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智路平
摘 要: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不断出现正常商品吉芬化的异常现象:在CPI指数逐月上扬的、各种商品价格大幅度攀升的同时,出现的并不是如需求定律所言的需求下降,而是一次次的疯狂抢购潮,洗衣粉、食盐、猪肉、黄金、房子等等不一而足。根据此类商品的成因进行分类分析,针对经济吉芬商品进行分层分析,发现经济吉芬商品是法币时代债务经济的国际背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与传统儒家文化作用在全体国民身上的综合产物。而对经济吉芬商品进行深入剖析,能引导民众的经济行为趋于理性。
关键词:吉芬商品;法币;债务经济;儒家文化;消费者行为
中图分类号:F713?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4-0044-02
引言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商品吉芬化现象呈愈演愈烈的态势:一是日化产品生产商多次掀起涨价风波,随之而来的不是商品滞销,而是各大超市卖场的货架被一夕买空;二是日本地震后,盐藏丰富的我国出现民众疯狂囤购食盐的狂潮,食盐价格由0.8元涨至10~20元,以致要动用国家储备才能平息抢购风潮;三是2011年年中,猪肉这一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在短短数周之内由10元左右飙升至20元;四是从2008年开始黄金价格与铂金价格长期倒挂,黄金价格目前几乎是铂金价格的两倍;五是房地产业在经济下行阶段依然呈现出价格攀升,尤其是在政府采取一次次打压限制措施之后仍不为所动,而且表现出越高价的房产越容易成交的态势。
一、吉芬商品分类分析
本文以需求定理为研究前提,研究发现,吉芬商品现象并不是需求定理的悖论。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或下降,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多。吉芬现象出现必然伴随着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如果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的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变化的情况并非需求定理所要描述的内容,需求定理并没有试图描述出所有价格与需求量变化关系。所以,本文认为,像聂敬彦所说吉芬商品是需求定理的例外,或者有些学者给出的“意图需求”与“实际需求”的解释并不准确。
本文认定的吉芬商品基于如下概念:在供应量未出现刻意缩减的前提下,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增长的商品。在生活中出现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同向增长的现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引发的吉芬商品,如雨天的伞、夏天的空调、非典期間的醋。这类商品是在特殊的时刻由于需求量的上升而引起的供需矛盾,带来的商品价格的上升。
2.炫耀性的吉芬商品,如奢侈品、珠宝、文物、书画。这类商品,其价格越高追逐的人越多,价格降低需求量反而减少,是人类文化中炫耀性心理的突出体现。无论自然吉芬商品还是炫耀吉芬商品,均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出现的,而且个别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会对单个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吉芬商品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少见的,甚至在爱尔兰大饥荒时期,仍然没有得到吉芬商品存在性的经验证明。
3.特定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吉芬商品,如日化用品、食盐、猪肉、黄金、住房等。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这类经济吉芬商品。
二、经济吉芬商品产生的直接原因分析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是经济发展周期中必然的一环。经济周期是在货币加速器、非货币加速器(存货加速器、资本性支出加速器、抵押加速器、情绪加速器)、耗竭现象和信用崩溃等因素的驱动下不断演变的。这些商品原本在常态下都是正常商品,现在这些正常商品“吉芬化”的直接原因都是:经济下行阶段,成本上升,恐慌性购买。
1.日化产品——“日不落”。继2011年初护肤品和化妆品提价后,2011年4月起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类日化用品集体涨价。在2011年4月西班牙给宝洁、欧莱雅等8家企业因涉嫌垄断而开出的5 000万欧元的巨额罚单事件之后中国日化企业集体涨价,排除了合谋的可能。
2.食盐——“盐不挫”。2011年3月在日本福岛大地震之后,中国食盐市场出现大规模的消费者抢购、食盐价格瞬间猛涨10—20倍、商家囤积停售现象。虽然受到福岛核辐射的影响可能会引起海盐受到污染,但我国食盐绝大多数为矿盐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盐储量,食盐供应可确保稳定,但由于恐慌,食盐价格急剧上涨之后,再次回落后企稳的价格仍然是之前正常价格的两倍。
3.猪肉——“肉不多”。2011年6月份之后,由于养殖成本上升、能繁母猪存栏下降、2010年冬季低温导致地区仔猪成活率下降、生猪散养户退出加快,全国的猪肉价格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同比基本为上年的两倍价格。
4.黄金——“金不破”。由于美元汇率走低、石油价格上升、新兴市场对黄金的消费需求量增加、以及民众对黄金作为防范通货膨胀、防止战乱、防范自然灾害的保险作用的需求等因素,国际金价节节攀高,从1 600美元1盎司到1 700美元1盎司用了20天,从1 700美元1盎司到1 800美元1盎司用了不到10天,之后5天之内迅速逼近1 900美元1盎司,而我国国内金价也由340多元1克陡增为390元1克。
