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审美的重要形式

窦伟
我国有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对青少年的一系列民族品质的培养能起到促进作用。如王菲演唱的《幽兰操》,是根据唐代诗人韩愈的诗作改编,用64个字传达了孔子维系家国、感悟人生的曲折情怀。那鲜明的儒家思想的芬芳的溢漫,那动人的兰花的孕育与等待,那深厚的人生哲学的凝结,那似诉似泣幽怨悱恻的抒情,都通过王菲特有的变幻而又绮丽的轻吟浅唱表现了出来,四字一顿,舒缓中透出神韵,古风十足,沟通了人间与天空的美。学生听了这样的音乐,所感受的是音乐那清雅的芬芳和如日般光耀的思想。
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和审美,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民族音乐的内涵、特色和精神,培养民族情感,接受审美熏陶。
一、通过聆听活动体验民族音乐之美
在民族音乐诸形式要素中,旋律是最本质的要素。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旋律是各民族心灵的外化,也是传达各民族情感的载体,反映出各民族千百年来习惯养成的谛听和辨识的听觉能力。在谛听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一种流动的直觉表象,这种流动的视觉表象又显示出各民族感情曲线的特点。
在聆听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想象是音乐美感上的韵律性的延伸和振荡,能够拨动学生音乐上感应的心弦,召唤学生的心意情感的全部投入。如《春江花月夜》,聆听“江楼钟鼓”段时,笔者让学生想象春江夕阳的美景,想象箫鼓奏鸣的场面,想象画舫疾驶的壮观;聆听“月上东山”段时,笔者让学生想象明月升空的灿烂,想象银波万顷的开阔。聆听“风回曲水”段时,音乐主题在高五度的位置上作自由模进变奏,笔者让学生想象风助水势的情景,想象游客更加欢乐的场景。后面的几个乐段:“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不同乐段旋律音型表现了不同的音乐画面,让学生在聆听中想象,学生基本上能够体会到这首音乐婉转优雅的艺术特点,理解到换头合尾的循环变奏的手法。全曲聆听完毕,笔者又用PPT打出一首描写聆听《春江花月夜》感受的小诗:
夕阳江上闻钟鸣,春风拂柳渔歌声。
长空月明水涟漪,归舟橹水欸乃音。
把听觉形象转换为视觉形象,以视觉形象印证听觉形象,“直接唤起、调动人的感受、情感和力量”,收到了音已尽而味无穷的效果。
二、通过演唱活动体验民族音乐之美
演唱活动具有生命的气象。一首民族乐曲通过演唱,可以唤起生命的感觉,创造生命的意象。学生在演唱中,需要借助声音、手势、头部的晃动、面部表情的变化等动作来呈现自己对民族音乐内容的理解、节奏的把握。再加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媒介,使教学内容图像化、动态化和音响化,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演唱活动中产生了“亲历性”,躯体运动、动作、伴奏的声音等带来的各种景象和感觉,都会使学生产生“情绪体验”,感受到快乐或者喜悦、悲伤或者愤怒。民族音乐演唱是用身体去体验音乐的一种形式,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所以达尔克罗兹说:“用身体去体验音乐,不仅要求音乐能力,也要求整个人的性格。”
让学生演唱民族音乐,必须全身心投入,真正产生体验。笔者组织学生演唱《摇篮曲》(东北民歌)时,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歌曲的节奏,用手轻轻摆动,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起伏,每一个学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在妈妈呵护下的美好瞬间。在指导演唱时,笔者结合音乐作品表达的速度、力度、表情、创作背景、音乐体裁、音乐风格等,使学生在演唱民族歌曲的过程中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歌曲的节奏、强弱记号、歌曲风格、演唱方法等。
三、通过模仿活动体验民族音乐之美
模仿活动就是指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通过反反复复地做某些动作,通过体验来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用身体动作模仿音乐节奏,身体动作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往往带有个性化的创造。
从民族音乐作品的音色、节奏等方面进行模仿性体验。首先是模仿用在民族音乐技能训练方面,如对于节奏型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教师打一遍,学生模仿打一遍,然后一遍遍重复模打,直到学生能够正确拍打节奏为止。其次,是用在民族音乐情节或民族音乐形象的模仿上,通过模仿再造形象。动作模仿有利于让学生把握音乐本体要素,如音高、音程、和弦、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曲式等,学生如果能够很好地掌握以上的音乐本体元素,就能进一步提高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形象模仿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创造音乐形象,达到逼真的境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运用动作模仿和声音模仿的教学手法,也最能体现学生的天性,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此外,视唱民族乐曲,演奏民族乐器,学跳民族民间舞蹈等都需要一遍遍地模仿,才能掌握唱、奏、跳的技能技巧。比如:我们欣赏戏曲音乐时,我们可以模仿剧中的人物,分角色表演或模仿唱几句;教唱新疆歌曲时,我们可以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学唱《走进西藏》,我们就配上藏族舞蹈动作,边跳边唱;欣赏鼓子秧歌时,我们可以随着舞蹈者的鼓点节奏跳一跳、扭一扭。只有创造这样的课堂气氛才能感染学生,并能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信心。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艺术的感染熏陶,以便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老师在每一次模仿练习中都要有新的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练习中都有新的进步和变化,这样的模仿活动才有意义。
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要让音乐课“活”起来,创造一种表演的情境来感染学生,动作体验是学生对民族音乐节奏、气势的理解,是学生内心体验的外在表现,是青春生命活力的迸发,是艺术空间里的音乐对话和互动。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
  • 灵璧磬石雕刻的民俗内蕴与美术

    姜文文摘要:灵璧磬石雕刻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磬石雕刻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演变,已形成了其独特的发展

  • 系统设计视角下城市公共家具设

    闫秋羽?郝冬冬摘 要:本文从系统性设计研究入手,分析当前城市公共家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城市公共家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城市公共家

  • 励志动画电影《刺猬小子之天生

    李亚静付翊含在热闹的暑期档,动画类电影的市场需求急速扩大,这让此类作品在暑假备受欢迎。《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是继《摇滚藏獒》《大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