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远在路上》看电视专题片中的现实性要素
何江
为响应从严治党的号召,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手推出了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该片主要反映了十八大以来的反腐体制建设现状,彰显着我党全面反腐惩贪的决心。作为一部以“反腐”為核心的作品,本片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不言而喻。同时,《永远在路上》还继承了传统专题片的许多特性,强调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对情节进行故事性包装,让民众在严肃而不沉闷的环境中了解党的各项反腐举措。
一、 开展典例访谈,制作流程规范
与新闻不同,电视专题片虽然也讲求时效性,需要紧扣当下热点话题进行创作,但是,专题片的侧重点在于消息的筛选。在保证素材真实性的基础上,创作者围绕着某一主题,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范例,最后将它们系统地整合成型,这样一个完整的创作链,才是电视专题片产生的规范流程。最终的成片,既要保证主题突出,让观众切实领会到创作者的核心精神,也要做到素材新颖,具有真实性与代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永远在路上》无疑是一部制作严谨、规范的电视专题片。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反腐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然而,对普通民众而言,了解反腐进程的渠道却相对狭窄,仅能通过报纸、电视新闻等手段进行粗浅的认知,而且这些消息大多呈零散状态,片段性较强,很难直观而全面地为大众展现反腐的总体进程和实际效果。此外,反腐工作全面开展后,落马官员数量较多,他们在平时与老百姓没有太多的直接接触,如果仅通过文字介绍,普通民众很难想象到贪官们的日常生活状态。而《永远在路上》则提供了一个影像化的平台,通过有选择性的采访,让观众与落马官员近距离接触,从而了解他们犯下的罪行和心理历程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永远在路上》选择的采访者非常具有典型性,从职务等级而言,上至正国级官员,下至基层官员;从工作部门而言,医疗、地税、环资和管理部门都有所涉及;从分布范围而言,全国各个区域,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法官员,都出现在了这部专题片中。这种大范围、小切口的筛选方式,是对“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实践,说明贪污腐败问题在我国不是个案,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全面开展反腐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第一集中,群像铺垫后,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三人依次出现在电视画面中,这三人的现身说法,在以往的电视荧屏上是很难看到的。他们亲口讲述了自己的犯罪经过,涉及了很多细节,包括收受价值逾千万的翡翠手镯、将招待所改为自己的居室等。就周本顺的奢侈生活,例如高薪聘请厨师,甚至专门为照顾家中宠物请保姆,这一系列细节,摄制组进行了大量的剧情展开。“我出个面,帮他们站个台,什么话也不用说,别人的生意就做成了”,官员们这样评价饭局,可见餐桌酒盏之下,隐藏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官商交易。如果不是《永远在路上》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落马高官们的奢靡生活,是普通百姓无法接触、甚至很难想象的,正是实景拍摄与本人陈述相结合的方式,让这些“老虎”们的贪婪与奢侈暴露无遗。除三位落马贪官外,摄制组还采访了中纪委的几位工作人员,他们夙夜在公的形象,与“老虎”们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工作人员的叙述,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贪官们落马时的状况。
贪婪与恐惧交织的双重心理,是贪官们在犯下累累罪行后的生动写照,《永远在路上》很好地展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为全国8000万党员上了生动的一课。采访这一环节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电视专题片写实、纪实的功能性作用,为近年来的全面反腐工作留下了具有社会、历史双重价值的生动材料。
二、 直击日常生活,题材生动亲民
《永远在路上》的前身是中纪委宣传部推出的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较前作而言,本片不仅扩充了片长与内容,而且调整了视角。用一个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角度,观察反腐工作开展后的实际效果。为了调动民众的观影积极性,当今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手法一再变化,从前枯燥的陈述式剧情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较强故事性的内容。在《永远在路上》中,整部作品的可视化程度大大增强,我们很难看到冗长无味的长镜头,灵动、活泼的生活场景随处可见,切实反映了反腐为社会、为人民带来的新风气。
