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重点出版及职业操练

    【摘要】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精心组织实施“十三五”重点出版选题,同时以重点选题图书辐射和观照其他各类出版物,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力作,走出一条稳健踏实的路子,为出版事业及出版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这是一家小型出版社从业人员的良好愿景,我们当努力之、实践之。

    【关键词】“十三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版;重点图书

    【作者单位】汪晓军,中共党史出版社。

    当下,我们是这样考虑“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图书出版及具体措施的:作为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事业及出版产业,既要留意在共商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得到的共享机会,也要努力实现图书产品质量的提质增效升级,以保证实实在在满足读者学习阅读的需求,同时继续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上发挥重要的出版服务作用。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对我们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冷静看待出版经营活动的竞争与发展,准确把握好在出版业务拓展当中的稳增长与调结构关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出现以后,我们会不由自主想到在出版实务当中经常会安排的一项业务,即每一年的“销库存”。党中央提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十三五”良好开局的举措,我们通常的“销库存”业务,本就是消化图书生产与销售过程里的严重滞涨,在“销库存”举措观照下,就具有了落实“稳、准、活、实”的价值意义。从一个出版产业微观组织来看,这里的“销库存”可以刺激单体出版社发展活力,使其认真谋划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对于出版产业来说,每一个微观组织(或单体出版社)准确定位精准拓展业务,也直接影响着出版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升级的质量和持续发展的水准。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我们的出版实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紧密相连,以需求为目标和方向,同时影响新的需求出现。也就是说,供给以需求为导向,需求因供给而嬗变,两者是互相促动的关系。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也与市场营销学相关研究与实践有着天然的联系。

    在市场营销学概念里,我们很熟悉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在市场营销研究及实践中,实际上也代表着五个不同的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经历了商品生产及市场销售的全部历程,见证了从生产阶段到社会市场营销阶段五种观念的演变过程,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清楚看出,供给和需求总是在相互依存、相互促动之中进行的,依存与促动的演变,就是改革的结果。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市场营销学观念来解析,就是指引生产供给,聚焦社会需求,推进结构调整,供给充分有效。那么在当下的社会市场营销阶段,在强调准确研究目标市场需求的同时,注重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长远利益,保持和增强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福利,这与宏观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力,提升供给侧体系的质量和效益,目标是一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解决产能过剩、库存滞涨却不能满足多层次需求的矛盾,进而降成本补短板,用结构性改革方式合理配置资源,以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速度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一方面要满足正在愈益增长的多样化高层次需求,另一方面要研发及创造更多的社会需求空间。如此,适度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供给的持续增长,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只有这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够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颇为契合的是,作为经济发展大格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社会市场营销学的观念,着力推进目标市场读者需求的研究和创新,既满足目标市场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又引领目标市场读者的柔性化需求,出版制作即时跟进,不断创新编辑出版方式及形式,制作新颖别致、丰富多样的出版物,繁荣出版事业景观,推动出版产业的持续进步和长足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版事业发展本身就在创造新的需求,出版产业发展也在适度扩大供给,无论是微观组织的单体出版机构,还是整个出版产业,供给要素的良好调整及合理配置,能从各个方面提升满足及丰富社会需求的供给机能。如此,我们的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就有了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同步跃升的条件和机会。

    二、“名山事业”与多样化供给

    在“十三五”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同样是在“十三五”时期,我们的党和国家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西方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渗透干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相对低下,我们的文化产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国家整体文化实力尚弱等。在这样的情势下,出版人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整个“十三五”时期,高度重视出版活动的社会效益,首要的任务是用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经济效益。

    在具体的出版实务作业里,我们的社会责任要通过实际的出版项目来实现。我把这种实践社会责任的作业称作“名山事业”的构建和文化供给多样。应该说,我们出版工作的重点,就是构建“名山事业”。在这样的工程项目里,出版产业的集团组织也罢,微观单体机构也罢,作业体量可能有大有小,但作业分量同样举足轻重。在“十三五”时期的出版规划当中,有所作为的体现,应当是一些标志性出版物矗然而立,成为出版组织卓然存在的标志。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我服务的中共党史出版社为例,这是一个单体出版机构,由于特殊的资源禀赋,同样可以成就“名山事业”。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连带修订重印《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成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热点学习图书,在全国读书界影响很大,也为出版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而成的一部中共历史通史,编撰过程历时16年,凝聚了全国党史专家学者的心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做了生动细致的记述,并对这一历程当中的成就和经验、挫折和教训做了客观公正的总结和述评,成为“十二五”时期全国人民学习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连带同时重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不仅在当时影响广泛,而且此后数年不断重印,已经成为中共党史出版社的镇社宝书。以这两部著作为依托,我们陆续出版的《中国共产党90年史话》《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习仲勋纪念文集》《习仲勋画册》《胡耀邦画册》以及《走向未来的中国与世界》《雪域长歌:西藏1059—1960》《读·党史》小丛书,也在社会上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十三五”期间,我们计划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词典丛书》(五卷本)和《中国共产党的100年》,都将作为中共党史出版社的标志性出版物隆重推出。《中国共产党历史词典丛书》分别是《重要人物卷》《重要事件卷》《组织机构卷》《重要会议卷》《重要文献卷》,大致勾勒中共历史近百年发展壮大的各个方面,收入词条约5000条,是收罗中共历史各类人物、事项、机构组织、会议、文献的集大成之作。其中人物卷里,还收录了历史上曾经与中共各个方面有过重要交往,打过较多交道的各界知名人士。该丛书史料丰富,折射了近百年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历程及辉煌成就,还记述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时期。这部著作记述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革命到建设、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奋斗历史,也正是中国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落后到富强进步,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史,更是我们党反腐倡廉、从严治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建设历史。该著作对于成就和经验的记述,对于挫折和教训的总结,客观公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充分的历史自信。当“十三五”收官之时,正好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前夕,这样标志性出版物的编辑出版,正是我们这种小型出版社的“名山事业”。

