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爱你中国》的艺术魅力

貟婧
摘要:《我爱你中国》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艺术歌曲进入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它深刻的表达了时代的心声,凝聚了这一时期的民族特征及情感体验,同时这首作品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是一首经典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我爱你中国 艺术风格 审美特征 文化内涵
《我爱你中国》这首艺术歌曲由郑秋枫作曲、瞿琮作词,创作于1979年,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曲,是我国艺术歌曲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该作品的曲作者郑秋枫现任广东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多年来他以饱满的激情创作了大量歌颂党、赞美祖国、咏唱美好生活的音乐作品。许多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他以独特的旋律风格拥有了中国音乐创作的一席之地,被列为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2010年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生成就奖。代表作品:歌曲《我爱你,中国》、《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儿童歌曲《蓝精灵之歌》、舞剧《五朵红云》、六运会会歌《中华之光》等。
《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首先,这首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化内涵、审美特征,具有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特色、艺术价值。曲调优美抒情、大气凛然。歌词为著名词作者瞿琮所作的诗作,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对祖国的爱恋,以排比的写作手法展现出一幅幅美好山河的画面,具有极强的艺术审美特征。歌曲的伴奏声部与歌唱声部紧密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诠释着游子、赤子、每一位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赞美、热爱、眷恋之情;其次,这首作品具有情感表达的普遍性,它凝聚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一时代的民族特征及情感体验。每首作品的创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心声,那个时代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经历了十年的思想禁锢,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之后,可想而知人们充满着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情怀,充满着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而这首作品以游子的角度唱出了每一位中国人这样的心声。
《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下就其音乐技术层面作一分析。
一、曲式结构
这首作品是包括了引子和尾声的单三部曲式,整首作品在F大调上进行,以抒情为主,没有很大的情绪变化。以下为《我爱你中国》的曲式结构图:
二、旋律特征
《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旋律线条整体较为平稳,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引子部分给人气势蓬勃的感觉,在第三个音就到达了一个高音点,之后逐渐的下行进行,仿佛把人们带入到蓝天白云下百灵鸟俯瞰美丽山河的画面中,之后,在第七小节到达了全曲的最高音,以坚定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之爱。中间部分为单三曲式结构,这一部分的旋律线条总体较为平稳抒情,A部分以三、四度的进行为主,每一个乐句的旋律都像是一个抛物线,给人娓娓道来的美感,B部分的旋律线条走向与A部分相似,但这一部分在乐句中用了六度、八度的跳进,使音乐具有前进行性,推进了情感的表达,逐渐将音乐推向高潮,A部分与A部分相似,再现了旋律主体。尾声部分与引子部分前后呼应,在宽广辽阔的旋律中结束全曲。
三、伴奏特征
对于艺术歌曲而言伴奏与旋律声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与旋律声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这首作品的引子部分运用了大跨度的琶音、颤音等为该部分渲染出了一幅气势蓬勃、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伴奏与歌唱声部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比如在第四小节伴奏部分以32分音符从高音区到低音区大跨度的下行就像是百灵鸟从蓝天中飞行的轨迹一样。A部分与B部分都用了分解和旋的伴奏织体,而在B部分为了推进旋律线条的进行由A部分的八分分解和旋变为十六分分解和旋。A部分用了半分解和弦的织体,与A部分相似但又有不同。
从以上对《我爱你中国》这首作品的音乐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首作品描绘出了一幅幅祖国丰收的美好画面,洋溢着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情怀,表达出了游子、赤子期盼祖国强大、繁荣的情感。经历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思想禁锢,人们满腔热血,充满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的解放,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以热爱祖国、歌唱祖国、报效祖国、赞美春天、思念家乡为主题并具有家国情怀的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此时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也进入到了繁荣时期,例如:郑秋枫的艺术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施光南的艺术歌曲《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家》、《桥》、《盼》、《祖国慈祥的母亲》等。同时,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作品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民族风味,在音乐创作中多采用五声调式、五声旋律、民族音调。而《我爱你中国》这首艺术歌曲作品不仅是中国艺术歌曲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它用中国民族化的音乐语言歌唱出时代的主旋律,同时成为了中华民族永恒的经典之作。
在2013年春晚上来自“中国好声音”的平安演唱了这首《我爱你中国》,全新的音乐形式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平安将这首经典的艺术歌曲进行了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他的演唱风格具有一定的时尚性同时激发起了年轻一代对祖国强大、繁荣之后的一种赞美、自豪之情。“我爱你,中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声,是每一个时代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