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从接受美育开始
冉乃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追求美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需要。因此,美育必然成为当前教育事业中特别引人关注的话题。当然,美是精神世界中真善美的最高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达到这个目标要走很长的路,对此应该有充分准备。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当前,美育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其中重要的原因,一是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实施力度不够,政策引领和督导不够;二是有浅表化、功利化的倾向;三是有形形色色的不良思想意识借助美育的包装在迷惑青少年……
在开始重视美育的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思考和短期的战术安排。我认为首要解决的是,美育在中小幼教育中地位的认识问题。
人们常说:德育搞不好出危险品,智育搞不好出次品,体育搞不好出废品。那么,美育搞不好是什么结果呢?这的确需要我们反思。让我们先从一起高才生投毒杀害同学的案件说起:
复旦大学高才生林森浩投毒杀害同学黄洋,在一审宣判死刑之前,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访。专访中,他告诉记者,对于自己性格中的“矛盾”,他自己都无法解释。不过,在他断断续续的回答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记者:你能解释吗?就是自己性格中这种巨大的反差。
林森浩:……可能还是跟我做事不计后果这个习惯有关。伤害别人身体的这种行为,好像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
记者:为什么这么最基本的东西,当你长到这么大,而且你的智商这么高的时候,反而没有具备?
林森浩:不知道。我觉得这些东西是需要学习的,就是你头脑里的底线,你做事的习惯方式、思维方式都是需要你学习的。除非你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在你的家庭、周围环境存在那种很强烈的、反反复复的刺激,导致你头脑里从小就形成这种习惯。要是从小没有,那么你长大之后要学习,必须是要自己经过反复不断地强化。
记者:你学习过吗?
林森浩:我没有,跟我的成长路程有关。因为一路走来,就是说成绩都还一直可以,在别人看来可能有点自以为是。
从这段谈话可以看出,林森浩不敬畏生命,缺少“不能伤害别人身体”的底线,这是因为他从小缺乏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美好人生负责的教育,长大以后也没有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应该说不只是他认为的习惯)。不敬畏生命,不懂得如何让生命走向美好,不理解什么是美好的人生,这就是林森浩虽然知识渊博,但是仍沦为杀人犯的重要原因。
而从林森浩的个案出发,站在教育工作的角度,我们应该做更深层的反思。
缺少触及灵魂的教育
林森浩作为高分考入复旦大学的学生,他的“智”应该说没有问题;林森浩是班干部,在父亲印象中是“曾经孝顺、善良的儿子”,父亲认为孩子的“德”,至少不应该差到去杀人。
可是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林森浩就是杀人犯。法庭最终宣布:“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
为什么高才生成为杀人犯?他自己说的是“我做事不计后果”“伤害别人身体的这种行为,好像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
他自己说不清楚的原因,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东西”的缺失。这个“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实际就是在他内心世界中,缺失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一个大学的高才生竟然缺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说明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很少能触及这位“高才生”的灵魂,这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对教育整体工作的深思吗?
在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纲要中,甚至在课本的编写中,不乏各种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的内容。然而为什么没有进入学生的心灵?怎样才能使教育触及灵魂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好看”“好听”叫作美,这只是从给人感官上的愉悦方面说的。
人类的美,应该说有更深刻的意义。所谓美,就是人类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并且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建筑工人欣赏自己建造的高楼大厦,农民欣赏自己辛勤培育的庄稼,艺术家欣赏自己呕心沥血孕育的作品,教师欣赏自己循循善诱而主动发展的学生,家长欣赏自己千辛万苦拉扯大的孩子,学生幸福地看到自己在健康发展:这才是美!
