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赏中提升审美品位 在实践中激发创造能力

    杨新祥

    摘要:美育在于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初中美术教育是开展美育的载体,重点在于“美”+“术”,即提升审美水平(认识美、欣赏美)和掌握创作技能技巧(表现美、创造美)。针对目前中学美术教学教法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性、指向性、实效性入手,从“美(审美能力)+术(创造能力)”两个大方向出发,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以知识技巧为中心向以愉悦审美为核心实行“两个转变”,实现有效的“美+术”管理实践,推进美术欣赏与实践创造相互促进。

    关键词:审美能力 创造能力 教学组织方式

    美育,是德智体美劳五项素质教育重要组织部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美术教学,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们运用手中的材料,将心中的美、生活中的美,加以充分的表现,实现美的创造。但在现实中,美术教育往往被忽视,师资力量、课时安排、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与美术教育的“顶层设计”存在较大距离。

    一、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情况上看,一是美术课没有纳入中考科目,毫无应试竞争优势。二是教师编制主要用于保证语数外等学科的师资,加重了美术教师结构性缺编。三是课程安排缺位。尽管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开足课、开满课、提高“素质教育”,中学也开设美术课,但美术课往往被语数外等主科占用。

    从组织教学上看,一些美术老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不能与时俱进,只是“为教而教”完成教学任务,仍然以教师单向式灌输为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意识不够强,双向式互动相对欠缺,对学生的差异性顾及不多,对其审美欣赏培养不足,对学生兴趣调动不够,致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美术的热情。

    从自身教学上看,教师往往侧重于单纯绘画技能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进行美术文化学习的引导。课堂上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欣赏理解作品成为一项生硬的教学任务,未能拉近师生距离,形成互动转化。

    二、有效的“美+术”管理实践

    针对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中特别是中学美术教学教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进行了有效的教育管理行动尝试。

    一是转变中学美术教学理念。通过研究教学要求、分析课标、学生学情,从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性、指向性、实效性入手,尝试从“美(审美能力)+术(创造能力)”两个大方向出发,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知识技巧为中心的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向以愉悦审美为核心的现代教学观念转变,使学生获得艺术理解、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审美愉悦,丰富审美经验。

    二是拓展中学美术欣赏空间。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围绕提升学生审美欣赏能力,我在上课之前认真查阅美术教材内容中的背景资料,包括时代背景、作者背景、史实内容;在课堂上,我利用投影、挂图和多媒体,展开现有美术教材欣赏内容,通过点明教材作品中人物神态、身高胖瘦、衣着线条等具体细节,通过对比唐宋明清美术作品风格的变化,将每个朝代国力强盛程度、儒释道等教派文化影响、社会审美时尚变迁等画面之中看不见的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领略、感受到历史文化对画家、对作品的深刻影响,共建情感共融、审美共鸣的桥梁。

    从作品欣赏的思想性上,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以及社会背景,加深了学生对作品背后的现实性、社會性的理解,避免“就作品谈作品”,真让学生领会到“作品的思想是作品的灵魂”,使得欣赏目的“落到实处”。

    从作品欣赏的艺术性上,分析作品的艺术门类、构图、造型色彩、主题立意,引导学生产生视觉快感,体验作品中的情绪和情感,感受作品美的存在,最终实现审美艺术欣赏的目的。

    从作品欣赏的文艺评论上,鼓励学生尝试开展美术作品评论,将美术欣赏引向深入。采取分组讨论、互动式引导、情景式模拟等教学教法,引导学生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产生创造性认识,实现审美空间再拓展。

    三是提高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欣赏与实践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指导实践;实践能力的增强也有助于提升欣赏水平。

    在课堂实践课上,素描与水粉学习是主要内容。在素描教学中,我坚持感受先行、思考跟进,既强调从物体之间关系、形体组织特点的角度,仔细观察对象,全面地感受和理解静物布置意图,更强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点线面的组合、黑白灰色调变化,让笔下的线条活起来,让静物呼之欲出,体现静物的立体丰满。在水粉画教学中,我辅导学生选用中性色如褚石、橄榄绿打轮廓,运笔以生涩感为佳,经营构图,画出基本素描关系;采用揉、擦、洗为主的技法;用色彩塑造形体,亮部色彩用色要厚,有厚重感;暗部色彩用色要薄,有透明感;高光处理要自然生动,把握好画面整体色调关系。

    在课外实践中,我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怀抱之中,到公园、桥边、田野观察写生,一方面观察、欣赏大自然之美,选择引发触动心灵的实践对象;另一方面,把课堂所学充分运用到实践之中,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大胆实践,积极培养学生从内心流淌而出的审美情趣。同时,组织开展摄影、手工制作、参观街头雕塑等活动,多方位地让学生们接触自然、感受美好的审美情趣。

    三、创新中学美术教学组织方式

    为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我转变思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教学组织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1.小组讨论法。小组中每个同学都要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以小组为单位给出理解结论。如我提出《生气的脸》《夏天和秋天的树》《雨伞开会》等开放性主题,让学生讨论人的脸部表情、树叶的季节变化等特点,将“一切景物皆有情”的理念融入学生心的灵之中。

    2.引导思考法。不要学生“动手”,而要学生“动脑”。比如,引导学生思考教材封面上的马,跟现实中的马有什么不同?神女飞天的飘带有什么特点?有哪几种形态?给你什么感觉?如让你画你熟悉的校园景色,你认为应如何取舍?你想用什么样的颜色?

    3.“创造设计”法。例如,请学生给学校设计一个新校徽、为合肥马拉松比赛设计吉祥物,等等,有目标指向、有空间要求,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四、本阶段的研究收获

    通过上述教育行为,学生们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大大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创作出了富有情趣的个性作品。如布艺娃娃、动漫贺卡、剪纸等一批自发性、原创性作品,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提升。三是学生的美育水平得到提高。不少同学表示“蓝天下的云朵真美”“爱护海洋,留下可爱的北极熊、海龟”“我爱我家、我爱巢湖”。

    作为中学美术教育者来说,要按照新理念的引领,掌握学生成长的规律,改进美育教育的方式,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落好。

    责任编辑:陆晨阳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融合STEM理念,构建高效信息技

    罗娴摘 要:STEM理念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融合,旨在促进学生掌握多种知识与技能,并实现迁移与应用。文章作者提

  • 文本解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唯一

    邓井英【摘 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至关重要。因此语文教师要潜心钻研,沉入文字,强化自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