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马街书会
【摘 要】马街书会,民间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的民间曲艺行当会。本文通过介绍马街书会地理位置、起源和习俗,论述了马街书会中主要流传的曲种和艺人现状,探讨了马街书会对于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马街书会;说唱音乐;河南梆子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08-03
马街书会,民间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的民间曲艺行当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三,全国数以千计的曲艺艺人便来此拜师学艺、展示技艺、切磋交流。正月十三正会当天更是热闹非凡。发展至今,马街书会已成为各地曲艺艺人特别是说唱艺人的盛会。作为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人员,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马街能够形成如此规模的民间音乐聚集现象?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现象的形成?书会中涵盖了哪些曲种和音乐形态?艺人的现状如何?笔者对于以上这些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旨在发掘马街书会对于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意义。
一、地理环境
马街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境内。宝丰县位于平顶山市区西部,南依沙河与鲁山,北滨汝水,西倚伏牛山,层峦叠嶂。宝丰县于1995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同时还是“魔术之乡”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宝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隋、唐时曾先后称为汝南县、滍阳县、武兴县、龙兴县。宝丰其名乃是北宋皇帝徽宗所赐。宣和二年(1120年),因当时县境内矿藏丰富,且有白酒酿造,汝官瓷烧制,冶铁工场等资源工艺,宝货兴发,物宝源丰,因此奉敕赐名宝丰县。[1]
二、马街书会的起源与习俗
马街古时即为中州名镇,原名马渡店,后又称过马渡街,历史上也是一个“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之地。据马街村火神庙及广严寺碑刻记载:书会最早起源于元延祐年间(公元1316年前后),至今已680余年。马街书会历史久远,关于其起源也是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悼师说”。元延祐年间,马街一位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卒于正月十三。他桃李满天下,弟子们为纪念他,每年正月十三便前来马街献艺,年复一年,相传成习。除此之外,还有“颂德说”“还愿说”“会艺说”“祭祖说”等十余种主要版本。
马街书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有历经数百年传下来的传统风俗,也有建国以来形成的新特色,充分体现了马街书会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具有民族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以及神秘性的特点。[2]
“赶会”是指每年正月十三,数千艺人和十几万观众从全国各地赶来马街参加书会。马街书会的场面之大,人数之众,壮阔非常,曾有诗云曰:“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可听万卷书”。书会也曾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
马街书会不仅是一项说唱艺人交流表演、群众欣赏的盛事,更是艺人们展示技艺以吸引观众前来邀请的传统艺术市场性活动。这种艺人卖书,群众买书(又称“请书”),商定书价的整个过程被称为“写书”。人们“请书”的目的也多种多样,有的为老人祝寿,也有的为娶妻、生子及乔迁之喜助兴等等。“写书”成功后,写书人把艺人的道具取走一件并留下定金,会后艺人便按约定地点前去表演。
近代以来,历届马街书会都会评出“书状元”,指的是通过相关部门调查认定、在当次书会上演唱最好且写价最高的艺人。“书状元”们不仅能够获颁发荣誉证书、“状元绶带”,宝丰县还在书场为历届状元们设立群雕。这一举措每年都激励着大批艺人前来献艺,对传承和振兴书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传统音乐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说,这些独特的书会习俗为我们对民族音乐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有感于马街书会对于传统艺术的保护作用,认识到只有将民族音乐深深根植于民间土壤之中,方能使民族音乐生生不息且能够更加完整地传承和发展。
