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 大爱情怀
陈媛摘要:《我爱这土地》曾获得2002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也是著名作曲家陆在易的代表作品。本文从歌曲的思想内涵、词曲结合、主题发展、钢琴伴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歌曲创作上重新思考"陆在易现象"对我国当代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创作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现象 大爱情怀
2013年9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陆在易作品音乐会”获得的空前成功,把我国这位著名的作曲家重新带回大众视野,人们在为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动情流泪的同时,“陆在易现象”引发了业界关注。陆在易是我国当代以声乐创作著称的著名作曲家,自八十年代成功创作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以来,几十年来默默用心,精雕细琢,创作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作品形式高雅、体裁宏大,却能各方共赏。不仅在合唱作品,在艺术歌曲创作上,开创了我国音乐界独特的“陆在易现象”。其早期创作的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现已成为群众最喜爱的歌曲之一,艺术歌曲《桥》《盼》《家》、《我爱这土地》、《望乡词》不仅分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而且多次成为我国权威声乐比赛的指定曲目和音乐会的热门曲目。特别是《我爱这土地》,不仅是陆在易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被专家誉为“篇幅之长、情感表现幅度之大、内涵之深、钢琴部分之考究、演唱处理和表现难度之高,为建国以来我国艺术歌曲所罕见”①的艺术歌曲,虽然该曲创作已有十五年,但是不管是演唱者还是听众每每唱起都心潮澎湃、感动不已。时间,并没有把这首大而红的作品沉寂下去,而是让它用音乐传递着人们心底最朴实的爱国情怀。重新审视这首作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我国当代作曲家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主题的哲理审视,还可以从歌曲创作方面,重新思考“陆在易现象”对我国当代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创作带来的启示。
一、词曲结构中悲情大爱主题的展现与扩展
早在陆在易创作这首歌曲之前,这首诗歌就曾几度被人谱曲,但都没有很好的将诗人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土地深刻的内涵表现出来,也没有得到广泛的传唱。而陆在易自1999年开始创作这首作品,历时四年,几度易稿,于2002年才完成了这首感人至深的绝唱。虽然原诗只是一首只有10行的小诗,但他用他精湛的创作技巧和真诚的创作理念,将艺术歌曲在原诗的基础上扩展成一首钢琴与人声交相辉映的大爱之歌。下图为歌曲原诗与修改后的结构对比图:
虽然对原诗进行小部分修改变化一直都是作曲家们经常使用的创作技巧,陆在易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也经常使用这种技巧。但是能够通过这种作曲家们都熟悉的创作方式,将艺术歌曲不仅在歌曲的结构上,还在歌曲的艺术内涵上都进行大幅度的扩展,这种尝试在我国当代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创作中并不多见。从上图歌词与歌曲曲式结构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原诗只是诗人面对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生死关头,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深深的爱,而作曲家在原诗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虚词、重复歌词、扩展原诗段落等手段,不仅将歌曲发展成一首大型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歌曲,还通过二部曲式结构将这首爱国诗歌的内涵扩展为第一大部分对旧中国遭受苦难的悲愤、第二大部分对新中国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的歌唱,不仅突破了艺术歌曲创作的旧有模式,将艾青那深沉、忧郁的土地之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歌曲内涵方面也将新旧时期人民对祖国深沉热爱的情怀用艺术歌曲这种外来体裁表达的意味深长。
