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近代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演变
陈小斐?郭立群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推动城市空间急速扩张、城市结构重组以及規模扩大,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营建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演变研究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近代武汉市城市空间形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演变的历史与空间特征,探究近代武汉的城市形态特点,主要从近代武汉城市的空间形态、近代武汉城市外部形态的演变、近代武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化,分析近代武汉城市形态的演变历程与城市形态变迁特点。
关键词:城市空间;空间结构;外部形态;内部形态;演变
0 引言
武汉地处中国华中地区,以“江城”闻名于世,长江与汉江贯穿市境中央,三分武汉,形成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它联系长江流域东、西与京汉铁路的南、北。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由于非物质的因素经历了分合相间的过程,这是对该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反映,也使它拥有独特的城市形态。对近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武汉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文明的转型
1861年,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一个近代都市,开启了她的城市近代化滥觞,到1911年基本上实现了城市性质的转变,由传统商业市镇转型为近代国际大都市。1840年到1841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发端,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由此改变,通商口岸的开通使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五口通商后,我国成为西方强国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生产地,并改变了原有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开埠后,列强们争相沿汉口长江沿岸筑码头和港库,依靠近代轮船输送物资,使汉口的商业活动由滨河向滨江沿岸扩展。汉口也由此成为内陆通向上海进行海外贸易的最大中转中心。这些变化深深地影响了武汉的近现代城市形态。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他参考西方的近现代城市模式规划了近代武汉。在工业上,武汉的近代民族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兴起,城市的经济功能由单一的商业发展到工商并重。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工厂、企业为全国之首,占同期全国官商合办企业的24%。张之洞在不懈努力下,在上任后的20年时间里,在武汉基本建成了一个近代化的工业体系。工业区的兴建,催生了铁路与港口的建设,如服务于汉阳铁厂的大冶铁路与汉阳江边修建工业专用的码头。在商业方面,张之洞认为“汉口东西为长江上下之冲,南北为铁路交会之所,实为中国商务枢纽,是欲讲求商务必优先自汉口”。[1]张之洞于1899年初奏请设置汉口厅,并建立商业行会,鼓励对外竞争,并陆续修筑公馆、设立银行。1900年,武汉修建了汉口火车站。这一时期,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如水电、电话、公用交通等都开始起步。张之洞一系列的举措,在整体上奠定了武汉近代城市空间与建设的基本格局。
2 近代武汉城市外部形态的演变
2.1 城市空间扩展
前近代的武汉三镇城区范围有限,武昌城城墙总长度为3500丈(约11667米),城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汉阳城城墙内不到1平方公里;汉口则在今长堤街与汉水之间,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三镇区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开埠后的武汉,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发生了巨变。租界的建立使汉口市区发展的走向从沿河趋向沿江,从临近江汉关的英租界到胜利街下段的日租界,形成滨江五国租界区。租界区兴建了近代建筑及经过规划的路面、下水道、电话、自来水等公用设施。这些既是列强殖民侵占的产物,也是西方现代文明楔入武汉的表现。
2.2 武昌城的外部城市形态变迁
在中国的汉字中,“城”字代表的是城墙,为中国古代城市代表性的具体要素。城墙作为古代城市的边界,对城市外部形态有重要影响,是研究城市形态的重要依据。武汉最早建城的区域,始于公元223年,前后分别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夏口城、唐宋时期的鄂州城与明清时期的武昌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载:“城周围三千九十八丈,城垣东南高一丈阔二丈五尺,西北高三丈九尺阔九尺……门曰大东,小东,新南,平湖,汉阳,望山,保安,竹牌,草埠共九门。”①城墙于1371年基本定型。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北伐军攻占武昌城后,拆除城墙,武昌城垣共存在550多年。对城市形态的变迁而言,是一个由封闭向开放形态的转变,由此开启了武昌近代城市空间的开放形态。
2.3 汉阳城的城市外部形态变迁
汉阳在东汉时,在大别山(今龟山)北建卻月城,之后伴随着政权的更迭,在战火和洪水下,屡有兴毁,演变出鲁山城、沔阳城、汉阳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朝大军收复鲁山城,在城内设置沔州、汉阳郡、汉阳治所,鲁山城更名为沔州城,又称汉阳城。到了明清时,汉阳城周756丈(2520米),有四门,东曰朝宗、南曰南纪、西曰凤山、北曰朝元。后因朝元堵塞封闭,实际为三门,并且还有城濠,是一座较为坚固的城池。到民国中期,城墙已残破不堪。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后,汉阳古城墙也开被拆除,1931年江淮大水淹没武汉,使汉阳城墙的残垣荡然无存。1947年,西门城楼最后被拆除,汉阳城墙也宣告了它历史使命的结束。
2.4 汉口镇的城市外部形态变迁
武汉三镇中,汉口最晚兴起。汉口城市形态的变迁与堤防、城墙有着密切的关联。汉口区域内三次大的堤防与城墙的修筑,奠定了武汉近代城市外部边界的形态。
汉口最早的城市边界是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修筑的后湖堤(袁公堤)。袁公堤的修建使汉口免于后湖的洪水侵袭,汉正街一带市场稳定,居民增长,日趋繁荣。汉口第二次城市边界的延伸与防范农民起义军有关,汉口最初是不设防的城市,清代中期以前没有城墙,为了抵挡当时在湖北活动的捻军,清同治四年(公元1864年),汉阳知府钟谦钧主持于袁公堤外筑汉口城堡,环绕汉口镇。城墙上至硚口,下至一元路,全长约10里,被称为“后湖城墙”。这道城墙与长江汉水共同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汉口外部边界,发挥防守军事与防洪的双重功能。第三次城市边界延伸发生在清末汉口开埠以后,汉口更趋繁荣,原有市区囿于城堡内,难以适应城市发展,为了进一步解除水患,1905年,张之洞主持修筑后湖长堤,该堤东起堤角,西至舵落口,被圈入堤内的后湖则逐渐萎缩、消失。汉口镇的发展从此突破了“后城城墙”的限制,张公堤成为汉口新的城市边界。这三次城市边界的延伸为汉口的发展奠定了地理基础,为城市的扩展、形态的形成提供了保证。
