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02.1.1—2017.12.31)孝文化报道的文本分析

苗卉 赵智敏
【摘要】基于200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关于以“孝”为主题的相关报道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分析,显示作为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如何通过此类报道,再现其在社会变迁中传承孝文化的方式、特征及其问题。
【关键词】《人民日报》;孝文化报道;文本分析
一、引语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孝道,孝道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诚如《孝经》所言,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几千年来,于普通民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敬老爱老精神一直在中华大地张扬,并化为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实际行动,创造其自身美好的生活;于国家管理者,对孝的遵守往往是其倡导和推行的治国理念,引领百姓构建富国安民的外在环境。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的责任,自然责无旁贷。
二、研究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德性文化,孝是中国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最典型的表达,传承孝道延续了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担负着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水平、凝聚孝的精神力量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变迁,孝道传统扎根立足的经济条件、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利益关系纠葛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滋生和膨胀,有些人将年老力衰的父母视作负担和累赘,背离孝道传统,不念血缘亲情,不尊重关爱老人,拒绝赡养父母,甚至出现了虐待打骂、遗弃双亲、与父母断绝关系等丑闻,引发道德危机,令国人汗颜。就目前的社会乱象、道德困境而言,行孝道的民族特质渐趋孱弱,但传统孝道的一时失落,并不意味着孝道伦理的没落,因为孝道是建构道德体系的重要道德资源,亦是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主流媒体不仅记录着人们文化生活的变化,还建构和影响着人们生存的社会文化生态格局,作为时代文化的风向标,引导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面对这一现状,大众传媒理应积极设置议程弘扬和宣传孝道,提升孝道议题的关注度,以更好地发挥孝文化巩固道德根基、完善国人品格的作用。在信息复杂冗余的新媒体时代,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坚守文化宣传阵地,肩负文化担当和使命,不断探索传播文化的新途径,创新传播方式,为人们提供更丰富更有内涵的文化作品。因此,关注媒介环境下孝文化的传播特点和话语特征具有及时性和必要性。
三、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
(一)研究方法
话语,指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个人思想情感或实现个人意图的口语或者文本,最初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1]。话语分析是研究文本语言的一种方法,主要运用于具体文本的案例研究。当代英国语言学家诺曼·费尔克拉夫将对传播事件的分析分为三个层次:文本——偏向语言学;话语实践——文本的生产与消费;社会文化实践——解释话语实践的基础。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梵·迪克提出了报纸新闻话语分析的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其中,文本分析是对新闻的新闻图式(文本的超结构)、语义宏观结构和微观语义结构、新闻话语风格和修辞以及新闻制作的话语加工和社会认知分析这几个方面进行描述。本文主要参考费尔克拉夫及梵·迪克的话语分析方法,力求对《人民日报》孝文化报道进行话语分析研究。
(二)樣本选取
2002年,“社会和谐”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被正式提出,建设和谐文化作为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多发期。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3亿,超过总人口的10%,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然而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却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养老服务、养老保障、孝老意识等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此外,社会学者孙立平2003年在《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中指出:断裂社会存在城乡差距拉大、两极分化加剧、就业问题、社会不公、信任缺失等各种现象,[2]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问题,大众媒体发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和精神力量,成为协调利益关系、修复阶层裂痕的黏合剂。
为考察新闻媒介如何利用孝文化报道建构社会价值观、营造和谐社会风气,本文特选取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中以“孝”作为关键字在标题和正文中进行搜索,获取这16年来的有效样本共909篇。
四、宏观文本分析
(一)报道时间及数量
