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当下美术高考教学中,色彩静物色调变化规律的专项训练

    张霞

    摘 要:小色稿练习有利于初学者把握整体色彩关系,训练学生色彩感受力,提高色彩敏锐度。一幅和谐有序的色彩作品,色彩关系、整体色调在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关系表现到位能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相对于色彩长期作业而言,小色稿练习能在短时间内把握画面整体色调,具有用时短、色调整体把握能力强的特点。但在细节刻画方面小色稿练习是欠缺的,须结合长期作业训练,才能达到提高绘画者水平的最终效果。

    关键词:小色稿练习;色调变化;色彩关系

    色彩静物教学中,通过训练大量小色稿色调练习有利于提高初学者的色彩敏锐度、增强画面整体色彩效果、把握色彩对比。这里所说的小色稿,是相对而言,16开、32开甚至更小,画幅虽然小,牵涉的问题却很重要,就是从整体上把握色彩关系,不用顾及形的问题,也不用深入刻画细节。具体而言,小色稿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点:

    一、训练学生整体观察方法

    素描中的整体许多人很关注而且运用得很好,色彩对整体的要求更不容忽视。由于色彩本身的丰富性,及所描绘的对象也是色彩瞬息变化的自然界,如同一座山,早晨、中午、晚上因为所受太阳光的不同,所呈现出的颜色也时刻变化。如果绘画者没有对画面的整体意识,那画面色调将会杂乱无章,加上色彩工具的特殊性,在观察色彩的同时,又要调配出适合的颜色,表现技巧相对生疏,将使得初学者手足无措,没有精力考虑整体。而小色稿训练中,因为面幅小,调整起来也方便,比起长期训练来说,对色彩关系的整体把握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在技法上得到有效训练。

    一组静物怎样取景,表现什么主题,每个物体面积各占画面多少,尤其是衬布面积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画面色调的形成。一般情况下,衬布往往影响着画面的主题色调。如果衬布全是白色,那就要根据静物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光源强弱来确定色调的倾向性。

    二、训练学生运用色彩理论知识把握画面色调变化规律

    “色彩是光的产物,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受,色彩的形成和光有密切的关系——光是色之母,色是光之子,无光也就无色。”[1]正常的色彩写生,一般是描绘对象客观的光色关系,而变调训练是以改变的光色关系为前提,也就是根据绘画者主观意图去组织一幅与写生对象色彩组合完全不同的色调关系的画面,如:冷色可以调变成暖色调,亮色调可以变成暗色调等。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改变学生在色彩静物写生中完全照抄对象颜色,而不去理解分析色调变化规律的现象。具体操作方法是,当学生画完一幅静物色彩写生作业后,接着可以画几幅色调完全不同的作业,对象只是作为构图和造型的参考。这种训练适合在小画幅上进行,以便把精力放在色彩的构思和处理上,不作具体刻画。

    三、小色稿练习精简概括,通过大块色彩表现色彩关系

    直接对物体固有色彩用平涂的方法在画面上用色块表现出来,不考虑体积、质感、明暗等素描关系,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几何化处理,达到精简概括的效果。比如圆形的苹果、方形的书本等,这样更容易使绘画者把注意力放到画面中的色相对比、冷暖对比、纯度对比以及面积对比等各种对比,并根据画面主色调合理地组织好画面当中各块颜色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色相对比、面积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在画面当中不同位置上的各种变化和它们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等。“我们在进行色彩绘画时要从整体中去看个别,不要把物体孤立起来,同时要通过互相比较来鉴别每块色彩之间的不同倾向。”[2]从面积和色彩间的关系来说,在画面中某种色彩倾向所占的面积大、成分多,往往决定画面的主要色调。

    四、色调练习应注意在短时间内完成

    小色稿训练应把握在最长一小时内完成,时间太长会陷于琐碎,时间太短则不利于思考分析,而小色稿练习更能快捷地捕捉瞬间的光色关系,尽量避免细节刻画,把注意力集中在反复调整大的色彩关系。静物色彩训练中的时间长度的分寸把握要拿捏到位。

    五、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锐度

    “自然界的色彩是极其丰富的。一般情况下近距离的鲜明色块之间会产生异化现象;另一情况,两色块差距极大,还会有一种趣相同化的改变。”[3]每个人的色彩感觉是不同的,小色稿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抓住瞬间的色彩感觉,这一点是中长期作业不易做到的。很多人认为观察很简单,只是看绘画对象就是在观察对象。整体观察要求绘画者不能只盯在某一具体细节或单一物体,而是从整体的观察方法入手,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的互相比较,互为参照物,顾整体、顾大局。色彩绘画过程中整体观察的方法尤为重要,抓住绘画物体色彩的第一感觉,往往能使画面保持最佳效果,而不能只顾及物体细节刻画。小色稿训练因为用时短、画幅小,可以在短期内完成多幅画作,使绘画者的眼力得到锤炼。色彩记忆能力是绘画能力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静物色彩训练中作小幅的色彩记忆画也是很有必要的,记忆作画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把握对象的能力。

    六、通过调色练习,增强学生把握画面色调

    “和谐性”的问题

    色彩学习中常遇到的困惑:画面中常出现一些太“跳”的色块,导致画面“不和谐”。如:红色苹果和绿色衬布的处理方法,两者的颜色纯度都较高,画面容易显得不和谐、不入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在固有色处降低两者的纯度对比以及在反光处加以环境色使画面和谐。

    我们把色调训练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同类色、类似色组合训练,即选取色环中同类色、类似色的物体、衬布摆成一组静物进行练习。如黄、红色系(黄色衬布,土黄色纸袋,红色苹果,橙色的桔子,淡黄色的雪梨等)为主的组合或蓝色系(深蓝、粉蓝色衬布,不同程度蓝灰色的陶罐等)为主的组合训练,这样的色调统一、和谐,色彩对比弱,比较容易把握画面整体色调。其难点在于区分出同类色的层次变化。

    (二)对比色训练,即选取色环中对比色、互补色的物体、衬布摆成一组静物进行练习。如:红色绿色、黄色紫色等的搭配练习。这样的组合有强烈的视对比,对于色调的把握有一定难度。但应用好的话可使画面产生丰富统一的效果。处理方法可以是降低物体纯度或改变画面色块的构成,以达到和谐中有对比的效果。

    (三)变调练习,指整体改变画面的色彩倾向。需要在掌握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的专项练习,包括纯度、明度、冷暖、色相等变调训练。变调练习可分为:同组静物的变调训练;同样色调、不同题材的练习。

    当然,小色稿练习也有其不足之处,对物体的细节刻画、体积、质感的表现是有限的。要使色彩绘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应进行大量色彩长期作业训练加以补充,在色彩表现技法方面也应更深入研究,所以,在色彩写生中应注意小色稿训练与长期作业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小色稿练习是不可忽视的,它对长期作业训练、把握大的色彩关系,及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概括及提炼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对于初学者更要养成绘制小色稿的习惯,为今后色彩写生和色彩默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培秋.高級职业中学美术专业教材:色彩[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教学对话》编辑部.教学对话:色彩[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3]黄今声.色彩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广东省开平市教伦中学美术科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