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发现讲好故事
徐云虹
好的新闻作品是可以当成故事讲的,新闻媒体应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改进,克服假大空,用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讲好故事。
故事的魅力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面对来自全球媒体的摄影机和现场的四百名听众,这位来自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以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那些随母亲一起经历过的故事,那些从说书人嘴里听来的故事,那些“用耳朵阅读”到的故事,以及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故事……正是“站在大地上诉说”的方式,给予了这些故事贴近灵魂的力量。
当然,新闻作品不是文学作品,二者虽有相通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和文学的最根本区别是:新闻是非虚构的,是真的;文学是虚构的,是假的。新闻文学化很容易使合理想象甚至假新闻大行其道,使新闻写作的改革与创新偏离正确的航向。《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这段话,不仅揭示了新闻与文学的一些特点,而且还为新闻和文艺工作者揭示了新闻“客观真实”与文学“艺术真实”的区别,值得我们在新闻采编和文学创作实践中思考和借鉴。
如何讲故事
毫无疑问,文学和新闻的本源都是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作家不可能写出作品,记者也不可能写出新闻。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故事,我们缺少的是发现故事的眼睛和用心讲述故事的心情。眼睛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有两种感知方式,一是“看”,二是“观察”。“看”与“观察”是很不一样的,“看”只是感知事情的存在,是平面的,表面的;而“观察”强调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动的参与,目的就是要有所发现,是体现个性化的、触及本质的发觉。转型时期,焦虑和不安容易迷失人心,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所吸引,以致于忘记了对身边人身边事的观察和倾听,也就丧失了感悟生活的能力,进而也就丧失了讲述故事的能力。
既然说“新闻”是“事学”,是一个叙事文本,因此,与一切叙事文本一样,其叙事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其传播的效果。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新闻,其核心就是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力求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有声有色有故事”。近来,新闻报道大力倡导“体验式采访”方式,其中又分为过程式体验式采访、角色式体验式采访、交互式体验式采访。“体验”二字使记者一沉到底,深入民间,贴近草根,直接地气。体验式采访让记者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中,由观察而发现,由发现而凸显新闻深层内涵与意义而加以客观记录。
2012年央视“走基层”报道了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带领当地农民工远赴浙江打工的故事。整个报道没有宏大叙事,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细节:沾益县火车站前的广场上,陈家顺教这些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绝大多数连火车都没有坐过的农民工在火车上怎么上厕所,怎么把零钱和整钱分开放,提醒他们出门事宜等等……《新闻联播》连续五天把版面给了这样一个个真实的细节。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在第三届中国电视发展年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让他们意外的是陈家顺这组报道在德国播出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德国一家电视台做民调时发现,德国民众非常关心当下普通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因为中国的崛起,很多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当下生活很好奇。一家节目公司向他们推荐了央视的“走基层”节目,他们第一个播的就是陈家顺。让这家电视台吃惊的是,节目推出后,居然有很多德国观众给他们发邮件、打电话表达他们对节目的认可。后来外交部知道了此事,跟杨华说“让德国观众认可中国媒体做的新闻,比在其他西方国家都要难。”因为德国民众经历过纳粹时代,他们对自认为有宣传色彩的节目很敏感、很抵触,他们往往将中国官方媒体视作政党宣传的工具。那为什么云南的基层干部可以打动德国观众?德国电视台的负责人说,根本是在于真实的细节,真实反映了中国底层民众和基层国家公务员的生活和情感。①
贴近观察,用心倾听,认真讲述。“走转改”实践进一步证明,只有带着对普通民众的深情,真正沉到一线,才能采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温度的作品。改文风不可能在闭门造车、“复制粘贴”的方法里实现,不可能在“眼睛向上”“隔窗看景”的情景下实现,更不可能在“身入心不入”的状态中实现。很多到基层的记者是沿着“进入、深入、融入”这条心灵路径去采访的。记者们带着心下去,带着感情下去,他们用慢速度的纪录片式,让观众、读者共同体验中国的大基层和中国的普通人。在这里,体验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价值观,它是平视,它不是俯视,不是怜悯,而是与基层的普通人面对面的沟通和理解。在这里,体验是一种升华,也是一次灵魂的洗涤,它让新闻工作者重拾对职业的敬畏,回归常识。
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最后,莫言又讲了三个故事,一个发生在他小学三年级,一个发生于他在部队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个是从爷爷口中听来的故事。依旧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依旧是发生在寻常人身上的故事,只是当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这些片断就带给人无限遐思。这些感悟或许还称不上人生哲理,但却是生活所给予的启迪。所谓故事的力量,大概就在于“抵达你的心灵”。
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美国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有这样一句名言,他说:“在全球传播的时代,我们通常会选择故事讲得好的那一方,中国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很伟大的故事。”如何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新闻工作者任重道远。不仅中国普通百姓能听懂、肯接受,而且外国人也能听得懂,哪怕他们不赞成。秉持“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才能有效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真诚是一种力量,谈真实,讲真事,接地气,原汁原味,已是最好的味道。
(作者单位:楚雄电视台)
注释:①杨 华:《“走转改”难在改文风》,《云岭声屏》,2013(6)。
