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解题思维
梁国艳
【内容摘要】中学阶段是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培养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题思维的形成,能够让初中生更快地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解题方式,有利于初中生提高语文成绩。通过调研发现,初中生很少有语文解题思维,即使有少数教师会培养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但却又具有盲目性和固化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解题思维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解题思维 问题 解决策略
一、引言
在初中语文解题教学中,怎样培养初中生的解题思维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解题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外,还需要通过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反思,不断地总结解题思维过程,自我创新解题思维方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都要简单灵活,使学生容易掌握,切切实实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语文解题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保证灵活性和批判性。
二、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存在的问题
1.难以形成思维,盲目解题
在初中语文解题过程中,难以形成思维,盲目解题。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无从下手,有些直接从原文中摘录一部分,毫无添加和修改,直接填写在答题栏上。因为没有形成语文解题思维,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解题,或者是稍微变换题型就会出乱子。面对有字数要求的题型,为了凑够字数,有些学生甚至是把歌词或者一些无关题目的话答在题上。
2.解题思维固化,不够灵活
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会简单传授一些解题方法,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讲述,按部就班地套用,由此会形成解题思维固化、不够灵活的问题。初中学生的变通能力有限,教师如果不能够积极引导的话就使他们呆板固化,在所有的解题中很难创新。解题思维固化不但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挑战,也是对整个初中教学体系的挑战,所以在语文解题思维形成的初级阶段要不断地强化和巩固。
3.难以举一反三,欠创新
举一反三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初中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初中学生在解题时面临着很难举一反三的问题,教师不只是要简简单单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反应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灵活运用的解题思维,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才能应对自如。
三、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初中语文解题思维培养,避免盲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解题方法。当学生拿到题目时,培养他们三问的解题方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比如说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题目:“《背影》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首先阅读课文,找到文章讲的是什么,通过文章通读,学生们知道这篇文章是关于父亲的,这篇文章是人物撰写类的。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背影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作者对自己父亲的爱。那么作者怎么样描述父亲的背影的呢?一步步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维,面对语文试题时,按照解题思维进行解题。初中学生对于感情的提炼能力可能有点差,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注意观察自己父亲的背影,记录下来自己当时感受,并且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我们教师可以对这个过程进行指导。每当同学们看到一个题目如果都试着这样三问,那么题目就会很快地被分解清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再进一步解题。
2.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灵活选择
初中生语文解题固化、不够灵活的主要原因就是方法掌握得不够多,还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当学生掌握了比较多的的解题方法时,就能很好地实现多种方法之间的融合,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在课堂讲解解题方法时要注意选择,不能一味地只用同一个套路,要变换方法去解题,使学生发现同一道题目运用不同解题方法的不同效果。如:我给出作文题目:“我的妈妈”,提供几个写作方向,比如说学生可以写自己妈妈的职业,有些同学可能会写自己的妈妈是教师,妈妈是护士等。有些同学可能会写妈妈的爱好,比如说妈妈喜欢钢琴,妈妈喜欢音乐和读书等。有些同学可能会写和妈妈说的心里话,“妈妈您辛苦了”等。我会提供多个话题供学生选择,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3.鼓励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
思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一旦思维形成就容易给思维定式。如果学生的思维一旦定式就不能创新,就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此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语文解题思维,对敢于创新的学生以一定的鼓励,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创新语文解题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开展趣味知识竞答、创新自我等活动。比如说在讲解《论语》时,有些题目给出前半句让学生填写下半句,有些给出后半句让学生填写前半句。对于文言文的记忆同学们可能感觉比较困难,这时我让学生们以演小品的形式,把文章内容编成小品台词,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理解文章内容,达到记忆文章的目的。同学们在回答文言文背诵类题目时,比较容易回想起课堂上的演绎画面,将会应答自如。
4.课堂形式多种多样,避免枯燥,以免让学生厌烦
初中语文课堂避免不了对字词的掌握、对文言文的背诵以及枯燥地写作文,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都少不了丰富多样的课堂。课堂的丰富有利于初中语文解题思维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上课方式,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地自我改进,避免课堂枯燥无味。比如对于要背诵的课文,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小组之间进行互相检查,评出分数,然后交给教师。我再根据小组交上来的分数进行评比排名,对完成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完成比较差的小组进行鼓励。这样,学生积极性高,易于熟记。
初中生有其自身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教师在认真研读新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一定要耐心、细心、认真,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一定能够解决培养初中学生语文解题思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胡婕. 国内学习风格研究综述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 考试周刊,2011(75).
[2] 冯兰云. 探寻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J]. 中学教学参考,2010(04).
