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

    余冲+宋佳梅

    [提 要]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结合,是和谐教育的一种表现。高校资助政策与教育的结合,应着重分析高校“育人”现状,通过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实践育人,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的。就资助与育人结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如:高校专门管理人员不足、育人途径单一、贫困生思想问题凸显、职业素养匮乏、高校资助制度不健全,并针对以上问题,制定改善措施以促进资助与育人良好结合。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

    [作者简介]余 冲(1975—),男,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宋佳梅(1993—),女,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江西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研究”(12YB083)

    目前,我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以高校学生资助为重,提供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12种方式的资助体系。[1]而关于贫困生的教育问题,国内有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着重研究资助政策,如甘剑锋认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应加强对资助角色、投入、政策的思考;[2]另一部分则强调教育问题,如张建林认为,育人属性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本质属性,强调办学核心是办“教育”,根本目的在提升育人质量,坚持育人是办学的根本出发点。[3]笔者在借鉴国内研究成果前提下,就高校贫困生的教育问题,主张将资助与育人两者相结合进行研究。

    一、江西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的现状

    江西省2014统计年鉴表数据显示,2013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是861849,比2012年增加了10730人,其中2013年贫困生人数为172369.8,占总人数20%。江西省人民政府虽然按《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逐年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4]但是面对庞大的贫困生群体,现行的资助体系仍存在改善空间。就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的现状,笔者作以下探讨:

    1.贫困生资助现状

    贫困学子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入学,江西省从2011年至2014年累计为135965名学生办理了入学手续。入校后,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对学生给予不同的资助。此中,解决每年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6000元/年为主,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为辅;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年为主,勤工助学不低于8元/时为辅;以8000元国家奖学金奖励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的特优学生;同时,2015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对我省高校5219名新生共资助346.5万元。此外,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江西财经大学多元化的科瑞奖学金、市政公用集团奖学金、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的20余项社会奖助学金。虽然江西省高校资助形式多样,但仍存在不足。江西省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叶宝凌在出席南昌市学生资助工作座谈会时提到,各市县区应从四点完善资助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工作,让政策深入人心;二是严格贯彻、执行政策,确保其唯一性;三是资助工作应包含关注受助者的成长成才问题;四是善于总结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5]以上表明江西省高校资助政策亟待完善。

    2.贫困生教育现状

    2015年江西省委厅举办的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专题讲座,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起草组副组长秦昌威提到,“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立德树人,培养大国国民精神和道德文化素养;投资未来,普及公平、包容、有质量的教育……”。[6]圣人孔子曾提到教育体系包含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部分;学者赵建华认为高校教育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者相统一的工程,其中管理育人是基础和动力;[7]吴刚认为实践育人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在社会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8]笔者认为在教育公平前提下坚守“育人”核心目标,高校“育人”应包括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三方面。

    首先,目前江西高校普及的育人方式是文化育人中的一方面——教书育人,主要表现为教授知识,强调教师的育人职责和品德。教育是师生双向化的实践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明白育人重视学生的发展,也看重教师的能力。另一方面——思想育人,这是大部分高校所缺少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精神。但未提及孔子倡导的道德养成,人先是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再学习文化知识。要看到“做人”的重要性,具备基本的道德、诚信、责任和感恩意识。其次,管理育人尚未纳入贫困生育人中。因为其管理涉及校务行政、学校制度、教职工和校园环境管理等,借助外在条件达到管理效果。再加上,管理者与学生没有直接的思想交锋,管理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实践育人逐渐在高校普及。古今众多思想家均认为大学育人应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整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就业服务。学生的交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在现实中的运用日渐显著,越来越多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岗位,以强化学生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和谐教育是把人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二是人的自我表现,即自身世界观、信念、意志力等在活动中与人的相互关系的表现。[9]笔者认为,实现和谐教育要结合资助与育人两者,即在遵循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使贫困生受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状态下,加强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