三、主要曲种和音乐形态
马街书会音乐类的表演形式以说唱音乐为主。每年都会聚集来自全国各地十几个省市、一百多个县市的曲艺艺人到会。历年书会上表演的主要曲种包括河南坠子、河南曲剧、三弦书、大曲调子、山东琴书、道情、评词、南阳鼓词、京韵大鼓、河洛大鼓等,多达三十余种。受地理因素影响,河南坠子在书会的声势尤为浩大。
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坠子”,是一种由道情、民间音乐品种三弦书以及莺歌柳合流而产生的曲种。[3]它的唱腔体式采用主曲体体式。在演唱时,单人演员需手持檀木或枣木简板;两人合作时,一人打简板演唱,一人弹奏坠琴同时击打脚梆。由于河南坠子流传甚广,多年来受地域语言和母体影响,坠子书的型态按流行地区逐渐形成了中路、东路和北路三大风格。[4]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随着乔清秀和乔利元、董桂枝、程玉兰先后入津,形成了有“坠子三老”之称的乔派、董派和程派三大流派。河南坠子的流传范围很广,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许多坠子名家和流派,这其中既有以天津曹元株为首,融合乔、董、程三派唱腔特点的曹派唱腔;也有山东名家徐玉兰结合越剧、黄梅戏、京剧、豫剧、民歌等艺术形式的音调特点创立的徐派坠子。[5]
作为河南坠子的发祥地,河南本土的名家更是不胜枚举。这其中以赵铮为领军人物。作为河南坠子赵派创始人,“赵铮的表演因人而异,又因情而转,不但注意声音造型和身段造型,还注意情绪转折和语气变化。在表演风格上,她既有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也有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她的舞台作风统一基调是大方,准确,雅而不板,俗而不媚。”[6]
坠子艺人魏建云在书会现场表演了一曲《俞伯牙摔琴》,这是一首在河南地区广为流传的坠子曲目,属于北路坠子的代表作之一。后由坠子名家董桂枝入津演唱,风靡一时。其内容源自《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著名话本故事。
平腔是河南坠子最基本、最持续核心的板式。在平腔的基础上,坠子的演唱中又演化出了巧十字、拙十字、寒韵等多种曲式。总体上,《俞伯牙摔琴》遵循平腔演唱时乐句高起低落的特点,见谱例:
上例中乐句起音为“2”,演唱下行至“5”,正符合平腔句尾处多落在中低音区这一特点。这种由高至低的旋律走向在唱段中循环往复地出现,形成不断起伏变化的旋律线,使得河南坠子在表演时旋律流畅,情深意切且引人入胜。
河南坠子以五声调式为基本调式,间或使用偏音“4”、“7”,其中徵调式为基本调式,曲调音乐流畅婉转且旋律性强。《俞伯牙摔琴》以C为主音,通过谱例我们可以看出,《俞伯牙摔琴》的终止音落于“5”,因此可判断为徵调式。唱段首段使用偏音“4”,由此判断为六声清角徽调式。
河南坠子的唱腔体式属于板腔体,其中北路坠子的节奏多为简单的节奏型,一板一眼颇为规整且气势宏大。句式为上下句对偶工整的齐言句。唱词也多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同时兼有“混合句”“加‘衬句”等。《俞伯牙摔琴》全曲采用2/4拍节奏,其中既包含规整的“十字句”唱词,又融入了自由的“混合句”,并通过“衬字”来加强感情表达。例如第二段起句“俞老爷/跪坟前/越哭越惨,老忠贤/在一旁/泪珠不干”,这种“三三四”式的句式,就是典型的“十字句”的断句方式之一。而唱句“想当初弹起知音(结呀)结故友(至啊)至如今”则是在混合句“十三字句”的基础上辅以“衬字”(即括号内语气词),使得演唱流畅顺口。
另外,魏建云在演唱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下滑音、倚音、颤音等装饰音,对比谱例,笔者发现:这些装饰音有些是谱例中原有的,有些则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根据情绪需要自行处理的。笔者在欣赏演唱时注意到,正是这些装饰音进一步加强了魏建云在表演时的情感感染力,颤音的运用深化了演唱时俞伯牙痛失知音的伤痛悲苦之感。而下滑音及倚音的使用则使得她的演唱更具张力且韵味绵长。
四、艺人现状
现年五十二岁的方文杰从事曲剧表演已经三十多年了,在此次马街书会上,他跟随新乡市曲剧团到会表演。剧团在正月初十一就已登台献唱,因是书会开始的第一天,到场表演的艺人和团体并不多,前来书会的人员数量也远不如正会当日,但剧团精彩的表演还是吸引了大量观众。方文杰在曲剧《金殿封官》选段中饰海瑞一角,其扎实的唱腔博得了人们的阵阵喝彩。在后台休息时他告诉笔者,他的曲剧表演是家传的,而在他的家乡在江城县麦岭乡东方坡村,在那里老一辈的人几乎“人人都能唱”。谈到这些时,方文杰的语调中充满了自豪感。但随即他又尴尬地笑笑,说道:“现在不中了,村里二三十岁的小年轻都不愿意学,没人会唱了”,他顿了顿又说:“也不怨他们,都出去打工了,赚钱养家去了”。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方文杰还是表示,自己“只要在农闲的时候就出来唱,有场就跟着唱”。笔者还注意到,虽然台下聚集了大量的观众,但是大多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这其中还包含许多来“看热闹”的所谓“外行”观众。而前排搬着板凳坐在台下认真长时间听曲“看门道”的“内行”却几乎都是满头白发,年过花甲甚至是古稀老人。对此,方书杰表示对曲剧虽然台下的观众“有懂有不懂”,但只要有观众,他就会一直唱下去,“也不为啥,图个高兴”。