所以说,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对象化,才是美的本质。如果我们的审美教育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自然不会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也无法触及灵魂。
没有美育,就是半截子教育
真善美是人类一切理想境界的最完整标志。“真”侧重于人掌握客观规律;善侧重于掌握人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只有满足自己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才能达到善;而美则侧重于在前两者的前提下,超越真(例如过去梦想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和善(例如道德中的诚实规范,做好事不留真名)各自的片面性,比较自由地、自主地把握客体,从而充分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也就是最高的美的境界。
蔡元培曾经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他强调:美育是辅助德育完成的有力工具。也就是说,美育就是这样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净化人的精神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帮助德育完成任务。现在事实的确证明了:缺少美育,没有动情,满足于宣誓和背诵道德条文,德育就没有办法真正完成。
所以说,没有美育,就是半截子教育。美育搞不好,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半成品,甚至会出林森浩这样的“定时炸弹”!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缺失了美育?
不能不说,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使得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把应试放到压倒一切的高度,这使他们拥有的只能是为了分数而死记硬背的“知识”,只能掌握为了升学而必须遵守、牢记的“品德习惯”“规章制度”。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是名次、分数,心中只有个人的得失,也就是在他们内心世界中只想为名次、成绩拼搏的时候,已经很难容下其他东西,更不用说真善美了。
另一方面,学生成长中接触的是真实的社会环境,而当今的社会中,把金钱、实惠、名利看得至高无上的思潮还有相当的市场。这种思潮是和真善美背道而驰的,它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和思想当中。
可想而知,一个没有通过美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识别美丑能力的学生,面对这些社会思潮,他既不可能躲进一个纯洁的空间,在现实社会中又没有自我抵御的能力。他的健康成长自然是很难很难的,更不要说成为顶天立地、具有高尚美德的新一代。
美育应该从小进行
那么,怎样将美育与智育结合?美育怎样成为辅助德育完成的有力工具?从小就进行美育,这是一个重要的经验。
美育的优势是能够调动人的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只有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教育才能直达人的心灵。而人的童年时期情感感受性更强,应该说正是开展美育的最佳时机。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为什么花了大量时间写了1200个童话故事?前年我去乌克兰访问,看到了他们大量出版的精美的童话书籍,看到了在中小学、幼儿园里有十分丰富的童话演出,看到帕夫雷什中学精心策划修建的童话室,我才逐渐明白了:他们的美育从小就进行了,并落到了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话与美是分不开的,并有助于美感的培育,没有美感,就难有高尚的心灵和对他人的不幸、悲伤及痛苦的真诚的同情心。
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写过这样一篇童话:
在夜莺面前觉得羞愧
奥丽雅和丽达选择了去森林,走啊,走啊。在路上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掏出来袋子里的面包、鸡蛋、黄油,吃加餐。
树上落着一只唱歌的夜莺,它美丽的歌声迷住了奥丽雅和丽达。他们俩坐着,不敢动一动,直到它的歌声停了下来。
奥丽雅把吃剩下的垃圾扔进了灌木丛。
丽达则收拾起这些垃圾,包起来,放进一个袋子里。
奥丽雅问:“你为什么把这些垃圾收起来?在树林中没有人看见。”
丽达静静地说:“在夜莺面前我觉得羞愧。”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用儿童最容易理解的事情,赞颂了美好的情感,让这种美好的情感更加放大、更加升华,将始终陪伴着孩子的人生旅程。
这篇童话传递了苏霍姆林斯基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做了不体面的事,受到责备主要不是来自年长的人,而是来自孩子。年长的人只能去点燃善良思想的火花。因此,他十分重视早期通过童话进行教育,认为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感教育,是能够激发自我教育的道德审美教育。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缺少了美育这个重要环节?当孩子一入学,就用考上清华北大的目标引领他,用堆积如山的作业考验他,除了为了分数盲目拼搏的自我,哪里还有美?哪里还能够容得下美?
