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辨析
范丁媛
【摘要】目前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各大媒体都占有重要地位。关于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间的关系争议已久,二者是本属一体,还是两线并行,笔者从两类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报道理念入手,对它们的关系加以辨析。
【关键词】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历史背景 报道理念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二者间的关系在学界与业界一直有争议。由于二者同属于“软”性新闻,报道内容相近,因此有人将民生新闻划为社会新闻的一部分,认为“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①或认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类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②
笔者认为,尽管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内容、形式、受众对象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历史背景与报道理念不同,决定了这两类新闻存在着差异。
一、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
何谓社会新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权威性的定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可谓社会新闻,即官吏起居、斗殴、回禄之事而已。”③“社会新闻一般指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与某些社会群体、个案、个人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突发事件及社会现象的报道。”④“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⑤综合这些定义,社会新闻即是报道整个社会状态的新闻,是对社会原貌的呈现。
社会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之前,党报占据绝对优势。“1953年全国有专区以上报纸258种,其中机关报就有151种,占总量的58.53%。”⑥且党报多有政论、公告、政府宣传等政治性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上多以教育灌输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身处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对能反映社会风貌、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新闻报道的需求大增,社会新闻在这种变革的带动下孕育而生。此外,80年代初是晚报繁荣时期,此时媒介逐步重视自身的商品属性,报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各大报纸首先实行的是扩版、增版,而为满足扩版、增版后对于新闻报道数量的需求,开始对社会新闻进行大量报道。但直到90年代,社会新闻在报纸上的主体地位才正式确立,并伴随着都市报的崛起发展到了顶峰。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种新的新闻雏形出现,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同样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90年代初,各种社会矛盾增加,产生了如物价上涨、企业倒闭、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涉及国民生计的问题。为了缓和社会中各种矛盾,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将国计民生作为党执政的重中之重。于是,作为党喉舌的报纸开始转变报道方向,将“民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民生新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直到2002年作为一档电视栏目的《南京零距离》正式打出“民生新闻”后,“谈民生、说民生”已经成为各媒体必备的一道家常菜,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开始在媒体上各占据一席之地。
从两类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前者是为了满足大众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后者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虽同是变革的产物,但发挥的社会作用不同。民生新闻产生于社会新闻发展上升时期,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社会新闻开始了平稳过渡并遭遇发展瓶颈。可以说,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是出现于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社会功能的两种新闻样式。
二、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价值理念
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硬”新闻,它属于“软”新闻。社会新闻是媒介商品化的产物,是媒介争夺受众的利器,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种背景决定了社会新闻报道是以市场、竞争和读者的最大化为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选题上既有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又有街谈巷议、奇闻趣事。
2、报道特点突出新鲜性和趣味性。社会新闻要在竞争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能够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需要。
3、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社会新闻在形式上讲求多样性,不拘一格。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形式多样性丰富了报道内容。
但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社会新闻的发展遭遇瓶颈。
如果单从民生新闻的报道范围看,很容易将其与社会新闻混淆,因为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异于社会新闻。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⑦孙中山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⑧民生新闻因“民生观”的提出而产生,它以“民本思想”作为报道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范围上除了与社会新闻相似的部分——对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进行关注,还包括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解读,经济形势剖析,新科技、新成果的介绍等,“硬”新闻与“软”新闻的特点兼具。
2、报道上注重“平民化”。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贴近百姓生活。报道以“排忧解难”为重点,不仅发现问题、报道问题,更帮助百姓解决问题。
3、民生新闻报道虽然以社会为背景,但它不像社会新闻把新鲜性和趣味性作为报道第一目的,它涉及民生问题,关注民生状态,杜绝卖弄玄虚、浮夸炒作。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不同,虽二者表面看起来相类似,但主体部分却存在着差别。两者都是适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从产生起就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发挥不同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①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②韩泽,《民生新闻小札》,《视听界》,2004年第1期
③郑旷:《当代新闻学》,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④侯德山,《拓展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⑤陆勇初,《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⑥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⑦王雪瑛,《多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年第3期
⑧董天策,《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作者:河北大学工商学院08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