    与此同时,我们重视开发基于资源禀赋的中共党史类通俗读物,努力在大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当中传播中共历史知识和精彩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文化,激发青少年读者的中共历史阅读兴趣,是我们不断探索尝试的编辑作业。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就陆续出版了连续性丛书《读·党史》,我们把它称作“小微薄轻的小册子”,这些年正一辑一辑不断推出,渐渐在青少年读者当中有了些人缘,有的还多次重印,这让我们有了信心。在“十三五”时期,我们计划每年推出三五本,在现已出版20余种的基础上再出30余种,到“十三五”收官之时淘选30种,作为“读·党史精致小品”,用我们能够实现的多种形式推广,努力将其发展成为青少年读者交流传播的时尚礼品出版物。我们告诫自己,为青少年读者提供出版服务,必须戒说教、善沟通,认真做功课,讲好中国共产党的人物,说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青少年读者通过亲切的阅读体验引发真切的感情共鸣,得到愉悦的精神感染,从而积累起一个又一个历史记忆,形成一定的阅读认知。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多样化供给,也是我们能做成的文化传播功课。

    “名山事业”要孜孜以求,多样化供给也要持之以恒。如此,宏大叙事与低吟浅唱协调搭配,组成有分量、有品位、有情怀、有温度的精神文化产品,在满足读者学习需求的同时,又吸引更广泛读者关注并欣赏的兴趣,我们的努力,便有了价值效应。

    三、工匠精神与精品制作

    在党中央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一时之间,“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热词。人们在呼唤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呼吁文化生产者回归专心致志的职业状态,以精益求精的优质产品维护立身之本,这其实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仔细琢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业方法,“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业态度,“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业目标。具体到我们的出版实务作业上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态度、目标,都是出版人应当认真践行的。

    践行当中,必须考虑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确立专业方向。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人现在已经对“术业有专攻”有了深刻体认和感受,明白那种仗着一腔热情就可以包打天下,就能够通赢通吃,以为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作业方式就能“点铁成金”的想法,只是痴人说梦。华为公司及任正非“只对准一个‘城墙口进攻”,28年心无旁骛,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其次是养成职业能力。“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精益求精,指的就是作业能力的锻炼及养成,从事出版业务,就应当从基础作业做起,选题策划及组织、审读及编辑加工、宣传推广及通联,打好作业基本功,才有发展的机会。在实际的出版实务里,书稿的选择、审读、修改、校雠、形态设计、营销设想就是选题策划。在这一系列的选题策划实务里,出版人所付出的劳作程度和质量,影响或决定着出版物产品的面貌、质量、价值。编辑正是通过选题策划一系列编辑实务,体现职业功能和劳作价值的。当这一系列出版实务操持到一定水准时,出版人积累了作业的经验和功力,也会根据读者需求,确定若干编辑出版方向,预设若干编辑出版形态,邀约若干编纂撰写人士,编撰制作若干出版物。这就是出版人的选题创意及组稿。选题创意(确定、预设、组稿)﹢选题策划(选择、审读、修改、校雠、形态设计、营销设想)=策划选题。能够操持这一系列编辑实务,也就意味着,出版人已经从选题策划层面跨进了策划选题层面,可以在这两个层面之间自由游走了。《卖油翁》里的“无他,但手熟尔”,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是提高作业水平。作业水平通过产品质量体现,深刻影响着出版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前景。提高作业水平的路径就是学习,出版人要善于从书本里学,从他人身上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学习方向,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读者,研究读者就是学习需求的最好方式。

    专业方向、职业能力、作业水平,有了这三个方面的锻炼和养成,出版人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贴近读者,把心交给读者,保持精致制作的良好传统,就有望确保我们的出版物具有实际的阅读意义、良好的传播价值,满足或者拓展读者的阅读需求。

    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精心组织实施“十三五”重点出版选题,同时以重点选题图书辐射和观照其他各类出版物,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力作,走出一条稳健踏实的路子,为出版事业及出版产业的持续发展做贡献。这是一家小型出版社从业人员的良好愿景,我们当努力之、实践之,庶几近也,于愿足矣。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