5.住房——“房不住”。房子盖好没人住,房价上涨止不住。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近年来住房市场的矛盾逐步显现,其中最突出的是房价上涨过快。中央从2003年开始出台土地、税收、信贷、市场规范等方面的系列措施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实施了更加密集的、直接针对房价的组合调控。然而房价一路飙升,上涨到让普通人慨叹的程度。这个过程中,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原因;宽松的信贷政策是房价上涨的重要支撑;“土地财政”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三、经济吉芬商品产生的原因深层剖析
1.国际经济环境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处于法币时代,而且债务经济在世界各大经济体重占据了主体地位,虽然按照债务经济运行模式很大程度上解除了金本位对经济发展规模的限制,能够为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在数量上提供了足够的货币支持。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也随着债务经济产生的高通货膨胀问题给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大量泡沫,带来了严重的潜在危机,这种危机在使用法币的国家中是始终存在的。我国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使用法币,而债务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必然存在此类经济泡沫问题。
2.我国通过改革开放释放了国民经济的潜力,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体量迅速提高,但由于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性,没有成规可以借鉴,发展过程曲折漫长。对于全国层面,我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复杂的多元经济结构,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存在不能够完全满足各个层面需求的问题,导致各项经济政策都必须不断地修订,单一的经济政策在实施阶段很快就会出现政策漏洞,必须进行调整,这样由于政策不能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导致民众的投资信心不足,不愿涉足长期的经济投入项目;对于地方层面,在接受中央统一调配的前提下,经济发展需要由地方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地方经济有自己的发展需求,地方政府由于层次与区域的限制,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成为首选,出于规避风险的本能,地方政府在有限的投资途径中,与商业银行通过土地财政捆绑形成大量的账外新增货币,进一步刺激了通货膨胀。
3.在这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却迅猛膨胀的经济环境下,我国民众受到根植于观念中的传统儒家文化小农意识的影响,在缺乏多样化投融资渠道环境下,对经济发展可能会给个人带来伤害产生了严重的群体恐慌,一旦遇到经济波动,就会产生剧烈的应激反应。
于是,一方面,将可支配资金尽数投到了房市、股市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等高于储蓄回报的市场中,这巨大体量的资金投入与政府投资一道加剧了房市、股市的风险,而创新金融产品由于缺乏经验,监管不到位,频频暴雷,导致民众对投资丧失信心;另一方面,长期的经济增长,使得民众对资源的占有欲望不断膨胀,对资源短缺问题过度敏感。
不安与敏感的民众一旦发现对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商品价格出现上扬态势,则容易非理性地认为该商品价格上升必然是由于短缺所致,而且过激的产生长期短缺预期,于是疯狂地大批量购买,进行完全非理性的储备,最终经济吉芬商品便形成。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要抑制这种经济吉芬商品的出现,在债务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必须做到以下工作:第一,提高政府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准确性,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条例,提振民众对发展政策的信心;第二,在创新金融产品发展的过程中,小范围试点,全程跟踪,加强监管,诱导产品良性发展,增加民众稳定、有价值的投融资通道;第三,在信心与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增加文化熏陶,將传统文化中不利于时代发展特征的习性拔除;第四,增加权威经济信息发布的渠道,提高信息发布的公信力,减少虚假信息对于民众判断力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聂敬彦.“吉芬商品”与需求曲线及需求定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79-81.
[2]? 何琳,廖东声.从非对称性理论分析吉芬商品[J].广西社会科学,2004,(5):46-47.
[3]? 张志鹏.不该忽视的经济周期常识[J].中国图书评论,2010,(3):101-103.
[4]? 宋鸿兵.货币战争[J].山西财税,2018,(7):64.
[5]? 刘婷文.对“吉芬悖论”的历史回顾与存在性考察[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4-32.
[6]? 黄涛.吉芬商品与因果[J].中国统计,2017,(11):17-18.
[7]? 吴传俭.社会医疗保险吉芬商品属性与多层次保险体系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6,(9):35-38.
[8]? 黄晓光,何一鸣.市场过程、需求曲线与价格内生性[J].贵州社会科学,2015,(12):125-137.
[9]? 王志刚,周永刚,钱成济,王智斌.家庭服务业中存在“吉芬行为”吗——来自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5):32-43.
[10]? 方悦.吉芬商品:土豆与住房[J].经济研究导刊,2014,(3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