3 近代武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化
3.1 近代工业技术对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影响——以汉口为例
晚清至近代影响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的重大事件,一个是内河航业的兴起,另一个是京汉铁路的修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61年,汉口开埠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掠取“内河航运权”,控制江汉关,垄断长江航运。1873年,中国轮船招商局成立,开江海航运,打破了列强航业对长江航运的垄断。轮船码头随着近代轮运业的兴起而出现,从开埠到清末,汉口长江、汉江两岸开辟的新式轮船码头与旧式的木船码头共计100多座。近代库场也随着近代码头的兴起而兴起,到清末,中外航商在汉口共建堆栈24间、煤货场1处,分布于江河沿滩与租界区。这些以码头、库场为主体的港埠设施与栉比江岸的近代各式轮船共同形成近代汉口港口的城市形态。
1889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奏请清政府修建卢汉铁路(京汉铁路)。京汉铁路的建成,对京城与南方的联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的近代化,从主体上改变了武汉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格局。京汉铁路的通车以及后来的粤汉铁路的建成,使地处长江中游的武汉成为连接中国南北和东西的水路交通枢纽。晚清时,随着先进科技的传播,汉口兴航运、修铁路,开始发展现代交通,港口的兴起使近代汉口城市空间沿汉水和长江呈带状线形延伸。近代铁路的作用和引力,使城市空间向西北方向与港口和铁路之间的空地迅速扩张。整个近代,汉口城市扩张的过程从由沿河岸港口带状线性扩张转向西北朝铁路方向的空地填充式扩张。在空间扩张过程中,最初的汉口城市边界的“后城城墙”演变为城市道路(长堤街),并形成城市新的增长点,火车站周围的火车编组站②则成为城市工业的积聚点。
3.2 近现代街道与公共空间的衍生对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末,武汉城市人口接近100万,交通量剧增,城区旧有的狭窄道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了完善道路系统,1927年起,民国汉口市政府将道路建设作为重点,规划了主次道路,依照交通比重,将市区道路分为5级,增设人行道路,实行人车分离,并在道路下方增设排水设施。同时,规定里弄宽度,以房屋量的密度而分宽窄。近代武汉城市系统性的街道网络的建立,日渐形成城市道路空间,成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基础。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要素,武汉城市公共空间也展现其独特性。近代武汉由于商业的发展,呈现人口稠密、商铺密集、地价昂贵的情况,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多样,空间形态也呈现夹杂、多元的特点。传统城镇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有码头、街市、会馆公所、寺观教堂、园林等。进入近代,随着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公园、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居住公共绿地、跑马场、电影院、俱乐部、学校等的传入,产生新的生活方式及公共活动方式,由此而产生新的公共活动空间,使得近代武汉城市公共空间层次及形式更加丰富与多元。
4 结语
武汉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从横向来看,呈外延式扩展蔓延,首先延汉水、长江带状延伸,再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三镇联系逐渐加强;从纵向来看,城市呈多元化扩展,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公共空间增多,城市规模变大。从城市的内部形态来看,街道由狭窄到纵横分明,道路流通性好,功能布局清晰;从城市规划思想方面来看,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影响着近代武汉城市规划。在近代这一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使武汉由传统的封闭市镇逐步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开放性商贸中心,同时也促进了相应城市设施的建设,如港口、码头、道路等,为现代武汉城市的格局与形态奠定了基础。
一座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变迁,可见这座城市的历史痕迹,非物质因素推动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而空间形态的变迁也反映了这些非物质因素对城市的影响,两者共同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城市发展的进程。
注释:①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又称《湖广通志》,是现存最早设计今湖北、湖南两省范围的一部省志。
②铁路编组站是在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和编解作业,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参考文献:
[1] 张之洞全集[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 皮明庥.近代武漢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 谭刚毅.“江”之于江城——近代武汉城市形态演变的一条线索[J].城市规划学刊,2009(4):93-99.
[4] 佚名.近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1861-1949年[M].长江出版社,2005.
[5] 翁春萌.武汉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1861-1937)[D].武汉大学,2017.
[6] 王肇磊.论河道、航运变迁对明清时期武汉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7] 朱哲学,张康.近代武汉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J].武汉文史资料,2013(10):57-60.
[8] 卫宝山.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探析[D].武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