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展县域经济路径选择及启示
仝双印
进入新世纪,我国在经历了一轮以城镇化为重点的发展阶段之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振兴乡村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调整,将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县域经济连接着城乡两个市场,其重要性再一次被凸显出来。如何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科学选择路径,成为现实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做一些探讨,为推进福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以选择的思路。县域经济路径选择的不同模式
党中央在做出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时已注意到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福建省委对该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各地区都在积极筹划本地区的发展蓝图并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以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型的发展模式。闽西、闽北地区具备这样发展条件的地方很多,许多地方以乡镇建设为基点规划布局,以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进行布局,实现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找到二者平衡的利益纽带,使民众在积极参与中真正受益。这一发展模式的核心是要找到有效的经济支撑点,并建立合理的组织与利益分配机制,使民众既有参与的条件,又能在参与中切实受益。将乐县万安镇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的运作状况良好,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他们将全镇五个自然村集中起来统一规划、集中居住,通过土地的置换,为提高土地的规模效应、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集中居住、统一规划,不但大大节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活成本,方便农民生活,使他们逐渐转变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新式农民。而且更重要的是,集中定居打乱了原来的乡村秩序,原来的邻里关系在城镇中新组合城居民小区,有利于建设新的社会管理秩序,为引导农民适应现代社会治理,重新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提供了社会条件。其重点在于合理的建设规模,科学管理理念的形成,培植相应的产业支撑,合理的资产转移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使集中起来的农民住得下、有事做,既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得以切实的改观。建宁县朱口镇的音山村生态保护状况良好,村容整洁、生活设施完善,可视为乡村文明村建设的一个模式。建宁县音山村,其重点在于使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得以合理安排,涉及到土地利用及利益分配的具体问题。
——资源利用型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特点体现在:依托经济实体或龙头企业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由产品的转换实现经济的增长,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提供保障。这一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以市场经济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的利用、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使资源开发企业在实施资源开发中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尤其是为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为此,既要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又要充分考虑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使得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过程转化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行为。光泽县的圣农公司作为涉农的龙头企业,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拓展生产、吸引当地就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具有现代化的生产和加工企业。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成功上市的公司,其发展已成功带动起当地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市场导入型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将本地的经济发展与广阔的市场相衔接,将本地经济成功融入外部大市场,使本地的特色产品成为外部市场的商品供给地,从而为本地经济搭建起持续发展的平台。这一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对市场信息的全面把握和经营项目的合理选择。近年来福建各地许多本土企业正是走上这样的发展道路获得了成功。建宁县的绿源果业公司作为一家本土技术性实业公司,所从事的工作是以技术来提高当地自然资源的效益,其重点在于开发当地适宜的产品,增强本地产品的附加值。以自身的优势带动周围农民参与经营项目,提升当地经济的整体水平。其成功的经验在于,以市场为依托,选择有地域特色的经营项目,使本地的产品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转化为市场的商品优势,从而成功地将本地经济融入外部市场,为当地经济找到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这三个不同的发展模式体现着福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反映着福建近年来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状况。第一,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光泽县圣农公司、将乐县万安镇利农公司均是这样的企业。第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光泽县依据当地山区的环境发展养鸡业,建宁的绿源果业公司利用当地的土质条件发展特色林果业,将乐县万安镇则是利用当地的土壤条件发展蔬菜生产。第三,将经济发展置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中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第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建设,为群众提供方便的生活环境并逐渐提升民众的文明程度。将乐县万安镇和建宁县音山村都在村镇建设中健全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将民众的教育、医疗、娱乐等需求作为建设的重要部分系统设计,使民众在乐业的同时能够乐生。第五,发展本土企业与引入外部企业相结合,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光泽县的圣农公司、建宁县的绿源果业公司都是本土发展起来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本土优势,在当地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推进当地的创业。将乐县万安镇的利农公司则是从外部引进来的企业,依托自身先进的管理和成熟的技术,在当地拓展业务,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将当地经济与外部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当地的自然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经济资源。福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启示
从区域经发展的角度看,上述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地方经济的战略规划应以县域经济为广度进行系统的筹谋;产业布局以鄉镇为宽度进行合理的规划;生产项目以村级为基本单位做具体的安排。乡村建设中要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关键不在于具体的生态项目,而是要形成完整的生态保护系统,使乡村建设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良性发展目标。
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在引导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为使地方政府更科学地制定经济发展的规划,有效推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要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应以县域经济为重点展开调查,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在我国现行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县级治理同样是重要的社会层面,如何使之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值得认真考虑。
第二,乡镇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在城镇化改造中矛盾相对突出,县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及建设项目规划主要集中于乡镇。因此,应重点考察乡镇中产业项目的规划及实施状况。关键是对农村经济的转型或带动效应如何,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效应如何,使之在推进乡镇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乡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中要以土地流转为重点建立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以农业合作组织作为经营的关键环节,把保护农民利益落实到具体的制度设计之中。应重点考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情况,了解它对引导农民融入现代农业和推进农村产业转型所发挥的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