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纸媒新闻客户端的生存策略
【摘要】近年来,关于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纸媒与客户端二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纸媒新闻客户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取胜?本文以媒介补救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客户端对纸媒进行内容、功能和使用三个方面的补救,为纸媒新闻客户端提出了“做平台”与“做社交”两方面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客户端;传统媒体;报纸;媒介补救
【作者单位】叶阳,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于新闻传播与现代文学间关系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并且在不断地探讨争论,逐渐衍生出一种新的文体,即新闻文学[1]。这种文学属于一种边缘文体,它是通过文学语言与新闻传播的不断作用而形成的,文学的发展推动了新闻传播的发展,而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对于文学的文体、语言表达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现今,现代文学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创作中。
一、现代文学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新闻主要是指对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而文学的含义是指借助语言,并且利用各种表现方式以及修辞手法对客观世界进行形象化描绘。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关系,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性。媒体工作人员在新闻传播的写作中运用现代文学的表现方式,将会对新闻稿件可读性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2]。同时,媒体工作人员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对于丰富新闻传播的题材具有重要作用。
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文学在传播思想、传播现代文化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报纸作为当时主要的传播媒介,在社会传播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文学的传播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人们将报纸中的副刊与文学作品相联系,使得文学作品在广泛传播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媒介发展迅速。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主要含义是媒介决定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就是说,在电子媒介得到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利用电子媒介。因此,将文学运用于现代传播中,将会扩大读者对于文学的接触,从而增强文学的影响力[3]。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虑可以发现,新闻工作者将文学运用于现代新闻传播中,文学所独具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会对新闻稿件的写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正如上文所述,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总的来说,文学运用于现代新闻传播中,对于新闻文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将文学运用于现代新闻传播中也是需要掌握合适的尺度的。新闻工作者如果将文学的表达方式一味地运用于现代新闻传播中,将会有损新闻的真实性,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现代文学与新闻传播的融合优势
1.增强新闻内容的可读性
一般来说,新闻具有五要素,即时新性、重要性、真实性、显著性和趣味性,其中真实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主要指的是新闻传播的内容、时间、地点和细节叙述都必须符合事实本身[4]。但是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如果记者对于新闻事实不加任何润色就加以叙述,那么受众对于报道很难产生兴趣,对于报道的内容也很难加以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对于报道内容加以润色,并不是说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改变,而是对于新闻的内容报道方式加以改变。
现代文学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它的语言表达、文体格式以及体式体裁都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并且这种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更加丰富。可以说,现代文学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文学“美”的表达。因此,记者将现代文学的“美”与新闻传播的“真”相结合,可以避免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并且通过在新闻传播中运用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可以让新闻中所暗含的寓意更加深刻,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2.有效提高新闻写作深度
一般来说,新闻传播的体裁主要有消息、通讯和评论等。在新闻传播中,许多媒体工作人员对于新闻内容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其真实性,更注重的是新闻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性。因而,新闻工作人员在许多新闻文稿的撰写中,要考虑到文章的深度与广度,以期引起受众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但是,如果记者注重新闻的广度、深度,那么势必会使用一些高深、枯燥的词语,这种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因而这类新闻稿件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也就谈不上新闻所具有的引导力了。针对这种情况,新闻工作人员在新闻传播中加入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就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现代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吸引读者的特殊表达方式。新闻工作者如果将这种表达方式应用于新闻传播的写作中,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文章的趣味性。另外,由于现代文学经常运用各种叙事的方式或修辞手法,如夸张、隐喻、比喻、设置悬念和倒叙等,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使得受众对于文本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不断思考中,发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使得新闻的传播效果更加明显[5]。
3.创新现代文学的发展
自20世纪开始,现代文学中就开始融入新闻传播,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报道方式,即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新闻性以及文学性。它在叙事的时候结合运用文学语言以及多种的艺术表达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报道,这种报道方式在革命年代受到追捧[6]。因此,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将新闻报道与现代文学相结合是可行的,并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样,现代文学的创作也可以结合新闻传播的表达方式,例如,在现代文学的创作中,作者可以充分结合新闻的五要素进行文学创作,为文学作品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如果充分运用新闻采访中所接触的素材,对于文学的创新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新闻传播对文学的重要作用
从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主要是指新闻传播对文学的重要意义。从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这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报纸作为当时主要的传播方式对于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现代新闻传播不论是作为现代文学的一种载体,还是现代文学的传播中介,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文学由于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因此,多数的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考。这种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以及思考只有被读者所了解到,借助新闻传播,才能真正起到传播思想、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其实,从本质上看,各种文学作品都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被大众所了解。相比书籍的形式,报纸等传播媒介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播将更为广泛,容易被更多人所了解。