【摘要】目前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各大媒体都占有重要地位。关于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间的关系争议已久,二者是本属一体,还是两线并行,笔者从两类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报道理念入手,对它们的关系加以辨析。
【关键词】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历史背景 报道理念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二者间的关系在学界与业界一直有争议。由于二者同属于“软”性新闻,报道内容相近,因此有人将民生新闻划为社会新闻的一部分,认为“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①或认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类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②
笔者认为,尽管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内容、形式、受众对象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历史背景与报道理念不同,决定了这两类新闻存在着差异。
一、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
何谓社会新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权威性的定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可谓社会新闻,即官吏起居、斗殴、回禄之事而已。”③“社会新闻一般指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与某些社会群体、个案、个人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突发事件及社会现象的报道。”④“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⑤综合这些定义,社会新闻即是报道整个社会状态的新闻,是对社会原貌的呈现。
社会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之前,党报占据绝对优势。“1953年全国有专区以上报纸258种,其中机关报就有151种,占总量的58.53%。”⑥且党报多有政论、公告、政府宣传等政治性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上多以教育灌输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身处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对能反映社会风貌、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新闻报道的需求大增,社会新闻在这种变革的带动下孕育而生。此外,80年代初是晚报繁荣时期,此时媒介逐步重视自身的商品属性,报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各大报纸首先实行的是扩版、增版,而为满足扩版、增版后对于新闻报道数量的需求,开始对社会新闻进行大量报道。但直到90年代,社会新闻在报纸上的主体地位才正式确立,并伴随着都市报的崛起发展到了顶峰。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种新的新闻雏形出现,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同样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90年代初,各种社会矛盾增加,产生了如物价上涨、企业倒闭、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涉及国民生计的问题。为了缓和社会中各种矛盾,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将国计民生作为党执政的重中之重。于是,作为党喉舌的报纸开始转变报道方向,将“民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民生新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直到2002年作为一档电视栏目的《南京零距离》正式打出“民生新闻”后,“谈民生、说民生”已经成为各媒体必备的一道家常菜,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开始在媒体上各占据一席之地。
从两类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前者是为了满足大众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后者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虽同是变革的产物,但发挥的社会作用不同。民生新闻产生于社会新闻发展上升时期,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社会新闻开始了平稳过渡并遭遇发展瓶颈。可以说,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是出现于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社会功能的两种新闻样式。
二、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价值理念
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硬”新闻,它属于“软”新闻。社会新闻是媒介商品化的产物,是媒介争夺受众的利器,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种背景决定了社会新闻报道是以市场、竞争和读者的最大化为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选题上既有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又有街谈巷议、奇闻趣事。
2、报道特点突出新鲜性和趣味性。社会新闻要在竞争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能够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需要。
3、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社会新闻在形式上讲求多样性,不拘一格。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形式多样性丰富了报道内容。
但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社会新闻的发展遭遇瓶颈。
如果单从民生新闻的报道范围看,很容易将其与社会新闻混淆,因为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异于社会新闻。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⑦孙中山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⑧民生新闻因“民生观”的提出而产生,它以“民本思想”作为报道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范围上除了与社会新闻相似的部分——对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进行关注,还包括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解读,经济形势剖析,新科技、新成果的介绍等,“硬”新闻与“软”新闻的特点兼具。
2、报道上注重“平民化”。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贴近百姓生活。报道以“排忧解难”为重点,不仅发现问题、报道问题,更帮助百姓解决问题。
3、民生新闻报道虽然以社会为背景,但它不像社会新闻把新鲜性和趣味性作为报道第一目的,它涉及民生问题,关注民生状态,杜绝卖弄玄虚、浮夸炒作。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不同,虽二者表面看起来相类似,但主体部分却存在着差别。两者都是适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从产生起就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发挥不同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①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②韩泽,《民生新闻小札》,《视听界》,2004年第1期
③郑旷:《当代新闻学》,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④侯德山,《拓展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⑤陆勇初,《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⑥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⑦王雪瑛,《多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年第3期
⑧董天策,《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作者:河北大学工商学院08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