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张雅利++刘宏利++苏丽萍

    【摘 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资源、信息的不断扩展,“课程资源”这个名词出现的频率日渐攀升,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展开研究与探索。本文以色彩构成课程为例,重点论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旨在推动课程的顺利开展,保证知识的含金量,促进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色彩构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80-01

    一、课程资源的概述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涵盖较广,仅从概念角度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及教学目标的各种有利因素,包含的内容广泛;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的来源。[1]此外,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不同,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其中素材性资源主要是作用于课程,同时又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2]

    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使课程顺利进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二、色彩构成课程性质

    目前国内的艺术院校及含艺术专业的综合院校都将色彩构成课程列为基础必修课,它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分析物体的各个构成要素,开创了新的教育理念。

    色彩构成是三大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平构、立构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有自己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3]它是一门研究色彩的产生及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的学科,适用于艺术设计等各个专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色彩构成教学模式有了长足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它所具有的光和热,使学生们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升了专业素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更新换代,对色彩构成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力倡导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大教育背景下,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毋庸置疑,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大力开发并对其合理的利用,定能挖掘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以此推动色彩构成及其它艺术相关专业课程的发展,最大化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

    三、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保证课程内容丰富、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明显,必然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和支撑,显而易见,课程资源本身已经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能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一)色彩构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展的基本前提;2.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3.课程资源制约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二)色彩构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1.教师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利用者。教师要实现教学观的转变,努力提升个人素养,以自然之道、秩序之美的理念进行教学,要善于把品德教育、人生规划等恰当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引导学生,要善于调动已有的对色彩的体验和生活阅历辅助课程资源的开发。2.学生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利用的受益者和实践者。在完成作业和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交流、协作的能力,并使之体会合作的魅力和同学间纯真的感情。这些是课程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3.课堂作业生成课程资源。课堂作业生成课程资源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之一。这里的课堂作业指的是在授课过程中的课堂练习、设计手稿、阶段性作业等,这些都构成了生成性资源,只有形成了课程资源才能被应用于教学中。4.教材资源。课程资源中利用最多的资源仍属教科书。它是最早也是最传统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源最直接的途径,是教与学的参考和依据。

    (三)色彩构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注意的问题

    1.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设计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主体;2.要着眼于色彩构成课程的实际需要,不盲目开发课程资源,避免单纯为了利用资源而去开发资源;3.课堂生成性资源并非适用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设计空间,避免以前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对学生思路的限制和制约;4.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更新换代,不能一直停留在陈旧教材上。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08):24.

    [2]百度百科.课程资源开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125039.htm.

    [3]于国瑞.色彩构成(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张雅利(1986-),男,汉族,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设计学方向;

    刘宏利(1985-),女,汉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设计艺术学方向;

    苏丽萍(1986-),女,满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设计艺术学方向。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