作家将文学作品创作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传达给读者,使读者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7]。而现代新闻正是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将社会上的各种信息传递给受众,这种定位与现代文学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也就是说,现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在某个层面所需要履行的职责是一致的。
四、“新闻文学”的衍生发展
新闻工作者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是在传统新闻的基础上,融入文学的表达方式,将事实的单纯呈现转变为一种新的艺术审美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是现今新闻传播的一条新的发展思路。简单来说,这种新的表达方式即新闻文学。新闻文学主要是在依据新闻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融合文学的表达特点,在形式上与20世纪兴起的报告文学相似。受众在阅读这种报道形式的新闻时,不仅接收到各种新闻信息,也感受到了文学独特的美感。这种融合对于新闻的传播更具意义,并使得受众对新闻的深层次含义进行不断挖掘[8]。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具有新的特点。它在与现代文学结合的过程中,同时也将和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相结合,从而符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接受特点[9]。但是,在与新媒体结合时,新闻工作者需要注意避免新闻出现过度文学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很容易导致新闻出现失真的现象。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与文学结合面临的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局面。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新闻工作者要注意恰当应用现代文学,避免新闻出现失真的现象。
五、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之中,新闻传播的发展使得现代文学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因此,新闻工作者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文学语言构建了新闻传播的话语体系
在新闻传播中,如果被采访对象的事件过于复杂、人物关系烦琐等,一般的新闻表达方式是不能完整清晰地将其进行表达。这个时候,新闻工作者一般都会采用一些文学的叙述方式,利用各种文学的表达方式,如倒叙、比喻和插叙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的表述[10]。一般来说,在消息稿件中,文学表达方式的运用较少,而在通讯中,文学表达方式的运用较多。现阶段,新闻传播中,由于人们对于重大的一些社会热点或者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因而,新闻报道经常会采取深度报道的形式。在深度报道中,新闻稿件大多采用的都是文学的表达方式,用一些特殊的叙事方式对于新闻事件进行抽丝剥茧,从而使得事件的真相完整地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2.使得新闻的传播更加广泛
由于在新闻传播中加入了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叙事方式,新闻文本各处都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特点,从而使得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得到增强,使得新闻作品在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将现代文学融入新闻传播中,对于新闻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使得受众对于新闻作品更加亲近。传统的新闻写作一味地注重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描述也只是以一种客观的角度进行描述[11]。这种方式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上是必需的,这是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因此,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稿件的撰写时,必须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对于新闻稿件一味地用客观的视角进行描写,那么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也会产生极大的制约,使得受众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工作者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并不是说对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进行抛弃,而是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一些文学的表达方式,将整个事件完整地表述出来,让受众自身形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六、新媒体条件下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的反思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将现代文学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12]。这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因而,很多人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关注,就会对文学的表达方式进行滥用,用煽情的方式去吸引读者。这些情况对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带来挑战。现今社会的很多新闻作品中,为了获取社会关注度,引起轰动,对于新闻事件的虚构、对于新闻情节的“合理想象”屡见不鲜,并且,在一些情节的描述中滥用煽情、比喻的手法,从而导致新闻作品与事件本身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违背新闻的真实性[13]。这种新闻稿一旦发表之后,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很大的社会关注,但是当发表一段时间之后,在受众对于新闻真相有所了解的时候,受众对于新闻作品的诟病就会随之而来[14]。因此,在新媒体条件下,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真实性原则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在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于新闻作品的写作技巧可以灵活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积极、真实地报道,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梅.作为文学新闻的“我们的”报告文学——中美文学新闻之叙事比较研究[J] .新闻大学,2014(3):83-88.
[2]姜威.浅谈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13(4):216-217.
[3]王青,魏凤娥,封雷.文学类课程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煤炭高等教育,2013(3):88-91.
[4]王晓彤.论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新闻事业上的现代文学的兴起[J] .东南传播,2013(7):94-96.
[5]王泽庆.多媒介的文学传播与互文阅读[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2):149-152.
[6]王望.对我国新闻文学化倾向的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14(9):14-15.
[7]丁晓原.媒体生态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2014(4):143-159+207-208.
[8]范伯群,徐斯年,吴福辉,陈建华,关纪新.“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2-29.
[9]黄也平,周大勇.“超媒介传播时代”与正在“走回文学的新闻”——一个关于新闻命运的“盛世危言”[J] .文艺评论,2012(7):65-70.
[10]余礼凤.大众传媒对现代文学俗体化趋势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9-65.
[11]顾洁.新闻传播的“跨媒体叙事”:一种前景的分析[J] .编辑学刊,2013(6):93-97.
[12]周大勇,王秀艳.新闻文学化:从历史到当下传播走向的审视[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1-93.
[13]刘晓华.公共空间下的文学传播——试析贵州现代文学发生期的文学传播[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57.
[14]黄发有.正在消失的文学副刊——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副刊的变局[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