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客家题材影视发展概述

黄沛成
受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等媒介环境影响,客家题材影视与其他题材影视发展有一定的共性,但又受到客家文化自身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客家题材影视发展没有十分严格的时间界限,各个过程阶段也具有复杂性,因此只能勾勒一个大致的轮廓。
萌芽时期(1949——1978年)
客家影像的滥觞可以追溯到“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在政治意识形态作为艺术创作主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电影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工农兵”形象,展现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由于不少客家地区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所以在诸如《党的儿女》《闪闪红星》等革命题材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建筑、服饰、山歌等均可以指认出客家文化元素。但当时政治意识形态诉求掩盖了民族/民系文化、审美的表达,加上当时缺乏自觉的客家的族群意识,客家形象只是以隐性表达的方式呈现,影片中客家人除了穿着上的不同,同其他民族/民系被压迫的阶级并无二致。这些影片称不上严格意义的客家题材影视,但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探索时期(1979年——1989年)
“文革”结束后,客家热再度兴起。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得到发现,同时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制定了“四级办电视”的方针,客家所属地区的市县电视台纷纷成立。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通过当地电视台的新闻片和小型纪录片的形式得以展现。这一时期客家题材影视作品,基本只是客家事实的报道,叙事形式比较单一。
自我书写时期(1990——2005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经济建设成为新的工作重点。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架构中,客家文化的建构有了另一层目的:争取海外客商的文化认同归属感,从而取得客商投资,扩大当地知名度,配合旅游开发,带动经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20世纪90年代,客家题材影视作品开始有了新的突破,作品无论是从数量、类型还是从制作水平、规模上看,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变化首先从福建、广东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开始。福建围绕永定土楼的旅游推广,拍摄了一系列电视片。1991拍摄的电视纪录片《神奇的永定土楼》,展示了具有神话魅力的永定土楼,介绍永定土楼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随后永定又拍摄了8集电视连续剧《土楼人家》,该片作为第一届永定土楼文化观光节的特制节目,描写了改革开放后,在李雪梅等土楼客家人的带领下,土楼村民开始建厂创业,寻求新的生存发展途径,并顺利举办了首届土楼村土楼文化艺术节,既吸引商业投资又宣传土楼文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就发现了自身具有的客家资源优势,“假如我们大打‘客家牌,让海外都知道客家人的大本营在梅州,那么所带来的投资与经济发展将前途无量。”①因此,广东开始积极向外展示广东客家。电视剧《阿容》讲述深圳大鹏湾客家女阿容历经磨难、奋斗、失败、成功的风雨人生,从侧面反映出深圳在开发特区的政策下发生的巨变。同时,广东客家地区试图建构世界客家文化中心地位,其制作的客家题材影视作品,拍摄视野和目标受众不仅仅局限于广东区域。纪录片《客家人》分普通话和客家话版本,将客家先民的迁徙放置在世界民系迁徙的大历史范畴中加以考察,认为客家人保存了中原文化并将之传播到海外。电视剧《客家女》则“深刻地展现客家人背负世纪的长旅中另一重人的侧面及所建树的伟绩丰碑。”②改编自客家籍作家温燕霞小说《夜如年》的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通过对客家民俗的编码改造和“围屋”的神话创造,以符合西方审美的标准,塑造出苦命的客家寡妇形象。该片斩获2002年戛纳电视节最佳“创意”奖,使客家女性形象获得海外认可。
之后,赣州电视台拍摄的《赣南客家》,介绍赣南的历史和现状,旨在强调赣南是客家先民迁徙的中转站,是客家形成的摇篮。电视电影《月光光》,围绕盲人阿蒙久违的几个儿时好友一同回到故乡广西贺州展开叙事,阿文准备在家乡投资办厂,阿蒙、阿杰、阿贞以及时常照顾阿蒙的阿彩却陷入了一场感情纠葛。故事融入了客家山歌、客家婚俗、黄姚古镇、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广西投资政策介绍等。