与其他传媒手段相比,电视强调的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功能,因此,对于一档电视专题片而言,画面和解说词各占半壁江山,二者间的配合尤为重要。《永远在路上》非常重视这一点,作为一档面向全国观众的电视专题片,它的拍摄取景独具特色,穿插了各地民众的日常生活镜头,范围包括北上广一线城市、多个二三线城市及农村,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所涉及。开篇即出现了大量空镜头,通过天空及庞大的建筑物群,我们看到的是一座雾气弥漫的城市,这恰好暗示着腐败现象无孔不入,对社会各界腐蚀严重的状况。后期在广州白云山公园和武钢第一招待所的取景更说明了这一点,这两个地方本是公共场所,却被一些官员长期霸占,民众根本无法进入。《永远在路上》的摄制组亲临实境,不仅模拟拍摄了过去官员独霸的场景,还真实地展现了现在的变化,白云山公园成为平价餐厅,武钢游泳馆重新面对大众开放。记者们采访了白云山公园工作人员,他详细的介绍了餐厅布局的变化,而几位聚餐的老人,更表示现在自己也能坐在这里观景喝茶,他们脸上的幸福,让观众们发自内心地赞赏反腐带来的变化。
“大老虎”的背后,是许多“小苍蝇”,他们是最直接与老百姓接触的基层官员,却想尽一切方法吸食民脂民膏。《永远在路上》在这一方面选择了安徽宿州宋庙小学事件,镜头下,农村生活显得纯朴而真实,当地的贫困孩子们书本和衣服都比较破旧,更有甚者,父母过世,家里只有祖辈和孩子在劳作。农民和学生们的朴实,更衬托出当事人丑恶的嘴脸,竟要求这些贫困家庭从微薄的助学金中抽调200元请客吃饭。这些恶性事件,需要一个较大的平台将其曝光,才能充分调动起整个社会对基层腐败问题的重视。本片正是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用最直观的影像,控诉了这些贪图享乐、对扶贫工作不负责的基层干部。
《永远在路上》之所以能取得相当不错的口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生活镜头的引入。无论是各个城市的地标建筑,还是微小的细节,都能够充分唤起民众内心的归属感,表明创作团队以“反映社会,探讨现实”为己任。本片在重点讲述反腐工作的过程中,也传播了正能量,二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廉政建设的最终目的便是帮助每位国人更好地完成自身的中国梦,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 贯彻核心精神,立意积极明确
作为一部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用八集的时长,反映了各方面的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其中从严治党的精神贯穿始终,八集内容各有侧重,但最后很好地回归到了这一主旨。可见,电视专题片在主题选择上要多加考虑,注重目标定位,只有限定了明确的受众范围,才能进一步考虑内容、主旨及风格设置,从而保证影片播出后真正起到教育与宣传作用。
《永远在路上》紧扣“从严治党”新常态,每集片头铸铁的画面,寓意是显而易见的,由高温烈火锻造出锤子与镰刀,这正暗示了“烈火炼真金”一语,只有经得住困难和诱惑考验的优秀干部,才能承担得起贯彻“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在本片中,前四集主要讲述了各地落马官员的罪行,六、七两集则是从另一个视角出发,直击基层官员的不良作风,并讲述了海外在逃官员的生活,这两集之间看似关联不大,却都指向了民众最容易忽视的角落——基层与海外,贪官们远离了权力的重心,却依然眷恋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只有无死角的全面反腐,才不会让贪腐分子抱有侥幸心理,继续犯下严重的违纪错误。第五集、第八集起到了总结作用,分别从制度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两方面入手,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的成果,并对未来部署进行了展望。这样全面而系统的剧情结构,让《永远在路上》提升了一个整体档次,不仅是广大民众对党、对政府的问卷,更是中纪委工作人员的一份答卷,让观众看到了真正架构在制度上的反腐成果。
观看《永远在路上》,在愤恨之余,我们也不免感到唏嘘,社会上的很多不良风气,直接助长了腐败行为,成为滋养钱权交易的温床。相比于违法犯罪行为,它们的形式更为隐晦,作用却是相同的,《永远在路上》的另一个延伸主题便是助力于解决“四风问题”,弘扬廉洁正气的社会新风。经过前期数集的铺垫。在本片最后,形式主义与享乐主义的问题被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酒桌文化、随份子、送礼,这些陋习遍布于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通过对几位普通市民的采访,我们看到一位普通的工薪阶层劳动者,有时甚至能在婚礼上送出高达千元的红包,这些毫无意义的礼金,给家庭开支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老虎”们之所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巨额贿赂,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改变酒桌文化、人情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弘扬新风气,不仅需要在街头巷尾进行号召,更需要借助电视这类文化传媒平台,在一个更高的起点,进行大范围的普及宣传。
《永远在路上》彰显着我党全面反腐的坚定决心,为了构建起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结构,中纪委工作人员正在积极行动。而更大的斗争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片展现的“饭局”“份子”等一系列不良风气,应该成为民众共同抵制的目标。
結语
从选题到制作出品,主创团队以严谨的态度铸造了这部反映贪腐问题的电视专题片。生活场景、典例访谈和核心精神三者相结合,既客观展现了一系列反腐措施,又非常贴近生活,让观众自然地融入其中。这三个现实性要素的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电视专题片模式,让《永远在路上》脱颖而出,成为一部在广大党员及群众心中有着重要教育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