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心理味”变了质
朱雪霞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体验;感悟;反思
2014年下半年,江苏省镇江市举办了首届“镇江市好课堂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参选对象为全市各中小学普通教师。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是参加活动的一门课,这是镇江市教育教学大规模比赛中首次出现心理学科。比赛先由各区自行选拔,最终产生区选手代表参加市决赛。
我积极参加了这次比赛,遗憾的是没有拿到名次。比赛后在中心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对我此前的参评课作了一些简评,认为课程的整体框架是比较好的,活动也恰当,互动、分享均没有什么问题,最终落选的直接原因是我在课堂上对情绪ABC理论的分析用过了力。 初中组区内选拔参评课的主题是“情绪管理”,由各选手自行组织内容。在最初的设计中,我曾反复思量,既然是心理课,一定要有它的“心理味”,如何体现呢?在参赛文件设计要求一栏中提到“教学设计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切忌华而不实……”,在教法中提到“运用适当的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基于此,我反复思量最终设计了五个环节:由“演员”导入主题,通过游戏了解基本情绪,模拟情境看待不同的情绪,通过情绪ABC理论调适情绪,最后分享感悟和课外延伸。
在引导学生调适情绪时,先创设情境——此刻,下雨了,你的心情如何?通过学生的心情分享、比较引出关键点——自己的看法,接着导入情绪ABC理论,并对它进行一番介绍和分析,其最初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通过改变认知调适情绪中获得理论支撑,增强课程内容的可信度,二则隐约有想借此体现我专业水准的意图。虽然最终目的达到了,但却是有问题的,对于这一点我在此后的优质课观摩研讨中有了进一步认识。 如火如荼的“好课堂”比赛落下帷幕不久,市教研室为了以此为点形成辐射力量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内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对其中的一部分优质课堂进行了公开展示。在强烈渴望一睹优质课真正面目的动机趋使下,我有幸听到了几节初高中优质心理课,并参加了此后的研讨活动。几番下来回顾自己参赛课程的设计颇有感悟,我的确对理论讲述中度的把握出了偏差。
“思维导图”是一节高中段优质课,上课教师在课堂中花了很长时间介绍思维导图的由来、依据、方法、意义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练习。我当时非常疑惑,在这一点上他的做法是与我对情绪ABC理论的阐述相同的,那为什么优质课也是这样上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参加了研讨会,各位教研员及听课教师直抒己见,纷纷对此节课作出评价,亮点当然很多,但也提出了不足,其中最大不足便是理论味太重,讲解太多、内容太深以致学生难以理解,其之所以会被评为优质课,是因为高中段参评课较少,相对来说是胜出的,但这个弊端却是显然存在并值得我们注意的。
爱迪生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因此,“失败的课”也可以是“收获的课”,在总结教训、学习反思中,我明白了心理活动课要想保证它的“特质”,需要把握好一些度,否则就极易变了味。
第一,把握理论之度。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由此可见,心理活动课绝不能上成心理学课。那么是不是一旦在课堂上进行了心理理论的讲解就成了心理学课呢?当然不是。理论依据除了是我们活动设计时的基础支撑之外,在课堂上适时适量地讲授也能起到使学生知晓、内化的作用,但对理论的讲解一定要运用得当。
例如,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尽量减少理论的讲述,而更多地通过活动去引导。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则可以在必要时适量引入一些理论的讲述,但一定要浅显、简短、易懂,最终通过活动、练习去深化学生对理论的实践、体验,这样理论才更易被学生所认知、理解,学生也才更能通过体验深化认知、改变心理。真正有较高专业积淀和水准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和设计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悟,切莫将专业知识不问对象、不加变通地灌输,否则便将“心理味”变成了“学科味”。
第二,把握活动之度。
我们都知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生命力是“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其核心所在。
例如,暖身活动对于辅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主题活动则能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获得发展……
但我们也应把握活动之度。 例如,在我曾经听过的一节心理活动课中,教师想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课上鼓励大家和她一起跳《小苹果》,她卖力地跳着,极力邀请大家跟她一起,可是响应者寥寥,更多学生以一种近似于看“闹剧”的想法嘻哈观望。很显然,这位教师没有考虑活动应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实际环境相结合。我们的心理活动都应是精心设计、挑选出来的,与我们所预设的目的相吻合,各个活动或情境以目标为靶心开展,之间环环相扣、自然衔接、收放有度,同时一定要考虑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能被学生所接受,否则对活动形式不加甄别,为了活动而活动,很容易只留热闹的空壳,使“心理味”变成了“娱乐味”。
第三,把握分享之度。
心理活动中的分享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参与获得了自己的感悟,但感悟尚处于潜意识之中,我们需要让它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让学生自己看到它,更深切地感知到它,同时让学生在分享中融合、碰撞、整合,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感知被学生内化。
心理活动课的特点之一在于它努力挖掘学生最真的东西,是真诚、开放、自由的,也因此而充满活力,如果对分享环节把握不好,很容易使心理变了味。例如,有一次,我们听一位教师上关于诚信的课,她准备了唱反调、情景模拟、表演、辩论等活动环节,最后她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想,第一个学生说:“今天我很高兴,特别是唱反调游戏特别好玩。”她微微一笑,请学生坐下。第二个同学说:“在表演的时候,我好紧张呀,不过表演完了也没什么害怕的了。”她仍然微笑着请这位同学坐下,接着说:“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诚信,其他同学是怎么看的呢?”第三位同学说:“这节课让我明白了,诚信是很重要的。”她高兴地对这位同学竖了竖大拇指:“你说得真好!”第四位同学说:“不诚信是可耻的,今天的课让我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做诚信的人。”她提高音量表扬道:“真好,我想你一定会的。”接下来的分享中,所有的学生都跟复制粘贴一样紧紧围绕诚信发表了感想,学生们一定想:“噢,原来老师是让我们说这个。”于是,像其他学科一样,学生们统一朝着“标准答案”进军,而这恰恰违背了心理活动课应有的原则。在同一个活动中,每一个个体会因为他的立足角度、触动点等不同而生成不同的感受,在感受的碰撞中又生成新的感受,因为真诚而易触动人心,从而促其发展。只要是学生真诚的感受我们都应该给予平等的回馈与肯定,否则学生总在“老师期望我说什么”的思维中分享,那心理课分享的魅力在哪里?也使本应开放的“心理味”成了“答题味”。
第四,把握点评之度。
在心理活动课上,我们最应期待看到的,正如罗杰斯所说便是学生们能够抛掉那些可能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真正发现其中更本质、更接近他自己的东西,能真诚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活动中应当充分有效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鼓励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索、自我感悟,并在与同伴的分享中获得经验内化,最终获得自我发展。指导教师只需积极关注,简短反馈,例如专注地倾听、适时地点头、微笑、简要重复学生的感悟、适时地正面强化等。切莫好为人师,点评过度,陷入说教化、灌输化模式,将想法凌驾或强加于学生之上,这样极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也将“心理味”变成了“思品味”。
当然,上好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不是仅仅把握好了这些度就行的,它还需要我们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准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探究、改善,这样才能让“心理味”不变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学,镇江,212143)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