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理兼修”的重要性及主要方法
刘金如+朱艳平
[提 要]“情理兼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青年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青年加强自身修养指明了方向。“情”和“理”是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的。只有“情理兼修”,才能做到“合情合理”、“通情达理”。“情理兼修”的主要方法是修学、善于思考、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等。
[关键词]情理;修养;方法
[作者简介]刘金如(1963—),女,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朱艳平(1986—),女,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湖南湘潭 41110)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青联学联大会发的贺信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其中,“情理兼修”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新要求,它的提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把握了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特点,为当代中国青年加强自身修养指明了方向。“情理兼修”对于当代中国青年来说是一个人生修养的新课题、新任务。
一、“情”、“理”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情,一般而言,指的是人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出自天性或内在的自发,具有主观性。
理,一般而言,指的是事物的道理或法则,也指人的理性。所谓人的理性,在认识论中,一般是指人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能力,它使人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另外,理性这一概念还常被看作是人类独有的用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理性除遗传因素外,大多与后天所处环境和学习修养有关,具有客观性。
“情”和“理”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首先,理智对情感有着规范当代中国青年的作用,即人的情感在孕育发展过程中,一般会受理智的规范和制约。如果理性能够科学地控制情感,使两者能平衡地相融,这种平衡,即是我们常说的“合情合理”。相反,如果情感与理性两者相互矛盾冲突,则会违背常情、不合常理。其次,情感能够增进理性。培根就曾明确指出:“人的理智并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感情灌输在里面的,总之,情感以无数的,而且有时是觉察不到的方式来渲染和感染人的理智。”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有20%依赖于智力因素的高低,而其余的80%则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情绪智力因素”,即“情商”。这充分说明了情商对于智商的影响。
二、“情理兼修”的重要性
“情”和“理”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理兼修”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里,“修”是指修养。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古人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修养的重要性。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1]“情理兼修”对于当代中国青年来说十分重要。因为,首先,青年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只有加强修养,具有理想、勇于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其次,青年时期是人的情感和理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理修养的水平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因为青年各种各样的需要日益增长,但由于他们对需要的合理性认识不足,产生了主观认识与社会客观认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因而使人的情感带有两极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在外界刺激下容易产生冲动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为易感情用事,情绪的波动大,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另外,由于青年的人生经历、经验、认知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理性修养不足。因此,加强“情理兼修”,提高道德品质,是当代中国青年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情感修养的目的,在于分别善恶、为善去恶,即求“善”。理性修养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以分别是非,发现事物的规律,即求“真”。情理兼修,就是要求当代青年必须具有昂扬坚强的情感,有智慧清晰的理性。
三、“情理兼修”的主要方法
概括起来,“情理兼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修学。古代思想家庄子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孔子也说“好学近乎知”,即好学才能明智。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要抓紧时间勤奋学习。潜心修学,这是“情理兼修”的首要内容。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学习的内容要系统全面,除了要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文化素质外,还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进而学会冷静和理智地看待世界。此外,还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养思想,还要学习道德模范,见贤思齐,从中吸取道德力量。同时,认真学习心理学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2]
其次要善于思考。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思而后行”。古代经典《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名言告诉我们,理智的行动来自冷静的思考,凡事要学会三思而后行。鉴于青年具有情绪容易冲动的心理特点,青年在从事任何活动之前,都应该仔细地想一想,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有利的事情要积极地去做,对不利的事情要及时避免,使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避免思想行为上的盲目和冲动。要经常地反省自己,改过迁善,学会慎独、慎初、慎微。慎独自律是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也是最根本的修养方法。慎初,即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古人云:“君子慎始而无后忧”,只有做好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慎微,即修德要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于“积善成德”,杜绝“小节无害”的思维和“小节不保终累大德”的悲剧。
再次,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积极的道德情感会对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动力。培养积极道德情感的主要方法,一是要尊重他人。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尊重别人,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否则,就会引起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冲突。常言道:送花的人周围都是鲜花,种刺的人身边都是荆棘。二是宽容。宽容是最美丽的一种情感,宽容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宽容是化解矛盾、冲突、仇恨的最好方法,可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人一步不为愚”。相反,斤斤计较、仇恨、报复等,既伤害别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冤冤相报”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三是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遭受挫折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关键是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心态,学会合理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巴尔扎克指出:“世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人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四是珍爱生命。一是善待生命,珍视生命的存在。珍视生命的存在包含三层含义,首先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毁伤之,始为不孝”。其次要善待他人的生命。每个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不善待他人的生命,最终受伤害的肯定会是自己。再次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生命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不可预测的。当一切苦难和压力接踵而至的时候,我们不能软弱,必须抗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孙迪亮.论习近平的领导干部修养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6).
[责任编辑:于龙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