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安全行为对企业本质安全的影响探析

    刘裕伟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指的是一种不受威胁,完整无缺的状态。安全是从人的身心角度提出的,并且是为人服务的。是指尽量创造条件来保障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的健康以及高效率的活动。然而,安全通常不能直接被人感知,能被人直接感知的是危险、风险、事故、灾害、损失、伤害等。风险的大小有风险转变成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则由人的意志改变,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可以通过改进防范措施来预防。

    一、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指新设计的不打火花、不会引起瓦斯爆炸的电气开关,称之为本质安全电气开关。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机器、设备能够自动防止操作失误或引发事故;即使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系统也能够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运转,从而保障人身、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广义的本质安全指“人—机—环境—管理”这一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其完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

    本质安全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本质安全的设备、设施以及技术工艺需要具有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通过相关途径将风险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或者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控制本质安全有以下几个途径:(1)人的安全可靠性。(2)物的安全可靠性。(3)系统的安全可靠性。(4)管理规范和持续改进。经过调研以及资料分析可知,在“人—机—环境—管理”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因素,设备、设施的不安全也是人为作用的结果。人是否安全可靠,不仅决定自身生产安全,还影响着“物”、“能量”、“信息”。因此防范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企业本质安全工作有重要意义。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影响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安全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即:人——安全行为;物(自然物、人造物,如场所、设施、设备、原材料、产品等)——安全条件;人与物的关系——安全状态。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动态的安全系统。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人在生产实践中未采取安全措施、未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所导致的影响作业安全或者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行为。人的“三违现象”,即,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因和根源。而人的行为是否安全,有很大的可塑性。这是因为人的行为是人在生理、心理支配或者是客观环境刺激下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下面从生理与心里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人的不安全行为。

    1.情绪水平失调

    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因之一就是人的情绪水平失调。普拉切克用扇面给出八种基本的情绪:狂喜、悲痛、警惕、惊奇、狂怒、恐惧、接受以及憎恨。人的大脑中存在快乐中枢与痛苦中枢两种情绪中枢。刺激快乐中枢,能使人的器官释放出一定的潜能,但激动情绪也可能导致某些下降,产生不安全行为;而痛苦中枢被刺激之后,人就会受消极情绪的影响,各器官的活力都会下降,致使人无法集中精力,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容易导致错误操作。因此,维持一定的情绪水平有利于安全行为的顺利完成,但过于激动和紧张这样的情绪水平失调则会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2.个性存在缺陷

    一些个性存在缺陷的人,如思想保守、容易激动、胆小怕事、大胆冒失、固执己见、自私自利、自由散漫、缺乏自信等吗,这些缺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影响并不大,但是一旦人遭遇危险状况,这些就极容易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个性缺陷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态度,二是动机。态度的表现是人的言行是否一致,想的和做的是否一致;动机则分为很多种,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若干需要导致的经济动力、社会动力、自我实现动力以及综合动力等。所以,当分配工作时,最好不要安排个性有缺陷的人单独在关键岗位上。

    3.人的行为发生退化

    人的行为具有灵敏性与灵活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使人达到最佳的行为。人的行为在下列条件下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如果不及时发现,也容易导致不安全行为。

    (1)劳动时间过长使人产生了疲劳;

    (2)在人比较疲倦的时间段让人参加体力劳动,没有根据人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不同强度的劳动;

    (3)人没有了完成任务的动力;

    (4)事先缺乏激励,或者是事后激励下降;

    (5)人遭受体力与心理的矛盾,或者人的自我平衡与应付机能也遭到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人会产生应激反应。

    4.人的注意力问题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事故,注意力问题往往会值得探究。“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不注意”等造成了无以计数的事故。但是许多情况下,除非是玩忽职守的人,并非是人故意制造不注意的,因为没有人能够自始至终的集中注意力。并且由于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在遭受到新鲜强大的刺激之后,人脑会把某些必要的信息过滤出来,往往对其他事情的注意力就会下降;人对新鲜有趣、变化莫测、奇怪的是事情的关注度也比较强,对已经重复很多次的工作,注意力就会下降。从大脑的生理角度来说,不注意是大脑正常活动时的一种状态,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根据意识水平而定的,人发生不安全行为是由于大脑的意识水平(警觉度)降低。

    三、如何解决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要减少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检查、提高安全意识、员工之间互助等即时方法来进行。不安全行为还可以通过行为纠正法来进行,如图1与图2所示。虚线表示不安全行为与事故的发生过程,实线表示解决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过程。

    图1 不安全行为纠正的原理

    图2 不安全行为纠正减少事故的原理

    要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根本

    这是因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那么就得通过有效的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而转变人的安全观念,提高安全素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在安全教育的进行中,要把安全形势教育与安全警示教育相结合,把安全知识教育与安全培训相结合,并且,可以适当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

    2.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良好的安全文化与诚信文化是员工实现安全承诺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包括: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行为规范;企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思路与安全进取精神;为保护员工的身心安全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与环境;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与措施;安全的价值观、审美观、心理素质以及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企业安全财富。

    3.牢靠的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企业管理的好坏,首先要看的就是企业的制度是否牢靠。这是因为制度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刚性的约束力,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改变员工安全行为,实现企业安全的有力保障。常言道,安全法规是事故的结晶,这是因为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很大程度是前人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只有把规章制度当成企业安全生产的依据、标尺、准绳,将安全制度始终铭记心中,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有了安全制度并不意味着安全工作的一劳永逸,这是因为安全生产的规律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设备的更新而发生变化,所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要不断修订与完善。

    4.管理手段的加强(安全执行力)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检查与管理不能是单一式的运动检查,而要变成企业的一个常态工作,靠科学的管理平台来推动,靠严谨的管理与控制手段来强化,靠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把关。此外,还要有科学的考核办法。要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必须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安全执行力的加强,也要不断改进执行方式,在企业的上下级部门之间、同级部门之间、基层部门员工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努力营造人际和谐,与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四、小结

    本文首先给出企业本质安全的概念,然后指出控制本质安全要从人、物、系统、管理等几个途径进行。接下来重点讨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企业本质安全的影响以及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与生理的若干因素。通过流程图解释了不安全行为的纠正机理与不安全行为纠正减少事故的机理。最后,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指出企业要从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制度、安全执行力等角度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而保证企业的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晓静,邢科伟等.大型油库的本质安全设计[J].石油工程建设,2013,10(5):38-40.

