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术期刊办刊策略与传播路径研究

    【摘要】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发表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美国英文学术期刊The Public Historian在办刊过程中,秉持特色化、国际化、社会化的办刊宗旨,取得了较大成功。本文运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对其传播路径、效果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The Public Historian对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学术期刊;The Public Historian;办刊策略;传播路径

    【作者单位】苏文慧,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TQ038)的阶段性成果。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发表与交流的重要媒介,是现代化学术体制的标志之一。美国的学术期刊不仅在美国本土具有影响力,而且也主导了全球学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范式,其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以美国公共史学界的专业刊物The Public Historian(下文简称TPH)为例,对其办刊策略及传播路径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能有所启示。

    一、The Public Historian概况

    TPH是美国全国公共史学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Public History,简称NCPH)主办的著名学术期刊,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作为美国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史学界举足轻重的学科,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1]。1978年,美国史学界开始创办有关公共史学的专业期刊TPH。公共史学运动发起人之一韦斯利·约翰逊(Wesley Johnson)在TPH创刊号的“编者语”中首次对公共史学的本质和定义做了解释,并列举了公共史学的8个主要研究领域[2]。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教授、公共史学项目负责人舒尔茨(Constance Schulz)在其文章《作为一名公共历史学家》中,总结了美国公共史学在教学目的、主题和内容方面已经初步达成的共识[3]。1980年5月,NCPH成立,它成为来自美国不同领域从事公共史学研究和实践的公共史学家专业学术团体,与此同时,TPH成为该学会的代表性专业刊物,也是美国公共史学研究的前沿观察哨。

    TPH创刊初始目标是为人们交流思想、方法、研究成果、职业道德等提供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2]。后来TPH与美国国内的历史学界专业期刊合作,面向全国的公共史学家。TPH为季刊,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刊发行。

    二、The Public Historian的办刊策略

    TPH的成功与其办刊策略密切相关。学术期刊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采取合适的办刊策略是提升期刊影响力与办刊水平的基础。作为美国历史学界的标志性刊物,TPH的办刊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特色化

    TPH采取特色化的办刊策略,在创刊伊始就阐明了公共史学的宗旨和理念。在30多年的办刊实践中,TPH坚持以“公共史学”为理论视角,刊载公共史学研究论文,内容主要集中在政府机构、商业、研究机构、媒体、历史遗址保护、档案和历史资料的管理、公共历史教学等8个领域 [4]。多年来,TPH的定位非常准确。作为公共史学家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TPH围绕公共史学研究领域,采取了特色化、差异化的办刊策略,以传播公共史学研究理念为中心,成为公共史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发表阵地与传播媒介,其认知度与影响力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2.国际化

    TPH虽然诞生在美国,刊载文章的研究领域也以美国历史为主,但并没有局限在美国本土,而是积极进行国际化交流。TPH的具体做法是,积极与外国公共史学家进行合作,扩大研究课题,研究领域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例如加拿大的公共史学发展、日本的文化遗产旅游、英国公共史学家的实践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5]。

    3.社会化

    过去的学术期刊因为其专业性太强远离普通民众,社会影响微弱。TPH创刊初始,就秉持社会化的办刊宗旨,注重与社会需求结合,以现实需要为目标,以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公司和个人提出的问题作为考察对象,根据客户的要求、公众的兴趣、作者的喜好等因素共同决定研究课题[6]。例如对博物馆、档案馆的研究以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等。TPH完美地继承了公共史学的发展理念,扩大期刊的受众群体,避免学术研究走入学院化的胡同,力求走出一条专业与大众相结合的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之,TPH作为美国公共史学流派的会刊,采取了特色化、国际化、社会化的办刊策略,成功推动了公共史学理念的传播。美国公共史学家通过TPH这一传播媒介,重塑了史学研究范式,引领了世界学术研究潮流,传播了美国文化理念,同时也使TPH成为一本有着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三、《公共历史学家》的传播路径

    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是传播学中重要的理论范式,是研究媒介传播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采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对TPH的传播路径进行分析。

    1.传播者主要为公共历史学家

    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起点,也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自罗伯特·凯利、韦斯利·约翰逊等学者于1978年创办TPH以来,到1980年成为NCPH会刊,TPH一直是公共史学家发表学术观点的主阵地,其编辑群体和作者群体也以公共历史学家为主。对公共史学家的定义,即使在公共史学家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据学者统计,全国公共史学委员会的会员背景复杂多样,包括博物馆专业人士、历史学顾问、政府部门中的历史学家、档案馆专业人员、历史组织管理人员、大公司和商业界的历史学家、文化资源管理者、图书馆和博物馆馆藏负责人、电影和媒体制片人、口述历史学家、政策咨询顾问以及对公共史学感兴趣的大学教授和学生、中小学教师等。该组织欢迎任何“在公共领域中从事历史实践”和对此有兴趣的人士成为其会员[1]。可见,公共史学家是以公共史学理念为纽带组成的一个较为宽泛的学术共同体,这样一个学术共同体构成了TPH的传播主体。

    2.传播内容为公共历史学研究理念与研究成果

    在1978年TPH的创刊号上,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历史系教授罗伯特·凯利(Robert Kelley)作为公共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其文章《公共史学:它的起源、性质和前景》中首次公开使用了public history (公共史学)的概念,并做了如下定义:“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公共史学指的是历史学家的就业(方式)和在学术体制外,如在政府部门、私有企业、媒体、地方历史协会和博物馆,甚至于在其他私有领域中所使用的史学方法。公共历史学家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而成为公共进程 (public process)的一部分。当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一项政策需要制定,以及资源的使用或行动的方向需要更有效的规划时,历史学家会应召而来,这就是公共历史学家。”[7]