二、旋律发展中传统民族技法与西洋技法的融汇与贯通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一向以“简约的音乐结构和动人的音乐(包括综合技巧的运用等)创造了另一种高雅、清纯、别致且扣人心弦的艺术意境”②。在这首作品中,陆在易依然采用他惯用的旋律发展手法,将简约主题的发展与中国传统、西洋创作手法相结合,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还巧妙地利用西洋创作技法将各个乐段统一在主题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歌曲创作之路。
在作品的第一乐段(A乐段),作曲家采用了中国传统作曲技法中的起承转合手法进行创作,并采用了留头换尾、节奏型重复等发展手法,使歌曲乐句在发展中具备了严密的逻辑统一性。而通过这些传统手法的使用,这些经过技法强调出来似曾相识的旋律、加强寓意的歌词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旋律的印象与感受,使这稍纵即逝的音乐易于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大众欣赏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的审美心理。
而在统一乐曲各段的逻辑组织方面,陆在易却不满足于采用传统的创作技法,将大二度音程这一动机贯穿创作手法运用于作品的各个乐段,不仅使歌曲旋律发展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而且将这一技法合理的运用于艺术歌曲的各段落发展中,使一颗种子在严谨、周密的统一中发展为一首篇幅之大、内涵之深艺术歌曲,足以体现作曲家以小见大精湛的作曲技艺。
三、钢琴语言中交响化思维与思想内涵的拓展
“艺术歌曲是歌声与钢琴的二重唱”,在我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中,虽然有很多优秀的艺术歌曲在声乐与钢琴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但是在如何处理钢琴语言与歌唱语言既相互融合又相互拓展思想内涵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陆在易在这首歌曲中,不仅使歌曲的前奏、间奏、后奏与歌曲主体部分在表达歌曲情感与思想内涵上都交相辉映,在钢琴织体写作上,也不拘泥传统钢琴伴奏的写作,将管弦乐队交响化思维充分运用于歌曲的各个段落。
在歌曲的前奏中,陆在易为了使歌曲一开始就具有交响乐队宏伟、悲壮的气势,以发出对“世人号角般的警示”,在歌曲的第一个小节就赋予钢琴管弦乐队思维。大三和弦强有力的震撼、似鸟儿扑闪翅膀上下翻飞的琶音将歌曲的意境在钢琴的表达中定格为一幅爱国主义雄伟画卷,时间在音乐的奏响下,带领人们回到了1938年那血雨腥风、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
而在间奏中,陆在易不仅使它具有连接前后两大部分的基本功能,还赋予了它厚重的 “生命”意义。在一处使全曲得到升华的漂亮转调后,歌曲进入了真正的高潮。钢琴汹涌澎湃思潮的表达,和弦由暗到明的开朗,一场为和谐、为“正义”而战的呐喊,似乎将听众带回到1949那辉煌难忘的岁月,经过如歌岁月如梭的冥想,一种戏剧的“旧我”与“新我”的对比通过间奏得到了由衷的体现。
钢琴后奏是前奏的紧缩再现,是歌曲结构上不可缺少的段落,也是乐思最后一次水到渠成的述说。陆在易将钢琴语言创作为对祖国激情澎湃情绪后的宣泄,对英雄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赞美,对祖国真挚情感的由衷抒情。如果没有这一钢琴后奏,歌曲不仅会有一种未抒发完的失落感,也缺少与间奏、前奏形成的对称与呼应,更缺少歌曲内涵整体意义上的呈现。
四、旋律语调上词曲音调的完美结合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赵元任先生就曾提出创作具有民族风味的艺术歌曲要把我国语言的音调与旋律相结合,严格按照声音的音节进行创作,他的很多作品包括后来很多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都严格按照诗词的音调走向进行创作。陆在易也很重视语言语调在音乐中的作用,通过朗诵这首诗的节奏我们不难发现,歌曲的旋律走向、节拍、节奏的律动都来自于诗歌的吟诵。
歌曲的B段,是该曲词曲完美结合中的最大典范,也是近些年来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创作中宣叙调运用的力作之一。从歌曲旋律上分析,虽较多采用同音反复、级进音程等,但确是作曲家根据诗歌的朗诵音调经过缜密思考才创作出的,似乎“平静”的表达中饱含着民众对祖国之爱深情的诉说、低沉的控诉,更体现着作曲家对创作技法运用的娴熟。从歌曲混合节拍的多次使用来看,这种节奏不仅来源于中国语言朗诵节奏中的抑扬顿挫,也打破了许多歌曲单一节奏贯穿全曲的旋律单调感,使旋律更具有深情动感。而最值得称道的是:所有这些词曲结合技法,虽源于西洋歌剧宣叙调的使用,但作曲家已突破了简单意义的宣叙调,而是将中国朗诵语调与歌曲旋律完美结合的具有中国语调特色的情感吟诵。这种吟诵不仅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中国艺术歌曲特色,也将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通过歌唱语言生动的表达出来。而陆在易将这种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吟诵手法运用于当代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中,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的传统与现代、中西创作技法并用的模式,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