    [2]何学秋等.安全科学与工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徐州,2008.

    [3]梁赟.企业的本质化安全[J].中国有色金属,2008(4):60-61.

    [3]张雪,李娜.石油化工企业本质安全化理论研究[J].安全,2011(3):16-19.

    [5]商钧等.安全本质化与本质安全化概念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2,8(3):63-64.

    1.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根本

    这是因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那么就得通过有效的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而转变人的安全观念,提高安全素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在安全教育的进行中,要把安全形势教育与安全警示教育相结合,把安全知识教育与安全培训相结合,并且,可以适当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

    2.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良好的安全文化与诚信文化是员工实现安全承诺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包括: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行为规范;企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思路与安全进取精神;为保护员工的身心安全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与环境;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与措施;安全的价值观、审美观、心理素质以及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企业安全财富。

    3.牢靠的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企业管理的好坏,首先要看的就是企业的制度是否牢靠。这是因为制度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刚性的约束力,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改变员工安全行为,实现企业安全的有力保障。常言道,安全法规是事故的结晶,这是因为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很大程度是前人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只有把规章制度当成企业安全生产的依据、标尺、准绳,将安全制度始终铭记心中,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有了安全制度并不意味着安全工作的一劳永逸,这是因为安全生产的规律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设备的更新而发生变化,所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要不断修订与完善。

    4.管理手段的加强(安全执行力)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检查与管理不能是单一式的运动检查,而要变成企业的一个常态工作,靠科学的管理平台来推动,靠严谨的管理与控制手段来强化,靠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把关。此外,还要有科学的考核办法。要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必须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安全执行力的加强,也要不断改进执行方式,在企业的上下级部门之间、同级部门之间、基层部门员工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努力营造人际和谐,与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四、小结

    本文首先给出企业本质安全的概念,然后指出控制本质安全要从人、物、系统、管理等几个途径进行。接下来重点讨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企业本质安全的影响以及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与生理的若干因素。通过流程图解释了不安全行为的纠正机理与不安全行为纠正减少事故的机理。最后,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指出企业要从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制度、安全执行力等角度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而保证企业的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晓静,邢科伟等.大型油库的本质安全设计[J].石油工程建设,2013,10(5):38-40.

    [2]何学秋等.安全科学与工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徐州,2008.

    [3]梁赟.企业的本质化安全[J].中国有色金属,2008(4):60-61.

    [3]张雪,李娜.石油化工企业本质安全化理论研究[J].安全,2011(3):16-19.

    [5]商钧等.安全本质化与本质安全化概念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2,8(3):63-64.

    1.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根本

    这是因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那么就得通过有效的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而转变人的安全观念,提高安全素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在安全教育的进行中,要把安全形势教育与安全警示教育相结合,把安全知识教育与安全培训相结合,并且,可以适当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

    2.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良好的安全文化与诚信文化是员工实现安全承诺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包括: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行为规范;企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思路与安全进取精神;为保护员工的身心安全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与环境;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与措施;安全的价值观、审美观、心理素质以及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企业安全财富。

    3.牢靠的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企业管理的好坏,首先要看的就是企业的制度是否牢靠。这是因为制度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刚性的约束力,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改变员工安全行为,实现企业安全的有力保障。常言道,安全法规是事故的结晶,这是因为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很大程度是前人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只有把规章制度当成企业安全生产的依据、标尺、准绳,将安全制度始终铭记心中,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有了安全制度并不意味着安全工作的一劳永逸,这是因为安全生产的规律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设备的更新而发生变化,所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要不断修订与完善。

    4.管理手段的加强(安全执行力)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检查与管理不能是单一式的运动检查,而要变成企业的一个常态工作,靠科学的管理平台来推动,靠严谨的管理与控制手段来强化,靠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把关。此外,还要有科学的考核办法。要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必须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安全执行力的加强,也要不断改进执行方式,在企业的上下级部门之间、同级部门之间、基层部门员工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努力营造人际和谐,与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四、小结

    本文首先给出企业本质安全的概念,然后指出控制本质安全要从人、物、系统、管理等几个途径进行。接下来重点讨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企业本质安全的影响以及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与生理的若干因素。通过流程图解释了不安全行为的纠正机理与不安全行为纠正减少事故的机理。最后,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指出企业要从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制度、安全执行力等角度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而保证企业的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晓静,邢科伟等.大型油库的本质安全设计[J].石油工程建设,2013,10(5):38-40.

    [2]何学秋等.安全科学与工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徐州,2008.

    [3]梁赟.企业的本质化安全[J].中国有色金属,2008(4):60-61.

    [3]张雪,李娜.石油化工企业本质安全化理论研究[J].安全,2011(3):16-19.

    [5]商钧等.安全本质化与本质安全化概念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2,8(3):63-64.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