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鱼苗白化、黑化症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探讨
岳飞非+郭鹏
牙鲆,俗称牙片鱼、偏口、比目鱼,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沿岸水域,牙鲆具有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饵料来源广、饲料转换系数高等优点,是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海洋增殖的主要经济鱼类。然而在牙鲆鱼育苗过程中,由于技术环节处理不当,经常出现不同比例的患有白化、黑化症的鱼苗,结合育苗生产我们分析总结了产生白化、黑化鱼苗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1环境因素
1.1水温
在受精卵的孵化和仔鱼培育期间,保持水温稳定,孵化受精卵的水温控制在17~18 ℃,培育仔鱼的水温控制在18~20 ℃,在受精卵和仔鱼前10 d培育期间,如果水温不稳定、突然降温或升温,可增加白化苗和黑化苗的发生机率,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水温突变,仔鱼摄食轮虫的数量也减少,由于摄食量降低,仔鱼体内的营养积累也随之减少,由于摄食量下降,造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的累积量不足,也就影响了色素细胞的形成。所以在仔鱼培育前10 d,水温应控制在18~20 ℃范围内,保证仔鱼摄食旺盛,体内营养充足,确保色素细胞形成。
1.2控制好各期鱼苗的培育密度
初期仔鱼的密度(1~10 d)控制在1~1.5万尾/m3,后期仔鱼的密度(11~25 d)控制在0.5~1万尾/m3,稚鱼密度控制在0.5万尾/m3,幼鱼密度控制在0.1~0.15万尾/m3。如果后期仔鱼(11~25 d)密度超过1万尾/m3以上,随着密度加大,白化、黑化苗出现的机率也随之增加。后期仔鱼(11~25 d)是决定出现白化苗和黑化苗机率大小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必须确保饵料量充足,及时补充投喂轮虫和丰年虫幼体,可有效防控白化、黑化苗出现机率,这期间加大换水量,也可减少白化苗和黑化苗出现的机率,这可能是因为在这期间加大换水量,可带来较多的不同种类的野生单胞藻生物,这些单胞藻可为培育池中的轮虫提供饵料来源,从而达到轮虫体内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的积累更加丰富和均衡,可对色素细胞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因此降低了白化、黑化苗产生的机率。
2营养因素
投喂经过强化油强化12 h的天然野生轮虫,可有效降低白化苗和黑化苗出现机率,天然野生轮虫在自然環境中摄食藻类种类较多,由于各种藻类营养成份相互补充,因此,天然野生轮虫营养成份更加全面,野生轮虫再经过强化油12小时强化(强化剂量30 g/m3),这样轮虫所含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等影响色素细胞形成的营养物质更为丰富和均衡,当后期仔鱼(13~15 d)肠部的小弯曲变成一个圈时,要及时投喂经过强化油处理过12小时的丰年虫幼体(强化剂量30~40 g/m3),经过强化油处理的轮虫和丰年虫幼体要交替投喂,这样可为仔鱼有效补充轮虫和丰年虫幼体的营养成份,可有效降低白化苗和黑化苗的出现机率,在仔鱼培育期间,每天向培育池中投喂一定数量的小球藻为轮虫提供饵料,可有效降低白化苗、黑化苗出现的机率。在稚鱼期25~30天,在投喂丰年虫幼体的同时,搭配投喂一些微粒配合饲料,也可降低白化苗和黑化苗的出现机率。
3结语
牙鲆鱼苗色素细胞的形成主要在仔鱼期13~25 d,这段时间要对环境因素中的水温、光照进行调控,对营养因素进行强化,尽量使用天然野生轮虫,使用强化油对轮虫和丰年虫幼体进行营养强化。如果在育苗期间各种技术环节处理得当,白化苗和黑化苗出现机率可控制在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