陆在易在艺术歌曲创作上,不仅以“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持之以恒的深情关注和哲理审视”③为歌唱主题,还以打造精品、“真话、真情、真实、真理及艺术化表达的孜孜不倦的追求”④作为自己的创作理念,将歌曲主题与创作理念、歌曲旋律与中国语言、民族和声与现代技法、钢琴伴奏与中国古典意境融于一体,并多角度的考虑中国当代普通欣赏层的审美特点,把富有时代特色、民族精神内涵的题材、浅显易懂的歌词、宣叙吟唱般的旋律、形象生动的钢琴伴奏充分溶于这个外来体裁中,即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雅俗共赏,不仅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也为外来体裁的中国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篇章。他曾说“艺术贵在真诚”。一首好歌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也不需要辉煌繁复的技巧,但它需要一颗打动人的心。陆在易用他那颗真诚的心、为祖国当代艺术歌曲多创作精品的心,将各种作曲技术集于笔尖,创作出了这首建国以来感人至深的绝唱,也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在当今喧嚣浮躁的通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作曲家像陆在易所说“我的创作,应将对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感悟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沉下心来投入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创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主义题材,是永恒的。”⑤创作出更多如《我爱这土地》这样深沉、大气、雅俗共赏的作品。
注释:
①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第5页。
②刘文金:《庄重的巡视 兴奋的漫游-感受“金钟奖”声乐作品的评选》,《人民音乐》,2001年第7期,第15页。
③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第5页。
④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第5页。
⑤张亚萌《谱出人民心中的梦—访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中国艺术报》,2013 年9月23日,第7版。
参考文献:
[1]陆在易.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艺术歌曲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现象 大爱情怀
2013年9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陆在易作品音乐会”获得的空前成功,把我国这位著名的作曲家重新带回大众视野,人们在为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动情流泪的同时,“陆在易现象”引发了业界关注。陆在易是我国当代以声乐创作著称的著名作曲家,自八十年代成功创作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以来,几十年来默默用心,精雕细琢,创作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作品形式高雅、体裁宏大,却能各方共赏。不仅在合唱作品,在艺术歌曲创作上,开创了我国音乐界独特的“陆在易现象”。其早期创作的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现已成为群众最喜爱的歌曲之一,艺术歌曲《桥》《盼》《家》、《我爱这土地》、《望乡词》不仅分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而且多次成为我国权威声乐比赛的指定曲目和音乐会的热门曲目。特别是《我爱这土地》,不仅是陆在易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被专家誉为“篇幅之长、情感表现幅度之大、内涵之深、钢琴部分之考究、演唱处理和表现难度之高,为建国以来我国艺术歌曲所罕见”①的艺术歌曲,虽然该曲创作已有十五年,但是不管是演唱者还是听众每每唱起都心潮澎湃、感动不已。时间,并没有把这首大而红的作品沉寂下去,而是让它用音乐传递着人们心底最朴实的爱国情怀。重新审视这首作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我国当代作曲家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主题的哲理审视,还可以从歌曲创作方面,重新思考“陆在易现象”对我国当代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创作带来的启示。
一、词曲结构中悲情大爱主题的展现与扩展