    二、江西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的问题及表现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逐渐完善,但我们并不了解政府和学校欲通过什么方式对学生进行什么教育,教育什么。大学教育涵盖了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实践育人三者,笔者在分别了解江西省高校资助和育人现状后,发现资助未与育人很好整合,两者结合在管理人员、育人路径、思想、职业素养和资助体系五方面存在着制约学生全面成长的问题。

    1.专门管理人员不足

    教育包含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两方面,并非简单“传授”知识,而是“教学合一”的实践过程。陶行知讲到,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10]这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他们的主观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知识结构、情感、意志和能力的变化。尤其在贫困生教育上,首先,江西高校除了统一的授课外,并未安排贫困生群体的专业教师,未制定专门教学。其次,教师仍延续传统的教学思想,一味“照本宣科”。这进一步拉大了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偏低的贫困生与一般学生间的差距,加剧了贫困生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再是,大部分高校虽设有资助机构,但从事资助管理的人员并未实时跟踪贫困生的受助状况和学业问题。

    2.育人途径单一

    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育人”是高校首要任务,是永恒主题。[11]理论上,高等教育是分门别类的教育,实施专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面型人才。事实上,江西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方式只有书本教育和师长教育两种。南昌某大专学院大一学生彭某反映,教文学的老师李某一下课就“了无踪影”,请教学习无从问起。贫困生本在经济方面落后于一般学生,若学习上也跟不上步伐,可能进一步打击其信心。虽然资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育人途径过于单一致使他们学习困难,政府给予的希望也化为虚无。这表明高校的育人功能未在资助基础上得到发挥,反而产生负面作用。

    3.贫困生思想问题凸显

    第一,心理素质低。目前我国教育过于忽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经济贫困更加重了心理压力,自卑、孤僻导致他们难以融入集体。[12]就读于南昌某二本院校的大一贫困生周某提到,进入看重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大学后,发现与他人的差距后认为自己毫无优势,不敢参与任何活动。一定程度上,自卑、离群心理也导致他们学习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

    第二,诚信缺失。针对贫困生设立的国家助学金最高档3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两者相加近万元。南昌市某三本院校老师刘某反映,部分学生受不住高额奖助金诱惑,利用社会关系出具虚假贫困证明。另因毕业生工作不稳定,出现大量拖欠还款现象。以上失信行为,有来自学校诚信教育的缺失,也有学生自身原因。可以看到资助政策在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易导致诚信危机。

    第三,责任意识薄弱。国家提供的高校贫困生资助除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是有偿资助,其他都是无偿资助,这使学生易产生“理所当然”心理,而非通过努力和付出获得回报。南昌某大专外语学院有关数据显示,42人的日语班,获得院奖学金的18人中只有8名贫困生。更有受助者对国家、学校和社会给予的资助不抱以感恩心态,将资助金用于满足个人物质需求,而非用于提升学识和专业技能。

    4.职业素养匮乏

    著名学者杨叔子强调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13]在注重知识传授时,更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社会的内在要求。[14]虽然勤工助学为贫困学子提供了援助,但岗位多是文职;高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与其专业并不对口,如南昌某三本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岗位是酒店服务生。可以看到,勤工助学未起到提高职业素质的作用,也未奠定职业发展的基础。

    5.高校资助制度不健全

    第一,评定体系。政府没有出台具体的贫困生身份认定标准给予高校遵循,而是简单地依据家庭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来判断,加上评定人员主观因素的存在,这使得贫困生身份认定工作难。

    第二,发放机制。高校工作人员对资助认识有偏,认为只是简单的资金移交,早或晚发不会有太大影响。据赣州某二本院校汉语言专业大三学生温某反映,该校资助金比其他学校晚发几个月,严重影响贫困生在校的正常生活。

    第三,监督机制。首先,政府虽有设立省级、市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但没有实质性监督部门对资助金的发放进行跟踪。其次,高校工作人员缺乏对资助的认识,未站在“监督者”、“审核者”角度认真看待工作。

    三、促进江西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改善举措

    上文提到,江西省高校贫困资助与育人结合存在管理不足、途径单一、贫困生思想、职业素养薄弱和资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改善对策。

