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认同和传承的必要性,提出双向文化输入模式构建的策略,以实现英语教学与民族认同和传承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实现对中国的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英语教学;民族文化传承;文化认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学习语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更要在交际的同时输出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既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又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够传播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成果。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应该做到双向文化输入,做到对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同等对待,同时做好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1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输入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必要性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软实力。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对于自身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将会极大地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反之,如果对外来文化或外来文化价值一味地认同,则会瓦解民族凝聚力,这个民族很难立足于世界。

    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很容易将目标语言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内化到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去,影响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等,从而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产生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共同存在,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各种文化思潮并存。

    现有的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育把文化教学当作提高學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辅助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大多数教材内容主要是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对中国文化很少提及。有的教材涉及中国文化内容,但往往也会由于课时所限,使中国文化成为备选内容。另外,在课程考核中鲜有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也是导致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强调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了培养学生输出中国文化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认同西方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甚至逐渐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英语但很难用英语流利地表述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影响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学中加入民族文化因素,注重文化比较,有助于学生英语语言的拓展和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增强学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传承自己的母语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平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而有助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双向文化输入势在必行。

    2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双向文化输入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双向文化输入模式要求英语教学既要注意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输入,又要重视中国本民族文化的输入。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比两种文化的共性和特性,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英语文化,又能学习如何传播本民族文化。

    2.1 树立平等文化观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以客观平等的心态对待文化差异,要具有理性的文化包容心态,避免产生别国文化优于本国文化的思想。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注意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互动,树立平等文化观,建立二者之间的平等对话,避免单向输入,产生错误的文化价值观。分析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避免产生不平等的文化观念,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双向文化交流。

    2.2 教学实践中增加中国文化相关素材

    在课堂中导入中国文化的英文材料,或者开设第二课堂及英语角形式,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相关的词汇和篇章,并用英语传达中国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对外文化交流意识,实现对中国文化的传播。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材多以实用英语为主,涉及购物、运动、电话沟通等模块,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增加中国文化相关素材,如点餐环节加入中国的饮食文化相关词汇和表达,让学生思考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餐;电话沟通的模块加入中西方时间概念的差异,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2.3 培养主观文化意识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多渠道提供多国文化材料的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多层次的文化差异,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主观文化意识。学生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缺乏主观意识,站在自己立场猜度他人的想法,通常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双向文化的输入应培育学生切勿推己及人,而是应该意识到文化差异,多角度看待别国文化,并进行文化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文化相关的案例或者新闻事件的导入;可以通过学生做课前展示的形式或者课前新闻播报的形式,如利用意大利品牌D&G(杜嘉班纳)辱华的新闻事件,让学生思索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时事热点的引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有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认同和传承,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样才能得到别的国家的理解和尊重。

    2.4 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充足,精华与糟粕并存。跨文化交际中的双向文化输入,把文化传播作为目的,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做到文化的比较与鉴别,可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从而提升对外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文化案例的导入,学习其他国家文化的时候,发现差异;同时可以使学生能够凭借对自身文化的储备优势,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辩证比较,学习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技巧。英语教师可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提升学生学习双向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结合课上学习,课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观点陈述,在互动中正面引导学生的文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2.5 积极开展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研究

    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文化素养,把文化素养作为评价英语教师素养的重要衡量标准,是实现双向文化输入的关键。英语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和较高的民族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确保涉及中国文化知识部分的正确性,如中国俗语、诗词、礼仪的内涵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熟悉中国文化。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力,提升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意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3 结语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实行双向文化输入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沟通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真正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双向文化输入模式的提出,能有效地缓解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学生在进行对外交流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够充分利用英语这个工具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从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达到双向沟通、双向交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韡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与重构[J].西部学刊,2018(8).

    [2] 郭勇.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汉文化双向导入[J].才智,2018.

    [3] 何莉.传承民族文化的大学英语课堂多元教育方法研究[J].海外英语,2018(08).

    [4] 赵亚军.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探究[J].好家长,2018(7).

    作者简介:刘晓春(1981—),女,天津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讲师,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学。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