[3] 谷玉娟. 基于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初探[J]. 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黄略初级中学)
【内容摘要】中学阶段是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培养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题思维的形成,能够让初中生更快地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解题方式,有利于初中生提高语文成绩。通过调研发现,初中生很少有语文解题思维,即使有少数教师会培养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但却又具有盲目性和固化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解题思维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解题思维 问题 解决策略
一、引言
在初中语文解题教学中,怎样培养初中生的解题思维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解题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外,还需要通过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反思,不断地总结解题思维过程,自我创新解题思维方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都要简单灵活,使学生容易掌握,切切实实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语文解题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保证灵活性和批判性。
二、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存在的问题
1.难以形成思维,盲目解题
在初中语文解题过程中,难以形成思维,盲目解题。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无从下手,有些直接从原文中摘录一部分,毫无添加和修改,直接填写在答题栏上。因为没有形成语文解题思维,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解题,或者是稍微变换题型就会出乱子。面对有字数要求的题型,为了凑够字数,有些学生甚至是把歌词或者一些无关题目的话答在题上。
2.解题思维固化,不够灵活
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会简单传授一些解题方法,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讲述,按部就班地套用,由此会形成解题思维固化、不够灵活的问题。初中学生的变通能力有限,教师如果不能够积极引导的话就使他们呆板固化,在所有的解题中很难创新。解题思维固化不但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挑战,也是对整个初中教学体系的挑战,所以在语文解题思维形成的初级阶段要不断地强化和巩固。
3.难以举一反三,欠创新
举一反三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初中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初中学生在解题时面临着很难举一反三的问题,教师不只是要简简单单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反应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灵活运用的解题思维,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才能应对自如。
三、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初中语文解题思维培养,避免盲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解题方法。当学生拿到题目时,培养他们三问的解题方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比如说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题目:“《背影》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首先阅读课文,找到文章讲的是什么,通过文章通读,学生们知道这篇文章是关于父亲的,这篇文章是人物撰写类的。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背影呢?同学们可能会想到作者对自己父亲的爱。那么作者怎么样描述父亲的背影的呢?一步步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维,面对语文试题时,按照解题思维进行解题。初中学生对于感情的提炼能力可能有点差,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注意观察自己父亲的背影,记录下来自己当时感受,并且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我们教师可以对这个过程进行指导。每当同学们看到一个题目如果都试着这样三问,那么题目就会很快地被分解清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再进一步解题。
2.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灵活选择
初中生语文解题固化、不够灵活的主要原因就是方法掌握得不够多,还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当学生掌握了比较多的的解题方法时,就能很好地实现多种方法之间的融合,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在课堂讲解解题方法时要注意选择,不能一味地只用同一个套路,要变换方法去解题,使学生发现同一道题目运用不同解题方法的不同效果。如:我给出作文题目:“我的妈妈”,提供几个写作方向,比如说学生可以写自己妈妈的职业,有些同学可能会写自己的妈妈是教师,妈妈是护士等。有些同学可能会写妈妈的爱好,比如说妈妈喜欢钢琴,妈妈喜欢音乐和读书等。有些同学可能会写和妈妈说的心里话,“妈妈您辛苦了”等。我会提供多个话题供学生选择,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3.鼓励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
思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一旦思维形成就容易给思维定式。如果学生的思维一旦定式就不能创新,就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此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语文解题思维,对敢于创新的学生以一定的鼓励,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创新语文解题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开展趣味知识竞答、创新自我等活动。比如说在讲解《论语》时,有些题目给出前半句让学生填写下半句,有些给出后半句让学生填写前半句。对于文言文的记忆同学们可能感觉比较困难,这时我让学生们以演小品的形式,把文章内容编成小品台词,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理解文章内容,达到记忆文章的目的。同学们在回答文言文背诵类题目时,比较容易回想起课堂上的演绎画面,将会应答自如。
4.课堂形式多种多样,避免枯燥,以免让学生厌烦
初中语文课堂避免不了对字词的掌握、对文言文的背诵以及枯燥地写作文,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都少不了丰富多样的课堂。课堂的丰富有利于初中语文解题思维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上课方式,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地自我改进,避免课堂枯燥无味。比如对于要背诵的课文,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小组之间进行互相检查,评出分数,然后交给教师。我再根据小组交上来的分数进行评比排名,对完成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完成比较差的小组进行鼓励。这样,学生积极性高,易于熟记。
初中生有其自身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教师在认真研读新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解题思维。初中生语文解题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一定要耐心、细心、认真,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一定能够解决培养初中学生语文解题思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胡婕. 国内学习风格研究综述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 考试周刊,2011(75).
[2] 冯兰云. 探寻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J]. 中学教学参考,2010(04).
[3] 谷玉娟. 基于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初探[J]. 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黄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