对于已经度过童年期的青年来说,如何弥补这个美育的不足?在这里,引用著名电视主持人敬一丹的母亲的一句名言:“想改变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晚。”由于青年比儿童更加成熟,自觉意识更强,只要想改变自己,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欣赏美、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
何况,许多学生内心世界并不都是一片荒漠,有可能从各种途径接受了美育,或是家庭重视美育,或是学校重视美育,或是在社会上接受了美育。有了一定的审美基础,把握住这些衔接点,仍然可以再接再厉,逐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责 编 再 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追求美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需要。因此,美育必然成为当前教育事业中特别引人关注的话题。当然,美是精神世界中真善美的最高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达到这个目标要走很长的路,对此应该有充分准备。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当前,美育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其中重要的原因,一是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实施力度不够,政策引领和督导不够;二是有浅表化、功利化的倾向;三是有形形色色的不良思想意识借助美育的包装在迷惑青少年……
在开始重视美育的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思考和短期的战术安排。我认为首要解决的是,美育在中小幼教育中地位的认识问题。
人们常说:德育搞不好出危险品,智育搞不好出次品,体育搞不好出废品。那么,美育搞不好是什么结果呢?这的确需要我们反思。让我们先从一起高才生投毒杀害同学的案件说起:
复旦大学高才生林森浩投毒杀害同学黄洋,在一审宣判死刑之前,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访。专访中,他告诉记者,对于自己性格中的“矛盾”,他自己都无法解释。不过,在他断断续续的回答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记者:你能解释吗?就是自己性格中这种巨大的反差。
林森浩:……可能还是跟我做事不计后果这个习惯有关。伤害别人身体的这种行为,好像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
记者:为什么这么最基本的东西,当你长到这么大,而且你的智商这么高的时候,反而没有具备?
林森浩:不知道。我觉得这些东西是需要学习的,就是你头脑里的底线,你做事的习惯方式、思维方式都是需要你学习的。除非你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在你的家庭、周围环境存在那种很强烈的、反反复复的刺激,导致你头脑里从小就形成这种习惯。要是从小没有,那么你长大之后要学习,必须是要自己经过反复不断地强化。
记者:你学习过吗?
林森浩:我没有,跟我的成长路程有关。因为一路走来,就是说成绩都还一直可以,在别人看来可能有点自以为是。
从这段谈话可以看出,林森浩不敬畏生命,缺少“不能伤害别人身体”的底线,这是因为他从小缺乏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美好人生负责的教育,长大以后也没有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应该说不只是他认为的习惯)。不敬畏生命,不懂得如何让生命走向美好,不理解什么是美好的人生,这就是林森浩虽然知识渊博,但是仍沦为杀人犯的重要原因。
而从林森浩的个案出发,站在教育工作的角度,我们应该做更深层的反思。
缺少触及灵魂的教育
林森浩作为高分考入复旦大学的学生,他的“智”应该说没有问题;林森浩是班干部,在父亲印象中是“曾经孝顺、善良的儿子”,父亲认为孩子的“德”,至少不应该差到去杀人。
可是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林森浩就是杀人犯。法庭最终宣布:“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
为什么高才生成为杀人犯?他自己说的是“我做事不计后果”“伤害别人身体的这种行为,好像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
他自己说不清楚的原因,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东西”的缺失。这个“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实际就是在他内心世界中,缺失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一个大学的高才生竟然缺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说明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很少能触及这位“高才生”的灵魂,这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对教育整体工作的深思吗?
在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纲要中,甚至在课本的编写中,不乏各种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的内容。然而为什么没有进入学生的心灵?怎样才能使教育触及灵魂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好看”“好听”叫作美,这只是从给人感官上的愉悦方面说的。
人类的美,应该说有更深刻的意义。所谓美,就是人类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并且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建筑工人欣赏自己建造的高楼大厦,农民欣赏自己辛勤培育的庄稼,艺术家欣赏自己呕心沥血孕育的作品,教师欣赏自己循循善诱而主动发展的学生,家长欣赏自己千辛万苦拉扯大的孩子,学生幸福地看到自己在健康发展:这才是美!
