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湿地生态系统的概述及保护管措施
靳博文 马硕利 魏子瞻 李炳烨
摘要:我国海洋湿地的多样性不仅为珍稀濒危的高等植物,鸟类,鱼类提供栖息环境,同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还具有降解污染、涵养水源、防风减灾的功能。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海洋湿地面临着人为的破坏、海岸的侵蚀、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的威胁。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退化。当下,我们应重视起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任务刻不容缓。
关键词:海洋湿地;现状;管理策略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湿地主要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是具有独特水体、土壤和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它具有调节气候变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比例、净化环境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的称号。
湿地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及其特殊,正因为如此,它有着及其丰富的物种。根据相关文件的调查显示,我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淡水鱼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除此之外,海岸带湿地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这也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调查,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种。世界166种雁鸭中,我国有50种,占30%;世界15种鹤类,我国有9种,占60%,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水生植物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他们不但可以吸收重金属,净化水质,改良水体环境,还可以为水低提供充分的养料,为鱼类提供的食物。因此也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
二.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
我国的湿地面积拥有65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所以我国也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湿地类型,数量也想当丰富。随着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不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使得我国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90年代中期,我国50%的滨海滩涂已经不复存在,将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下面将具体分析一下,湿地消亡的原因。
(一)人为破坏
1.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经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迫于无奈加上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淡薄,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重的威胁,严重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为的破坏是湿地生态系统无法恢复的主要原因
2.过度捕捞;当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个捕捞渔船不遵守规章制度,顶风作案,在禁渔期仍然捕捞水产品,各种过密渔具导致仔鱼、幼鱼无法生存,非法渔具毫无节制的捕捞,导致渔业资源严重匮乏。
3.环境污染;渔业养殖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经济的发展使得海边周围工厂数量日益增多,不合理的养殖以及工厂的违法行为(将污水未经处理,乱排乱放,我国每年废水排放量达620亿吨)导致我国临海区域水质严重恶化,污染严重。此外海上开发事业,油轮等导致石油外泄,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珍稀动物中毒死亡等事件。还有农药、农田化肥随径入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频率频繁发生,经济损失严重。
(二)湿地围垦
侵占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工业区、港口等经济建设的改造,不仅破坏了浮游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破坏了底栖生物生活的温床,造成生物的死亡、迁移,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严重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简介导致渔业经济损失的破坏,另外,许多围垦的土地由于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导致水源不足,含盐量高等严重问题,导致围垦后的土地不能使用,造成严重的浪费,使得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甚至无法恢复。
(三)自然灾害
全球变暖,暴风雨,洪水,飓风、盐水入侵等自然灾害导致湿地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干扰湿地环境的营养物质循环,从而破坏生态系统。
三.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策略
(一)加强法律管理、监督
在我国关于湿地保护及其相关法律比较完善。例如土地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海域使用管理法以及地方立法等等。虽然如此,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关键问题,原因在于并没有彻底落实,贯彻实施,导致各行各业仍然敢顶风作案。法律法规没有起到应有的责任。因此相关执法部门应提高认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责任。
(二)加强思想教育
从根本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应该如何去做,不能只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过度开采,破坏。影响到人民的利益,祖国的利益。要让人们从根本上明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理。同时国家也应对那些靠海为生的渔民多一些优惠政策,加大补贴、帮助创业,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让渔民的问题完全解决。
(三)濒临生物的修复
环境改善,生态系统稳定。但是接近濒临灭种的生物却无法得到恢复,当代科技的发展日益提高,应利用的技术水平例如人工繁殖、胚胎技术的技术保护、繁衍那些濒危动植物,待他们具有自我完善的修复能力是在放归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