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联珠纹在中国的式微
摘 要:萨珊联珠纹作为一种外来纹样,对中国的纹样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在到达中国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繁盛以后,却几乎在一夕之间热度骤减,地位被新的纹样取代。本文具体分析萨珊联珠纹式微的几个表象原因,进而分析当时历史发展趋势下萨珊联珠纹式微的必然性。
关键词:萨珊联珠纹;中国化;新审美;历史事件
关于联珠纹,《中国装饰纹样图案集成》中有定义:“由大小相同的圆形平行连接而成,每个圆形周围以联珠圆环为边饰,圆圈一中间饰以动物、人物或花树等主体纹样,圆形相接处用朵花压叠,圆形外面空间用四出菱形瑞花填饰,这种联珠纹是波斯萨珊朝的典型纹样。”[1]这里说到的萨珊联珠纹是一种外来纹样。在其传入以前,我国也有自己本土的联珠纹,可见如马家窑遗址中发掘出的彩陶,如夏商西周的青铜器,再如北朝相关遗址中发掘出的瓦当、金银器等。[2]而萨珊联珠纹传入后,联珠纹却引发了不一样的热度,风靡一时,并在隋唐时期达到顶峰。然隋唐以后,尤其是中晚唐时期,虽并未彻底淡出视野,但人们对联珠纹的热忱可以说是突然降低,这一点可以由出土的此时期相关文物数量的急剧减少看出。联珠纹在此阶段式微。
回看萨珊联珠纹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和彼时变化不止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联珠纹式微的原因中,主要原因是其中国化在此时趋近完成,次要原因是新的审美倾向的出现,特殊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有了联珠纹突然减少的这一结果。
1 萨珊联珠纹的中国化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古丝绸之路才逐渐连通成形。此后汉宣帝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以行政机构和官员的设立为标志,丝绸之路进入了繁荣期,中西由此开始了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交流。波斯萨珊联珠纹便是沿着这条中西纽带传入中国的西域文化之一。
1.1 传入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纷争不断、更迭频繁,中国文化也受到了强烈影响。西晋末期五胡乱华,灭朝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这一局面一方面破坏了当时中华文化自身的体制,但另一方面也使胡文化与汉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与融合,开启了文化与民族大融合的新局面。之后,胡汉通婚,官员受五胡文化的影响,鲜卑皇室也受到汉文化的熏陶,使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成为一个胡汉融合的新型朝代。
而萨珊联珠纹的始源地——波斯萨珊王朝,最强盛时恰逢中国的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对外政策的原因,战乱与朝代更迭并未对丝绸之路、中西交流造成阻碍,加上中华与波斯的友好相处,这些都为萨珊联珠纹的传入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萨珊联珠纹这一文化意象便随着多方面的沟通交流一起慢慢传入中国。由于中国本土便有联珠纹的存在,文化风气也开放包容,人们对这一外来纹样并不排斥,很快便有了较广泛的接受度。
这一阶段的联珠纹还是较原始的波斯萨珊联珠纹的样式。盛行于波斯萨珊王朝的联珠纹,主要被运用在织物、浮雕、银币等物上。从文化意象的角度来看,它并非一个单纯起装饰作用的纹样,而是因为被王朝用来象征特别的意义,如其单独的鸟兽纹样,如翼马、野猪头、衔绶带的鸾鸟的主体纹样,和象征了日月星辰的周围的联珠圈。[3]从图案特征来看,此时联珠纹的珠圈均是单圈,单个珠纹及整个珠圈的直径都还较小。[4]
