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导航
杨爱珍
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这个《守则》把原先实施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个文件整合为一,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要求越来越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抓手。正如许多教师所说,《守则》是“尚方宝剑”,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和倚重《守则》。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贯彻执行《守则》呢?
一、《守则》与《规范》相辅相成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原先的《守则》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有何区别,它们又经过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呢?
守则,即为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准确性、可行性、通俗性等特点。守则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多采用通篇分条式写法。《中小学生守则》,即中小学生共同遵守的规则;它由国家教育部门根据中小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制定,是中小学生德育的一部分,是引领和规范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规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目的是加强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就《守则》和《规范》而言,同样是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两者的区别在于:《守则》从大处着眼,相对概括,提出方向性的、提纲挈领的要求;《规范》从小处着手,从行为习惯养成的角度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是对《守则》的细化。例如2004版《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热爱大自然等,虽然行文简短,但每一条都非常有针对性、方向性。对于诚实守信,2004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了具体要求:“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2004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是:“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守则》和《规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结合使用,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守则》的历史沿革
1.解放初期,首次亮相
1949—1956年,是新中国教育的起步阶段,以《中小学生守则》发布为重要标志的德育体系也逐步建立。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守则》,共20条;5月13日又发布《中学生守则》,共18条。两者都偏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指导。如《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第一条都提出,要努力学习,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如《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是“按时吃饭、休息、睡觉,常常游戏、运动、锻炼身体”。这两个《守则》是促进学校德育正规化的重要范本。后来,随着“文革”的开始,这两个《守则》实际上被废止了。
2.改革开放,与品德课同行
1981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教育部于3月9日发出了《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规定从1981年秋季开始,小学各年级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1981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可以看出,国家把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把《守则》的实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后的10年间,中小学以小学思想品德课、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主阵地,比较系统、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依照《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所以,《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的落实是和中小学德育课的实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3.《规范》出台,细化行为
1988年8月,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经过3年的实践、 修订,1991年8月20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依据就是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最基本的要求。该《规范》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60条,非常详尽。《规范》对于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4年4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正式颁布施行。这是国家教委对1988年5月下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经过5年多试行后,做了进一步修订而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按照由自我到他人,由学校到家庭、社会生活的顺序排列。它包括如何对待自身,如何对待他人,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应该怎样做等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40条,概括了中学生日常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要求明确具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改善当时中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引导中学生在复杂纷纭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4.两个《守则》合并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已沿用了20多年,修订后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合并后的《守则》仍为10条,增加了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增补。修订后的两个《规范》小学为20条,中学为40条。修订后的《守则》及《规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5.重新修订,高度浓缩
2012年,教育部启动修订工作,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即把70条守则规范浓缩成9大准则,并于2014年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这是继2004年发布后,《中小学生守则》10年来的首次重新修订。为中小学生立规矩的《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既有价值引领作用,也包含着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密码。
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这个《守则》把原先实施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个文件整合为一,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要求越来越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抓手。正如许多教师所说,《守则》是“尚方宝剑”,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和倚重《守则》。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贯彻执行《守则》呢?
一、《守则》与《规范》相辅相成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原先的《守则》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有何区别,它们又经过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呢?
守则,即为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准确性、可行性、通俗性等特点。守则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多采用通篇分条式写法。《中小学生守则》,即中小学生共同遵守的规则;它由国家教育部门根据中小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制定,是中小学生德育的一部分,是引领和规范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规范,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是社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规范是建立在维护社会秩序理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全体成员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目的是加强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就《守则》和《规范》而言,同样是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两者的区别在于:《守则》从大处着眼,相对概括,提出方向性的、提纲挈领的要求;《规范》从小处着手,从行为习惯养成的角度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是对《守则》的细化。例如2004版《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学生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热爱大自然等,虽然行文简短,但每一条都非常有针对性、方向性。对于诚实守信,2004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了具体要求:“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2004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是:“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守则》和《规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结合使用,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守则》的历史沿革
1.解放初期,首次亮相
1949—1956年,是新中国教育的起步阶段,以《中小学生守则》发布为重要标志的德育体系也逐步建立。1955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守则》,共20条;5月13日又发布《中学生守则》,共18条。两者都偏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指导。如《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第一条都提出,要努力学习,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如《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是“按时吃饭、休息、睡觉,常常游戏、运动、锻炼身体”。这两个《守则》是促进学校德育正规化的重要范本。后来,随着“文革”的开始,这两个《守则》实际上被废止了。
2.改革开放,与品德课同行
1981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教育部于3月9日发出了《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规定从1981年秋季开始,小学各年级普遍设立思想品德课。1981年8月26日,教育部发布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可以看出,国家把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把《守则》的实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后的10年间,中小学以小学思想品德课、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主阵地,比较系统、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依照《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所以,《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的落实是和中小学德育课的实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3.《规范》出台,细化行为
1988年8月,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经过3年的实践、 修订,1991年8月20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依据就是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最基本的要求。该《规范》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60条,非常详尽。《规范》对于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4年4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正式颁布施行。这是国家教委对1988年5月下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经过5年多试行后,做了进一步修订而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按照由自我到他人,由学校到家庭、社会生活的顺序排列。它包括如何对待自身,如何对待他人,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应该怎样做等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40条,概括了中学生日常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要求明确具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改善当时中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引导中学生在复杂纷纭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4.两个《守则》合并
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已沿用了20多年,修订后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合并后的《守则》仍为10条,增加了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增补。修订后的两个《规范》小学为20条,中学为40条。修订后的《守则》及《规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5.重新修订,高度浓缩
2012年,教育部启动修订工作,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即把70条守则规范浓缩成9大准则,并于2014年公开征求意见。
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这是继2004年发布后,《中小学生守则》10年来的首次重新修订。为中小学生立规矩的《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既有价值引领作用,也包含着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