早在陆在易创作这首歌曲之前,这首诗歌就曾几度被人谱曲,但都没有很好的将诗人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土地深刻的内涵表现出来,也没有得到广泛的传唱。而陆在易自1999年开始创作这首作品,历时四年,几度易稿,于2002年才完成了这首感人至深的绝唱。虽然原诗只是一首只有10行的小诗,但他用他精湛的创作技巧和真诚的创作理念,将艺术歌曲在原诗的基础上扩展成一首钢琴与人声交相辉映的大爱之歌。下图为歌曲原诗与修改后的结构对比图:
虽然对原诗进行小部分修改变化一直都是作曲家们经常使用的创作技巧,陆在易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也经常使用这种技巧。但是能够通过这种作曲家们都熟悉的创作方式,将艺术歌曲不仅在歌曲的结构上,还在歌曲的艺术内涵上都进行大幅度的扩展,这种尝试在我国当代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创作中并不多见。从上图歌词与歌曲曲式结构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原诗只是诗人面对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生死关头,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深深的爱,而作曲家在原诗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虚词、重复歌词、扩展原诗段落等手段,不仅将歌曲发展成一首大型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歌曲,还通过二部曲式结构将这首爱国诗歌的内涵扩展为第一大部分对旧中国遭受苦难的悲愤、第二大部分对新中国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的歌唱,不仅突破了艺术歌曲创作的旧有模式,将艾青那深沉、忧郁的土地之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歌曲内涵方面也将新旧时期人民对祖国深沉热爱的情怀用艺术歌曲这种外来体裁表达的意味深长。
二、旋律发展中传统民族技法与西洋技法的融汇与贯通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一向以“简约的音乐结构和动人的音乐(包括综合技巧的运用等)创造了另一种高雅、清纯、别致且扣人心弦的艺术意境”②。在这首作品中,陆在易依然采用他惯用的旋律发展手法,将简约主题的发展与中国传统、西洋创作手法相结合,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还巧妙地利用西洋创作技法将各个乐段统一在主题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歌曲创作之路。
在作品的第一乐段(A乐段),作曲家采用了中国传统作曲技法中的起承转合手法进行创作,并采用了留头换尾、节奏型重复等发展手法,使歌曲乐句在发展中具备了严密的逻辑统一性。而通过这些传统手法的使用,这些经过技法强调出来似曾相识的旋律、加强寓意的歌词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旋律的印象与感受,使这稍纵即逝的音乐易于理解和记忆,也符合大众欣赏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的审美心理。
而在统一乐曲各段的逻辑组织方面,陆在易却不满足于采用传统的创作技法,将大二度音程这一动机贯穿创作手法运用于作品的各个乐段,不仅使歌曲旋律发展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而且将这一技法合理的运用于艺术歌曲的各段落发展中,使一颗种子在严谨、周密的统一中发展为一首篇幅之大、内涵之深艺术歌曲,足以体现作曲家以小见大精湛的作曲技艺。
三、钢琴语言中交响化思维与思想内涵的拓展
“艺术歌曲是歌声与钢琴的二重唱”,在我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中,虽然有很多优秀的艺术歌曲在声乐与钢琴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但是在如何处理钢琴语言与歌唱语言既相互融合又相互拓展思想内涵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陆在易在这首歌曲中,不仅使歌曲的前奏、间奏、后奏与歌曲主体部分在表达歌曲情感与思想内涵上都交相辉映,在钢琴织体写作上,也不拘泥传统钢琴伴奏的写作,将管弦乐队交响化思维充分运用于歌曲的各个段落。
在歌曲的前奏中,陆在易为了使歌曲一开始就具有交响乐队宏伟、悲壮的气势,以发出对“世人号角般的警示”,在歌曲的第一个小节就赋予钢琴管弦乐队思维。大三和弦强有力的震撼、似鸟儿扑闪翅膀上下翻飞的琶音将歌曲的意境在钢琴的表达中定格为一幅爱国主义雄伟画卷,时间在音乐的奏响下,带领人们回到了1938年那血雨腥风、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
而在间奏中,陆在易不仅使它具有连接前后两大部分的基本功能,还赋予了它厚重的 “生命”意义。在一处使全曲得到升华的漂亮转调后,歌曲进入了真正的高潮。钢琴汹涌澎湃思潮的表达,和弦由暗到明的开朗,一场为和谐、为“正义”而战的呐喊,似乎将听众带回到1949那辉煌难忘的岁月,经过如歌岁月如梭的冥想,一种戏剧的“旧我”与“新我”的对比通过间奏得到了由衷的体现。