1.2 变化
隋朝存在的时间虽短,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它承继了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与开放的心态,为唐朝的社会、文化风气奠定了基础。到了唐朝,国力强盛,民风开放包容,萨珊联珠纹在各种意义上都拥有了更广的发展前景。而在丝绸之路上,为了达到经商,即适应对方的需要并吸引客人卖出货物的目的,两国的匠人都会借鉴吸收一些对方的文化,将之融入自己的货物以满足对方的需求。一个相互影响的循环由此形成。来中国经商的栗特人中的一部分在此时逐渐定居融入中国,与其后裔在融合双方文化特点中发挥了作用。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来自西域的文化对其发生影响是相对较早的,甚至在魏晋时期,或比魏晋更早一些的时候就已经吸收体现着一些外来文化,如萨珊联珠纹。在敦煌丰富璀璨的壁画作品中便有萨珊联珠纹的身影。莫高窟第249窟(西魏),窟顶西面的壁画中绘有雷神的形象,雷神被十二面鼓围成的圈环绕。这环绕的辅纹与中心的主纹的形式,与萨珊联珠纹本身象征日月星辰环绕中心具有象征的鸟兽主纹的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莫高窟第420窟(隋),西壁左侧菩萨塑像的裙上饰有联珠纹,其主纹依稀是人兽相斗及翼马的图案,具有十分明显的萨珊风格,但并不完全照搬。
走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匠人们渐渐撇开了最初萨珊联珠纹的文化意义,慢慢将其有选择性地进行改造发展。在主纹图案的选择上,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和审美习惯进行了取舍改造,将之逐渐替换成了中华传统的图案,如鹿、龙、凤等动物纹,或是莲花、忍冬等植物纹,有些还会如传统织锦一样在空隙处加入一些吉祥文字。到了盛唐的時候变化尤为明显,不仅主纹题材,在珠圈形式上,甚至由固定的单层发展为双层,或将珠纹进行改造,由圆圈变成了卷草纹的线条勾勒。至此,关于萨珊联珠纹由“西”至“中”的改造算是告一段落。
1.3 中国化与式微的关系
在萨珊联珠纹传入中国之前,我国本土也是有联珠纹存在的,如北朝相关遗址中发掘出的瓦当、金银器等,而且由出现的范围看,应是有一定传播广度的。而萨珊联珠纹传入后,因着一些优势和特性,使联珠纹取得了之前没有的热度,这可以由大量隋朝到盛唐时期的联珠纹织锦出土文物证实。而中国化完成后,热度却没能保持很久,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化”致使萨珊联珠纹原本有的那些优势特性不见了。
萨珊联珠纹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充满淳厚的西域风情和神秘的异国特色。来自西域的物件引发东方人的关注,本身对于联珠纹司空见惯的中国人,突然邂逅了来自西方的联珠纹那似曾相识但却并非自己熟知的模样,好奇与向往引发了最初的热度。中华文化非同一般的包容力,大概源自多民族与文化融合的背景。萨珊联珠纹来华,也无法避免要经历影响与融合,更不用说将其呈现于织物、金银器等货物上的匠人进行一定程度的中国化来满足客人审美需求这一行为是有意而为之的。而从有意的改造到发展到最后,最初引发人们好奇与向往的萨珊联珠纹的原始面貌也不见了。
需要提及的是,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文化意味的纹样,萨珊联珠纹的传播自是与其源头文化的传播同步进行的,只是当时的国人虽然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了这一文化的发展,但并没有广泛接受该文化自身,发展范围多局限于来经商定居的栗特人内部。而波斯灭亡以后成了无根浮萍,不再具有发展的能力,萨珊联珠纹彻底失去了其文化意义,吸引人们的神秘感亦不复存在。
简言之,中国化对于萨珊联珠纹的影响,就是使其逐渐改变了面貌、脱离了初衷,不再是曾经吸引异国人的样子,而是成了一种单纯的纹样,或者说是别的主纹样的骨架。
2 新审美倾向的风行