    这个定义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TPH刊载文章内容以公共史学为中心,在最初8个主要研究领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研究对象上,公共历史学家越来越重视对普通人的研究,公共历史学家一反传统史学家重视政治、军事重大事件的潮流,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很少被人们关注的领域,比如黑人史、妇女史、儿童史、劳工史、少数民族史等。公共史学家通过TPH成功地将自己的学术理念传播到学术界以及全社会,可以说,TPH是公共史学家传播学术理念与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

    3.受众范围面向全社会

    传统史学期刊由于追求学术化,刊载论文较为深奥,不易被大众接受。刊物的预设读者群非常狭窄,放弃了与普通民众互动的机会。从文化分层结构视野考察,我们发现,TPH的传播受众包括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两个阶层,其传播对象不仅包括学术界的专业学者,也包括学术界之外的社会群体,诸如政府部门、私有企业、媒体、电影、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都是公共史学合作的对象。可见,TPH的受众是面向全社会的,这与传统的专业学术期刊有着明显不同。普通民众也是TPH的预设读者,公共史学赋予他们解释历史的机会,例如在口述史、家族史等研究领域,普通民众书写的历史也得以发表。可见,在TPH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史学学者作为传播主体,打破了以往美国史学界西方中心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研究视角,将公共史学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及社会各阶层,受众范围广。

    4.传播效果显著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媒介,基本功能就是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有效传播是其功能实现的基础。TPH作为美国全国公共史学委员会的会刊,不断拓展公共史学研究领域,传播最新学术成果。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地传播了公共史学理念,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使公共史学成为美国与传统史学、新史学并立的三大流派之一,并将其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随着公共史学的发展,美国的史学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据2010年NCPH网站公布的信息,目前开设公共史学硕士点的美国高校有近90所,至少有7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史学博士点[1]。同时,社会公众对公共史学的认同感也逐步加强。2002 年秋,美国历史学会(AHA)下属的研究生教育委员会(Committee on Graduate Education)和公共史学特别工作组(Task Force on Public History)共同对雇佣公共史学家的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4的机构雇佣公共史学家的数量或保持增长(29%)或持续稳定(48%)[8]。这表明公共史学家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公共史学也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高校都有健全的公众史学教育体系。

    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来看,公共历史学家以TPH为传播媒介,成功地传播了公共历史研究理念,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重塑了美国历史学研究范式与史学教育模式,TPH也因此成为美国史学界较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

    四、《公共历史学家》对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启示

    1.强化引领学术潮流的办刊意识

    TPH是随着公共史学的出现而诞生的,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传播公共史学理念,两者相辅相成,成功地在美国历史学界及全社会推销了公共史学。可以说,TPH的创办者在创刊伊始就试图变革传统史学学院化的研究范式,倡导传播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我国学术期刊来说,在这一方面还略有不足。与学术专著相比,学术期刊出版周期较短,传播最新学术成果具有显著的优势。学术期刊不仅是传播学术成果的平台和媒介,也应该成为引领学术潮流的主阵地。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学术期刊应强化引领学术潮流的意识,准确把握学术动态与学术热点,有意识地推进学术创新,为各种学术思潮提供传播媒介与平台,推动学术走向繁荣。

    2.拥有国际化的办刊理念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已经认识到国际化的重要性,也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但是也有一些误区需要注意:学术期刊国际化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我们应该意识到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英文化,TPH能够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一方面与美国在全球学术体系的地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TPH全球化的研究视野密不可分。对我国学术期刊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在提高期刊质量的基础上,还应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共同推进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形式上,要争取创办一批高质量的英文学术期刊,与此同时,做好中国优秀学术期刊的对外译介工作;内容上,要继续提升编辑队伍的国际化视野,为编辑队伍广泛参与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保障,积极刊载国外优秀学术论文, 具备国际化视野,有意识地推动我国学术论文与世界主流学界进行对话。

    3.扩大受众范围,注重传播效果

    TPH作为公共史学理念的宣传阵地,吸收了公共史学的相关理念,注重学术成果的社会效应。长期以来,学术研究内部分工日益细微、研究成果精细琐碎、写作深奥艰涩,研究成果与当代社会的文化和知识需求越来越脱节。学术期刊作为专业学术论文发表的平台,公众的参与度也非常低,致使学术刊物的影响大打折扣,这与学术期刊传播媒介的功能定位背道而驰。TPH在办刊过程中,与社会各界紧密联系,扩大受众范围,在不同机构与群体中传播公共史学理念,取得了广泛的影响。我国学术期刊也存在受众狭窄、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有所改善,比如一些学术期刊主动利用微博、微信及时推送学术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说,与新媒体融合,利用新媒体强有力的媒介优势进行学术传播,是当前学术期刊扩大受众范围,提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

    [1]王希.谁拥有历史——美国公共史学的起源、发展与挑战[J]. 历史研究,2010(3):34-47.

    [2] Wesley Johnson, Editors Preface,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1, No. 1 (Autumn 1978), pp. 4-10.

    [3]Constance B. Schulz, “Becoming a Public Historian,” in James B. Gardner and Peter S. LaPaglia, eds., PublicHistory: Essays from the Field (revised edition), Malabar;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4]Wesley Johnson, Editors Preface,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1, No. 1 (Autumn 1978), pp. 6-7.

    [5] The Public Historian [J], 2008(Volume 30)、2009(Volume 31) 、2010(Volume 32) .

    [6]韩俐彦. 美国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与理论方法[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7]Robert Kelley, Public History: Its Origins, Nature, and Prospects, The Public Historian, Vol. 1,No. 1, (Autumn 1978):16-28.

    [8]Philip M. Katz,Public History Employers—What Do They Want? Airport on the Survey[J]. Perspectives,Vol. 41 No. 6,September 2003.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