钢琴后奏是前奏的紧缩再现,是歌曲结构上不可缺少的段落,也是乐思最后一次水到渠成的述说。陆在易将钢琴语言创作为对祖国激情澎湃情绪后的宣泄,对英雄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赞美,对祖国真挚情感的由衷抒情。如果没有这一钢琴后奏,歌曲不仅会有一种未抒发完的失落感,也缺少与间奏、前奏形成的对称与呼应,更缺少歌曲内涵整体意义上的呈现。
四、旋律语调上词曲音调的完美结合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赵元任先生就曾提出创作具有民族风味的艺术歌曲要把我国语言的音调与旋律相结合,严格按照声音的音节进行创作,他的很多作品包括后来很多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都严格按照诗词的音调走向进行创作。陆在易也很重视语言语调在音乐中的作用,通过朗诵这首诗的节奏我们不难发现,歌曲的旋律走向、节拍、节奏的律动都来自于诗歌的吟诵。
歌曲的B段,是该曲词曲完美结合中的最大典范,也是近些年来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创作中宣叙调运用的力作之一。从歌曲旋律上分析,虽较多采用同音反复、级进音程等,但确是作曲家根据诗歌的朗诵音调经过缜密思考才创作出的,似乎“平静”的表达中饱含着民众对祖国之爱深情的诉说、低沉的控诉,更体现着作曲家对创作技法运用的娴熟。从歌曲混合节拍的多次使用来看,这种节奏不仅来源于中国语言朗诵节奏中的抑扬顿挫,也打破了许多歌曲单一节奏贯穿全曲的旋律单调感,使旋律更具有深情动感。而最值得称道的是:所有这些词曲结合技法,虽源于西洋歌剧宣叙调的使用,但作曲家已突破了简单意义的宣叙调,而是将中国朗诵语调与歌曲旋律完美结合的具有中国语调特色的情感吟诵。这种吟诵不仅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中国艺术歌曲特色,也将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通过歌唱语言生动的表达出来。而陆在易将这种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吟诵手法运用于当代雅俗共赏类艺术歌曲中,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的传统与现代、中西创作技法并用的模式,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
陆在易在艺术歌曲创作上,不仅以“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持之以恒的深情关注和哲理审视”③为歌唱主题,还以打造精品、“真话、真情、真实、真理及艺术化表达的孜孜不倦的追求”④作为自己的创作理念,将歌曲主题与创作理念、歌曲旋律与中国语言、民族和声与现代技法、钢琴伴奏与中国古典意境融于一体,并多角度的考虑中国当代普通欣赏层的审美特点,把富有时代特色、民族精神内涵的题材、浅显易懂的歌词、宣叙吟唱般的旋律、形象生动的钢琴伴奏充分溶于这个外来体裁中,即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雅俗共赏,不仅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也为外来体裁的中国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篇章。他曾说“艺术贵在真诚”。一首好歌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也不需要辉煌繁复的技巧,但它需要一颗打动人的心。陆在易用他那颗真诚的心、为祖国当代艺术歌曲多创作精品的心,将各种作曲技术集于笔尖,创作出了这首建国以来感人至深的绝唱,也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在当今喧嚣浮躁的通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作曲家像陆在易所说“我的创作,应将对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感悟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沉下心来投入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创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主义题材,是永恒的。”⑤创作出更多如《我爱这土地》这样深沉、大气、雅俗共赏的作品。
注释:
①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第5页。
②刘文金:《庄重的巡视 兴奋的漫游-感受“金钟奖”声乐作品的评选》,《人民音乐》,2001年第7期,第15页。
③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第5页。
④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第5页。
⑤张亚萌《谱出人民心中的梦—访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中国艺术报》,2013 年9月23日,第7版。
参考文献:
[1]陆在易.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艺术歌曲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