丝绸之路作为第二次中西方交流高潮的象征与实际纽带,对中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审美数百年历史的植物纹样,也是由丝绸之路传入的。植物纹样逐渐得到推崇,丰富了之前并不发达的中国植物纹样体系,尤其是取自象征了“出五浊世,无所污染”的八宝莲花的莲花纹,被大量运用在各种装饰作业中。此外,得到发展的植物纹样还有忍冬纹等。这些外来的植物纹与萨珊联珠纹一样都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到了盛唐时期,莲花纹发展为富贵雍容的宝相花,忍冬纹发展为优雅大气的唐草。宝相花与唐草更加符合唐人的审美,也更能体现唐朝的风范。唐人痴迷宝相花与唐草,将其运用在了衣物、鞋袜甚至是器物的装饰上,唐朝时期的遗址里也有大量相关的文物出土。
而萨珊联珠纹发展到盛唐时,不仅失去了自己最初的样貌与含义,也不再有以前的地位,在使用时主要起骨架、辅助作用,甚至连标志的圆珠圈都不见了。并且从传入中国的年代来看,萨珊联珠纹与植物纹是几乎同一时间来华的。两种纹样共同发展数百年,植物纹前期并未影响联珠纹的存在,相反还曾作为主纹与联珠纹相辅相成。而植物纹却不断地吸收融合别的纹样,甚至吸收了联珠纹的形式,这让植物纹逐渐居上,也引发了新的审美风潮。一个趋近消失,而一个却形成了新的审美风尚,双方发展前景可以想象。
3 特殊歷史事件
自北朝起,胡人或有胡人血统的人也开始致仕。玄宗时期,有安禄山与史思明。然恰是这二人引起了一场大浩劫——安史之乱。这场浩劫不仅成为唐朝由兴盛到衰败的转折点,也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环境由开放到保守的转折点。其中一个表现便是对胡人与胡人习俗文化由包容到鄙夷反感的转变。萨珊联珠纹作为栗特人带来的“胡文化”也被牵扯其中,促进了其式微的进程。安史之乱后,原本聚居的栗特人逐渐四散消失,萨珊联珠纹再无在中国继续生存的可能。波斯王朝也在这一时期遭遇变故最终倾覆,直接从根源上断绝了萨珊联珠纹的“来路”。
4 结语
从充满异域风情的模样开始,到散发中华气息的姿态为止,萨珊联珠纹的身影在南北朝至盛唐时期的数百年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中国传统纹样的一员。但这一纹样的式微,却有一定的必然性。
首先是其自身的中国化。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中国,都会被中华文化影响、改造进而流传下来,萨珊联珠纹亦如此,但它被完全改造的同时,也失去了最初的特点。在中华审美的改造下,它不只是其他纹样的辅助、骨架,甚至连自身的标志珠圈都可以被别的纹样替代表现。萨珊联珠纹的身影隐约可见,但隐约可见的它又如何作为主要原因吸引他人。其次是新的取而代之的纹样的流行。作为具有相同背景的纹样,萨珊联珠纹与植物纹同时期传入中国,同样接受中国化的改造,但结果却不尽相同。这也许是因为植物纹取之自然,具有无限变化的可能性;而联珠纹虽有象征意义,但自身却是几何元素构成的,即使圆圈与珠圈的数学特征发生变化,依旧有换汤不换药之感,并无法呈现新的面貌。所以在改造的后期,宝相花可以表现联珠纹的感觉,又符合朝代风范,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取代联珠纹获得追捧。最后是特殊历史事件的发生。这一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但对结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即便式微已久,萨珊联珠纹也确确实实早就是我国繁荣文化的一部分,是孕育发展了后来新审美的一柸土壤。
参考文献:
[1] 回顾.中国装饰纹样图案集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2] 王晓娟.北朝联珠纹样探微[D].暨南大学,2010.
[3] 韩颖,张毅.丝绸之路打通前后联珠纹的起源与流变[J].丝绸,2017,54(02):61-66.
[4] 韩颖,张毅.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流变[J].丝绸,2017,54(05):81-86.
作者简介:张琼月(1995—),女,河南灵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