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弋阳腔特点研究
谌佳
【摘 要】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种,前身是弋阳腔,其剧目分为弋阳、青阳、乱弹三类,是古代著名的四大声腔之一。赣剧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自诞生起就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创造了中国戏曲的新形式,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以弋阳腔《还魂记》为例,对赣剧弋阳腔的特点展开研究。
【关键词】赣剧;弋阳腔;《还魂记》;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28-02
赣剧是我国的多声腔戏曲剧种,其兼具高腔、乱弹等多种声腔,前身为弋阳腔。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于1950年进入江西省南昌市,1953年正式更名为赣剧。
一、弋阳腔概述
(一)弋阳腔的地位。弋阳腔,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结合演变而来的,是活跃于我国古代民间的主要声腔。弋阳腔可以称作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奇葩,自诞生以来就在中国戏曲界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弋阳腔产生至今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其逐渐形成高腔体系,影响了我国的京剧、秦腔、川剧等四十多个剧种,在我国的戏曲历史舞台上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二)弋阳腔剧目。在我国古代,弋阳腔的剧目有“十八本”之说,也就是《卖水记》《金貂记》《鹦鹉记》《三元记》《白蛇记》《珍珠记》《长城记》《八义记》《十义记》《乌盆记》《青梅会》《古城会》《风波亭》《定天山》《洛阳桥》《摇钱树》《龙凤剑》和《清凤亭》。然而到了1949年,这些剧目多不能继续演奏,只能上演四本正戏和部分单折,剧目被整理改编为了以下几种——《还魂记》《珍珠记》《张三借靴》《送衣哭城》《尉迟恭》《西域行》。本文在分析弋阳腔艺术特点时,主要是以《还魂记》为例。
二、弋阳腔的艺术特点——以《还魂记》为例
弋阳腔艺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一唱众和,注重帮腔。民间的劳动号子通常是一人演唱,多人帮腔,这样容易使劳动节奏更为统一,更能鼓舞人心。弋阳腔来自民间,其多于乡间“山边水涯”、“禾场牧地”处流动,这样的流传方式使其独具特色——十分注重帮腔,也就是“一唱众和”的方式。对此,李调远在《雨村剧话》中有所记载:“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之。”所谓“一唱而众和之”,就是指一人唱时众人附和而唱,帮腔需要运用假嗓翻高八度来唱,在帮腔的过程中,只需以锣鼓铙钹来击打节拍,从而使弋阳腔更显粗狂与热烈。
劳动号子、民间小调等的帮腔多为句尾帮腔,而弋阳腔的帮腔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创新,它并非简单的句尾处帮腔,而是需要根据演出需要来灵活帮腔,通过帮腔来烘托气氛、突出人物、铺陈情节,所以更为复杂,也更具艺术性。在弋阳腔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是众人接腔、一人帮腔,还有唢呐代替人声帮腔,而且帮腔也并非帮整句,也有帮半句、帮字、重句、无字帮声等多种形式,使弋阳腔的演唱形式复杂多变,更利于气氛渲染和人物塑造。可以说弋阳腔融入了弋阳人的性格,是他们顽强生命力的凸显,通过弋阳腔的帮腔,更是熔铸了弋阳人的粗犷与豪放。例如江西省古典戏曲演出团把《还魂记》谱入弋阳腔,在演出弋阳腔《还魂记》时,就曾多次出现帮腔。
(二)唱腔灵活,不受束缚。南戏具有顺口可歌的音乐特色,弋阳腔是由南戏发展而来,加之弋阳腔是起源于民间的唱腔,所以少了一分“阳春白雪”式的条条框框和严谨格律,其唱腔更为随意和灵活,甚至可以不断根据演出的需要作出改动。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凌濛初的《谭曲杂札》中找到对应:“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所以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灵活性较强,并不受太多的束缚,而且风格也是可以多变的,比如1959年弋阳腔新剧《还魂记》就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誉,被称“美秀娇甜”。