在2002年至2017年长达16年的时间里,《人民日报》孝文化报道共计909篇,从整体数据的变动来看,孝文化的报道数量是增加的。数字的变化表明《人民日报》有意识地通过孝文化的解读和阐释、孝心孝行的大力倡扬、孝老爱亲模范事迹的推广来加强孝道传播,令广大公众在孝文化的熏陶和引导下培育孝心,践行孝道。这既表明《人民日报》积极承担起文化传承、弘扬精神文明的社会责任,又体现了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精髓和更高层次文明的渴求越发迫切,因此,《人民日报》加大报道力度,以满足人们对于孝文化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刊载版面
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在本研究所涉及的长达16年时间跨度中历经三次扩版。鉴于版面名称更替,笔者将众多版面分门别类,又因“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事迹往往以“公告”形式多版公示,特将“公告”列为一类版面。依据版面编排的重要程度、涉及内容可将版面划分为要闻、评论、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副刊及公告这七大类。
随着报纸的几次扩版,《人民日报》整体报道数量持续增长。孝文化报道在要闻版、文化版、社会版的报道量也在逐年增加。其中,要闻版的报道量为206篇,占比最大。据统计,孝文化报道在要闻版的报道数量从2010年起开始出现明显增长,其报道范围、力度及类型也相应发生了改变。通过分析报道样本得知,在2010年前的要闻版报道主要是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并具有宣传效应的孝老活动,如“全国敬老爱老活动”“中华孝亲敬老楷模”评选活动、全国文明家庭宣传活动等,还重点宣传了孝老爱亲模范和典型代表。此后,要闻版着眼于社会现实,采用短评、特写、图片报道等多种形式,通过议程设置关注当代社会养老、居家养老等社会问题。
(三)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是新闻作品的载体形式,《人民日报》孝文化报道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新闻文体,可将文体细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图片、文学类及其他这七大类,其中读者来信、青春驿站、文艺评论、大家手笔、副刊体裁等归为“文学类”文体,公告版面所公示的孝老爱亲模范事迹列为“其他”文体。孝文化报道主要采用的文体是通讯、消息、评论和文学类,其中通讯162篇,占报道总数的18%,比重最大;消息有155篇,占报道总数的比例为17%。其次是评论和文学类,而深度报道和图片报道这两类体裁使用的偏少。
从新闻文体的使用情况来看,孝文化报道兼顾不同体裁,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发挥各个新闻体裁之所长,向读者刻画了传承和践行孝道的孝子形象,呈现了动人心魄的至孝情深,立起了新时期的道德风尚和精神标杆。例如通讯文体注重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对细节的挖掘,《人民日报》先后用细腻的文笔塑造了守诺孝亲的谢延信、孝老助孤三十载的廖月娥、带着失明父亲上大学的张蕾、为牺牲战友尽孝的杨建清等印刻在人们心中的光辉形象,也成为人们纷纷效仿和學习的对象。
(四)报道性质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在经过“把关人”的选择和加工后会表现出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报道性质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正面报道,注重传达客观事实、态度观点较为模糊的中性报道以及批判揭露性质的负面报道。经分类统计得出,《人民日报》909篇孝文化报道中,正面报道668篇,约占样本总数的73%,其次是中性报道有189篇,约占21%,而负面报道只有52篇,占比约6%。
负面新闻的数量远远不及中立报道和正面报道的数量,而整体来看,《人民日报》是从维持社会道德水平和社会秩序出发,在孝文化报道上注重正面宣传的传播方式,采用一种提倡和鼓励的报道基调倡导孝老敬老。在报道空巢老人现象、老人情感需求匮乏、“跪拜心态”表孝心等话题时反映了社会的消极面,但因其尖锐直接地呈现了社会现状,能对受众产生一种情绪和心理上的刺激,便于其领会新闻报道的主旨。
(五)主题分类
分析报道主题是把握文本整体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关键,亦是研究报道倾向、媒介立场的出发点,并能从总体上把握《人民日报》对孝文化报道的建构特征和传播倾向。结合具体的报道内容,笔者将报道主题分为百家作品、孝亲反思、孝治实践、孝老典型、活动报道、养老问题、孝道习俗这7类。
随着新闻报道数量的增加,报道主题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民日报》针对某一社会话题,擅于通过多个主题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探析。考察研究所搜集的909篇样本报道发现,报道基本上囊括了提炼出的以上这7种新闻主题,其中,各个主题的报道比重不同,报道情况也有所差异,笔者将通过文本举例来概述不同主题的具体内容及形式。
孝老典型类新闻主题的报道在孝文化报道中占有绝对地位,超出了整体报道量的1/2。多年来,《人民日报》不遗余力地塑造了众多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而这些人物和事迹成为孝老爱亲的典范。孝亲反思类是指对孝亲敬老社会现象、孝老问题等的探讨以引发人们思考的报道,占整体报道量的14%;活动报道既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活动,如全国“敬老月”活动及孝老爱亲模范、孝老爱亲最美家庭、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等;百家作品类报道是公众对孝道伦常和日常行孝的体悟,体现了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的交会,作为倡孝的思想文化阵地,有利于养成行孝的行为习惯,培育尊老崇孝的伦理价值观;孝治实践类是指通过孝道文化建设达成治理社会目的的举措;养老问题主题涉及面较广,包含养老观念、养老模式、养老困扰、养老社保服务等多个方面;孝道习俗类主题报道主要针对孝道礼仪、祭祀习俗进行报道,展现了习俗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着移风易俗和改造革新。
五、微观文本分析
(一)新闻图式结构分析