所以说,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对象化,才是美的本质。如果我们的审美教育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自然不会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也无法触及灵魂。
没有美育,就是半截子教育
真善美是人类一切理想境界的最完整标志。“真”侧重于人掌握客观规律;善侧重于掌握人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只有满足自己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才能达到善;而美则侧重于在前两者的前提下,超越真(例如过去梦想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和善(例如道德中的诚实规范,做好事不留真名)各自的片面性,比较自由地、自主地把握客体,从而充分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也就是最高的美的境界。
蔡元培曾经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他强调:美育是辅助德育完成的有力工具。也就是说,美育就是这样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净化人的精神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帮助德育完成任务。现在事实的确证明了:缺少美育,没有动情,满足于宣誓和背诵道德条文,德育就没有办法真正完成。
所以说,没有美育,就是半截子教育。美育搞不好,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半成品,甚至会出林森浩这样的“定时炸弹”!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缺失了美育?
不能不说,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使得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把应试放到压倒一切的高度,这使他们拥有的只能是为了分数而死记硬背的“知识”,只能掌握为了升学而必须遵守、牢记的“品德习惯”“规章制度”。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是名次、分数,心中只有个人的得失,也就是在他们内心世界中只想为名次、成绩拼搏的时候,已经很难容下其他东西,更不用说真善美了。
另一方面,学生成长中接触的是真实的社会环境,而当今的社会中,把金钱、实惠、名利看得至高无上的思潮还有相当的市场。这种思潮是和真善美背道而驰的,它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和思想当中。
可想而知,一个没有通过美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识别美丑能力的学生,面对这些社会思潮,他既不可能躲进一个纯洁的空间,在现实社会中又没有自我抵御的能力。他的健康成长自然是很难很难的,更不要说成为顶天立地、具有高尚美德的新一代。
美育应该从小进行
那么,怎样将美育与智育结合?美育怎样成为辅助德育完成的有力工具?从小就进行美育,这是一个重要的经验。
美育的优势是能够调动人的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只有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教育才能直达人的心灵。而人的童年时期情感感受性更强,应该说正是开展美育的最佳时机。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为什么花了大量时间写了1200个童话故事?前年我去乌克兰访问,看到了他们大量出版的精美的童话书籍,看到了在中小学、幼儿园里有十分丰富的童话演出,看到帕夫雷什中学精心策划修建的童话室,我才逐渐明白了:他们的美育从小就进行了,并落到了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话与美是分不开的,并有助于美感的培育,没有美感,就难有高尚的心灵和对他人的不幸、悲伤及痛苦的真诚的同情心。
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写过这样一篇童话:
在夜莺面前觉得羞愧
奥丽雅和丽达选择了去森林,走啊,走啊。在路上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掏出来袋子里的面包、鸡蛋、黄油,吃加餐。
树上落着一只唱歌的夜莺,它美丽的歌声迷住了奥丽雅和丽达。他们俩坐着,不敢动一动,直到它的歌声停了下来。
奥丽雅把吃剩下的垃圾扔进了灌木丛。
丽达则收拾起这些垃圾,包起来,放进一个袋子里。
奥丽雅问:“你为什么把这些垃圾收起来?在树林中没有人看见。”
丽达静静地说:“在夜莺面前我觉得羞愧。”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用儿童最容易理解的事情,赞颂了美好的情感,让这种美好的情感更加放大、更加升华,将始终陪伴着孩子的人生旅程。
这篇童话传递了苏霍姆林斯基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做了不体面的事,受到责备主要不是来自年长的人,而是来自孩子。年长的人只能去点燃善良思想的火花。因此,他十分重视早期通过童话进行教育,认为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感教育,是能够激发自我教育的道德审美教育。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缺少了美育这个重要环节?当孩子一入学,就用考上清华北大的目标引领他,用堆积如山的作业考验他,除了为了分数盲目拼搏的自我,哪里还有美?哪里还能够容得下美?
对于已经度过童年期的青年来说,如何弥补这个美育的不足?在这里,引用著名电视主持人敬一丹的母亲的一句名言:“想改变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晚。”由于青年比儿童更加成熟,自觉意识更强,只要想改变自己,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欣赏美、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
何况,许多学生内心世界并不都是一片荒漠,有可能从各种途径接受了美育,或是家庭重视美育,或是学校重视美育,或是在社会上接受了美育。有了一定的审美基础,把握住这些衔接点,仍然可以再接再厉,逐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