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江鳕的人工繁殖技术
韩骥
江鳕(Lota lota)地方名山鲶鱼、花鲶鱼,属于鳕形目鳕亚目鳕科江鳕属鱼类。江鳕是鳕形目唯一的淡水性栖息种类。江鳕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鸭绿江水系和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因其拥有着鲜美的肉质,丰富的营养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江鳕资源数量日趋减少,现已经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鱼类,所以解决江鳕的保护和增养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对江鳕的全人工繁殖技术还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对黑龙江江鳕的生物学及人工繁殖做了初步试验。
1江鳕的形态学特征
测量标本10尾,体长(33~48)cm平均体长为42 cm,标本来自黑龙江(2011年采集)。
形态特征:背鳍条10~13,57~82臀鳍条60~82,鳃耙10~12。
体延长,圆锥状,后部侧扁。头平扁,眼小位于头的前半部。吻钝,口裂不超过眼前缘。上、下颌及犁骨具绒毛状齿,舌上无齿。上颌较下颌略长。眼间隔平宽,吻较眼眶后部头长为短。背鳍2个,第一背鳍基部较第二背鳍基部短,第二背鳍鳍基部向后延至尾柄接近尾鳍,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近,背鳍与臀鳍上下相对;臀鳍起点较后于背鳍起点;腹鳍喉位。体披埋于皮囊中的小圆鳞。侧线完全。
背部及体侧为黄褐或灰褐色,腹面灰白色,体侧散布不规则的白色斑块,体色因栖息的环境而有变化。
2江鳕的生态学特征
1.1生活习性
江鳕为鳕科中唯一的纯淡水栖息种类,为典型冷水性鱼类,栖息江河或通河的湖泊水域深层,喜生活于水质清澈、底质砂砾水域,最适水温15~18 ℃,最高水温不超过23 ℃。夏季多在山溪栖息,活动降低,几乎不摄食。冬季江河封冰前后溯入江河,进行生殖洄游。白天基本不活动,夜间摄食活跃,仅在临产前和产卵期间短期停止摄食,产卵结束立即开始旺盛索食。
1.2食性
江鳕为凶猛性掠食鱼类,1龄前食物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或底栖动物为主,长大后则捕食各种小型鱼类,也捕食甲壳类及蛙类等。
1.3生殖
江鳕雌性性成熟年龄多为3龄(少数为2龄)最小性成熟体长21.5 cm,平均体长为27 cm。怀卵量因亲鱼体大小而数量不一样,一般在30~80万粒,卵径约0.1 cm以下,为一次性排卵。产卵期多在12月至次年2月份,比较集中于1~2月份。产卵场多在河岸陡峭、河床砂质或石砾,水深1~2 m处。产卵水温接近0~0.2 ℃。
1.4分布
分布于北纬45度以北的河、湖中,在黑龙江省分布较广,黑龙江、乌苏里江、牡丹江、嫩江、松花江、镜泊湖、兴凯湖、五大连池等均有。还产于吉林省和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
1.5经济价值
江鳕肝脏肥大含脂量高,为美味佳食,和鳕科其他种类一样,其肝脏可提制鱼肝油。我国产量不多,不是主要渔业对象。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下游,冬季捕捞中可捕到,占比不大。
3江鳕的人工繁殖技术
2.1亲鱼的选择
2011年1月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原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购进抚远的野生亲鱼200尾,并暂养在同江市鲟鳇鱼放流站内。暂养池直径6 m、高2 m,水温为3 ℃。
从暂养池中选择无伤体健的亲鱼作为繁殖用亲鱼,并把选择好的雌雄亲鱼分别放入两个直径为6 m高2 m的暂养池中准备催产。
2.2人工催产
由于购入亲鱼为自然即将繁殖亲鱼,取出成熟度好的亲鱼,对腹部挤压会有卵或精液流出即可直接用于繁殖。对成熟度差一些的可以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合剂使用,剂量的大小取决于鱼发育的成熟度。
2.3人工授精
把催产过亲鱼或成熟度好的雌性亲鱼从暂养池中取出,用手轻轻挤压亲鱼腹部,把流出的卵用干燥的不锈钢盆接住。然后取出雄性亲鱼,轻轻挤压腹部,把精液撒在放卵的不锈钢盆中。用羽毛把卵和精液混均匀,然后把准备好的清水倒入盆中混匀静置10 min,再用清水对受精卵进行清洗,然后把卵放入孵化器。
2.4孵化
把受精卵放入冷水鱼孵化器后,定时搅动鱼卵,使受精卵不粘网,在孵化过程中要保证水温不超过3 ℃并避光。孵化水的溶氧要在9 mg/L以上。整个孵化期要3个半月左右。
2.5出苗
经上述过程,江鳕水花会在4月末左右出苗,此时将鱼苗按每立方水体2~3万尾放入15~30 m2的水泥池中,水深0.5 m左右,水温2~4 ℃,溶氧9 mg/L以上。此后20 d内,逐步将水温升到8~10 ℃,前期适当遮阳,等鱼苗完全平游后,在餌料培育池捞取粒径100 μm左右的小型轮虫进行开口投喂。
4结果
经初步试验江鳕的人工繁殖取得了成功,受精率出苗率均超过80%,为以后的苗种培育提供了技术基础。江鳕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黑龙江省又是江鳕的主要产地,本次试验的成功,为以后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放流江鳕鱼苗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1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