这一时期客家题材影视作品,首先是对客家的历史源流进行影像书写,强调客家文化根系中原,是中原文化执着的坚守者、优秀的代表,具有无可置疑的正统性。其次是展示客家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凭借坚韧、勤劳的客家精神进行的艰苦创业,并同时融入客家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改革开发取得的成果等内容。这一时期的客家题材影视,作者或者制片方都具有客家身份,客家人主动通过影像建构客家荧屏形象,以争取话语权和经济利益。
多元发展时期(2006年至今)
世界进入新千年后,文化全球化有了新的图景,文化“非领土扩张”不再仅是发达国家的特权,为保持文化多元化、多极化,欠发达国家对文化向外传播、扩张不断进行着努力。
中央电视台开始将客家形象建构纳入国家民族形象建构进程之中,以求在全球化时代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中央电视台与韩国KBS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中国的力量》,第一集就将土楼作为中国力量的物质外化加以表现。纪录片《客家足迹行》以中央四套《华人世界》栏目为平台,《华人世界》全球传播目的正是“整合话语传播,提升话语的话语权”。《客家足迹行》从客家人出发的中原文化的发祥地河南黄帝故里开始,跟随客家先人迁徙的足迹,从中国再到海外,以横跨世界五大洲的超大规模的制作,反映全球客家人的迁徙历程和当下生活状态。
客属地区的市县电视台作为客家影像制作的主要阵地,也试图突破区域传播的限制,不断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表现出栏目化、系列化、娱乐化、制作大型化的倾向。例如,河源电视台提出“小台也能做大片”,先是开设了《客家古邑》栏目,随后又拍摄长篇高清电视纪录片《天下客家》,该片“站在全球视野去看待客家视野”力图“全景式反映客家人千年发展历程”。梅州电视台情景喜剧《围屋人家》自开播以来,到目前已经播到了第四季,达数百集之多,试图在诙谐、搞笑之中融入客家文化。龙南电视台拍摄了所谓的“全球首档客家文化娱乐脱口秀节目”《我是客家人》,同样,其目的在于用娱乐的方式串联起龙南客家山歌、客家民俗。惠州电视台的《我是客家人》站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上,以一个加拿大女性在客家地区学习客家山歌为线索,展现了客家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
海峡卫视于2005年10月成立,作为沟通台湾和大陆的桥梁,大陆和台湾都存在的客家/客家文化,自然也成为其传播的重要内容。纪录片栏目《客家人》通过对两岸客家精英的访谈,展现两岸客家人的拼搏、进取,“力求搭建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客家人沟通的平台和传播客家文化的桥梁。”③
独立纪录片人记录的客家民间的记忆,使得客家题材影视有了另一种视角和风格。鬼叔中钟情于正在流逝的宁化地区的民间工艺、风土,“抢救性”拍了《玉扣纸》《老族谱》《砻谷纪》《罗盘经》,记录了制作玉扣纸、刻印族谱、砻谷、看风水的过程。邓伯超的《余光之下》,关注“焦点重合处之外”的海南客家,从老中青三代海南客家人身上,看到客家文化在时代中的传承和变迁。
另外,影视公司利用客家资源投拍的电视剧和电影的数量激增。以赣县白鹭村王夫人为故事蓝本的《白鹭谣》,以客家围屋为故事载体的《围屋里的桃花》,以“湖广填四川”客家人迁徙运动为根据的《镇四川》,以客家“等郎婚”民俗为背景的《等郎妹》,表现清末客家人下南洋的《下南洋》等等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还没播映但已经投入拍摄的有《月光光》《葛藤凹》《远山的土楼》《土楼里的女人》《土楼春早》《土楼古堡》等。
还要注意到的是,客家题材影视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非客籍身份的制作者,客家/客家文化的影像表述,不再仅仅是客家人的自我言说。例如,广东新兴电视台拍摄的《拓荒客家人》,用粤语播出标志制作者广府人的身份。事实上,客家人与广府人历史矛盾由来已久,而该片对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的褒奖,从某一侧面说明了客家文化建构取得的成果。
这一时期客家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电视电影、纪录片、专题片层出不穷,从不同角度对客家文化展开诠释。对客家源流正本溯源仍在继续,但更多具有民族想象与国家叙事的性质。客家题材影视加强了对客家/客家文化的开发利用,不断融入娱乐、消费元素,对客家文化进行着重构。这一时期客家题材影视,形式样式、文化内涵和制作手段、目的呈现多元化特征,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注释:①刘善群:《关于举办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的建议》,宁化县客家研究会档案材料,1997,转引自柴可:《当代赣南客家文化的建构——以〈赣南日报〉为中心的分析》,赣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
②村 夫:《追求时代的精神 制片人谈电视剧〈客家女〉》,《当代电视》,1997(8)。
③巫奕龙:《海峡卫视〈客家人〉栏目将推出客家文化两岸行系列》,新华网福建频道 http://www.fj.xinhuanet.com/news/2012-12/23/c_114125937.htm,2012/12/23。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