    1.培养专门化管理人员

    办大学就是管理大学,要抓好教师和管理两支队伍。[15]学生固然是大学主体,但施教者和管理者占主导地位。因为只有教育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精神,才能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也是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最终目标。为更好促进贫困生的教育,首先,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公平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对贫困生不抱以偏见。其次,提升管理者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从贫困生的思想、情绪、行为表现来进行更好地教育。再是,建立专门资助管理队伍,提高对资助的认识,站在决策人角度上工作。

    2.开展多元化育人途径

    当今大学的主题是育人,最终目标是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杰出人才。为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育人。首先,学校教育。应在纯粹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再开展各种院、班集体活动,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帮扶。其次,家庭教育。家庭是育人的一种重要途径,尤其在经济困难家庭,家庭成员的意识会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家庭成员要尽量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形成良好家庭氛围。再是,高校应与企业、家庭建立一定互动平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互通,为完善下一阶段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3.建立多维思想教育体系

    第一,建立多元心理健康体系。首先,在校内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心理问题防治。其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接受系统化心理教育。再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运转心理咨询室。目前,江西南昌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室虚有其表,应设立专门经费用于聘请心理咨询师,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疏导学生心理,增强自信心。

    第二,加强诚信教育。主要从学生自身和组织机构两方面着手。首先,提高学生诚信意识。在校内通过广播、网络等大力宣传诚信,宣讲贫困生评定和还款诚信的重要性。其次,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据了解,绝大部分毕业生无法按期还款是因工作处于波动期。为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适当放宽还款年限。

    第三,加强责任意识。首先,贫困生的依赖心理很大程度是国家无偿资助导致。为此,应适当缩小资助覆盖面,提倡有偿资助,让贫困生明白政府不再是他们教育成本的承担者,自身也要分担一部分,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摒弃“不劳而获”心理。

    4.塑造学生职业素养

    首先,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校要着重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学生必须提高专业技能以利就业。贫困生在经济方面落后于他人,但教学条件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贫困生更应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其次,企业为贫困生提供的助学岗位应尽量符合所学专业,以提升职业技能,塑造职业素养。再是,高校可根据职业需要而增设专业课程,如:汉语言专业开设办公软件应用、礼仪课程,有助于学生就业,满足社会需要。

    5.健全高校资助制度

    第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标准。高校可从日常生活掌握更全面的申请者情况,如个人月消费、餐用消费,而不只是凭借简单的书面材料来评判,政府则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同时,对评定人员进行一定筛选,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在“盲审”情况下,进行客观评定,使认定工作更科学。

    第二,完善发放机制。首先,高校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资助金的重要性,国家提供的助学金是为满足贫困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其次,发放要及时,按照规定的时间点发放。国家发放的3000元助学金,可是南昌市某三本院校大三贫困生陈某一学期的生活开支。

    第三,建立监督、反馈机制,确保贫困生的资助金及时到位。要满足此项,高校除了要有专门资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还应建立与政府、贫困生、银行三者相联系的网络平台,以便信息的追踪和反馈。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保证助学金评定和发放工作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EB/OL].http://www.xszz.cee.edu.cn/zizhuzhengce/zonghezhengce/2015-08-05/2308.html,2015-08-05.

    [2]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3]张建林.育人属性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本质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6).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7-05/23/content_ 623615.htm,2007-05-23.

    [5]南昌市召开全市学生资助工作座谈会[EB/OL].http://www.jxedu.gov.cn/zwgk/xbxszz/zzxxxb/2015/11/20151127050842 472.html,2015-11-26.

    [6]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委厅举办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专题讲座[EB/OL].http://www.jxedu.gov.cn/zwgk/jygh/2015/06/2015080900515054.html,2015 -06-14.

    [7]赵建华.关于加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8]吴刚,高留才.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多维解读[J].教育探索,2013,(8).

    [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0]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11][14][15]余东升.“育人”:教育永恒的主题——杨叔子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12,(7).

    [12]王雷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2.

    [13]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四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责任编辑:黄贝如]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