在《人民日报》孝文化报道中,出现了部分图式要素的组合且排列次序不同的情况,但整体而言,孝文化报道涵盖了新闻图式结构中的组成元素,符合文本的组织原则。此外,从宏观结构来看,由于部分报道往往存在具有关联性的多个主题,以至于为表达主题而建立的图式结构穿插其中,导致整体结构的复合型程度较高,因此孝文化报道的新闻图式结构建构灵活,组织得当,力图使文本的主题意义完整,并能配合受众的阅读逻辑和接受逻辑。
(二)修辞风格分析
1.事实修辞
用事实说话,最能获得受众的信赖,可以说事实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意见的修辞手段。在整理样本时发现孝文化报道中事实修辞的应用情况较为广泛,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在营造现场情境方面,具体策略有对环境和场景的描写、展现记者现场见闻、介绍事件背景等,将读者带入新闻现场,走进新闻故事的叙述中。二是在使用可靠信源方面,具有明确的消息来源使得新闻信息有可查证的依据。如2013年1月17日第12版《别让骗子替我们尽孝》,作者评述的新闻事件是来源于报纸报道的一起诈骗案,媒体的关注和案件的审理令受众对此深信不疑。三是在采用精确数据方面。例如2016年9月27日14版《一碗“孝心粥”的变迁》,文中涉及的数字包括时间、体重的变化,数字之间形成了对比,比如父亲体重超过150斤,而杨敏因为行孝还瘦了20斤,可以想见她尽孝的辛苦。
2.情感修辞
在采写新闻报道时,为确保新闻的客观性,不允许掺杂个人情绪和主观色彩,但孝文化报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在孝行孝举、孝老典型人物等方面的报道诉诸血缘亲情,连接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而人们常说的日常行孝本身,除了受到孝道伦常的影响、社会责任和义务规定的要求以外,子女对父母的爱和关照牵引着人们主动尽孝,可以说孝是人自然生发的亲情情感,而这种情感也是激励人们行孝的动力来源。情感修辞通常会隐含在新闻话语中,或是直接表达个人情感。前者指的是将感情融入到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中,较为含蓄但却于无形中影响了文章的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的建构。
3.细节修辞
细节修辞一般指着重表现新闻事件、生活中或是采访人物时一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比如在表现人物特征时,可以细致观察和刻画人物所处的环境、动作、神态、语言等多方面,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1年11月3日第11版《55年师生缘 28载母子情》一文,文中有一段描述了宋金萍准备三餐过程中的细节,如蒸好了鸡蛋再撒些细盐,麦片加上葡萄干,还有酸奶和小面包作为夜宵,事情虽小却能看出宋金萍照料老人的用心。在对人物和事实进行描述时抓住细节进行刻画,而非简要的概括性的语言描写,往往使得新闻事件和人物形象变得丰富生动。
(三)叙事视角的话语建构
“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从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事实,还是虚构的事件。”[3]参考叙事学学者曾庆香的观点,在纵观孝文化报道样本后,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文本的叙事视角,分别是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外视角和内视角、单一视角和多元视角、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
在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方面,全知视角叙事就如同“上帝视角”,叙述者对事件和人物的信息无所不知;限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只了解其中的一部分情况,或是选择只呈现部分情况。孝文化报道的视角可总结为限知视角主宰下的全知视角,对限知视角的使用,一方面希望通过当事人的视野来观察事物,以保证报道的客观性;另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聚焦点放在了突出表现孝子孝行上。而全知视角的采用拟在体察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心理活动来增强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张力,而且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其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
在外视角和内视角方面,外视角是记叙者身处故事之外,以第三者和旁观者的身份来从宏观上把握和记录事实;内视角则是由故事中的人物视角来记叙,能够细致地展现人物的言行和心理。在孝子孝行报道中,往往采用内外视角结合的方式,内视角充分尊重对象的主体性,表达个人言语、意志、心理,而外视角手法可以通过相关人物的评价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真实;而活动报道、孝治实践报道多是通过外视角的叙事视角来报道,尽管会在文中引用相关人士的评论和感想,但整体上来说是以外视角为主进行叙述。
在单一视角和多元视角方面,孝文化报道通常使用的是多元视角,实际上,叙事视角的选择与文章体裁、篇幅也有关系,由于单一的视角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因此目前报道中仅使用单一视角的已不多见。
在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方面,孝文化报道中的百家作品类报道多是专家学者、读者、网友等社会人士的作品,这类报道是以第三人称视角为主,但也有不少报道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真实经历。
综上所述,在孝文化报道中采用了多元视角的叙事方式,虽然作者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处理,但同時注意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揭示人物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或是展现事件的语境,以便对报道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描述。
六、文本话语特征及反思
(一)报道文本特征
结合上文的分析结论,笔者将从新闻主题、图式结构、修辞运用和叙事视角来总结孝文化报道话语的具体特征。