(三)土腔土调,生命力强。1.土腔土调。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民间,无论是唱腔还是演员、观众都来自民间,为了贴合观众的审美需求,自然会带上民间的色彩,吸收土腔土调,具有一定的乡土气息。2.生命力强。据《南词叙录》所载,由于弋阳腔在声腔方面不断与各地民歌、山歌、小调及道教音乐相结合,在传播过程中也常常会与当地的方言土语及民间艺术相结合,并且会逐渐演变,发展为当地的声腔剧种,所以现在的青阳腔、乐平腔、四平腔、京腔、太平腔等都是由弋阳腔发展演变而来,因此它们被统称为弋阳腔系统。由此可见,弋阳腔来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其生命力十分强大。
(四)大量武技场面,热烈粗犷。弋阳腔来自于民间,由于其初始阶段时常演出历史演义,常会有大量的武技场面,所以在武技表演中更胜一筹。弋阳腔的武技使其更具粗犷的生活气息,加之大鼓大锣的伴奏,艺术特点热烈粗犷。
(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弋阳腔以打击乐以及丝竹管弦进行配乐,一唱众和,唱腔灵活,所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不仅可以演唱出北方热烈粗犷的个性,也可以凸显出南方柔情似水之气质。比如《还魂记》的演出就是兼具美秀娇甜、哀婉凄凉与悲愤热烈,可塑性与灵活性较强。
(六)擅用滚唱。清代王正祥记载,在弋阳腔的演出剧目中,“如系闺怨离情,死节悼亡,一切悲哀之事,必须畅滚一、二段,则情文接洽,排场愈觉可观矣。”如何解释这句话呢?弋阳腔灵活度高、可塑性强,艺人可以根据唱词的内容在曲前、曲中、曲尾插入通俗的韵文或惯用成语,以作为解释剧情、刻画人物、调剂声腔的手段,利于演员酣畅地抒发情感和表述剧情,改调歌之,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滚唱”。由于弋阳腔中的很多剧目都是移植来的剧本,戏文令人费解,所以艺人会通过在曲文中加入滚唱和滚白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韵文对曲文进行解释,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剧中的人物和情节。而且“滚唱”的出现使弋阳腔突破原有曲牌格式的严格限制,音乐结构更趋灵活自由,为艺人们进行创腔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弋阳腔艺人在唱腔中进行“滚唱”,是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表现人物内心,抒发任务情感。艺人对原有曲文进行一番解释、发挥、引伸和咏叹,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过程,以达到抒发人物情感和渲染戏剧气氛的目的。2.快速行腔,声情激越。傅芸子先生在《释滚调·滚调之组织》中说:“原曲之外所增滚调词句,多加于声情激越之处,想见歌时,必累累如贯珠然。”意思是,弋阳腔艺人运用流水急板来快速行腔,抒发人物的激越之情,表现情节的突变。3.注重叙事。“滚”直接导致语言的通俗性和板眼的灵活性。无论“滚唱”还是“滚白”,它必定运用人民群众口头的通俗明快的语汇来处理唱词,其节奏也不受曲牌音乐固定模式的限制,可随剧情的需要或长或短、或急或慢。
三、结语
弋阳腔是赣剧中不得不提的唱腔形式,也是我国戏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弋阳腔一唱众和,注重帮腔、唱腔灵活,不受束缚、土腔土调,生命力强,有大量的武技场面、热烈粗犷,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擅用滚唱,这些特点使弋阳腔独具特色,极受人民群众的欢迎。由于起源于民间,弋阳腔更接地气,也更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更符合大众审美需求。本文简单介绍了赣剧弋阳腔的地位与剧目,重点介绍了赣剧弋阳腔的特点。弋阳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得到更好的宣扬。笔者希望本文能为弋阳腔演员与弋阳腔的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为传承弋阳腔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沥沥.赣剧两路高腔曲牌和腔调关系的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04).
[2]曹晖.高腔溯源——也谈弋阳腔、青阳腔在高腔形成中的作用与地位[J].电影文学,2008(08).
[3]杨咏.关于弋阳腔的抢救、保护及传承的思考——2008年弋阳腔剧团建团五十周年暨弋阳腔戏曲周综述[J].人民音乐,2009(11).
[4]邹自振.弋阳腔的发展及其对当代戏曲的启示[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