现年68岁的丁胜举和翟留聚是河南坠子的表演者,同时也兼顾表演三弦书,是书会现场少有的不使用话筒和音响辅助的艺人。两位老人分别来自南阳唐河县大河屯镇和少拜寺镇,他们告诉笔者,他们的师傅姓赵,已经88岁了,可仍然在他们来书会之前对他们进行了悉心指导,翟留聚老人甚至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师傅给他录的范唱,画面中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一板一眼都非常自如地道。翟留聚告诉笔者,他们老哥俩已经从事这个行业四十多年了,常唱的曲目有《英烈传》《杨家将》选段等,“这些段子坠子、三弦都能唱”,丁胜举老人说道。年轻时就常来书会“亮书”,以前都能卖出去,现如今却很难找到买家了。“这两年不好卖,大家都听盘了”,老人说。但是老人也表示,录音录像都是记录一次性的表演,但是他们在实际演出的过程中常常随机变调加词,自由发挥,“场场不一样”。负责拉琴的翟留聚老人得意地说:“他(丁胜举)咋唱俺都能搭上”。临行前,二位老人表示要为笔者演唱一段坠子《西厢记》作为话别,二人的精彩的表演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聆听。
五、对于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意义
综上所述,马街书会的在音乐研究特别是民族音乐学领域的学科研究价值不言而喻。首先,马街书会是民族音乐学研究原始资料收集的重要基地。马街书会作为一个以说唱音乐表演为主的集会,在短短数天就能聚集数以十万计的参与者,这是说唱音乐研究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民俗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马街书会的参与人次达到二十万人。这其中,专业的艺人、半从事其他劳动半专业表演的艺人和完全来自民间的艺人各占相当的比例。不仅如此,艺人构成的地域范围之广、跨度之大,使得马街书会能够涵盖数十种各地不同种类的说唱音乐。作为一个艺人包含性如此之广、曲种如此之多、参与人数如此之众的现象级盛会,马街书会为学者们全面地了解说唱音乐提供了最佳视窗。通过书会,研究人员能够深入调查和了解我国的说唱音乐,特别是中原地区说唱音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型态特征。同时,也能够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素材、数据和研究案例。
其次,作为说唱音乐的综合性集会,马街书会能够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提供许多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例如:在说唱曲目选择方面,以河南坠子为例,选择演唱现代新剧目的艺人比例有所增长。而在传统剧目中,又以《英烈传》《七侠五义》《呼延庆打擂》等侠义类作品更加受到观众的欢迎。这些现象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说唱音乐与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包括演唱曲目、伴奏器乐及演奏方式等说唱形式的变迁。[7]另一方面能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观众的音乐审美,从而探索说唱音乐本身的发展与观众音乐审美之间的共生关系。另外,通过与艺人的交流和对书会习俗的了解,也能够使我们对于民间音乐艺术传承的原生形式(如师徒传承等)产生更清晰合理的认识,从而在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六、结语
宝丰县马街书会作为传承了近700年的曲艺盛会,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风俗传承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音乐研究者来说,马街书会更是说唱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值得我们从中进一步去探索与发掘民族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裕.宝丰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
[2]严寄音,王宏景.宝丰文化现象丛书——马街书会.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
[3]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张雪莲.中原民间说唱音乐文化——马街书会[J].艺术教育,2011(5):158-158.
[6]赵铮,赵抱衡.赵铮河南坠子艺术[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7]陈荃有.正月十三听“说书”——马街书会的初步考察[J].人民音乐,1999(12).
作者简介:
张洁茹,2015年获英国利兹大学媒体产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音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