从图式结构上来看,注重评述结合,利于主题表达。《人民日报》孝文化报道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可以灵活地安排图式结构。如孝老典型、活动报道、孝治实践偏重于平铺直叙,孝亲反思、百家作品类则是有述有评,事理交融,有助于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因此,孝文化报道整体的图式结构是评述结合,这种引导方式既是通过态度鲜明、观点独到的评论教化读者,又搭建了集体讨论的平台,便于网友、读者各抒己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
从新闻修辞上来看,修辞灵活多样,丰富表达层次。《人民日报》孝文化报道中综合使用了修辞手法,对报道文本而言,修辞手法使文本内容更丰富,增添了趣味性,当涉及具体的数据引用和细节描写时,文本信息又显得准确真实;对于报道对象而言,孝文化报道中的孝老典型报道主要针对人物和事迹,运用修辞能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说服力和可信性;对于话语风格来说,修辞手法丰富了报道话语的表达层次,使文风变得多样,如关于养老问题的深度报道,话语风格较为严肃庄重,具有深度。
从叙事视角上来看,多元叙事视角,展现典型形象。孝文化报道中采用了多元的叙事视角,对于不同主题和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视角或是视角的转换来展现,使受众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全貌,也能更真实全面地塑造人物的形象。《人民日报》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内外视角相结合,既反映了报道主体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而且引用相关人物的口头反映对其作出评价,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二)文本分析的反思
整体而言,《人民日报》积极承担起传统文化弘扬者和传承者的角色,在孝文化的传播推广、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舆论环境方面为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做出了表率,但通过本文对孝文化报道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在一些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人民日报》应增加少数议题的报道数量。在对报道文本的宏观分析中,孝文化报道在政治、经济版面刊发的较少,且波动不大。比如养老产业经济、养老保障体系、孝道文化促进地方治理等都是重要议题,而就多年来的报道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对于部分议题报道的偏失意味着对一些现象的选择性忽视,继而很有可能造成问题的搁置,因此对于部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理应受到公众关注、得到有关政府部门重视的问题应给予一定的关注。
《人民日报》应适当增加负面报道的比重。在收集的孝文化报道文本中,正面报道居多,但一系列集中的正面报道容易令人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会引起逆反心理,造成媒体的宣传意图不能实现甚至适得其反,而且媒体不应回避或忽略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负面事例。因此,孝文化报道可尝试一些去极端化的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的负面案例,凸显负面报道中的教育意义,能够引起人们的警醒、反思和自省,从而更主动地传承和践行孝道。
《人民日报》应塑造更多具有影响力、能深入人心的时代榜样。近年来,孝文化报道树立起了一批又一批孝子孝女典范,但在每年评选出的众多孝老爱亲模范中,大多数模范的姓名、人物形象、孝老事迹逐渐地被遗忘,而能令人们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的人物标杆却不多。实际上,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有力的宣传,榜样的表率能产生一种正能量,激励人们践行孝道。因此,《人民日报》在推广孝子孝行时需要抓住典型事例集中宣传,树立起时代标杆,让精神永驻,历久弥新。
《人民日报》应加强孝文化报道的整体频率和内在逻辑性。从全年的时间跨度来看,除可与孝文化相关的节假日、孝老活动开展期间这两种情况外,报道频率偏低。而如果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报道分散发布在不同日期,既提高了报道频率,又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孝文化报道的内在逻辑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现倾向于就典型谈典型、就问题谈问题,报道之间的连贯性欠缺,呈现出碎片化的状况,这就需要媒体工作者找寻部分选题之间的关联性,策划议题、设计专题、精心编排,使受众形成认识的条理性,在脉络清晰的逻辑中加深对孝文化的理解,提升对孝文化的整体自信和自觉。
七、结语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最典型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即“孝的文化”,理应坚持将孝道文化发扬光大。新闻媒体作为传播和弘扬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建立孝文化社会共识和营造孝老敬老环境氛围的重要手段,尤其在面对当前尽孝不力、孝心缺位的社会现状时,依据《人民日报》孝文化报道的文本概况、话语特点及其建构,各大媒体应着力加大对孝道的建设力度和孝文化的传播强度,合力营造良好的孝道教化、行孝示范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79.
[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
[3]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13-114.
(作者单位:苗卉,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赵智敏,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