基地等场所的社会功能,将“三爱”教育融入活动之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历史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施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我们只有整合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为孩子们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才能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参考文献:

    [1]李旭炎.立德树人实践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黄大灿

相关文章!
  •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性

    金园摘 要:审辩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能有效促进学生辨别是非、争辩判断能力的提升。文章从培养学生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谈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范朝云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现阶段的中小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