好的新闻作品是可以当成故事讲的,新闻媒体应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改进,克服假大空,用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讲好故事。
故事的魅力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面对来自全球媒体的摄影机和现场的四百名听众,这位来自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以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那些随母亲一起经历过的故事,那些从说书人嘴里听来的故事,那些“用耳朵阅读”到的故事,以及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故事……正是“站在大地上诉说”的方式,给予了这些故事贴近灵魂的力量。
当然,新闻作品不是文学作品,二者虽有相通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和文学的最根本区别是:新闻是非虚构的,是真的;文学是虚构的,是假的。新闻文学化很容易使合理想象甚至假新闻大行其道,使新闻写作的改革与创新偏离正确的航向。《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这段话,不仅揭示了新闻与文学的一些特点,而且还为新闻和文艺工作者揭示了新闻“客观真实”与文学“艺术真实”的区别,值得我们在新闻采编和文学创作实践中思考和借鉴。
如何讲故事
毫无疑问,文学和新闻的本源都是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作家不可能写出作品,记者也不可能写出新闻。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故事,我们缺少的是发现故事的眼睛和用心讲述故事的心情。眼睛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有两种感知方式,一是“看”,二是“观察”。“看”与“观察”是很不一样的,“看”只是感知事情的存在,是平面的,表面的;而“观察”强调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动的参与,目的就是要有所发现,是体现个性化的、触及本质的发觉。转型时期,焦虑和不安容易迷失人心,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所吸引,以致于忘记了对身边人身边事的观察和倾听,也就丧失了感悟生活的能力,进而也就丧失了讲述故事的能力。
既然说“新闻”是“事学”,是一个叙事文本,因此,与一切叙事文本一样,其叙事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其传播的效果。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新闻,其核心就是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力求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有声有色有故事”。近来,新闻报道大力倡导“体验式采访”方式,其中又分为过程式体验式采访、角色式体验式采访、交互式体验式采访。“体验”二字使记者一沉到底,深入民间,贴近草根,直接地气。体验式采访让记者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中,由观察而发现,由发现而凸显新闻深层内涵与意义而加以客观记录。
2012年央视“走基层”报道了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带领当地农民工远赴浙江打工的故事。整个报道没有宏大叙事,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细节:沾益县火车站前的广场上,陈家顺教这些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绝大多数连火车都没有坐过的农民工在火车上怎么上厕所,怎么把零钱和整钱分开放,提醒他们出门事宜等等……《新闻联播》连续五天把版面给了这样一个个真实的细节。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在第三届中国电视发展年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让他们意外的是陈家顺这组报道在德国播出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德国一家电视台做民调时发现,德国民众非常关心当下普通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因为中国的崛起,很多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当下生活很好奇。一家节目公司向他们推荐了央视的“走基层”节目,他们第一个播的就是陈家顺。让这家电视台吃惊的是,节目推出后,居然有很多德国观众给他们发邮件、打电话表达他们对节目的认可。后来外交部知道了此事,跟杨华说“让德国观众认可中国媒体做的新闻,比在其他西方国家都要难。”因为德国民众经历过纳粹时代,他们对自认为有宣传色彩的节目很敏感、很抵触,他们往往将中国官方媒体视作政党宣传的工具。那为什么云南的基层干部可以打动德国观众?德国电视台的负责人说,根本是在于真实的细节,真实反映了中国底层民众和基层国家公务员的生活和情感。①
贴近观察,用心倾听,认真讲述。“走转改”实践进一步证明,只有带着对普通民众的深情,真正沉到一线,才能采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温度的作品。改文风不可能在闭门造车、“复制粘贴”的方法里实现,不可能在“眼睛向上”“隔窗看景”的情景下实现,更不可能在“身入心不入”的状态中实现。很多到基层的记者是沿着“进入、深入、融入”这条心灵路径去采访的。记者们带着心下去,带着感情下去,他们用慢速度的纪录片式,让观众、读者共同体验中国的大基层和中国的普通人。在这里,体验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价值观,它是平视,它不是俯视,不是怜悯,而是与基层的普通人面对面的沟通和理解。在这里,体验是一种升华,也是一次灵魂的洗涤,它让新闻工作者重拾对职业的敬畏,回归常识。
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最后,莫言又讲了三个故事,一个发生在他小学三年级,一个发生于他在部队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个是从爷爷口中听来的故事。依旧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依旧是发生在寻常人身上的故事,只是当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这些片断就带给人无限遐思。这些感悟或许还称不上人生哲理,但却是生活所给予的启迪。所谓故事的力量,大概就在于“抵达你的心灵”。
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美国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有这样一句名言,他说:“在全球传播的时代,我们通常会选择故事讲得好的那一方,中国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很伟大的故事。”如何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新闻工作者任重道远。不仅中国普通百姓能听懂、肯接受,而且外国人也能听得懂,哪怕他们不赞成。秉持“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才能有效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真诚是一种力量,谈真实,讲真事,接地气,原汁原味,已是最好的味道。
(作者单位:楚雄电视台)
注释:①杨 华:《“走转改”难在改文风》,《云岭声屏》,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